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河東經濟開發區有什麼規劃

河東經濟開發區有什麼規劃

發布時間:2022-09-15 07:36:40

① 銀川市 經濟開發區具體覆蓋范圍是(最好是東南西北的各個起點:可以以街道為標注)

銀川經濟開發區總規劃用地面積7.5平方公里,主要由兩塊組成。
區塊一面積為2.26平方公里,北起銀新北路,南至銀新南路,東起唐徠渠,西至氣象局路。該區起步於1992年,經過九年的建設發展已初具規模。地理位置:
開發區所依託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位於寧夏北部、青銅峽灌區中部、東臨黃河,西靠賀蘭山。

氣候:
屬中溫帶乾旱區,具有冬寒漫長、夏少酷暑,雨雪稀少、氣候乾燥、日照充足等特點,屬典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3至8.6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93至203毫米。

交通運輸:
機場
銀川賀蘭山機場位於開發區西部約8公里處,可起降波音737等大型客機,已開通銀川至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航線,每周40多個航班,飛往全國10多個大中城市,今後將開通國際客貨運輸。銀川河東機場位於開發區東部的黃河東岸,距開發區約25公里。
鐵路
銀川火車站在開發區東約6公里,北距蘭州鐵路局、呼和浩特鐵路局分界站102公里,南距蘭州車站468公里。包蘭鐵路貫穿銀川南北,與全國各大鐵路干線相通,可直達沿海各口岸。寶中鐵路連通了京包、隴海兩大鐵路干線,貨物可經隴海、蘭新大陸橋抵達中亞和歐洲。
公路
開發區通過城市中幹道與國道相連,銀川市現有公路總里程1088公里,擁有109、110、211、307四條國道和銀平、銀巴、石營、銀古四條省道以及寧定等跨省公路,連接內蒙古、陝西、山西等省,其中國道109和國道110將銀川與北京及華北、西北地區連成一體,國道211是銀川東南方向的主要出口,國道307是銀川與中國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聯系的主要通道。石中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穿境而過。

自然資源:
銀川地區已發現的礦產資源達20餘種,煤、石灰岩、建築沙岩、輝綠岩、賀蘭石等非金屬礦和建材礦類資源豐富。另外銀川地熱資源也很豐富。

旅遊資源:
銀川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西夏陵、賀蘭山岩畫等名勝古跡60餘處。西夏文化遺存,水鄉景色,塞上風光及回族風情,使銀川成為中國西部河套文化和絲路文化交匯地帶最具魅力的旅遊城市之一。

人力資源:
銀川市勞動力資源豐富,現有各類科研機構169個,專業技術人員7.6萬多人。

吸收外資:
2001年實際吸收外資3000萬美元,2002年1-3季度實際吸收外資4200萬美元,重大項目如日本馬扎克公司與中方共同投資2950萬美元成立的寧夏小巨人機床有限公司,生產台立式數控機床。

產業結構:
開發區由兩大區塊組成,區塊一面積2.26平方公里,在特色醫葯、機電一體化、信息產業等領域初步形成產業優勢;區塊二面積5.24平方公里,已規劃為四個產業區,中心地帶可供金融、商貿、中介服務和娛樂設施綜合利用。

鼓勵發展行業:
銀川開發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定位和產業布局重要突出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用高新技術提升有比較優勢的傳統產業,鼓勵發展包括以信息技術為主的信息產業、以生物工程技術為主的特色醫葯產業、以現代化工技術為主的天然氣化工業、用高新技術改造的傳統產業、以現代金融及其產品為主的金融服務業、中介服務六大產業。

② 2○年天津河東區有什麼規劃

這個可以去規劃局看一下,看看規范地有什麼情況方

③ 遼陽河東新城的河東新城簡介

○河東新城建設背景
早在20年前,遼陽市就提出了跨越太子河向東發展的戰略,但受限於當時的經濟條件,無法突破太子河以及沿河鐵路的雙重阻隔。今天,遼陽市的人均GDP遠遠超出了上海、南京、沈陽、哈爾濱、蘭州在跨河時期的水平。跨河當量(地區生產總值*人均GDP)也超出了這幾個城市當時的平均水平。2009年遼溪鐵路實施遷移,鐵路阻隔得以解除,時逢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國家大力開發環渤海經濟圈等重大契機,河東新城在建設時機上兼具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跨河建城的時機已經成熟。
○自然狀況
遼陽河東新城位於遼陽市東部,地處太子河東岸,與老城區隔河相望。這里曾是努爾哈赤的第一座都城所在地,是遼東半島城市群中部及大沈陽經濟區的重點發展區域之一,與中國著名的製造中心沈陽、鋼都鞍山、煤都撫順、煤鐵之城本溪、煤電之城阜新、石油之城盤錦、輕紡之城丹東和糧食煤炭基地鐵嶺為鄰,占據著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
河東新城屬大陸性溫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土質肥沃,資源豐富。年平均降水量572毫米,年平均氣溫8.4℃,年平均無霜期154天。
河東新城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境內千山山脈和西龍鼎山盤繞,山巒林立,風景秀美,森林覆蓋率達35%以上。區域內水系縱橫,擁有太子河、渾河及其支流等29條河流, 窩、湯河兩大水庫,總蓄水量可達15億立方米以上,其中湯河水質為二類,是少有的未受到污染的大型水庫之一。太子河從新城東南部入境,東南西三面環城,從北部出境。位於新城南部太子河上8平方公里的太子島風景怡人,可謂「碧波環島,綠樹成蔭」。規劃范圍內地形以平原為主,背山面水,暗含風水之道。
○規劃情況
河東新城規劃總佔地面積近80平方公里,按照「五年形成新城基本框架,十年再造一個新遼陽」的總體構想、五大組團的空間布局和三期開發時序,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利用腹地廣闊、資源豐富的產業驅動力,挖掘積淀厚重的歷史文脈,全面、全方位實施跨河發展戰略,建設河東新城,打造區域中心,建設一座融於自然山水,宜商、怡居、逸生活的生態城市,推動遼中南地區的整體發展。
○管理機構組建
為加快河東新城開發建設步伐,成立了河東新城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執行市級審批許可權,採取全新的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吸納一批招商引資、財務、融資、法律、工程管理等專業人才,推進河東新城開發建設。
○區位及交通優勢
河東新城位於遼中南城市群中部,所在遼陽市總人口185萬,北臨沈陽、南接鞍山、東靠本溪、西有盤錦。在150公里的半徑內,有沈陽、鞍山等9個地級以上城市。藉助遼寧省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的東風,河東新城正邁上城際高速交通的時代。包括已建的沈大高速公路、京沈高速、本遼遼高速公路、遼溪鐵路;規劃建設的沈陽至遼陽的城際鐵路、哈大高速鐵路、沈陽至營口的通海產業大道等都與河東新城近距離直通,極大地縮短了遼陽河東新城與周邊城市的空間距離。相距42公里的沈陽桃仙國際機場、120公里的鮁魚圈國際貨運海港、300公里的大連港,都為河東新城走向世界打開了通道。
○歷史文脈積淀深厚
遼陽是一座擁有24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曾為兩朝古都,從秦統一中國至明清時期,一直是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位於新城規劃區內的東京城和東京陵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是珍貴的歷史遺產。這里人傑地靈,一代才子「壓倒三江」、「帝師」王爾烈、紅樓夢作者曹雪芹都是遼陽人的驕傲。
○工業基礎雄厚
遼陽市秉承了東北地區重工業化的發展模式,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區域內的遼陽石油化纖有限公司生產的石油化纖、化工產品供應充足;水泥等建材業產品多樣;境內的礦業、鋼鐵業及有色金屬加工業產品豐富,已構成以石化、輕紡工業為主體,包括機械、電子、冶金、建材、能源、醫葯等工業產品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工業城市。是國家級科技成果推廣示範基地,擁有省級經濟開發區和高新區。全面的工業基礎和豐富的生產要素儲備,為河東新城開發建設、吸納外界資本進入、產業集聚效應衍生、自我競爭力形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基礎設施齊全
河東新城土地資源豐富,採取凈地出讓的辦法,在達到「七通一平」的基礎上為新上項目搭建平台。
規劃區道路採用網格為主的布局形式,主幹路網由「四橫三縱」構成。在道路主骨架的基礎上,合理布置次幹道以及支路系統,增強道路的可達性,滿足車行流、人行流的安全與暢通。路網系統中包含兩條快速路、一條城際鐵路(沈遼鞍專線)與外界交通聯系,規劃主次幹路紅線寬度28-55米;規劃建設9座跨河大橋,連接新老城區。建成高速公路、鐵路、軌道交通、航空、橋梁緊密聯系的城市立體交通網路。
區域內電力資源充足,現有66KV變電所兩座,66KV線路三條,規劃建設七座變電站,滿足河東新城電能需求。新城區域內將建立由66KV高壓配電、10KV中壓配電、380/220V低壓配電構成的供電體系。
區域內將採用分質供水系統,建立以城市現有自來水廠和規劃新建的第四水廠為總水源的城市集中供水為主、以再生水為水源的再生水供應為輔的供水方式,總供水能力將逐步達到30萬立方米/日。
燃氣採取以天然氣管道供氣方式為主,高峰時用氣量可達7000標准立方米/小時。
供熱採用煤電余熱與地源熱泵系統相結合的方式運營,現供熱能力達520餘萬平方米。
河東新城地緣優勢明顯,周邊市場廣闊、需求旺盛。地處城市人口密集的遼中南地區,是遼寧省乃至東北地區最大和發展程度最高的經濟核心區。這里高速發展的大沈陽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圈乃至整個東亞地區,都是河東新城廣闊的市場腹地。遼陽市現有人口185萬,河東新城建成後可新增城市人口60萬。沈遼鞍城際鐵路建成後,將縮短城市間距離,二小時經濟圈城市人口可達2500萬人以上。且河東新城地處東三省經濟發達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購買力強,為河東新城開發建設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
○人力資源豐富
遼陽擁有大批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才,在崗職工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從事製造業的技術人才。沈陽工業大學、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遼陽職業技術學院和遼陽市技師學院等院校,每年可培養各類技術人才5000餘人。
○打造一座特大型城市,使之成為區域中心
根據我國其他城市跨河、跨江發展的成功經驗,遼陽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已遠遠超過上海1992年跨江進行浦東開發時的水平,跨河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通過建設河東新城吸引人口60萬,到2020年實現遼陽人口總數達200萬以上,城市規模達160平方公里以上,在遼東半島崛起一座特大型城市,實現遼陽人民跨河而立的宿願。通過對周邊區域的輻射,推動遼中南地區的整體發展。
○打造遼陽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形成依山面水的城市布局。
讓新城融於自然之中,彰顯風水之道;讓繁華溶於靜謐之中,彰顯生態之美;讓文化匯於經濟之中,彰顯古城風采。全力打造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河東新城生態岸線:凸顯濱河自然生態景觀;河東新城生活岸線:展現居民的水岸生活;河東新城都市岸線:形成熱鬧繁華的商業、商務地帶。
○打造金融貿易核心區,實現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聚集。
以市民服務中心、市民廣場、會展中心、文化中心、教育培訓中心、商務中心、商業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總部基地、生態居住區、工業園區、物流園區、休閑度假區、旅遊集散地、研發中心等16大驅動力推動河東新城核心競爭力的形成。
○打通區域間的聯系通道,實現區域聯動。
規劃建設沈遼鞍城際鐵路,實現沈陽、遼陽、鞍山同城化;鋪設機場大道,暢通國際聯系;哈大高速鐵路、沈大高速公路、本遼遼高速公路和沈陽至營口的通海大道,貫通東西南北。一期建設3座橋,其中2座景觀車行橋、1座景觀步行橋,遠期建設9座車行橋,通行能力達到76車道。
○形態布局
打造一河兩岸的城市中心
把太子河及其兩岸作為整體進行開發,使一河兩岸成為遼陽的城市中心。
構建一水三山的城市空間
現有的一條水脈和三座山嶺把河東新城自然地分隔成五個主要組團,把周邊的山水風貌延伸到整個新城。
完善水、城、林、嶺的城市格局
以水脈、城區、林帶、山嶺作為城市格局的重要結構,使新城極具層次感。
形成以嶺為核,以綠為芒的生態環境
河東新城環山繞嶺而建,生態綠帶深入到新城的每個街區。
彰顯依山面水、山水匯融的獨特景觀
新城背靠西龍鼎山,面向太子河,從風水學上講,此地乃是興業發財的寶地,也形成了山水匯融的城市景觀。
城市中軸、景觀橋廊將是新城的亮點
市民服務中心、市民廣場、文化中心、商業中心及公共綠地,共同構築了河東新城的城市中軸。中軸西端的三座景觀橋,將是跨河的重要標志。
○開發時序
開發時序遵循持續平衡增長的理念,借鑒國內外開發成功案例的經驗,開發過程遵循基礎設施先行的原則,按照投資落實的具體情況,集中打造重點地段,以之帶動周邊地塊的開發建設。河東建設「以河邊帶河內」,河西開發「以中部帶兩邊」,依據這個原則,開發時序按照河東和河西區域分為三個階段:
○河東地區
一期:城市中軸線以南及軸線以北至太子河大橋區域,以及該范圍內的濱河商業金融帶。
二期:太子河大橋以北至東京城北界延伸道路、橋梁區域,以及該范圍內的濱河商業金融帶。
○河西地區
一期:新運大街以南區域,包括城市中軸線及該范圍內的濱河商業金融帶。
二期:新運大街以北至東京城北界延伸道路、橋梁區域及中軸線以南兩個街區范圍。

④ 山東臨沂市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山東臨沂市經濟開發區屬於臨沂市河東區。

臨沂經濟開發區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東連日照,西接棗庄、濟 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南鄰江蘇。轄三個街道辦事處,規劃控制面積150平方公里。從區位上看,臨沂經濟開發區處於臨沂市河東區,是南北經濟的結合部,扼交通要部,形成了海陸空三通的立體格局。·

(4)河東經濟開發區有什麼規劃擴展閱讀:

臨沂經濟開發區有著科學的規劃,完善的功能分區。臨沂經濟開發區以205國道為界,西部形成三個居住社區、一個綜合公建中心區。綜合公建中心區用地由行政辦公、商業、金融貿易、科研教育、會展、文化娛樂、醫療衛生七大類構成。

東部自北向南形成三個工業區:一類工業區以食品加工工業、電子產業、信息產業和物流產業等為主;二類工業區以精細化工、生物制葯、傳統產業為主;三類工業區以化工、機械、建材產業為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臨沂市經濟開發區

⑤ 臨沂市河東區新建的熱電廠在哪裡啊

沒有新建的,規劃是在斜坊東建的,現在沒動靜。。。供暖無期。。只能單供

⑥ 吉安市的工業區在哪裡

工業區基本情況: 吉安河東經濟開發區新工業區: 總規劃面積 6000 畝,傍依 105 國道,緊靠中心城區,區位優勢極為明顯。新工業區屬高標准、環保型工業區,投資者享有地塊的使用權及市、區出台的各項最優惠政策。目前,第一期 1000 畝土地已開始三通一平,期待有志之士以土地出讓形式在此辦廠興業。投資導向為興辦一、二類工業。土地出讓單價 3 萬元/畝。 富灘工業區: 富灘工業區位於青原區東南面富灘鎮境內,距市中心 22 公里,緊鄰螺灘水電站該工業區 2000 年由富灘鎮政府開發建設, 2002 年元月由區政府接管,成為青原區工業區的一部分。工業區規劃面積 2766 畝,分 A 、 B 區兩部分,其中 A 區面積 366 畝, B 區面積 2400 畝,全部完成「三通一平」。其主要功能是承接沿海發達地區梯度轉移產業, 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產業定位為二類、三類 ( 按環保標准 ) 產業。 梅林工業區: 梅林工業小區位於河東街道,傍依 105 國道,緊靠吉安火車站,在古安市城區下游,規劃面積 1400 畝,基礎設施投入達 5000 萬元,已基本實現「三通一平」。由於梅林工業區屬吉安市中心城市規劃范圍,產業定位為一類、二類 ( 按環保標准 ) 產業。 青原 ( 華能 ) 工業區:青原 ( 華能 ) 工業小區位於吉安市中心城區東南部,贛江東岸,與井岡山華能發有限責任公司相鄰,區內主體公路「青東公路」穿境而過,距離吉安火車站 3 . 5 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工業園規劃面積為 140 余畝,基礎設施投入達 1000 余萬元, 已實現「五通三化一配套」, 即:五通 ( 通水、通電、通路、通訊、通有線電視 ) , 三化 ( 綠化、美化、亮化 ) , 一配套 ( 工業區物業管理配套,建有建築面積達 4500 平方米的 ) 工業區物業中心大樓一棟,可供落戶企業辦公、住宿、飲食等 ) 。 工業區內建有 10 棟輕鋼結構標准廠房,建築面積達 16000 平方米。工業區產業定位為一類、二類 ( 按環保標准 ) 產業。

⑦ 蘇州吳中經濟開發區的總體規劃

建成區:建成區是吳中經濟開發區得到批准成立首期開發建設的區域,四橫、三縱的路網構架成建成區的主要格局。規劃面積為7.81平方公里。是吳中區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學校、幼兒園、醫院、居住小區等配套設施完備。 河東工業園:河東工業園規劃面積約7.8平方公里。東至蘇嘉杭高速,南至吳淞江,西至京杭大運河,北至河道。於2001年3月開始建設,於2001年3月開始建設,工業園有污水處理廠相配套,區內道路與蘇嘉杭高速公路、蘇州繞城高速公路、蘇滬高速公路、205省道相連。目前該園工業用地項目招商基本完成,入駐企業125家,主要產業為化工工業企業、電子企業。 東吳工業園:東吳工業園是建成區的延伸,東吳工業園規劃面積約5.3平方公里。東至227省道,南至繞城高速,西至西塘河,北至東吳南路。於2002年初投入建設,目前園內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部完成,並建有幼兒園、小學、衛生院、居住小區等配套設施;工業用地項目招商已全部完成;入駐國內外企業129家。已成為開發區電子產品、精密機械、生物醫葯的生產基地。 旺山工業園:旺山工業園總規劃面積14平方公里。於2003年3月開工,同年10月正式開園。一期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里(含天鵝盪居住區2平方公里。東至龍翔路、蘇震桃一級公路,南至東太湖路,西至蘇旺路,北至吳中大道、繞城高速。一期地塊項目引進基本到位。二期規劃面積約4平方公里。東至蘇旺路;南至東太湖路,西至木東公路,北至吳中大道。二期部分地塊項目進區。截止目前,旺山高科技工業園集聚了百餘家電子信息、新能源和科研製造企業。 越溪城市副中心: 越溪城市副中心於2004年11月3日正式經蘇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實施,是體現蘇州四角山水和現代化的新城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人。蘇州市吳中越溪城市副中心整個規劃的形態可概括為「一軸、二心、六片」的規劃結構。「一軸」為東西貫通的綠化景觀軸,包括0.4平方公里的綠地公園、廣場,是城市的一條發展方向軸,實現東西兩側在空間景觀上的銜接。「二心」分別為友新路兩側的公共設施用地,位於中心部位。主要集中行政辦公、文化娛樂、醫療衛生、體育設施、商業金融等。行政辦公保留了開發區管委會、海關大樓、太湖漁管會等行政管理用地。商業片區目前規劃建設南蘇州生活廣場、新天廣場、商務中心等。「六片」即為六個居住片區,以建設多層住宅為主和低層、小高層住宅為輔,新建高標准越溪小學、已建成越溪中學、瑞華醫院、公共綠地等配套服務設施。越溪城市副中心將建設成為蘇州城南一個嶄新的集行政、商貿、金融、居住、教育、文化、休閑、娛樂等城市綜合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城市片區中心。 尹山湖生態商圈:尹山湖生態商圈規劃面積8.84平方公里,按照「現代、精巧、生態、休閑、宜居」的發展理念,著力打造行政商務、居住生活、商業金融和運動休閑等四大功能區,全面形成一個融自然風光、人文勝跡和都市景觀於一體的綠色生態城市次中心。尹山湖生態商圈以創造和諧、有序的綠色生態背景,構築生態休閑商務宜居中心,提供現代多樣的城市活動空間,成為區域發展的催化劑與動力。 東太湖濱湖新城:東太湖濱湖新城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總體布局分為「一核、雙軸、兩帶」,將建設成為融國際商務、文化旅遊、休閑度假等特色於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 吳中科技園:吳中科技園與蘇州國際教育園相鄰,具有吳中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自然優美的太湖山水風光優勢,他北靠石湖風景區和旺山、南臨東太湖,環境優美;區內交通便捷,與吳中大道、東太湖路、蘇州繞城高速等主幹道相通。吳中科技園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由研發基地、產業基地和綜合配套區三個部分組成,通過引進生物醫葯、電子信息、服務外包等高新技術研發企業,成為自主研發新平台和高科技產業示範區。近年來,相繼獲得省級國際服務外包示範區、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省級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園。科技園合理設置配套服務設施,包括中介商務辦公、科技交流展示中心、商業街、文化娛樂設施、配套公寓如專家公寓、白領公寓、單生公寓等,及適量一般居住生活配套、科技城物業管理辦公、科技會所等設施配套等。科技園將成為蘇州城南工業帶的亮點和熱點,並進一步優化吳中區的投資環境,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創新,全面提高吳中區區域核心競爭力。 吳中出口加工區:吳中出口加工區是2005年6月唯一經國務院批准在區內設立的加工區,總體規劃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區內將重點引進電子資訊、光電一體、新材料、生物科技等出口加工型的高新技術產業,建成吳中區的「境內關外」。蘇州繞城高速公路、蘇嘉杭高速公路、蘇滬高速公路均在此設有互通和出口,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快速。出口加工區以電子咨詢產業、光機電一體化產生、生物科技與精細化工產業、精密機械產業等為主要發展方向。

⑧ 臨沂市河東區太平街道辦事處有什麼新計劃開發

一園三片。
太平街道制定一園三片發展規劃,南部啟動雙湖片區開發建設,主動融入主城區,北部主動服務湯頭溫泉旅遊度假區,西部緊抓沂沭河兩岸發展規劃落地的有利時機,打造高品質濱河新城風景帶,與對岸高鐵片區遙相呼應,東部加快現代農業科創園建設,突出農高區核心區作用,促進三農發展。

閱讀全文

與河東經濟開發區有什麼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草為什麼會變軟 瀏覽:658
內農大經濟學專業課程有哪些 瀏覽:569
大唐經濟現狀怎麼樣了 瀏覽:116
怎麼樣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 瀏覽:533
交通擁堵帶來哪些經濟損失 瀏覽:219
什麼星座最配對婚姻 瀏覽:836
lv愛情鳥什麼價格 瀏覽:489
惠州幸福家園是什麼時候建的 瀏覽:353
聽故事的單詞怎麼讀 瀏覽:792
新華20年健康險多少提成 瀏覽:403
茂名需多久才能追上惠州的經濟 瀏覽:92
婚姻中應該如何避免出軌 瀏覽:151
十年喪偶式婚姻怎麼辦 瀏覽:809
港澳台幼兒如何申請八閩健康碼 瀏覽:883
浦東幸福小鎮多少錢 瀏覽:956
求事業轉運去哪個廟 瀏覽:353
屬虎人與屬兔人婚姻如何 瀏覽:53
鄉鎮事業編管理十級怎麼晉升九級 瀏覽:892
九月十一屬牛婚姻如何 瀏覽:562
韓國甜甜的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