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怎麼用奧運拉動經濟

怎麼用奧運拉動經濟

發布時間:2022-09-15 01:55:08

㈠ 1、淺談奧林匹克運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申辦和籌辦冬奧會,將加快改善北京、張家口的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條件,提高醫療、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促進體育文化、旅遊休閑等低碳產業發展,優化生態環境。特別是能夠加速區域大氣污染治理進程、帶動經濟落後地區勞動力就業,促進北京和張家口協調、可持續發展,為老百姓們帶來更多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根據規劃,連接北京和張家口的高速鐵路將於2019年前後完工。完工後,北京至張家口的交通時間縮短到50分鍾。冬奧會的申辦加快推動張家口步入首都一小時經濟圈的發展,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除了交通,冬奧會的申辦和舉辦也將加快大氣質量治理的速度。北京冬奧申委執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長張建東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希望通過申辦,帶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同改善大氣環境。



(1)怎麼用奧運拉動經濟擴展閱讀

奧林匹克運動為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傑作,它將體育運動的多種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影響力遠遠超出了體育的范疇,在當代世界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化、藝術和新聞媒介等諸多方面產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影響。

奧林匹克運動不僅構成了現代社會所特有的體育文化景觀, 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悅人們的身心, 更以其強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奮進, 生生不已。

奧林匹克運動是時代的產物,工業革命大大擴展了世界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聯系, 各國交往日益密切, 迫切需要以各種溝通手段來加強國際間的相互了解。奧林匹克運動正是為適應這種社會需要而出現的, 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㈡ 舉辦奧運會對經濟發展有什麼作用

奧運會是全球最具影響力和參與最廣泛的體育盛會,已經不僅影響到體育文化產品和服務等產業的發展,而是更深層次地影響到舉辦城市的經濟增長,拉動區域經濟的發展,進而對一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通過分析不同城市舉辦奧運會的歷史,我們可以得出基本結論:奧運期間各舉辦國經濟都處於景氣高位,奧運對經濟的拉動在奧運舉辦前兩年達到高峰。北京奧運,舉辦城市受益較大,總體經濟受益有限。奧運對行業的提升主要集中在建築業、交通通訊業以及社會服務業等行業上。
北京奧運會將顯著拉動北京GDP增長,在2003~2007年間,年均拉動北京市GDP提高約2.3個百分點,在2008年拉動效應達到頂峰。我們認為八大領域,包括旅遊、商業、地產、建築、交通、體育、科技信息等,將在北京奧運經濟中得到顯著發展機遇;同時,作為向世界展示中國形象的平台,我國的一些品牌將得到價值的提升。
按照各國奧運會期間的股市表現,結合我國宏觀經濟在2008年之前可以維持的高增長態勢,我們認為作為主題鮮明的北京奧運板塊還將具有顯著的上漲空間,仍可以作為未來的重點投資方向。
北京成功獲得2008年的奧運會舉辦權,將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科技信息產業、體育產業、傳媒廣告、環境保護、旅遊產業、教育產業等多行業的發展,並拉動周邊經濟圈和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在此過程中,與奧運主題相關的行業與上市公司將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從而為股票市場投資帶來重大的投資機會。為更好地認識奧運經濟和把握北京奧運下的投資策略,我們結合多屆奧運會舉辦城市的經驗,給出北京奧運下的投資策略專題分析。

㈢ 奧運會對經濟的作用

奧運會的經濟影響是一種需求沖擊,不過,這種沖擊是短暫的,尤其會在奧運會舉行期間集中爆發,形成需求的「峰聚效應」。

奧運經濟影響主要是通過收入與支出、投入與產出實現的。舉辦奧運會的支出就是對舉辦城市的經濟投入。

根據中國內生經濟增長模型分析測算得出,北京奧運會每年為我國GDP增長貢獻0.3%-0.5%經過100年發展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已經發展成為人類有史以來出於和平目的規模最大的活動,奧運會已經具有全球性、持續性、綜合性、超大型化、文化內涵高、籌辦時間長、投資巨大、參與人員眾多和競賽水平高等特點。它已成為一項具有巨大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綜合效應的令人矚目的活動,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輿論及商業集團廣泛的關注。奧運會的影響已經超過了現今任何一項其他社會文化活動。

為什麼1984年以後辦的奧運會能獲得眾多國家的青睞,究其原因,舉辦奧運會能獲得很多的資金、人員和物資等方面的收入。但舉辦奧運會收入巨大的同時,舉辦奧運會所需要的支出也非常巨大,舉辦城市少則十多億美元,多則近百億美元的花費。奧運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多元化的綜合現象,在國際的發展也凸顯其重要性及前瞻性。

從傳統的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角度看,奧運會的經濟影響是一種需求沖擊,即奧運會引發對基礎設施投資、旅遊出口、電視音像出口、商業貿易等需求的變化,通過直接效應和乘數效應影響主辦地的產出、收入和就業水平。不過,這種沖擊是短暫的,尤其是會在奧運會舉行期間集中爆發,形成需求的「峰聚效應」。

一、北京奧運會對北京市及中國經濟產生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影響力究竟有多大?

奧運經濟影響主要是通過收入與支出、投入與產出實現的。舉辦奧運會的支出就是對舉辦城市的經濟投入。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產生經濟影響的大小與對奧運會進行的投資大小關系密切,在邊際成本內,投入越大,產生的經濟影響越大。

在通過對成本和收入預算體系分析得出:如果支出不包括基礎設施方面的花費,則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收益,而如將舉辦城市基礎設施方面的花費計入舉辦奧運會的花費,奧運會所獲得的經濟收益就會降低,甚至出現虧損,此時奧運會所帶來的經濟收益比人們通常預計的要小。

分析奧運會的收入來源、比例、支出去向得出,國際奧委會對舉辦城市的資助是按一定比例進行的,而組委會自身的收入具有很大的彈性,因此從組委會的管理及效率入手即可增加收入。

從舉辦奧運會獲得的收入來源將舉辦奧運會的模式分為:政府投資為主的模式;完全依靠市場營銷收入的模式;依靠市場營銷為主,政府投資為輔的模式。根據洛杉磯奧運會、蒙特利爾奧運會和巴塞羅那奧運會等工程支出多少,借鑒北京在舉辦2008年奧運會在增加收入、減少支出、擴大影響、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以避免更多的問題。

探討奧運會的經濟影響機制顯示,奧運會首先作用於主辦地的支出、形象和技術,然後通過經濟系統中的互動機制最終體現為產出、收入、就業和經濟增長的變化。根據對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和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經濟影響研究表明,奧運會經營盈利、凈經濟效益為正;奧運會經濟影響的絕對數值較大;奧運會經濟影響的強度數值不大;奧運會受益產業比較集中;奧運會促進主辦城市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奧運會經濟影響效果存在著差異性。

筆者根據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歷屆奧運會的入境旅遊效應顯示,奧運會的入境旅遊效應比較明顯,相比之下國內旅遊並不突出;奧運會旅遊活動主要基準在主辦城市和地區,區域擴散效果不突出,從數值上看奧運會旅遊效應的強度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樣大;但奧運會對主辦地形象具有比較好的改善效果;對奧運會旅遊和經濟影響的預測應該保持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產生的經濟影響包括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正面影響中,直接影響包括促進舉辦城市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就業增長,相關產業發展,投資環境改善等;間接影響包括提高人力資本,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負面影響指體育設施閑置,城市非受益人群生活受損,社會額外支出增多等方面。

二、奧運經濟使京津冀區域經濟增長比例達1.23%,為我國創造210萬個就業機會

奧運會對京津冀區域增長的途徑表現在經濟聚集效應的影響。經分析得出,北京奧運經濟所產生的規模經濟的作用,表現在對京津冀區域出口的擴張帶來經濟的聚集,新的企業和勞動力將被吸引到這個區域。這將致使區域經濟的成本降低,從而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為隨著集聚效應的增大,京津冀區域的經濟成本轉而回升,從而又產生經濟活動向其他地區轉移的「擴散效應」。

從這個角度分析北京奧運經濟的動態性區域經濟影響得出,主辦城市北京由於舉辦奧運會產生「溢出」性的需求效應,北京由於經濟和社會成本的上升,從而向河北、天津地區擴散經濟、旅遊和交通活動,經濟會因此增長1.23%。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財政局統計的2000年悉尼奧運勞動力市場需求變化顯示,主辦奧運會對勞動力有很大的需求。結合中國的情況,目前的多數失業屬結構性失業而不是周期性失業,根據北京政府對奧運經濟體系中供給方面的因素,以及奧運經濟對勞動力市場的供給彈性考慮,在面對奧運會積極的短期需求沖擊時,就業數量的提高程度會更大,至2008年為止,奧運經濟為中國累計提供210萬個就業崗位。這210萬個就業機會一是通過奧運會所需工程建設以及在奧運會之後永久使用需要專人管理、運行等所帶來的就業;二是通過舉辦奧運會極大地改善北京城市基礎設施和環境能為城市吸引更多的新投資以及旅遊,這些投資和旅遊將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三是通過舉辦奧運會使參與奧運會工作的北京市民為舉辦奧運會需要進行相應的教育、培訓,從而提高人力資本,增強了競爭力,從而增加了就業機會。

三、北京奧運會為中國經濟增長0.3%-0.5%,為北京經濟增長2%

根據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報告的財政預算,北京奧組委預算支出16.09億美元,預算收入為16.25億美元,盈利0.16億美元,非組委會預算中,沒有奧運會也將發生的非組委會支出項目包括環境保護、公路鐵路交通和機場建設費用,合計123.85億美元;而因奧運會而發生的非組委會支出項目包括體育場館和奧運村,合計18.71億美元;非組委會預算支出(城市、地區或國家政府以及私人投資)總計為142.56億美元。這樣,奧運會相關總支出為158.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12億元人民幣。

最近,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指出,僅北京市的奧運投資就達2800億元,其中64%用於基礎建設。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則預期北京奧運經濟在未來7年裡北京投資和消費市場的總需求將超過30000億元人民幣。

奧運會所帶來的經濟沖擊(投資、消費、出口、政府債務等)能夠創造更多的勞動力和產出需求,從而促進國內就業和國民收入在數量上(而不是長期增長率)的增加。

根據中國內生經濟增長模型分析測算得出,北京奧運會每年為我國GDP增長貢獻0.3%-0.5%。由於尚缺少對中國大型體育賽事內生經濟增長模型的實證檢驗,還不能斷定北京奧運會促進經濟增長的期限。

經過進一步分析預測得出,北京奧運會對北京市的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因為奧運會對北京市的基礎性資源或者生產過程改進或者資源的更集約化利用,那麼無疑將提高北京長期經濟增長的能力,這種改進或增加的程度有多大,以及從這種改進或增加的時間性來講,增長的期限能到2015年左右

㈣ 舉辦奧運會對經濟有什麼好處

奧運會的准備和舉辦,由於投資的增長和旅遊的發展,對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影響。
國家申請成功後會加大比賽城市基礎設施、環境、交通、旅遊、場館等方面的建設,這也就是奧運投資。
好處
1、拉動GDP加速增長。
奧運投資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最主要體現在「乘數效應」上。與奧運會直接或相關的產業只有50多項,包括建築、建材、信息產業、現代製造、服務業等。奧運因素的注入將直接拉動這些產業的快速發展,對經濟產生第一輪拉動;而這些行業的增長又需要其他與之密切相關的行業的支持,因而產生新一輪的經濟拉動作用。
2、改善經濟結構。
3、旅遊效應。

閱讀全文

與怎麼用奧運拉動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草為什麼會變軟 瀏覽:658
內農大經濟學專業課程有哪些 瀏覽:569
大唐經濟現狀怎麼樣了 瀏覽:116
怎麼樣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 瀏覽:533
交通擁堵帶來哪些經濟損失 瀏覽:219
什麼星座最配對婚姻 瀏覽:836
lv愛情鳥什麼價格 瀏覽:489
惠州幸福家園是什麼時候建的 瀏覽:353
聽故事的單詞怎麼讀 瀏覽:792
新華20年健康險多少提成 瀏覽:403
茂名需多久才能追上惠州的經濟 瀏覽:92
婚姻中應該如何避免出軌 瀏覽:151
十年喪偶式婚姻怎麼辦 瀏覽:809
港澳台幼兒如何申請八閩健康碼 瀏覽:883
浦東幸福小鎮多少錢 瀏覽:956
求事業轉運去哪個廟 瀏覽:353
屬虎人與屬兔人婚姻如何 瀏覽:54
鄉鎮事業編管理十級怎麼晉升九級 瀏覽:892
九月十一屬牛婚姻如何 瀏覽:562
韓國甜甜的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