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擁有觀潮勝地公園,浙江嘉興最強的「縣」是什麼
提起浙江嘉興,大家都不陌生,除了孕育了聞名遐邇的烏鎮,還是西塘的所在地,地處杭州與上海中間,交通便利,如今的經濟發展更是不容小覷。了解嘉興的小夥伴都知道,嘉興市有七個縣級行政區,包括由兩個區,兩個縣,還有三個縣級市。而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浙江嘉興最強的“縣”,與省會相鄰,擁有觀潮勝地公園,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耳聞?
除了是觀潮勝地,海寧還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皮革專業市場,這也成為海寧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來到海寧旅遊,除了去鹽官古鎮,值得一訪的還有徐志摩故居,精緻小巧的中西式樓房,將這位民國浪漫天才的絢麗一生窺探無遺。不知道大家是否去過海寧?歡迎留言評論。
㈡ 嘉興的經濟如何其中哪個縣級地區最發達。
嘉興的經濟也算發展平穩,其中的海寧、桐鄉貌似比較發達,但地區與地區的發展差異,其因素是多方面,也很復雜的。
㈢ 在嘉興地區,平湖、嘉善、海鹽,哪個地方的經濟更發達
經濟的發達不是數字的體現。如果你是選擇生活,那麼嘉興不錯。
如果你是發展公司,是金屬製品,電子產品推薦你嘉興或者海鹽。
如果你想跟大城市接軌式的發展,那麼海寧/桐鄉 適合你。
㈣ 嘉興五縣二區的經濟排名
嘉興的五個縣級市,縣均入選了2009中國百強縣
1.海寧市
2.桐鄉市
3.平湖市
4.嘉善縣
5.海鹽縣
6.南湖區
7.秀洲區
㈤ 嘉興市哪個縣市經濟最發達
海寧!在嘉興地區入圍全國百強縣市,海寧是最前面的.
㈥ 嘉興海鹽經濟情況怎麼樣
海鹽發展很快的,人不多,車也不多,就30多萬吧,反正湊合著過是不錯的。不喜歡大城市喧鬧的海鹽挺好,南塘琴圓真好,店面都搶光了
㈦ 嘉興哪個縣最被看好呢
同時它的人均GDP也很不錯,在2018年就已經成功超越了12萬,順利進入到百強縣的榜單之中。另外它還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境內自然和人文風光都很不錯,足以給行程留下美好的回憶。加上便利的交通,更好促進旅遊業的發展,相信之後把所有的資源凸顯出來之後,很有希望可以撤市設區,未來發展可期。不知你看完後有什麼想法,對它是否熟悉呢?
㈧ 大家談談海寧在嘉興地區的經濟排第幾
去年的經濟排名,海寧是嘉興五縣市第一。海寧的整體綠化在嘉興地區好象也是排在前列的。其實經濟排名,以後肯定比不上濱海新區的,我看到濱海新區的規劃是,一年的GDP和整個嘉興地區一樣多。
㈨ 嘉興縣級市情況
都差不多的啦...要比治安的話的確平湖差點,不過那是乍浦那邊啦,平湖市中心還好
平湖夜生活很好玩,晚上東湖那邊太熱鬧了,想靜靜的看湖光月色也行,去KTV唱會歌也行,去酒吧喝口小酒也行,都只要幾步路的事情。還有乍浦,想吃海鮮那裡多得是,夏天可以去海邊洗澡,晚上還可以去山上找點刺激(記得上高中的時候跟幾個朋友大半夜的到黃姑爬山,雖然知道都是人工開放過的,但還是嚇的半死)
嘉善是工業區,廠比較多,尤其是五金機械類(本人是從事該行業的,比較了解)不過思賢路那邊也蠻好玩的,西塘就不用說了,那麼有名的,當然好玩啦。還有離上海超近的,甘窯那邊過了一個天橋就是虹口機場入口處了,丁柵那邊騎自行車半個小就到了上海東方綠舟的後門了,那邊手機信號一會浙江、一會江蘇、一會又上海了,呵、三省交界啊
海寧、海鹽、桐鄉不太熟,所以我簡單介紹一下:海寧皮革城全國第一啊、還有錢江潮。海鹽有南北湖啊,現在跟寧波接通了海鮮業也很發達啊。桐鄉很有錢,什麼全國第一毛衫鎮啦、全國第一皮草鎮啦、還有一個什麼亞洲第三中國第一的過濾產業園,還有烏鎮這個有名的地方啦。
我是嘉興市中心的對這五個縣只是初步了解,平時去的最多的就是嘉善跟平湖,這兩個玩的地方比較多,所以......LZ要是問嘉興市中心的事我什麼都能告訴你,說的誇張點,你報出一家店名我就能說出它在那條路上哈
㈩ 在嘉興地區,嘉善與桐鄉,哪個的經濟更好
從數據上看,桐鄉經濟的數據更好看。大概是嘉善的3倍。
2013年,嘉善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5億元,可比增長9%,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GDP15182美元。2013年城鄉居民收入均呈兩位數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8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38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比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快0.1個百分點,分別達到10.1%和10.2%,跑贏9.0%的GDP增速;財政金融實力進一步增強。2013年,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54.77億元,增長4.8%,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億元,增長6.2%;
被評選為首屆浙江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在省2012年統籌城鄉發展綜合水平排名中嘉善縣列浙江省第七、嘉興市第一,進入了統籌城鄉發展水平綜合評價體系全面融合階段。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均創歷史新高,利用外資、浙商回歸實績均繼續保持全市前列。
2013年桐鄉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工業經濟平穩發展。工業強市建設列入全省試點,全年凈增規模以上企業95家、億元企業12家,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1138.9億元,同比增長7.5%;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至35%。[14]
2013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138.9億元,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35%;完成印染等重點行業22個項目落後產能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