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六安的好吃的。
1.雲路街臭乾子:雲路街上有一個胖老奶奶帶著兩個女兒炸著祖傳秘方的臭乾子,那真叫好吃啊。特有的芳香臭味,咬一口,嫩嫩的、軟軟的、香香的,保你忘不掉。
2.雲路街混沌:就在胖老奶奶的旁邊,有一個賣混沌的小吃攤。說起六安的混沌那可是人人皆知、家喻戶曉,左手拿皮子,右手拿筷子把拌好的肉餡」挑」到薄薄得皮子裡面,吃到嘴裡、香到口裡,保你吃了還想吃。
3.雲路街鹵茶蛋:雲路街的鹵茶蛋真是「赫赫有名」,把新鮮的雞蛋放在調好的鹵湯里煮上一段時間即可食。不僅味道妙不可言,更主要其營養成分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保你吃了第一個還想第二個。
4.雲路街油茶:雲路街上有一個挑著擔子賣油茶的老夫滿街的轉悠,其油茶的香味充斥著整個雲路街,買一碗、嘗一口,香噴噴、油酥酥,保你吃一碗還想帶一碗。
"常青路」想必六安人都不會陌生的,但說到「常青路」上的小吃,大家都未必清楚了。
1.常青路的「油悶餃子」
用韭菜及粉絲做成餡子的餃子,放在一個大平鍋里用油悶上十幾分鍾出鍋,嘿!那香味簡直就是無孔不入。
2.常青路的「油煎玉米餅」
用上等的玉米面做成薄薄的玉米餅也是放到大平鍋了用油煎上個幾分鍾,嘿!酥酥的、脆脆的、香香的,其誘惑力及其震撼。
3.常青路的「牛肉粉絲湯」
把干牛肉切成薄薄的牛肉片放到盛滿粉絲的大碗里,再放上佐料,一碗頗具六安特色的牛肉粉絲湯就大功告成了「民惠路」上菜飄香,「遊子」回來快品嘗:
一提到「民惠路」,我們六安人立馬會把它與「價廉物美的小吃」聯繫到一起。
1、民惠路「稀飯」
具有大西北特色的大腕歷盛上滿滿的一碗稀飯,就上小菜子,其美味無法表達。有甜的、有鹹的、有綠豆的、有黃豆的、有花生米的、還有蓮子大棗的。度量稍為大一點的能喝上兩碗朝上,不僅能迅速填飽肚子,而且還能減費。
2、民惠路「小籠包子」
我們六安小籠包子和南方的小籠包子外形基本相似,六安的小籠包子不僅吸收了南方小籠包子的精華,而且還剔除了六安人不喜歡的「甜味」。真可謂咬在嘴裡、香在口裡。吃小籠包子的時候嘴不能長大,否則坐在你前面的認可就遭殃了,稍有不慎就會噴得他油頭油身「民惠路」上菜飄香,「遊子」回來快品嘗:
經過幾年的打拚,「民惠路」越來越有特色了。其最吸引人就是大飯店的口味、排檔級的收費了。
1。頗具六安特色的「渣肉」
民惠路上任何一家的「渣肉」都具備了色、鄉、味俱全的風格。「干渣肉」外脆內嫩,「水蒸渣肉」外柔內油,其香味在民惠路口就可聞到。
2。六安特產「爆炒毛魚」
「毛魚」六安人又稱「貓魚」,產自於無污染的老淠河。河西漁民們把小魚打上來以後覺得棄之可惜,於是就把它們清洗干凈後放上鹽爆腌、暴曬及成。「五大水庫」不僅滋養了漂亮的六安人,同時也滋養了味美的六安小毛魚,民惠路上的大廚們把它放上青椒爆炒,嘿,其美味無與倫比鮮為人知的「六安大龍蝦」
在這里我有太多的惋惜、無比的痛心。一提到大龍蝦,人們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合肥大龍蝦,」其實不然,「六安大龍蝦」要早於「合肥大龍蝦」不知有多少年,只是剛開始沒有引起六安人的注意罷了。
我們六安人剛吃龍蝦的時候,我的合肥朋友們還在和我調侃:你們六安人怎麼什麼都吃,這蝦子能吃嗎?當我帶他們到「排檔」掃一頓的時候,他們被六安龍蝦的美味征服了。於是我故弄玄虛的把六安人都知道的傳說告訴了他們:這些奇醜無比的蝦子來自於小日本,日本鬼子端著刺刀到我們六安來的時候就帶著這些繁殖極快的蝦子放到稻田裡,讓他們踐踏莊稼、坑害百姓,我們六安人就是痛恨小日本才大吃特吃這些蝦子的。我的一席話把這些合肥朋友們講的一愣一愣的,於是乎你一隻、我一個的又大吃特吃起來了,階級仇、民族恨又油然而生。
「六安大龍蝦」不僅顏色好看,且裡面的蝦仁及其細嫩。性子急得用兩手一抓,拽出兩腿、去除其頭、直取蝦仁;性子慢的把蝦子的兩個大爪掰下,用爪尖挑起腿里的細肉慢慢品嘗,別有一番風味。如果再喝上一口啤酒味就更美了,這可謂「龍蝦就啤酒,財運年年有。」
不知怎麼搞得,我們的省會合肥好象在一夜之間龍蝦就遍及了大街小巷,據合肥朋友講,不要小看這小小的龍蝦,一個夏季就能為龍蝦主掙回一輛「奧迪」(2000年),而且從2003年起還成功地舉辦了第一屆「龍蝦節」,「龍蝦經濟」從此誕生。打那以後龍蝦的原產地名正言順的花落合肥,「合肥***蝦王」那樣堂而皇之的落戶到我們六安。你們說我們六安冤不冤,但這又能怪誰呢?不管怎樣,只要我們記得六安龍蝦的美味、只要知道「六安大龍蝦」的來歷就行了。「五牌里包子」只能說是享譽六安,不能說聞名全國,唯獨只有「袁師傅包子」才能聞名全國。其實「袁師傅包子」源自於「五牌里包子」,都是出自一個師傅之手,只是後來「五牌里包子」店解體以後各自把它光大罷了。
「袁師傅包子」店現坐落於南門菜市場對面,早晨去吃包子的時候,裡面有一大群生龍活虎的小夥子忙來穿去得忙活著。他們可不是什麼服務員,他們真實的身份是六安拳擊隊的隊員們。袁師傅特喜愛拳擊這項運動,早在前幾年,在蒸包子的閑暇時就想組建一隻六安拳擊隊。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僅拳擊隊組建起來了而且六安拳擊隊在袁師傅的調教碩果累累,他帶領的拳擊隊多次獲得過全國冠軍,為六安人爭了光,自己為此貼了許多的銀子。中央電視台體育欄目攝制組一行到我們六安找到了袁師傅,並用「蒸包子」這條線展開話題在全國多次播放。從此,「袁師傅包子」又稱「五牌里包子」聞名全國、享譽天下。
「五牌里包子」具有色淡味香、柔綿上口、里嫩外軟的特點,它採用上等的豬肉「統一」的配料精蒸而成。像我們這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一頓掃它個7、8個不成問題,再喝上一碗六安特色的「糊辣湯」,哇噻,保你頂到中午都不餓。
把千張和海帶切成細細的絲放到剛精鍋里,待開後再打入雞蛋花,放上蔥、蒜等,霎那間香氣撲鼻的六安「糊辣湯」就大功告成了。
在這里需要提醒的是,請與「五牌里包子」有關的人員迅速到工商局注冊「五牌里包子」商標,不然的話,不知哪一天與我們六安人朝夕相伴的「五牌里包子」原產地又移居他鄉了」.
飲食其實就是一種文化,合二為一就是「飲食文化」。為什麼一碗普普通通的「豬頭面」要加上盪氣回腸呢?難道「豬頭面」動人嗎?不是,
說實在的,我們六安以前很窮很窮,窮得眾多的家庭都賣不起肉吃,只好買價格較便宜的「豬頭肉」來改善伙食。
買來一個豬頭把它一劈兩半放到大鍋里「烀」,熟了以後用手把肉撕下,然後紅燒也好、涼拌也好、下面條也好,總之味道好極了。我特別愛吃「眼子」,一口一個,回味無窮。
隨著生活的不斷好轉,「豬頭肉」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於是精明的生意人又把人們遺忘的但又難以忘懷的東西從新拿出來,不僅好吃,而且更令人回味。回味過去的生活、回味孩提時代的酸甜苦辣,一碗濃濃的、可口的、散發著豬頭肉特有香味的「豬頭面」在回憶往事的戲說中不知不覺地被消滅得乾乾凈凈了。
想嘗一嘗嗎?想回味一下嗎?「公安路」口、三里橋菜市場、南門口子等幾家的「豬頭面」的味道都不錯.旺雞蛋是六安人,尤其是六安女孩喜歡的一樣街頭小吃。她們對於旺雞蛋的狂烈熱愛,在外地人看來很難以理解。特別是當他們了解到旺雞蛋的製作過程時,恐怕不但是無法理解,更是要吃驚不小了。
旺雞蛋的原材料價格非常低廉,其實就是沒有捂出來的死雞雞蛋,有的蛋里小雞已經成形,有的還是雞蛋狀。所以,能不能吃到整雞就全憑運氣了。一般賣者喜歡在街頭架一個小煤爐,上面擱一鋁制臉盆,盆里煮著上下漂浮的旺雞蛋。人們圍坐在爐子旁邊,憑自己的經驗挑選「整雞」,敲開剝殼、沾鹽、開吃。粗礦一點的人一口一個,全然不顧什麼雞毛、雞腸之類的東西;細致一點的人一口一口吃,邊吃還邊把雞身上的毛拽掉。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因為個兒小,一般人都能吃上五六個。吃完了,還咂巴咂巴嘴,一副意猶未盡的模樣。
現在,還新出產一種名為「活珠子」的旺雞蛋,不同的是,「活珠子」不是死雞里挑出來煮,而是直接把正在孵化的正常健康的雞蛋製成旺雞蛋。所以吃的時候也用不著挑了,全是整雞,絕對不會吃出半個蛋來。兩者不同的只是後者乃人為所致。
六安人之所以喜歡吃這如此怪異的小食,據說是因為非常美味,而且很補,女孩們則看中了它的養顏功效。因此,在六安的大街小巷,旺雞蛋可說是遍地開花。如果你正巧在六安,又正巧有足夠膽量嘗新的話,不妨一試吧!
Ⅱ 六安有沒有適合15個人聚會的餐廳火鍋也行,實惠點的,還有那些KTV好些
樓上明顯OUT了嘛 現在聚餐誰還去傣妹啊 15個人 你沒500-800能拿得下來?
要去就去紅街美食城的那個川富嘛 32塊錢一個人 火鍋 隨便吃
水果 肉 燒烤 啤酒各種各樣
唱歌的話去阿波羅嘛 北塔公園後面 也很便宜
Ⅲ 六安市河西哪家飯店好
摘要 等級:
Ⅳ 六安什麼最好吃
1、雲路街橋頭的那家臭乾子臭麵筋,貌似我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在倉房拐賣了,難得的老店啊!但現在沒有以前味道好了 2、老四面館,最早在新華書店樓下,隨後搬到五牌里,豬肝面是經典啊!每天傍晚座無虛席。 3、平橋路口的豬頭肉,這家不賣面,味道沒話說! 4、人民路國稅局對面的豬頭肉面館,高中的時候經常下課蹬個自行車就去了,然後風風火火地趕去晚自習 5、五牌里包子,這個需要細分清楚,五牌里包子准確分為三家,一家是正宗的袁師傅包子,現在在東大街,第二家是袁師傅弟弟開的,就在五牌里裡面,還有一家本人認為最好吃的是趙記包子,可惜老闆愛賭博,現在關門了!! 6、大井拐包子,先存兩家,一家在鼓樓新天地那裡,還有一家在六安大市場後面! 7、五牌里拉麵館,這家絕對是比老四家還牛逼的,早上9點以後就沒的吃了,就算你7點去,也只能拿個小板凳在外面吃了!(我每次去都沒位子) 8、五牌里蘇埠鍋貼,這家時間不長,但是生意沒得說! 9、炸醬面,以前是百花電影院的川味酒店最好吃,現在最好的在五牌里了,蘇埠鍋貼旁邊 10、五牌里食為天酒店的雞絲面,絕對的只此一家! 11、彭記燒烤,每次回家必須去的 12、老地委鹵菜,現在在興美花園,曾經的六安第一鹵菜啊 13、一中門口的經典早餐,大餅夾肉,飯團,炒麵,武漢拌面…… 14、郁興發牛肉湯,這個滿大街都是,不過味道確實很好(總店在人民路青年廣場小區斜對面,這家不僅有牛肉湯,還有面) 15、輕工中學對面的狗肉一條街,杜老四,啞巴,貴州花江,經典、經典! 16、五牌里旺旺面館,雖然沒有大紅大紫,但是也算是無人不知吧 17、齊雲路口的小龍蝦,到了夏天,人滿為患! 18、人民路博物館門口的幾家小吃,也是很不錯滴! 19、南門菜市場那的烤鴨,老遠就聞到香味了,想了都流口水 20、皋城路一院旁邊的胖子鹵菜,他家的烤鴨也是一絕 21步行街里的梅花糕,這是每次去必買的小吃。好吃還便宜,只要一塊五,還有3種口味任你選擇(豆腐的、粉絲的、和豆沙的)本人最喜歡豆沙的~ 22匯文中學出校門往右走,有一家叔叔阿姨買肉夾饃的。他們家的肉夾饃最實惠也最好吃。每天放學都有很多人去買。 23衛校馬路對面靠,近大市場的地方有一家燒烤叫田園燒烤,他們家的烤雞爪風味獨特哦!去可以多點幾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