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循環經濟體系包括哪些

循環經濟體系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14 20:05:50

『壹』 什麼是雙循環經濟

下面將會介紹一下雙循環經濟具體是指的什麼?雙循環經濟是先實現構建「從上游到下游」完整的內需體系,同時通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形成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由於沖擊疊加中美貿易戰影響,國內很多靠吃外國訂單的企業面臨倒閉,貨物滯留,只有通過「內循環」來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推動資金鏈流通,實現經濟獨立運轉。
隨著國內經濟的復甦,人才的迴流,從研發、生產、銷售、運營、流通等相關領域的人才層出不窮,足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內循環體系,而對於其他國家而言,要麼只有市場,要麼只有技術,遠遠不及國內的生產力,從而增大國內產品的向外流通。從投資發展機會的角度看,隨著企業未來四大動脈的逐步進行滲透,中國社會經濟的「雙循環」格局也將深刻改變全球金融市場。展望未來,兩條主脈指向「穩定」將導致「低」,兩條主脈指向「深遠」將加強「高」。在提供超額收益率的同時,它與其他全球資產的波動保持低相關性。因此,從全球來看,中國經濟和金融將表現出稀缺的配置價值,這有望吸引國際資本的長期流入。

『貳』 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模式有哪些

現代循環經濟一共有四種發展模式,分別是工業園區模式、杜邦模式、循環型社會模式、回收再利用體系。

『叄』 什麼是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英語:circular economy)是一種再生系統,藉由減緩、封閉與縮小物質與能量循環,使得資源的投入與廢棄、排放達成減量化的目標。循環經濟有很多不同的定義,好比說是一個未來真正可永續發展、零浪費,並可與我們所處的環境和所擁有的資源共生的想法。

循環經濟所想像的未來是所製造生產的每個產品都經過精心設計,並可用於多個循環來使用,不同的材料與生產製造的循環皆經過仔細考量搭配,如此一來,一個製程的輸出始終可成為另一個製程的輸入。

在循環經濟中,將是零排放、零廢棄,所生產出的副產品或受損壞的產品或不再想用的貨物並不會被看作是「廢物」,而是可成為新的生產周期的原材料和素材。

(3)循環經濟體系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循環經濟所涵蓋的范圍涵括有形及無形的產品、理念、模式及行為,包括產品、基礎設施、設備和服務。這個概念適用於所有行業,包括「技術」資源(金屬、礦物及石化資源)和「生物」資源(食物、纖維、木材等)。

由於石化工業遍及人類生活周遭,對人類生產模式有決定性的影響,許多思想領導者主張從化石燃料做起,將產業模式轉向使用循環可再生的能源,並強調多樣性、具有彈性,以及系統永續的特徵。

在各界廣泛的討論中,循環經濟的實踐范疇並也包括貨幣和金融體系,透過廣義的生產體系,達成人類經濟資源利用的全面翻轉。另有些思想先驅者已經開始呼籲,建議對經濟表現的衡量工具進行改造[7],增加循環生產模式在衡量體系中的權重。

『肆』 循環經濟的循環體系包括那些

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設指出:「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中央已將發展循環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筆者認為,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們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們在「十一五」期間必須確立和堅持的經濟發展模式。
循環經濟是一種與傳統經濟完全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傳統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消費—廢物」的單向流動的直線式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該模式中,人們的生產活動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資源、能源,同時產生大量的污染物,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惡化,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而循環經濟則遵循「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的規律反復進行反饋式循環的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模式。
從循環經濟的內涵來分析,國外經濟理論界一般把它劃分為三個層面,即:微觀層面,主要側重於在企業內部推行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堅持低消耗、高利用和「零污染物」排放的生產模式;中觀層面,是指在企業之間推行的循環經濟,側重於在一個區域內的企業之間通過廢棄物交換建立生產產業鏈,在這個模式中,把一家企業的廢棄物或副產品作為另一家企業的投入或原料,如發電廠以煉油廠的廢氣為燃料,發電廠煤炭燃料的副產品可用於生產水泥和鋪路等;宏觀層面,側重於社會層面上實施循環經濟,是針對人類生活消費後排放的循環經濟。
依筆者之見,作為一個地區循環經濟的發展,關鍵要抓好中觀層面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首先,要辦好本地(或本區域)內的工業園區,將工業園區辦成生態工業園,使工業園區內的各企業之間形成高效率的閉環生產系統,即:一家工廠產生的廢棄物將是另一家工廠的生產原料,使園區內的企業之間建立起互為依存的生產網路,達到節約資源和零污染排放的目的。使工業園區內的生產項目形成生態產業鏈。其次,應在一個地區范圍內建立一個集中回收和處理廢棄物的現代化企業,把廢棄物轉化為再生原料供給其它企業使用。再次,應鼓勵發展當地節水、節能並以再生原料為生產原料的企業。同時,堅決關閉高消耗、高污染的企業。通過這些措施,可以逐步將傳統經濟模式向循環經濟模式轉變。
當前,為發展循環經濟,筆者建議:一是將發展循環經濟的思想落實到各級政府正在編制的「十一五」規劃中,使「十一五」規劃成為指導當地循環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二是制定出配套政策措施,引導企業發展循環經濟;三是大力發展綠色技術,重點組織開發和示範有推廣意義的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相關產業鏈接技術,「零排放」技術,回收處理技術等措施;四是大力倡導人們厲行節約,減少消費,減少污染,努力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伍』 什麼是「四位一體」的循環經濟體系

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 12月份的常委會會議專題聽取審議國務院關於「十一五」規劃綱要實施中期情況的報告。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充分肯定成績,客觀分析形勢,提出中肯建議並指出,從評估情況看,綱要確定的大多數指標達到預期進度要求,實施情況總體上是好的。 但反映經濟結構的4個指標中,服務業增加值、服務業就業、研發經費等3個指標沒有達到預期進度要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 總量等兩個主要約束性指標與規劃目標差距較大。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產業結構仍以工業為主導,需求結構仍以出口和投資為主 導,資源環境壓力加重、擴大就業難度加大、消費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

『陸』 完善園區循環經濟體系是什麼意思

2012年12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了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詳細明確了各行各業構建循環經濟的具體要求。如:在工業領域要全面推行循環型生產方式,促進清潔生產、源頭減量,實現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廢物交換利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在農業中,要推動資源利用節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業鏈接循環化、廢物處理資源化,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服務業則要充分發揮其在引導樹立綠色低碳循環消費理念、轉變消費模式方面的作用,推進社會層面循環經濟發展。在建設領域,則要求完善再生資源和垃圾分類回收體系,推行綠色建築和綠色交通行動。(參考新聞)

循環經濟園區規劃原則
1、堅持全面貫徹3R、減量化優先的原則。
2、堅持統籌規劃、優化布局的原則。
3、堅持政府推動、市場引導的原則。
4、堅持科技創新、制度創新並重的原則。
5、堅持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的原則。

園區的循環經濟體系主要包括制度保障體系、科技支撐體系、內核建設和模式探索四大部分。
1、政府主導下的制度保障體系。市場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激勵機制,政府充分發揮引導和協調職能。
2、吸收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技術保障體系。產學研相結合,加大科技投入,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建立長效保障體系。
3、多層次聯動推進循環經濟內核建設。產業鏈的合理完善,企業內部循環、企業間循環、產業內部循環、產業間循環、區域內部循環、區域間循環、區域社會消費層面的循環等。
4、生態經濟系統協同進化的循環經濟模式。按生態經濟原理組織、布局和規劃,延伸和完善產業鏈,延長產品生命周期,形成生態工農業循環體系。將工農業生產過程和資源環境循環過程連接起來,形成資源-工農業-環境大循環。(參考中科院科技文獻)

『柒』 列舉循環經濟包括什麼

循環經濟(cyclic economy)是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的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循環經濟是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的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
如用清潔可持續的太陽能、風能代替一次性消耗的煤電石油等能源消耗,廢舊物回收利用等都屬於循環經濟;

『捌』 循環經濟有哪幾種類型

循環經濟是遵循"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原則的經濟活動總稱。從應用范圍來分,可以有區域循環經濟、園區循環經濟、企業循環經濟和生活(消費)循環經濟。從生產消費過程來看,可以分為開采型循環經濟,注重資源有效開采、廢棄尾礦利用;生產型循環經濟,注重原料能源節約、清潔生產、過程節能、污染物過程式控制制;資源綜合利用型循環經濟,重點在於以解決廢棄物綜合利用問題和建立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消費型循環經濟是最高層次的循環經濟,是指消費者直覺地約束自我消費行為,從人類發展的根本利益出發,引導全社會對資源和環境問題共同負責。

『玖』 什麼是「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一脈相承,強調社會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共生,是集經濟、技術和社會於一體的系統工程。循環經濟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也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和環保問題。

而是以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為准則,模擬自然生態系統運行方式和規律,使社會生產從數量型的物質增長轉變為質量型的服務增長,推進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它要求人文文化、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結構調整等社會發展的整體協調。

(9)循環經濟體系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循環經濟意義:

1、發展循環經濟是緩解資源約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國資源稟賦較差,雖然總量較大,但人均佔有量少。國內資源供給不足,重要資源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一些主要礦產資源的開采難度越來越大,開采成本增加,供給形勢相當嚴峻。為了減輕經濟增長對資源供給的壓力,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

2、發展循環經濟是從根本上減輕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環境污染狀況日益嚴重。水環境每況愈下,大氣環境不容樂觀,固體廢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低、農村環境問題嚴重。大力發展循環經

濟,推行清潔生產,可將經濟社會活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3、發展循環經濟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國資源利用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較低,突出表現在:資源產出率低、資源利用效率低、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率低。

實踐證明,較低的資源利用水平,已經成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障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強國際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4、發展循環經濟是以人為本、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

傳統的高消耗的增長方式,向自然過度索取,導致生態退化、自然災害增多、環境污染嚴重,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損害。

要加快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工業化道路。

閱讀全文

與循環經濟體系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霍亂時期的愛情融入了什麼 瀏覽:667
張迪演過哪些愛情電視劇 瀏覽:695
幸福姐姐在哪裡 瀏覽:652
什麼尿液才是健康的尿液 瀏覽:433
百里守約怎麼上經濟 瀏覽:968
健康苗條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846
事業編制什麼時間簽訂聘用合同 瀏覽:304
家家乞巧望秋月是什麼故事 瀏覽:608
有哪些處決美女的游戲 瀏覽:949
清純的高個子美女適合什麼風格 瀏覽:428
丈母娘主宰的婚姻男方如何處理 瀏覽:442
別人對你說幸福該怎麼回呢 瀏覽:174
在愛情中要怎麼關心對方 瀏覽:380
健康證多久可以拿到河南 瀏覽:866
威海小城故事歸哪個社區管 瀏覽:284
美女的身影怎麼畫 瀏覽:93
如何做幸福班主任ppt 瀏覽:863
zx能組成什麼愛情詞 瀏覽:748
下列的網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裡 瀏覽:813
婚姻殘破不堪怎麼辦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