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外資經濟包括哪些項目

外資經濟包括哪些項目

發布時間:2022-09-14 11:05:13

⑴ 外資企業屬於公有制經濟還是非公有制經濟

外資企業屬於非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外資經濟包括: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
多種所有制經濟包括: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
公有制經濟包括:囯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的國有,集體成分。

⑵ 外資經濟的介紹

外資經濟(Foreign economic)稱外商投資經濟外資經濟是指國外投資者和港澳台投資者根據我國有關涉外經濟的法律、法規,以合資、合作或獨資的形式在大陸境內開辦企業而形成的一種經濟類型。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三種形式。發展外資經濟,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學習國外企業的管理經驗,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

⑶ 什麼是外資經濟

  1. 外資經濟(Foreign economic)稱外商投資經濟外資經濟是指國外投資者和港澳台投資者根據我國有關涉外經濟的法律、法規,以合資、合作或獨資的形式在大陸境內開辦企業而形成的一種經濟類型。

  2. 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三種形式。發展外資經濟,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學習國外企業的管理經驗,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

⑷ 外資經濟是指

答案C
解析:應選C。我國目前法律規定:「外資經濟是我國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吸引外資建立起來的所有制形式。它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的境外資本部分,以及外商獨資企業。故選C。

⑸ 什麼叫外資經濟

合資企業與合作企業的主要區別是:合作企業不一定用貨幣計算股份,也不一定按股權比例分享收益,而是按照協議的投資方式和分配比例規定具體做法。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區別

--------------------------------------------------------------------------------

http://www.law-china.com

(1)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以下簡稱「合營企業」),是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與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按照中國的法律,經中國政府批准,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以合資方式組成的有限責任公司。它屬於股權式合營企業,由中外方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共負盈虧。按照《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規定,在中國境內批准登記而設立的合營企業,是中國法人,受中國法律管轄和保護。

(2)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以下簡稱「合作企業」),是外國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與中國的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按照《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經中國政府批准,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依照共同簽訂的合作經營合同,規定合作各方權利和義務的經濟組織。

合作各方的合作條件或投資、收益或者產品的分配、風險和虧損分擔、經營管理的方式和合作企業終止時財產的歸屬等事項,應在合同中訂明。組織形式上可設立具有獨立中國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也可是合作各方訂有合同的合作項目,符合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批准經營的項目或企業,受中國法律的管轄和保護。

合作經營的中方合作者可提供自然資源、土地、勞動服務、勞動力或現有的可利用的房屋、設備、設施等;外國合作者可提供技術、資金、主要設備、材料等。

⑹ 外商投資包括哪些內容

外資企業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獨立經營,獨立核算,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在組織形式上,外資企業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實體,具備法人條件的外資企業,依法取得法人資格,其組織形式一般為有限責任公司,外國投資者對企業的責任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

外商獨資企業注冊流程:查名-辦理批准證書-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外匯登記證。外商投資包括外商直接投資和外商間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是指外國企業和經濟組織或個人(包括華僑、港澳台胞以及我國在境外注冊的企業),按我國有關政策、法規,用現匯、實物、技術等在我國境內開辦外商獨資企業,與我國境內的企業或經濟組織共同舉辦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或合作開發資源的投資(包括外商投資收益的再投資)以及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的項目投資總額內企業從境外借人的資金等。外商間接投資是指除對外借款(外國政府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商業銀行商業貸款、出口信貸以及對外發行債券等)和外商直接投資以外的各種利用外資的形式,包括企業在境內外股票市場公開發行的以外幣計價的股票或人民幣發行總額,國際租賃進口設備的應付款,補償貿易中外商提供的進口設備、技術、物料的價款,加工裝配貿易中外商提供的進口設備、物料的價款。

⑺ 外資經營的含義或者是國有經濟的含義

外資經濟

外資經濟包括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外商投資部分,以及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是指我國同外商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一般是指由外商出資金、設備,我方出土地、勞動力合作經營的企業。這種企業外商在合同期內可用提取折舊費的辦法收回投資,並分享企業利潤,合同期滿後所有財產歸我方所有。外商獨資企業是指外商經我國批准,在我國境內租賃土地、獨自投資、獨自管理、自負盈虧的企業。外資經濟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一定范圍內發展外資經濟,對於加速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它可以彌補我國資金的相對不足,建設一批國民經濟急需項目;可以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我國的生產技術和經濟管理水平;可以增加國家、地方的財政收入,積累建設資金;還可以擴大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等。但外資經濟的存在和發展也會帶來一些消極作用。要加強對外資經濟的監督和管理,限制它的消極作用,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使之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外資經濟
1)外資經濟的含義和內容;
外資經濟的含義和內容:外資經濟是我國發展對外經濟的關系、吸引外資而建立起來的所有制形式,它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濟企業中的境外資本部分以及外部獨資企業。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是根據我國法律,按照平等互利原則,經我國政府批准由外地人或港、澳、台公司、企業、個人同我國公司、企業共同投資興辦的合營企業。兩者區別在於:中外合資經濟企業是按股份公司形式設立的「股權式」合營企業。合營雙方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共負盈虧,按股份紅。合營雙方由投資數額的大小確定股權,投資數量大,股權就大,在收益分配中所得的份額就多,擔負的風險也大,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則是一種「契約式「合營企業,雙方按協議確定投資方式、各主責任和收益分配比例。這類企業一般由我方提供場地使用權、資源開發權和廠房設施等作為投資,外方合作者提供先進技術、資金和設備作為投資。雙方合作期滿,按規定,企業的全部資產都歸我方所有。
外商獨資經營企業是外國或港、澳、台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經我國政府批准,在我國境內興辦的單獨提供資本,自行經營、管理,自行銷售產品,自負盈虧的企業。
2)地位:外資經濟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種重要的非公有制經濟。
有人懷疑引進外資、發展外資經濟會不會沖擊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會不會使我國經濟受外資控制,我國市場會不會被外資經濟佔領。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很大,吸收幾百億、上千億外資,沖擊不了這個基礎。因為決定我國經濟基礎性質的是居於主體地位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從實行中外合資興建廣東亞灣核電站的例子,說明發展外資經濟,對於加速我國的現代化進程是有利的,不會削弱和動搖社會主義制度。

國有經濟

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指由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形式。在現階段,由於全民所有制的生產資料由國家代表全體人們所有,採取國家所有制的形式,所以被稱為國有經濟。國有經濟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形式,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國有經濟的地位和作用表現在:(1)掌握國民經濟的命脈,是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 (2)掌握社會化程度較高的現代化大生產,代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是我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的物質基礎; (3)是國家依靠經濟手段引導其他所有制經濟,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的物質條件。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1)國有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形式,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2)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3)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有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加強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質量;
(4)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由國家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增強國民經濟的控制力和競爭力的前提下,國有經濟的比重少一些,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

⑻ 哪些行業屬於外資經濟 求解答!!!

外資經濟(Foreign economic)稱外商投資經濟外資經濟是指國外投資者和港澳台投資者根據我國有關涉外經濟的法律、法規,以合資、合作或獨資的形式在大陸境內開辦企業而形成的一種經濟類型。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三種形式。發展外資經濟,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學習國外企業的管理經驗,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
這是外資經濟的定義。比如肯德基,麥當勞,家樂福等等。這跟哪個行業沒關系,而是跟它的經濟體制有關。
滿意的話麻煩給個好評哈,只是舉手之勞而已。

⑼ 外資經濟的表現

什麼是外資經濟
外資經濟是指國外投資者根據我國有關涉外經濟的法律、法規,以合資、合作或獨資的形式在大陸境內開辦企業而形成的一種經濟類型。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三種形式。發展外資經濟,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學習國外企業的管理經驗,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

我國的外資經濟分布
目前,我國吸引外資的規模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外資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可缺少的推動作用。但我國在利用外資的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如外資流向的地區不均衡性比較明顯。這種不均衡既是地理位置、資源條件、人員素質等方面因素差異的結果,又和這些基本條件差異一起,構成進一步加大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的原因。其直接表現之一是對外資吸引力的差異及外資經濟區域分布的不平衡。以下分析的第三產業不包括交通、運輸及倉儲業和金融業。藉助於經濟普查數據,按照習慣上對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劃分,通過對外資經濟的地域分布特徵進行分析,發現其基本特點如下:

一、外資經濟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

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2004年全國外資企業單位數總計為152,370個,東部地區外資企業單位數名列前茅,(註:由於數據限制,此處關於東中西部外資企業單位數的比較,只限於規模以上工業和第三產業。)其中,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北京、遼寧、天津等9個東部省市,分別居全國外資企業單位數排名的前9名;其外資企業單位數已佔全國外資企業個數的88%,遙遙領先於中、西部地區。湖北、四川、江西、河南等中部省擁有少數的外資企業,而甘肅、新疆、青海、寧夏等西部省的外資企業數微乎其微。

從資產分布情況看,第二、三產業外資經濟的資產總計為96,610.42億元,但外資經濟的資產總計呈現出資產規模差距懸殊的4個類別。第一層次為廣東、上海、江蘇、北京4個城市,其資產總計分別為19,601.91億元、14,125.14億元、10,234.8億元、8561.15億元,分別占外資經濟資產總計的20.29%、14.62%、10.59%和8.86%,外資資產規模合計佔全國外資資產總規模的54.37%。第二個層次為浙江、福建、山東、遼寧、天津等5個省市,平均占外資資產總規模的4%;可見東部沿海地區是外資經濟進入的首選地區。第三個層次為湖北、河南、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其所佔比重大致在1%左右。第四個層次為西部省市,除四川、重慶外資資產總計占外資資產總計1%以外,其他省市的外資資產規模甚微。

從主營業務收入來看,外資經濟更為集中,主要集中在東部的少數幾個省市。2004年,第二、三產業外資經濟的主營業務收入為4119.86億元。其中,廣東、上海、江蘇、北京分別為1102.47億元、860.95億元、484.91億元、430.24億元,分別占外資經濟總營業收入的 26.76%、20.9%、11.77%和10.44%;而且這4個省市的外資企業利潤額合計高達外資企業利潤總額的69.87%。其餘東部地區,比如浙江、福建、山東、天津等省市,其利潤總額占外資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平均為5%。相比於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的利潤規模較小,甚至出現虧損情況。

二、外資經濟在各個區域的產業投向,均以第二產業為主

在外資經濟總體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第三產業外資經濟佔82.4%,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外資經濟的整體情況。以此為基礎進行考察,數據顯示外資經濟的產業投向均呈現第二產業為主,第三產業為輔。其中,東部地區外資經濟投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分別為68.25%和31.75%;中部地區外資經濟投向第二產業比重最高,為71.71%;西部地區外資經濟在第二產業所佔比重最低,為60.08%,仍高於投向第三產業所佔比重。

外貿經濟在細分行業上的區域特徵,以下三個特點值的關註:

第一,加入WTO之後,伴隨新一輪的世界產業轉移和國際分工格局的形成,世界製造業大規模地向中國轉移。外資對我國製造業的投資速度和規模大大加快,製造業成為第二產業中最為突出的引資亮點。其中,東部地區製造業吸引外資占整個東部地區的63.76%,中部和西部地區製造業吸引外資的比重均超過半數,分別為60.24%和50.46%。

第二,隨著現代服務業的興起,房地產業成為繼製造業後引資規模最大的行業。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區外資經濟投向房地產業資產占整個西部地區外資資產的26.53%,高於東部和中部地區16.09%和17.91%的比重。

第三,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吸引外資額的比重較小,但區域差異懸殊。從總體規模來看,東部地區外資經濟投向這兩個行業的資產規模,明顯高於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

可見,東部地區引資結構中注重高新技術產業的對外開放,中西部地區外資經濟在科學技術含量較高的行業投向上與東部地區有顯著差距,並且中部地區沒有以絕對優勢優於西部地區。

三、中部地區外資經濟從業人員數及報酬遜於東、西部

長期以來,外資企業一直以豐厚的報酬、優越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發展機會吸引著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從總量上看,2004年,外資企業年平均從業人數達2416.4萬人,其中東部地區1877.32萬人,占外資企業總就業人數的77.69%。並且東部地區內部各省市差異較大,其中708.8萬人集中在廣東,佔全部外資企業就業人數的29%,江蘇佔11%,福建、浙江、上海、山東等省市均占外資企業總就業人數的7%左右;中部地區外資企業就業人員 189.3萬人,占外資企業總就業人數的7.83%;而西部地區為349.8萬人,占外資企業總就業人數的14.48%。

就勞動報酬而言,2004年,外資企業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為4075.37億元,其中,東部省份為3386.15億元,所佔比重為 83.09%;中部省份為249.15億元,所佔比重為6.11%;西部省市為440.06億元,所佔比重10.8%。而且,東部地區內部各省份之間差異較大,勞動報酬額最大的是廣東,上海、江蘇勞動報酬次之,這3個省市合計占整個外資企業勞動報酬的52.28%,其餘東部省市比重平均為5%。如進一步計算從業人員人均勞動報酬,東部地區勞動報酬明顯高於中、西部地區,西部地區又高於中部地區。

由此可見,外資經濟為東部地區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而西部地區順應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積極引進外資,使得外資經濟發展迅速,不論在外資企業的從業人員規模上,還是外資人員的勞動報酬均高於中部地區。

四、外資經濟的科技活動投入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

科技活動投入,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維持科技創新的源泉所在,而各地區的科技投入力度明顯偏低。據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200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外資經濟的科技活動人員數為31.39萬人,僅占工業企業科技活動人員總數的17.07%,比重明顯低於內資經濟的科技活動投入力度。其中,東部地區外資企業科技活動人員數26.57萬人,佔全部科技活動人員數的84.67%;中部地區科技人員數為3.28萬人,佔10.45%;西部地區為1.53萬人,僅為4.88%。

在工業企業中,外資科技活動經費籌集和支出金額分別為654.68億元和682.92億元,分別占工業企業整體的26.13%和28.43%。從體現科技活動的各項指標中看,東部地區佔有比重90%左右,具有無可比擬的區域優勢,中部地區所佔比重基本保持在7%左右,而西部地區所佔比重基本在 3%,明顯落後於東、中部。

五、從經營績效看東部地區具有明顯優勢

通過資產收益率和資產周轉率,考察外資經營績效的區域特徵,東部地區外資企業盈利能力明顯優於中部地區,而中部地區比西部地區的經營績效略好一些。外資企業總體資產收益率為4.26%,東部地區的資產收益率為5.46%,而中部地區僅為1.72%,西部地區的經營績效更遜一籌,很多省份甚至出現虧損。

從資產周轉率來看,企業融資和資金使用成本的情況,東部地區以絕對優勢高於中西部地區。2004年,外資企業的整體資產周轉率為83.32%,其中,東部地區為93.74%,中部地區為65.06%,而西部地區僅為33.11%。中、西部地區應借鑒東部地區的引資戰略,加快改善外資企業的經營績效,使外資進入能夠有效地帶動本地區內資企業的發展。

⑽ 什麼是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三資經濟,他們怎麼區別啊

個體經濟,指在勞動者個人佔有生產資料的基礎上,從事個體勞動和個體經營的私有制經濟。個體經濟具有規模小、工具簡單、操作方便、經營靈活等特點。基本上無剝削。個體經濟有兩個明顯的特徵:一是生產資料和勞動成果歸個人所有;二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個體經濟中,生產者既是直接的勞動者,又是生產資料的私有者,勞動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是一種不帶有剝削關系的私有經濟。
由於個體經濟建立在分散的、小規模的生產條件基礎上,本身又具有不穩定性,因而在各個社會形態之中,都不能成為占統治地位的經濟關系,它總是依附於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形式,作為一種附屬和補充的經濟形式存在。
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私營經濟,是以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和僱傭勞動為基礎,以謀取利潤為生產經營目的的私有制經濟。存在剝削性質。我國對私營經濟的方針是鼓勵發展、積極引導,加強監督和管理。
外資經濟,包括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發展外資經濟,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學習國外企業的管理經驗,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三資企業都具有資本主義性質,但它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控制和調節的資本主義經濟。
另外三資經濟,我認為就是以三資企業為主的經濟.
首先明確一下,三資企業不同於外國企業。三資企業是按照中國法律成立的企業形態,包括中外合資企業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和外資企業;而外國企業則完全是國外的組織。根據經濟法上的屬人主義和屬地主義,兩者在管理方式上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在涉及稅收、外匯管理、投資機制等方面。
三資企業包括三種形態:
中外合資企業又叫股權式合營企業,由外國投資者同中國的公司、企業或者其他類型的經濟組織,雙方共同投資、共同經營,按照各自出資比例分擔風險、共負盈虧的企業形態;
中外合作企業又叫契約式合營企業,由外國投資者同中國的公司、企業或者其他類型的經濟組織,通過合作協議來組成的企業形式;
外資企業又叫外商獨資經營企業,由外國投資者單獨投資,在中國國內設立的企業。
此外還有一種中外合資股份有限公司,這個分類標准完全沒有很大意義。
三種企業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這些特徵有時候在不同的行業領域內能夠表現的非常明顯。
如何根據行業特點和投資者的要求以及風險偏好選擇合適的企業形態,有時是很重要的問題,特別是中國這種特殊的國情和政策環境下,毫釐之差就能帶來非常不同的結果。
一般來說,合資企業中雙方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產權明晰,利潤分配和風險分擔比較公平,因此比較多的適用於投資金額高、技術含量高、商業周期長的項目;
合作企業的特點是基於雙方協議組建企業,這種自治原則使得雙方在合作內容上擁有很大的靈活性。另一個特殊的地方在於,合作企業是我國稅法體系下唯一允許外方投資人從稅前利潤中先行收回投資的企業形式!這種規定有利於外國投資者盡快實現投資回收,因此具有在
實踐中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正常情況下,投資人只有在交納完企業所得稅、法定公積金和公益金以後,才能分配剩餘利潤);
而對於國外投資人來說,獨資企業因為全部投資來自國外,所有受到中國法律的管制相對也就最少,投資者可以擁有全部的管理許可權。所以很多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很多願意選擇這種形式(不過在很多領域,國家對於企業的資本結構有比例限制,很多外國資本只能選擇合資的方式規避中國的政策限制)。

閱讀全文

與外資經濟包括哪些項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百里守約怎麼上經濟 瀏覽:968
健康苗條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846
事業編制什麼時間簽訂聘用合同 瀏覽:304
家家乞巧望秋月是什麼故事 瀏覽:608
有哪些處決美女的游戲 瀏覽:949
清純的高個子美女適合什麼風格 瀏覽:428
丈母娘主宰的婚姻男方如何處理 瀏覽:442
別人對你說幸福該怎麼回呢 瀏覽:174
在愛情中要怎麼關心對方 瀏覽:380
健康證多久可以拿到河南 瀏覽:866
威海小城故事歸哪個社區管 瀏覽:284
美女的身影怎麼畫 瀏覽:93
如何做幸福班主任ppt 瀏覽:863
zx能組成什麼愛情詞 瀏覽:748
下列的網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裡 瀏覽:813
婚姻殘破不堪怎麼辦 瀏覽:105
遭遇背叛的婚姻該如何度過知乎 瀏覽:632
計劃經濟屬於哪個國家發明 瀏覽:832
健康寶屬於什麼性質保險 瀏覽:535
事業轉企業後39年工齡拿多少錢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