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灤州的經濟發展
灤縣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迅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示增強。縣委、縣政府積極實行「環境立縣、工業強縣、科教興縣」三大戰略,穩步調整農業結構,帶動農業結構不斷完善調整;鞏固勞務輸出大縣地位,實施勞務富民工程;狠抓項目建設,促進冶金、食品、建材三大立縣行業規模不斷壯大;唐山曄聯管件、河北藍貝啤酒、唐山中佑等企業相繼入住灤縣,亞洲最大的剝岩鐵礦——司家營鐵礦正在建設。2005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5.29億元,全部財政收入5.83億元。在2005年度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序中列第20位。
2. 中國各省的支柱產業分別是什麼
1、珠江三角洲一塊的省份以輕工業、服務業為主、農業。例如廣東,支柱產業是製造業(輕工業,來料加工);
2、長江三角洲一塊的省份以輕工業、進出口製造業、金融業為主。例如浙江,支柱產業是製造業(輕工業);
3、東北三省主要重工業、林業為主。例如吉林,支柱產業是汽車(工業製造)化工;
4、中南省份以運輸業、輕工製造業為主。河南,支柱產業是農業(糧食主產區)輕工業(食品加工業);
5、西北以服務業、農林牧業為主。陝西,支柱產業是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
(2)河北灤州經濟支柱產業是什麼擴展閱讀
支柱產業的主要特點:
1、強調大規模產出。支柱產業著重強調產業的凈產出占國民經濟或地區經濟的比重。
2、強調現在。現在比重大的產業就是支柱產業,即便其比重呈下降趨勢,只要比重還較大,仍可稱為支柱產業。
3、強調發展。支柱產業要求市場擴張能力強、需求彈性高,發展快於其他行業。要求生產率持續、迅速增長,生產成本不斷下降。
4、強調擴大就業。
5、強調帶動作用。支柱產業要求產業關聯度高、長期預期效果好。
6、強調節約能源和資源。
參考資料
網路-支柱產業
3. 唐鋼灤縣司家營鐵礦規模有多大
司家營鐵礦
司家營鐵礦地處河北灤縣,是冀東礦脈的一部分,司家營鐵礦礦體南北10公里,東西2公里,地質儲量達20億噸。被稱為亞洲第一鐵礦。
司家營鐵礦的建設分為兩期:一期儲量8.9
億噸,每年700
萬噸原礦產量,品位30%,摺合250萬噸鐵精礦,2007
年投產,估計2008
年達產;同時2007年11月,唐鋼發展規劃部組織國內礦山開采方面的專家對唐鋼灤縣司家營鐵礦二期工程露天開采初步設計進行審查,確定司家營鐵礦二期探明儲量8.1億噸,設計年開采800萬噸,服役期40年,計劃2008年開工,2009年投產,2012年達產。如果按照一般礦石生產成本300元/噸,當前礦石價格1300元/噸計算,該項目投資收益十分可觀。
據悉,國家將把司家營鐵礦建設成為成龍配套的循環經濟園區。
2008年4月,灤縣司家營循環經濟園區實施方案獲省發改委批准成為全省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4月7日上午,灤縣司家營循環經濟園區合作開發協議簽字儀式在灤州賓館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司家營循環經濟園區項目擬由唐鋼集團公司投資159.3億元,按照供應鏈最短、產業鏈最長、價值鏈最優的原則力爭建成世界先進、國內一流的標桿型鋼鐵聯合企業。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優質型材生產基地,也將成為灤縣最大的立縣支撐項目。
2008年6月30日,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司家營鐵礦隸屬河北鋼鐵集團礦業公司。
4. 河北省冰雪經濟五大支柱產業的基礎為
河北省冰雪經濟五大支柱產業的基礎為冰雪運動,冰雪運動是指在冰上和雪地舉行的體育運動,因為早期的冰雪運動受條件所限,只能在寒冷結冰或有雪的冬天進行,所以又稱之為冬季運動。如今,隨著人工製冷冰場和人造雪場的出現,冰雪運動已不只限於冬季進行。
河北
河北,簡稱「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華北地區,界於北緯36°05′-42°40′,東經113°27′-119°50′之間。
河北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
河北東與天津市毗連並緊傍渤海,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為鄰,西北部、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東北部與遼寧省接壤。
5. 灤州鎮的介紹
灤州鎮地處灤縣東部,是灤縣最大的建制鎮。前身為城關鎮,1987年12月更名為灤州鎮;1989年3月,撤銷高坎鄉、甄庄鄉,將其所轄區域劃歸灤州鎮;1992年3月,經縣委批准,在灤州鎮下設甄庄、高坎、城關、街道4個辦事處;1994年3月,撤銷城關、高坎兩個辦事處,並入灤州鎮,甄庄辦事處黨委由灤州鎮黨委中分出單列(單獨行使鄉一級黨委職能);2002年1月,撤銷泡石淀鄉和馬莊子鄉,並入灤州鎮。2002年12月31日,黨政機關辦公地由勝利路遷至灤河路西段。灤州鎮全鎮總面積139平方公里,轄91個行政村,人口12.3萬,其中農業人口7.8萬,非農業人口4.7萬。鎮內經濟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有鐵礦、石灰岩、玻璃砂岩等。境內有灤河、橫河穿過,同屬灤河水系。耕地資源豐富,宜種小麥、玉米、花生等糧油作物以及核桃、板栗、蘋果等經濟作物。
6. 河北省產業結構優化 對策是什麼
轉播河北省產業結構調整的對策
(一)做強傳統支柱產業
河北省傳統支柱產業是河北經濟的特色和優勢,也是河北經濟發展的基礎。在傳統產業中鋼鐵產業、裝備製造業、紡織業需要引起高度關注,這三個產業對全省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應抓住有利時機,發揮優勢,推動河北鋼鐵產業結構升級,在做大的基礎上進一步搞強。繼續改造紡織業,使其在總量擴張的同時保證質量上取勝、技術上先進。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率先淘汰原有落後的生產工藝,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直接利用高新技術來支撐發展,實現產業結構的跳躍式發展。
(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從河北省來看,目前基本上屬於資源型經濟,原材料工業和初級產品較多,高附加值產品較少。因此,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努力實現由資源型經濟向創新型經濟轉變,是建設現代化河北的必然選擇。河北省環繞京津兩大城市,京津有很多的高層次人才和科研機構,這是河北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最大優勢。由於目前缺少與京津科技成果轉化相對接的產業平台,許多技術在河北省尚且落不了戶。因此,要利用京津加快河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就必須搭建與京津科技成果轉化相對接的平台,為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提供條件,抓緊謀劃河北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為產業結構調整創造條件。
(三)重視港口經濟
首先,應集中力量培育和扶持港口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加強曹妃甸深水港、秦皇島港、黃驊港和京唐港四大港的建設,發展成河北省的港口群,以使港口功能互補,發揮港口優勢。此外還要加大港口功能綜合開發力度,如大力發展倉儲、船舶修理、境內外加工工業、外輪供油基地、海上物流中心以利於港口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
其次,要重視臨港產業的發展,打造沿海經濟隆起帶。為此要積極推進曹妃甸港、秦皇島港、京唐港和黃驊港臨港產業發展,建立循環經濟產業群,大力培育和發展海洋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群。
第三,要充分利用港口城市中心區,發展沿海經濟開放的產業體系。將唐山市、秦皇島市、滄州市三大港口城市的中心區作為全省的經濟技術中心,充分發揮其集聚和輻射功能,形成開放的產業體系,以很好地完成銜接港口與內陸經濟的任務。加快港口城市中心區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升級,並強化其產業基地與產業組織中心的功能。
第四,要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集群化發展。在河北省內陸區域,應積極構建與港口經濟相呼應的產業集群,發揮河北省沿海優勢,優化資源配置,積極發展商貿、旅遊、金融等現代服務業。
7. 河北省主要以什麼產業為主,分布在那些地方
首先,農業產業在目前為止在河北還是相當的重要的。它是我國重要糧棉產區(分布於河北大部分地區)和漁業產區(主要指秦皇島等港口城市)。
其次,河北省現已基本形成以煤炭、紡織、冶金、建材、化工、機械、電子、石油、輕工、醫葯等十大產業為主體,布局基本合理的資源加加工結合型工業經濟結構。因此可以說河北以發展第二產業為主,具體一點說,是以鋼鐵產業(唐山)、煤炭產業(全省的鐵路交通樞紐共同合作)、電力產業(保定)、輕工產業為主。
8. 灤州鎮的經濟發展
工農業總產值由1986年的1.09億元增長到2003年的19.35億元,社會總產值由1.12億元增長到22.26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由510元增長到3790元。1995年實現小康鎮。
糧食種植面積、單產、總產1986年分別是72803畝、281公斤、20480噸,2003年分別是72475畝、335公斤、24252噸;果品種植面積、單產、總產1986年分別是4204畝、259公斤、1090噸,2003年分別是15203畝、924公斤、14045噸;蔬菜種植面積、單產、總產1986年分別是2590畝、2148公斤、5565噸,2003年分別是10973畝、3617公斤、39686噸。2003年農業產值9683萬元,占總產值的49.71%;林業產值163萬元,占總產值的0.84%;畜牧業產值9606萬元,占總產值的49.31%;漁業產值27萬元,占總產值的0.14%。
9. 河北省二十強縣都是哪些縣
霸州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定州市、固安縣、河間市、晉州市、樂亭縣、灤南縣、灤州市、遷安市、遷西縣、任丘市、三河市、武安市、香河縣、辛集市、玉田縣、正定縣、涿州市、遵化市
1、霸州市
霸州市是河北省首批擴權縣市之一。連續多年躋身河北省「十強」縣(市)行列,連續多年保持了「全國文化先進縣市」稱號,先後榮獲「國家級科普示範縣」「中國金融生態城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城市」「全國無障礙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
2、大廠回族自治縣
大廠回族自治縣先後獲得「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科技進步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2015年獲選人均財政收入百強縣。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2018年度入選《中國國家旅遊》最佳全域旅遊目的地。
3、定州市
定州市是省直管市,具有省轄市級社會經濟管理許可權。位於京津冀經濟區,是京津冀經濟區重要節點城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河北省十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4、固安縣
固安縣是首都「零距離」縣之一,有「京南第一縣」之稱。以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和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為主攻方向,堅持「產城共建、以城帶鄉、城鄉統籌、共同繁榮」的發展路徑,加快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先行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國際新型空港都市區、全球技術商業化中心、京南宜居宜業微中心,全力打造經濟強縣、美麗固安。
5、河間市
河間市是世界最大的汽車起動機、發電機再製造基地,中國重要的汽車零部件和石油鑽采設備再製造產業基地、中國電線電纜生產基地、中國通訊器材生產基地、中國工藝玻璃之都、保溫材料生產集散地。是京津重要的農產品供應基地,先後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全國產糧大縣。
6、晉州市
晉州市被命名為「全國綠化模範縣市」「省級園林城市」「省級衛生城市」,榮獲省人居環境進步獎,步入省縣城建設30強。「晉州鴨梨」馳名中外,獲得「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河北省「一縣一品」榮譽稱號。
7、樂亭縣
樂亭縣位於京、津、唐、秦四市環抱之中,處在渤海灣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地帶。近年來,該縣圍繞建設「沿海強縣、美麗樂亭」主題,統籌各項工作,先後榮獲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縣城、全國果菜十強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等30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8、灤南縣
灤南縣緊緊圍繞「北方生態水城、臨港經濟強城、全國文化名城、幸福宜居靚城」發展定位,高標准編制完成了城市總體規劃和綠地系統規劃。先後榮獲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河北省省級衛生縣城、河北省省級園林縣城、河北省最大的海水工廠化養殖基地等榮譽稱號。
9、灤州市
灤州市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的京津唐金三角地帶。山環水抱,生態秀美,是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和全國文明城。已連續多次榮獲河北省「人居環境獎」,被評為「中國灤河文化之鄉」「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城市」。
10、遷安市
遷安市位於燕山南麓,灤河岸邊,是黃帝故都,底蘊深厚。2016年11月,遷安市被國家旅遊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11、遷西縣
遷西縣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園林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級衛生縣城。物產豐富,是著名的「中國板栗之鄉」「中國栗蘑之鄉」「全國優秀食用菌主產地基地縣」。被評為全國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12、任丘市
任丘市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石油產地和石化基地,是國務院確定的對外開放縣市和環京津經濟圈的主要市縣之一。
13、三河市
「半小時能上天、1小時可下海」是對三河市區位的生動寫照。2005年被河北省確定為首批擴權縣之一。綜合經濟實力連續躋身「全國百強」「河北十強」。先後獲得「全國素質教育先進市」「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14、武安市
武安市位於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武安是新興工業城市,目前形成了以精品鋼材、精細煤化工、新型建材三大產業為支撐,裝備製造、循環經濟、現代物流、特色農業、商貿旅遊等競相發展的縣域產業格局。
15、香河縣
香河縣素有「京畿明珠」之美譽。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廊坊市前三甲、河北省第十二強,是首都經濟圈乃至環渤海經濟圈中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黃金板塊。先後榮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省雙擁模範縣、全省環保先進縣、省級文化先進縣、省級文明縣城等多項國省級榮譽。
16、辛集市
辛集市是河北省確定的優先培育的高品質中等城市和首批22個擴權縣市之一,2013年4月,被河北省政府列為首批兩個省直管試點縣(市)市之—。2015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百強縣(市)。2017年10月,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2017年12月,被評為「中國最佳運動休閑旅遊城市」。
17、玉田縣
玉田縣位於唐山最西部,是傳統的農業大縣,素有「冀東糧倉」之稱,大白菜、大蔥、大蒜、大蘿卜、金絲小棗「四大一小」獨具特色。依託良好的農業基礎和自然稟賦,逐步培育出了瘦肉型豬、蔬菜、糧食、中葯材、園林花卉等五大龍型產業,先後被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生豬調出大縣、中國大白菜之鄉等榮譽稱號。
18、正定縣
正定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縣城。豐厚的歷史積淀,造就了充盈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正定屢次獲得「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4年-2016年)」「河北省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正定古城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等稱號。
19、涿州市
涿州市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005年被河北省定為首批擴權縣(市)。2015年,納入省直管縣(市)體制改革試點范圍,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涿州市名優特產有涿州貢米、金絲掛毯、督亢面等。涿州市著名人物有劉備、張飛、趙匡胤、酈道元等。
20、遵化市
遵化市,素有「畿東第一城」之稱。現代農業發展步伐較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70%,被評為「中國食品工業強市」。「栗源」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長城」商標獲得全省著名商標稱號,「廣野」「山源」等6個品牌被評為省級名牌,遵化市被評為「河北省自主品牌建設先進縣(市)」。
10. 河北支柱產業是什麼
畜牧、蔬菜、果品業為三大農業支柱產業
鋼鐵、裝備製造、石油化工、食品、醫葯、建材、紡織服裝為七大工業主導產業
電子信息、現代物流、旅遊是三大新興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