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要投資黃金
因為現在的貨幣是金本位的,是黃金作為本位貨幣,所以其他貨幣即使發生匯率浮動導致貨幣的購買力下降,黃金本身所代表的購買力是不會有任何變化的,這就保證了黃金本身的避險特徵,而這個也就是投資黃金的主要原因。
② 為什麼要投資黃金
黃金由於是稀有金屬,存在量有限,物以稀為貴,故其在古代並且在近代的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被作為貨幣使用且價值珍貴。通常來說紙質貨幣依靠的是國家信用,當經濟不穩定時,國家信用破產,紙質貨幣一文不值,而黃金相對與紙幣來說,更有價值。
③ 人們為什麼要買黃金黃金能幹什麼
黃金因為其諸多特性,最適合作為商品交換等價物所以才能充當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要明白貨幣首先要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一般等價物,一般等價物是在商品交換中,用於衡量物品價值的標准,如果沒有等價物交換起來非常麻煩,首先如何衡量不同貨物之間的價值,其次交易者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對方很可能不需要自己東西,比如你想就要用大米換衣服,可是買衣服的不想要糧食而想要賣肉,可是賣肉的有不想要衣服,這種羅圈問題非常復雜,那就不如找到一個通用的東西來做媒介,而這個東西首先要貴重,否則每次交易都要帶很重的東西太麻煩,其次要求可分割,因為交換往往需要找零,比如說你不能把衣服撕兩半那他就不是衣服了,其次自然存量少價值穩定,比如說貝殼曾經當過貨幣,可是由於其到處都是非常容易進入交易市場,很可能一個人帶了幾噸貝殼去,將整個市場賣空,導致別人無法交易,其次是非消耗品能夠穩定存在,否則自身消耗沒了也就無法作為等價物了。而黃金恰恰符合以上特徵,是天然的理想貨幣。石油,糧食作為貨物確實很有用途,可是作為一般等價物它們不合適,而紙幣,雖然是今天用於交換的貨幣,但是並不是可以隨便發行的,它必須有信譽,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造錢,而如果國家不考慮其他因素單方面印錢,那麼就是對其他人的經濟掠奪,導致交易體系崩潰,老百姓會發現物價越來越高,一麻袋鈔票肯只夠買一個麵包,但自己由於不會印鈔票。又沒有辦法掙到更多的錢,物品都被交易到可以發行鈔票人的手中。就會天下大亂。
④ 為什麼通貨膨脹時,要買黃金
並不是說通貨膨脹一定要買黃金,黃金只能在重大自然災害和戰爭的情況下才能體現價值,因為在那時物資短缺,必然造成搶購,接著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當貨幣貶值幅度過大,貨幣就會容易遭拋棄,這個時候黃金就體現出它的價值了,黃金只能說在重大災難面前抗風險能力強。
但是在一般情況下抑制通貨膨脹也是偽命題。我們都知道在全球黃金是用美元結算的,美元升值黃金貶值,美元貶值黃金升值,如果你的本幣對美元貶值幅度小於黃金對美元貶值的幅度,那麼黃金就失去了它的價值,相反本幣對美元貶值幅度大於黃金對美元的幅度這時才能體現黃金的價值。
其中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全球黃金交易只能用美元結算,當美元升值人們需要拿出更多的錢兌換美元再去買黃金,這時人們購買的慾望會下降,買的人少了價格自然下降;相反美元貶值就可以用更少的本幣兌換更多的美元,這樣買黃金更劃算,買的人多了價格自然上漲。
希望能幫到你,採納一下唄!
⑤ 經濟形勢與黃金價格的關系
首先經濟處於低谷時黃金會上漲的。是因為經濟形勢不好,黃金作為避險資金的屬性逐漸的突出來。
還有黃金除了有保值功能,同時不要忘記黃金也是貨幣和商品。也就是說,黃金本身具備的屬性是很多的,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屬性會對黃金價格產生不一樣的影響,不能片面。在經濟復甦的階段,可以看到石油會上漲,黃金上漲,美元上漲的現象,這個時候黃金上漲所表現的是商品屬性。
近期黃金的上漲其實也有很多因素的。其實很多資料都是要雙面分析的,同一個數據的出現也有兩種不一樣的結果。
相關:
經濟形勢是指國家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況和走向。
黃金價格按重量計算。在貴金屬和寶石市場中有幾種稱重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金衡制(TROY),一個金衡制(TROY)盎司約等於31.10克;而一個常衡盎司約等於28.35克。黃金的價格按重量計算。這個價格為每盎司黃金的美元價格。金價的上揚會影響到一些國家的貨幣價格。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很多,諸如:國際政治、經濟匯市、歐美主要國家的利率和貨幣政策各國央行對黃金儲備的增減、黃金開采成本的升降工業和飾品用金的增減等都對其的走勢均有影響。投資者可以根據這些因素對金價走勢進行相對基本的判斷和把握。
⑥ 金融危機時黃金的用處
從字面上就知道,金融危機其實更大的危害是信用危機。如果人人都不想信銀行。經濟停止運轉。你能想像到一個國家沒有經濟支撐的消退。早晚會影響到國家的根基。安定時經濟是國家振興的命脈。所以在經濟危機時黃金充當的是貨幣功能。穩定經濟的作用。
金融危機指的是金融資產或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黃金作為全球通用貨幣,起到的是信用的支撐。飆漲無疑。
⑦ 現在全球又進入新一輪經濟危機,很多人選擇買黃金,我不理解為什麼黃金這么受歡迎
樓主你好,亂世買黃金,相信樓主也聽過這句話,正因為經濟危機了,所以黃金的價格一直在漲,如果貨幣貶值而黃金上漲,剛好賺取其中的差價起到保值的作用
⑧ 金融危機時買黃金好不好
金融危機時買黃金是好事。 黃金是避險貴金屬,不會貶值。 擁有黃金一直被視為財富的象徵。 由於黃金獨特的天然金屬特性:數量少,總量持續穩定,不易人為擴大數量(紙幣容易印製,造成人為數量任意增加) . 生產黃金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因此黃金的單位價值是昂貴的。 黃金還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優良的物理穩定性、不易腐蝕、易於分割和攜帶等特點,這些都決定了黃金已成為人類商品社會中最適合作為貨幣的商品——即一般等價物。 黃金是衡量其他商品價值的標准。
拓展資料
金融危機指金融體系和金融體系處於混亂和動盪之中。 主要表現為:商業信用急劇下降、大量金融機構倒閉、銀行資金不振、證券市場低迷、本幣貶值等。
金融危機是怎麼發生的:大多數人一想到金融危機,首先想到的是股價的大幅下跌和漫長的熊市。事實上,股市崩盤只是金融危機的外在表現,遠非金融危機本身。所謂金融危機,坦率地說,就是金融體系的危機,往往伴隨著金融機構的倒閉和相互信用缺失導致的金融交易規模萎縮。我們知道,金融體系就像經濟中的血液循環系統,為經濟提供金融支持。一旦金融體系出現大面積梗塞,經濟危機就離我們不遠了。從歷史上看,許多金融危機都是由經濟問題引起的;金融危機的爆發通常會大大增加經濟危機的嚴重程度,比如1929年的大蕭條。本來只是一場危機,但由於金融危機處理不當,危機升級為大蕭條。具體表現如下:一是美聯儲為了維持金本位,無法無償支持擠兌銀行,導致近萬家銀行倒閉;二是銀行倒閉嚴重阻斷了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資金循環,加速了經濟崩潰,且難以改善。
為什麼會發生金融危機:在經濟學家看來,幾乎所有的金融危機都與過度負債有關。 其實道理並不難理解。 金融危機的最大特點是恐慌和缺乏信任。 如果各個機構的財務狀況健康,現金流充裕,就不可能引起恐慌。 因此,也正是因為存在大面積的過度負債。 一旦出現擾動,很容易引起恐慌。
⑨ 經濟危機對黃金的影響
經濟危機對黃金的影響就是:黃金價格上漲。
經濟危機對黃金的影響,一般來說,就是推動黃金價格上漲。 比如目前歐美發生的主權債務危機,人們就會擔憂貨幣是否會弱化,比較貨幣是一張政府白條不是實物,所以這種經濟危機就會產生黃金買入價格高漲,推動黃金上漲。
經濟危機暴發初期,作為一種替代貨幣,人們一般會先買入黃金進行避險。從而推動黃金上漲。
1、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暴發第四次大危機。危機期間,一方面,所有國家的商品與勞務價格都大幅下降,黃金卻相對於所有貨幣升值,相對於美元而言,黃金從每盎司20.67美元升至35美元。
2.1970年開始,世界主要經濟體發生滯脹,一方面通貨膨脹率高達兩位數,另一方面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發生嚴重衰退。西方各主要央行不斷在控制通貨膨脹和刺激經濟兩個目標之間轉換,但無論採取何種政策組合,經濟始終不見好轉,而通貨膨脹率也一直居高不下,這就是西方經濟史有名的滯脹時期。作為對這十年高通脹低增長的反應,黃金從35美元/盎司漲到1979年的277美元/盎司。
3.1979年伴隨著沃爾克執掌美聯儲後採取果斷措施大幅提高利率治理通脹,西方世界發生了一次嚴重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一直延續到1982年。這次的經濟危機雖然不如1929年及最近的金融危機嚴重,但卻是全球脫離金本位和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後第一次經濟危機。1979年7月危機暴發半年後,黃金價格從277美元/盎司漲到歷史最高價850美元/盎司;之後又過了半年在經歷了一次下調後,再升至次高點713美元/盎司。
4.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始於2007年2月,當年8月才開始惡化,此時黃金價格是700美元/盎司,而2008年3月17日黃金上漲至此輪上漲周期的高點1032美元/盎司;之後經過反復振盪於2008年10月創下黃金有始以來最大月度跌幅後,又反復向上,2009年2月底再漲至此輪上漲周期的次高點1006美元/盎司。
由上述看出,經濟危機對黃金的影響就是:黃金價格上漲。
⑩ 為什麼在國際局勢緊張或著國家動盪的時候,金銀可以取代紙幣
{哈哈,好問題。簡單說,紙幣要政府作後台,金銀自己就是後台}
大家知道,人類最初的貨幣是黃金和白銀。黃金和白銀由於不易變質,產量又不是很多,易於切割,成為了所有國家都接受的財富符號。當時歐洲殖民主義者對黃金產生狂熱的迷戀,他們尋找新大陸的重要目的就是尋找黃金。後來的不少文獻在談到這段歷史時,大都指責資本主義赤裸裸的掠奪財富,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罪惡本性。事實上,如果把當時的歐洲看作是相對孤立的整體的話,也就是說,假如掠奪來的黃金主要只在歐洲內部使用,那麼這些黃金對於歐洲來說,談不上什麼原始資本積累,而只是相當於貨幣擴張而已。簡單地說,歐洲黃金的增多,就跟今天的多印鈔票一樣,輕度的黃金擴張可以刺激經濟,而過分的黃金擴張只會讓經濟發瘋。
當然,黃金總量如果不增長,就跟今天的中央銀行停止發行鈔票一樣,經濟也會因為缺乏足夠的貨幣而停滯蕭條。
黃金就其質地來說,非常適合作為貨幣。但是它並不是具備貨幣的所有要求。這體現在它的供應上。黃金的供應是自然決定的,有時候多有時候少。而國家經濟的發展往往需要穩定的貨幣供應。特別是世界經濟發展到一定總量時,黃金就再也跟不上經濟的增長,而成為經濟的制約因素。
在貨幣的進化過程中,開始出現紙鈔。最開始的紙鈔就是借條。銀庄(相當於今天的私人銀行)發出紙鈔,拿著紙鈔的人可以在銀庄的各個分庄換取銀子或者黃金。由於發出去的鈔票隨時都可能換成黃金或者銀子,所以各個銀庄必須在有等量的黃金或者銀子時,才敢發鈔票。這就是大家常常聽說的:發放鈔票要以黃金外匯等儲備為基礎。當然,這種說法反映的是當時的現實。有些學經濟的還用這句話來解釋當今的貨幣政策,就是胡扯了。
在銀庄發放鈔票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可以比黃金或者銀子擁有量更多的發鈔票??因為鈔票不可能立刻要兌換成黃金。特別是對於那些大銀庄,他們的鈔票因為信譽好,甚至可以直接像黃金白銀那樣來買東西,人們也就不在乎是不是一定要兌換成黃金白銀了。這樣,銀庄發出的鈔票遠遠超過了其黃金白銀擁有量。這就是信譽貨幣的始端。它意味著,貨幣可以憑空的印刷出來。但是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這種擴張都是通過信貸完成的。因此不少經濟學者堅持:即便貨幣可以憑空創造,但是也只能以信貸的方式進行擴張。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理論依據,我可以預言,如果說貨幣財政政策要進行改革,那麼首先將會在貨幣的發行方式上對傳統理論的突破。
由於銀庄發放鈔票可以超過它實際擁有的財富,只要不發生擠兌,它就實質上是佔有了這些多餘的財富。這就類似於現代國家發行鈔票的貨幣稅。同時鈔票由私人發行,也不利於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所以在貨幣的演化過程中,國家開始集中發鈔權。國家發行鈔票,最初也是以黃金作為本位,也就是國家要擁有多少黃金才發多少鈔票,鈔票可以自由兌換黃金。
但是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貨幣總量需求增大,黃金開始緊缺,國家不得不在黃金儲量之外發行過量的鈔票。此時金本位崩潰。再後來黃金成為國際間的重要支付手段,國家感覺有必要自己進行掌握,所以國家就開始終止鈔票和黃金的自由兌換,而把有限的黃金用於國家控制。這樣就進入徹底的信用貨幣時代,黃金作為一國內的支付手段退出流通領域。國家發行鈔票完全根據自己的需要,並獲取發行鈔票的巨大利潤。因為他們付出的是紙,印出的卻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