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同樣是沿海省份,為什麼福建的經濟沒有浙江和廣東強
其實很多,福建的外來人口很多。你貌似孤陋寡聞
首先福建發展並不差。只是在沿海發達省份環繞下不突出。福建人口少,所以GDP不比其他沿海省份,但人均GDP在全國排第三位甚至高過廣東。並不遜色。
其次,除了台海因素,福建的先天條件比其他省份都差,(多山幾乎沒什麼平原土地貧瘠,腹地狹小,不比江浙粵。前線原因工業基礎薄弱,人口少只有3000多萬,江蘇廣東都近億了。)改革開放前福建的經濟是全國排名倒數的省份,二十三位(江蘇第二,廣東第五,浙江第十二位),而江浙自古魚米之鄉,廣東是經濟大省。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都屬經濟較好的省份,本身基礎就比福建好,不管是改革開放前還是現在。福建以全國倒數的排名到現在屬於前列的位置(GDP前十名左右),已算進步最快的省份之一。只因體量較小就被認為落後?福建進步這么多你看不見?
再來,廈門深圳雖都是特區。但深圳的優勢豈是廈門可比。深圳與香港山水相連,利用港資發展順風順水。廈門離台灣遠隔海峽,且目前兩岸還是分離狀態,且有戰爭危險。深圳背靠珠三角廣大腹地,廈門有什麼腹地,閩南的平原小的可以,無法和珠三角相提並論。福建多山腹地狹小限制了發展。人口少市場又小。再說,廈門也並不差,只是面積小限制了發展。廈門僅有400萬人口,深圳有近兩千萬人口。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以福建如此不佔優勢的條件,改革後從全國一個排名倒數的落後省份發展成現在算排在前列的省份也屬不易。每個地方條件不一樣,發展也就各不相同。不知有啥可吐槽
❷ 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和省份分別是
經濟最發達的城市為北京市;經濟最發的的省份是廣東。
國民經濟是人們進行物質產品生產經營活動的總過程。人們要生活,就要進行生產,生產出人們進行再生產和生活所需要的商品。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出的產品要進行買賣,生產出的生產資料要出售給需要這些生產資料的企業,以便用於再生產;生產的消費品,要出售給需要這些產品的居民。這些出售的商品,要經過運輸過程運送到銷售企業,由商業企業進行買賣。
商品買賣又要通過貨幣作為交換媒介,而貨幣是通過金融企業發放的。這一系列生產、運輸、買賣、消費的總體就是國民經濟。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按生產資料不同所有制劃分有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私營經濟或民營經濟、個體經濟等,構成國民經濟的整體。
(2)海南和福建哪個經濟發達擴展閱讀:
據統計,目前貴州、江西、福建、安徽、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廣西、江蘇、上海、北京、重慶、遼寧、內蒙古、天津、陝西、山西、寧夏等19個省份均已經披露了2018年經濟「成績單」。
其中,13個省份經濟增速跑贏全國6.6%的增速,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貴州是目前GDP增速最高的省份,2018年增速為9.1%,連續8年位居全國前列。江西、陝西、安徽、四川等地GDP也保持8%及以上的增速。
與中西部省份相比,東部發達省份GDP增速大都保持著與全國GDP差不多的速度。比如,北京和上海兩地GDP增速均為6.6%,與全國增速持平;江蘇為6.7%,略高於同期全國水平。
❸ 福建跟海南哪個地方的富豪最多呢
福建本地的富豪多,海南本地的相對少。如果只說數量,肯定海南的多,海南現在是國際旅遊島,北方人在海南置業的非常多,而且都是身價高的成功人士!
❹ 福建省和海南省哪個發展潛力更大如房地產開發,旅遊業,商業。等。回復請說明個人觀點。謝謝
個人認為海南發展潛力更大,海南現在正在發展國際旅遊島,經濟發展很不錯,做房產很不錯,海南的房產只會漲不會跌,早入手早穩定
❺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10個省份
經濟發達的省份,通常是指那些經濟實力強,社會發展程度高的省/直轄市。那麼就目前而言,稱得上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高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浙江和福建。
一、廣東
廣東的區域不平衡問題的確非常突出,但能由此認為廣東經濟不發達,廣東經濟比不過江蘇則是以點帶面想當然了。發達並非單純的搞均衡,而是指其經濟實力上到了哪一層次,以及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社會發展方方面面達到了什麼水平。
1.廣東的經濟總量是全國唯一超10萬億的省份,如果作為單獨經濟體參考世界排名將位於西班牙之後世界排名第15名。隨著巨量經濟規模所產生的效應規模,廣東在全國經濟版圖中位置尤為重要。
外貿進出口總額佔1/4;
社會零售消費佔1/10;
吸引外資佔1/6;
港口貨物吞吐量超1/4;
機場客運量超1/10;
經濟總量佔全國1/9
…2.廣東的城市化水平全國最高,2019年達到了71.4,江蘇為70.6,浙江為70.0,福建則為66.5。面積最大,地型最復雜,人口最多,還能將城市化率推進到71.4。你能說廣東經濟不發達,社會發展程度不高?
3.財政稅收超1.26萬億元,全國第一。在支出方面:無論是教育、衛生和民生保障均是全國第一。
4.在高新技術、優勢產業和科技研發方面,廣東有6個地級市進入前30強,總共3.9萬余家,全國第一。擁有包括華為、騰訊、大疆、中興,大族激光等一系列頭部科技公司。如此強悍的科技研發實力,沒有發達開放的市場和經濟是無法支撐的。
5.其他包括建成區面積,主城區人口,甚至城市建設面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水平,就憑廣深二市打遍全國(除北京上海外)無敵手。大交通方面:白雲機場、寶安機場均是全國客運,貨運前5的國際樞紐機場,試問哪個省能做到?航運方面:廣東以一已之力占據全國1/4的吞吐量,還有哪個省能達到這種水平?沒有客流和產出,哪來的機場和航運吞吐量?這些不正是現代經濟發達的佐證么?
承然,廣東還有許多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非常之嚴重,但這並不影響廣東的經濟發展處於全國最高水平的層次。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每年廣東吸引的人口流入同樣是全國第一。
所以在我個人看來,單純的居民收入並不能成為某個省份經濟發達與否的唯一標准。經濟發達應該是一個綜合實力的評估。浙江和江蘇的民生做得比廣東好,居民富裕,但反映在整體發展水平方面,卻和廣東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二、江蘇
江蘇是全國發展最為均衡的省份,相信無人不同意。全省13個地級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城市,就連最末的宿遷放在它省也是中上水平。以經濟的角度來看待,江蘇自然是第二,和廣東並稱國內雙巨頭。常住人口超8000萬,GDP總量超9萬億無,更是我國人均GDP第一的省份。從直接反映其經濟實力的財稅來看,去年上繳國家5157億元,僅次於廣東、上海和北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蘇自然環境優越,人文薈萃,物產豐富,歷史上就屬於富庶之地。
在產業布局方面,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高達1.4萬余家,全國前30強經開區江蘇占據7家。是中國除廣東外,經濟最具開放性和外向型的省份。嚴格來說,蘇南地區比大珠三角九市發展得更好。
三、浙江
要說哪個省的民富程度最高,非浙江莫屬。浙江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水平,影響力,文化輸出,科技水平與科教文衛方面,全國第三強是實至名歸的。其它包括財政收入與支出僅次於廣東和江蘇(不含上海、北京),其中其於民生類的支出更是占財政支出的76.1%高佔比,說明浙江的民生保障做得非常厲害。
浙江民營經濟活躍,電商業、小商品交易發達。全省各類商品市場3783個,全年交易額為2.3萬億元。其中,十億級市場274個,百億級市場39個,千億級市場2個,全國無出其中。
去年進出口總額高達30832億元,僅次於廣東、江蘇和上海,全國排名第四。全省進出口總額佔全國1/10之多,屬於外貿強省。其中寧波港更是全球吞吐量(貨重)第一大港,裝箱量全球第三大港。
社會零售方面又是第四,僅次於廣東、江蘇和山東。2019年完成2.7萬億元的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人均消費4.6萬元。以人均來計在國內僅次於上海和北京,高於廣東、福建和江蘇。
四、福建
相比前面幾個,福建還是差點火候的,但也遠不中西部省份可比。福建經濟規模偏小,一方面是人口數量偏少,一方面是產業規模偏小。雖然也是以民營經濟為主,但遠沒有浙江的規模和效應。反映在財政收支方面更是全國10多名以後。在社會整體發展水平與基礎設施建設與投入方面,除了廈門外,幾乎看不到發達的影子。無論是進出口貿易、內銷,產業產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福建確實離粵、蘇、浙確實還是有不少差距。
在我看來,也就以上這幾個省份可以稱得上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較高。其它包括山東、河南和四川,雖然經濟規模排名前列,不過只能是大而不強,更多的是靠人口堆砌而成。
❻ 海南跟福州哪個地方更適合打拚
福州,福州是在大陸而且出行方便經濟在全國還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我一同學在那過得挺好的。
❼ 福建省和海南省哪個更有發展建設潛力,更有優勢
我估計的海南!理由是海南實行的是資本經濟,和深圳一樣是經濟特區。國家的扶持力度也比較大。
但是福建就僅僅是沿海省份,加上對岸就是台灣,國家基於防務的考慮不會對福建有過多的支持。就算是國家的大型國有企業和軍工企業也鮮有進駐福建的。
❽ 全國各省經濟實力及綜合實力排名
中商情報網訊:1月22日,隨著天津、河北、吉林等省市陸續公布了2019年地區經濟運行情況,至此,全國31省市2019年經濟數據全部出爐。此前據國家統計局消息,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
分省份來看,廣東省繼續排名第一,在2019年達到了107671.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實際增長6.2%,但名義增速卻超過了10%,經濟總量超過了1萬億元人民幣,領跑全國。其次,江蘇省位居第二,2019年江蘇GDP接近10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實際增長6.1%,GDP增量約為7036.12億元——僅相當於廣東省經濟增量的7成,因此江蘇省與廣東省的經濟差距擴大了(由之前的不到5000億元擴大到8000億元)。此外,浙江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6萬億元,河南首次突破5萬億元。湖北、福建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4萬億元。雲南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2萬億元。河南去年GDP總量繼續領跑中部省份,四川持續領跑西部省份。
從GDP增速數據來看,去年西藏GDP增速排名第一,為9%;增速超過8%的省份還有貴州、雲南、江西。18個省份去年GDP增速數據跑贏全國數據,江蘇、北京GDP增速數據和全國6.1%的數據持平。中部6個省份,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去年GDP增速均超過全國水平。以下是2019年31省GDP總量排名及增速詳細情況:
❾ 中國各省份經濟排名
目前廣東省經濟相對較強。
介紹:
廣東是經濟大省,總量全國第一,以製造和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強省,走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前列。連續十幾年經濟總量領先於中國其他省份,如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儲蓄存款、專利申請量、稅收、進出口總額、旅遊總收入、行動電話擁有量、互聯網用戶、貨物運輸周轉總量等。其中進出口總額年均佔全國約1/4,從1985年至2008年連續23年居全國第一;年財政總收入佔全國約1/7;累計吸引外商投資佔全國約1/4;GDP從1989年至2011年連續23年居全國第一。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35696.46億元,連續20年保持全國經濟總量第一位置,繼超過亞洲「四小龍」中的新加坡,後又超越香港和台灣。2009生產總值為39081.59億元,人均GDP40748元,摺合為5965億美元。財政總收入完成8620億元。
以製造業為主,具有食品、紡織業、機械、家用電器、汽車、醫葯、建材、冶金工業體系。擁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機構網點和從業人員總數均居全國首位。率先成立中國第一家證券公司、第一家金融電子結算中心、第一個外匯調劑中心,發行了中國銀行第一張信用卡等,廣發銀行1993年11月8日在澳門開設分行,並作為中國商業銀行在境外開設的首家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商業銀行。廣東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優勢,深化區域金融合作,全力建設金融強省,對周邊地區的金融輻射力越來越強。目前,廣東已基本形成了以貨幣、外匯、產權等市場為主體的金融市場體系。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基本完成,地方金融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現與港澳合作打造粵港澳都市圈。各省區市GDP含金量中次於上海北京位居前三,廣東省成為首個5萬億元俱樂部成員,江蘇、山東緊隨其後,突破4萬億元。以廣州、深圳為中心,以珠江口東岸、西岸為重點,2020年粵港澳建成全球最具競爭力大都市圈,打造一個具有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的城市群。
❿ 為什麼海南、福建地理位置這么好,經濟也不是很發達
1.沒有中央政策的鼓勵
2.開發較晚,沒有歷史優勢
3.其實福建,海南經濟發展比內地很多城市要好得多,只是與京津滬、廣東相比有些遜色
4.海南是由其自身條件所限,在今年國家「國際旅遊島」戰略出台之前,他們基本也是靠自己力量發展,自然「有心無力」。
5.福建的話,一是因為台灣問題懸而未決,如果開戰,福建必是首當其沖,所以國家在福建基本都沒什麼投資,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福建省內除了福州和廈門,其他城市都未通鐵路。二來,福建四周的地形也使得這個省有些封閉,福建西部和北部是緊靠武夷山,東北面和浙江接壤地帶是丘陵地形,就是南部廈門和廣東潮汕接壤的地帶是平原,福建省內的地形也都是以丘陵為主,所以交通一直不是很發達,而其沿海的港口中天然深水良港並不是很多,開發利用得也不夠,因此制約了其經濟發展。
不過近幾年這兩個省的發展比較快,甬台溫鐵路和溫福鐵路通車後,沿海鐵路網基本連通了,也就加快了福建的經濟發展。海南的話,廣東到海南的瓊海鐵路也進行了電氣化改造,國家也出台了很多優惠政策。在「國際旅遊島」政策出台後,海南的房價是直線飆升,也加快了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