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民政府辦公室屬於什麼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服務部門。
人民政府辦公室屬於黨政機關。根據我們國家對第三產業的規定主要分為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在我國是把黨政機關規劃為服務部門的。
❷ 黨校在國民經濟中的分類屬於哪一類
摘要 黨校屬事業單位。
❸ 黨史辦是什麼性質單位
法律分析:黨史辦是研究黨史,主要是地方黨史,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為黨的建設和當地黨委決策提供歷史借鑒的機構。其主要職能有:
一、在縣委的領導下,貫徹落實中央、省、(自治區、直轄市)、市黨委有關黨史工作方針、政策、指示,規劃全縣黨史工作。
二、承擔縣地方史資料的徵集、整理和編纂任務,編輯出版黨史叢書。
三、對全縣涉及地方史全局性、政策性的重要工作進行指導和管理;負責重大史實的認定;指導重要歷史事件、人物的宣傳;對有關歷史的重要出版物、影視作品、展覽等進行史實審定;對需要保護和建設的革命遺址、紀念設施進行初步認定、審核、報批;為縣委、縣人民政府處理有關歷史遺留問題提供歷史資料依據和意見;處理有關歷史問題來信來訪。
四、組織開展黨史宣傳教育工作,開展相關重大紀念活動,動用黨史資料和研究成果對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和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充分發揮黨史資政育人作用,為全縣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五、承辦縣委、縣人民政府交給紀念性會議籌備、書刊編纂、知識比賽、展覽腳本編寫和革命紀念文章撰寫等任務,以及上級業務部門布置和交辦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兩個時期黨史科研課題、專題文章、人物傳略、書籍編寫、黨史重大事件和人物專題報告等事項。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 第三十二條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它的基本任務是:
(一)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組織和本組織的決議,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積極創先爭優,團結、組織黨內外的幹部和群眾,努力完成本單位所擔負的任務。
(二)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
(三)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提高黨員素質,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嚴格黨的組織生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維護和執行黨的紀律,監督黨員切實履行義務,保障黨員的權利不受侵犯。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
(四)密切聯系群眾,經常了解群眾對黨員、黨的工作的批評和意見,維護群眾的正當權利和利益,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充分發揮黨員和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發現、培養和推薦他們中間的優秀人才,鼓勵和支持他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六)對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和培養,做好經常性的發展黨員工作,重視在生產、工作第一線和青年中發展黨員。
(七)監督黨員幹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員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遵守國家的財政經濟法規和人事制度,不得侵佔國家、集體和群眾的利益。
(八)教育黨員和群眾自覺抵制不良傾向,堅決同各種違紀違法行為作斗爭。
❹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共分為門類、大類、中類和小類四個層次,共包含門類20個。大類97個,中類473個和小類1380個。
分別是農、林、牧、漁業,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標准
現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為健全國家統計標准體系,觀察新經濟活動提供了分類標准,使得各項普查、常規統計調查、專項統計調查的調查范圍和對象更加規范、准確。
現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包括體現新經濟發展特徵的新行業活動,為及時、准確地反映我國經濟新常態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涌現出來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監測經濟增長動能轉換進程,反映「中國製造2025」戰略和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等奠定了標准基礎,並為派生性產業分類提供了可操作的基礎行業分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❺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中的大類分為幾種
在2002年注釋上是32大類,174中類,460個小類,2011年本的大類上沒有什麼區別。
❻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目錄如下:農、林、牧、漁業產品、礦產品、食品、飲料、煙草、 紡織品、服裝、鞋帽、皮革、毛皮及其製品。
金屬製品、通用及專用機械設備、交通運 輸設備、電氣機械及器材、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 電子設備、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廢舊材料 回收加工品、電力、燃氣及水; 建築業產品和服務業產品。
結構:
隨著社會分工和生產社會化的不斷發展,國民經濟的結構也在不斷變化。在近代和現代國家的國民經濟中,在一般情況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農業和工業的發展帶動了運輸業、建築業等的發展,然後商業和服務業也隨著發展起來,並且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愈來愈大。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擴大,新的生產活動和非生產活動又不斷地分化出來,形成新的生產部門與非生產部門。因此,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可以反映出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水平。
❼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門類、大類各有多少種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國民經濟行業新行業分類共有20個門類、96個大類、432個中類、1094個小類。
而根據第四次修訂的標准(GB/T4754-2017)新行業分類共有20個門類、97個大類、473個中類、1380個小類。與2011年版比較,門類沒有變化,大類增加了1個,中類增加了41個,小類增加了286個,並於2017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其中,為體現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主要增加以下行業類別:「種子種苗培育活動、畜牧良種繁殖活動、畜禽糞污處理活動……」。
新國家標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規定了全社會經濟活動的分類與代碼,適用於在統計、計劃、財政、稅收、工商等國家宏觀管理中,對經濟活動的分類,並用於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換。
該標准採用線分類法和分層次編碼方法,將國民經濟行業劃分為門類、大類、中類和小類四級。代碼由一位拉丁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數字組成。
門類代碼用一位拉丁字母表示,即用字母A、B、C……依次代表不同門類;大類代碼用兩位阿拉伯數字表示,打破門類界限,從01開始按順序編碼;
中類代碼用三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前兩位為大類代碼,第三位為中類順序代碼;小類代碼用四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前三位為中類代碼,第四位為小類順序代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