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成渝雙城經濟圈有什麼優勢

成渝雙城經濟圈有什麼優勢

發布時間:2022-09-10 22:29:34

A.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一體化協同發展中,要體現什麼

要體現了當今中國『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成」「渝」是中國西部兩座國家中心城市成都、重慶的簡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近6.3萬億元,分別佔中國的1.9%、6.9%、6.3%。

2020年初,中國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從歷史上的茶馬古道到今日的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西南腹地有著向西直達歐洲、向南連接東南亞與南亞的獨特區位優勢。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2021年10月20日正式印發。這是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之後,中國又一重要的區域發展戰略。

B. 成渝雙圈有什麼好處

成渝這兩個城市,會成為西部增長的發動機、增長極、動力源。成都人口2100多萬,市區人口1000多萬,重慶人口3000多萬,市區人口近2000萬。西部兩個人口如此密集,如此集中的城市,在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國家戰略的支持下,必將爆發出強大的發展動力。

2020年1月3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21年10月20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正式印發。

成渝雙圈建設,毫無疑問是未來五年川渝地區發展的絕對重頭戲。兩地在規劃綱要中對此均有濃墨重彩的部署。

其中,四川是在規劃綱要的第二篇,提出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引領「一干多支」建設,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重慶第二篇則是強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由此也足見重慶對強化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

C.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如何作為

這個規劃提了幾次天府新區,但一句話都沒提到東部新區,這其實可以預見得到,天府新區在14年到18年規劃期間,落地了很多中央單位,比如中科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華西醫院、最高法最高檢法務部門,還有中鐵、中交、中建、中電建等一大票央企在天府新區修西部總部,然後在19年的時候,天府新區突然減速,資金大部分批向了東部新區,你想這些單位不得通過自己的渠道找上面爭取啊,而東部新區到現在為止主要圍繞空港和大運會在修,落地的單位主要也是物流企業,沒有中央單位跟著幫忙爭取,在這種情況下出來的規劃,東部新區就遇到了減速的時候。

D. 四川將建設8個中心城市,打造一主七輔格局,促進全省均衡發展

在我國西部12個省市區中,四川雖然不如面積最大的,但卻是人口數量最多、經濟總量最高的省份,因此一直被大家稱為「西部第一大省份」。在四川48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國排名第五),共有8367萬常住人口(全國排名第五),設有2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其中省會城市成都常住人口超過了2000萬。而根據四川未來的發展規劃,將建設8個中心城市,從而形成一主七輔發展格局,促進四川全省均衡協調發展。

成都,四川省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西部地區僅次於重慶的第二大中心城市,成渝雙城經濟圈兩大核心城市之一,承擔著輻射引領四川省以及部分西部地區經濟 社會 發展的戰略重任。四川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城市(軍工產業發達)和科教文衛大市,綜合實力非常強,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2094萬(全國排名第四,僅次於重慶、上海和北京),實現GDP17716億,在全國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七。

在四川未來的發展規劃中,成都被定位為省域中心城市、成渝雙城經濟圈兩大核心城市之一,將輻射帶動四川全省發展,並逐步實現與重慶的融合發展。為了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四川將大力推動成都都市圈,加快成都、德陽、眉山和資陽等4個城市的一體化發展,從而提升中心城市的能級,增強成都對周邊地區以及全省的輻射引領作用,使之成為全省經濟發動機和核心引擎,促進全省經濟 社會 協調發展!

綿陽是四川省普通地級市,位於成都的北部(中間隔著1個德陽),是四川僅次於成都的第二大經濟城市(當然,經濟實力與成都有天壤之別),在四川省未來的發展中,被規劃為成都平原經濟區區域中心城市,將輔助成都促進經濟區八個城市經濟 社會 的協調發展。綿陽2020年常住人口487萬,全省排名第四;實現經濟總量3010億,是四川除成都外,第一個GDP突破3000億大關的城市。

樂山,四川中部地區普通地級市,位於成都南部,與成都近鄰眉山毗鄰,是環成都經濟圈(即成都平原經濟區外圍的7個地級城市)的成員之一。根據四川省未來的發展規劃,樂山和綿陽一起被規劃為成都平原經濟區區域中心城市,將協助成都加快全區經濟協調發展。樂山2020年常住人口316萬,人口數量並不是很多;實現GDP2003億,在全省排名第8。

宜賓,四川省普通地級市,位於四川省東南地區、雲貴川三省交界處,是四川省重要的門戶城市,同時也是四川重要的工業城市,食品飲料產業發達。宜賓2020年常住人口459萬,全省排名第六;經濟總量為2802億,僅次於成都和綿陽,有望成為第二個突破3000億大關的地級市。根據四川未來的發展規劃,宜賓將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將輻射引領川南地區經濟 社會 協調發展。

瀘州為四川普通地級市,與宜賓毗鄰,同處於四川東南部地區,位於川渝黔三省市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明顯。瀘州區位獨特,連通重慶、貴州兩省市,是重慶南下必經之路,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且內河航運發達,因此被四川規劃定位為長江上游航運貿易中心,並支持瀘州建設川渝滇黔四省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促進四省交流合作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2020年,瀘州常住人口425萬,GDP2157億,位居全省前列。

南充,位於四川東北部,處於成都與重慶之間,是川渝通道上重要的節點城市。南充是四川重要的工業城市, 汽車 工業發展基礎較好,未來將打造全國汽配產業基地。2020年,南充常住人口561萬,是四川第二大人口城市,實現GDP2401億,全省排名第五。而根據四川省未來的發展規劃,將支持南充建設交通節點城市以及成渝北部地區區域中心城市,將促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北部城市經濟協調發展。

達州,四川普通地級市,位於四川東北部、川渝兩省市交界處,是萬州與成都通道上的節點城市。2020年,達州常住人口539萬,僅次於成都和南充;經濟總量2118億,全省排名第七。在四川省未來的發展規劃中,達州將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能源化工產業,打造巴文化 旅遊 服務業發展高地,以及創建萬達開統籌發展示範區;同時支持達州建設綜合交通樞紐和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促進成渝地區與陝西的協調發展。

攀枝花是四川一個非常普通的地級市,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它位於四川省南部,處於川滇兩省交界處,是四川省南部地區的門戶城市。攀枝花2020年常住人口121萬,gdp1040億,相當於1個縣級市的體量,實在說不上強,為什麼它能夠進入四川規劃的區域中心城市行列呢?是由資源和戰略地位來決定的。攀枝花礦產資源非常豐富,采礦業和冶煉業發達,對於國家經濟 社會 發展非常重要,因此正在建設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同時,攀枝花是四川的南大門,也是川南地區實力最強的城市,將它規劃為區域中心城市,有利於川南地區經濟發展以及川滇兩省之間的區域協調發展!

E. 達州雙城圈什麼意思

「達州雙城圈」一般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於長江上游,地處四川盆地,東鄰湘鄂、西通青藏、南連雲貴、北接陝甘,是我國西部地區發展水平最高、發展潛力較大的城鎮化區域,是實施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展意義:

培育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利於引領中國西部地區發展,拓展全國經濟增長新空間;

有利於發揮溝通西南西北、連接國內國外的獨特區位優勢,推動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契合互動;

有利於探索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模式,引導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是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區域,在中國區域發展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F. 關於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你有何看法

最近關於成渝雙城經濟圈的討論,包括軌道、高鐵等基礎設施、大型投資、產業引進、重磅政策等等,實際上對重慶、成都兩地來說都是機會。

對於這次機遇,成渝必然合作大於競爭,因為只有共同站在「中國經濟第四極」的位置上,西部地區,才能具備更強的人口、產業、經濟虹吸能力,去和東部區域掰手腕。

而重慶,實際已經在快速「出牌」。

比如戰略重心層面,「一圈兩群」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為當前重慶的整體思路。

按照國家《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都市圈中左側的「渝西地區」是雙城經濟圈發展的主軸。因此,推動「重慶向西」,「渝西更強」,或是重慶整場牌局的「關鍵」。

成都向東已經發展了數年,這次的成渝雙城經濟圈,對西部槽谷的發展是一個契機:

以大學城核心升檔為「產學研」一體化的「重慶科學城」;

又以科學城為「智核」,助力高新產業落址,形成「重慶高新區」。

再插上「重慶向西」的大翅膀後,西部槽谷,或會變成「承前啟後」的戰略中心級城區。

宜賓正在加馬。已經獲批全省第一個省級重點示範新區,那就是三江新區,四川省的全省的唯一一省級新區。這個規劃開發建設工程用地面積范圍,它要求得十分相當的高,這包括有:臨港新區全部的三個街道辦事處、長江工業園整個、羅龍街道辦事處面積的一部分、江南鎮的一部分,以後還要繼續擴大開放到江安區域流域范圍分布,加強和完善新區建設項目可行性創新規劃,它的規模空間與范圍將超越很廣,它越來越成為成渝地區的重要的最佳核心焦點,納入成渝經濟區的雙城經濟圈一體化建設發展,進入成渝城市群的重點建設。

第二個,宜賓有新建的大學城和 科技 創新城,這也是在四川省范圍內最大的規模,(除了成都市而外)臨港有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等。

第三個,有四川省的最大的重點港口 一是它的水運口岸出入境通關和鐵路運輸口岸以及它的空港新區、新城物流,它有很多國際快線開通與國際集裝箱運營合作。

因為,宜賓有超前的規劃意識。宜賓完全具備了一定的良好的成渝地區雙城建設的重點規劃條件!宜賓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十分優越的環境自然資源,宜賓有得天獨厚的萬里長江第一大港口 碼頭 它的物流和貨物吞吐量將首次超過,屬全省最高,宜賓臨港今後將突破更多的貨物進出口貿易的收獲數量。宜賓正在加大力度推進和深化改革的投入。未來的宜賓,將是欣欣向榮最佳景象!宜賓正在向國家新區推進,這讓宜賓的經濟加大更快地增長,速度勢頭強勁迅猛,良好的基礎和豐富層次程度日漸完善。宜賓的城市將煥然一新……

雙城建設是宜賓的主攻方向!為宜賓的三江新區打造開發提供強有力支撐保障,這就是宜賓的動力系統來源。關鍵還要負責長江經濟帶流域的環境大保護和生態治理的工程建設。為國家的環保事業作出貢獻!

早在1957年的時候,法國地理學家戈特曼就提出 未來支配空間經濟形式的不再是單一城市而是多中心的城市群 。著名的齊普夫法則揭示了 由於規模效應完全補償了邊際成本遞增,現代大城市的增長速度並不會比小城市慢這一基本事實

所以,城市與城市之間抱團發展,遠比單個城市單獨發展要快得多,更重要的是,城市群的發展會帶動一大批相鄰城市的發展,從根本上盤活一個地區的經濟。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今年提出的新概念,但是成渝地區的合作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在2011年的時候,就有成渝經濟區的概念了,到2016年,就變成了成渝城市群。

到如今,更是上升到了國家級城市群的概念,《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將成渝城市群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城市群並列,外界普遍看好成渝地區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片段)

成渝地區的發展不可謂不迅速,而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成渝兩城在國家宏觀發展戰略上有著重要意義。 縱觀我國城市發展,北有京津冀城市群帶頭,南有粵港澳大灣區坐鎮,東有長三角城市群引領,唯獨我們西邊,缺少城市群的抱團發展,經濟和其他地區始終存在差距。

就拿四川和重慶來說,四川省總面積約48.6萬平方公里,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約8375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約為46615.8億元。重慶總面積約8.24萬平方千米,轄26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約3124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約為23605.77億元。

這兩個地區,佔了國家約8.2%的人口,創造了相當於國家總GDP7%的份額(2019年中國GDP約為99億元),人口體量大,但是創造的經濟卻是落後的,所以迫切需要尋求經濟上的突破。

(川渝地區)

這樣下去肯定不行,畢竟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共同富裕,眼瞅著其他地區的人民一步步的富了起來,西部肯定也不能拖後腿。而且今年正好是我國第一個100年目標的最後一年,所以我們成渝地區打造國家級城市群已經刻不容緩,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次我們的動作這么迅速,是因為現在 西部迫切需要一個國家級城市群

第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該是中國第四極。北有京津冀,東有長三角,南有珠三角,西是哪個?西部地區,除了四川盆地和關中平原,其餘均為欠發達地區。而重慶和成都均為全國十大城市之一,西安為全國二十大城市之一。說起資格,西部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群,為成渝城市群。有人問,長江中游城市群,山東半島,海峽西岸等等呢?長江中游城市群姑且不說,山東半島和海峽西岸城市群位於三大主要城市群之間,戰略意義較東部率先崛起和成渝城市群對於西部大開發意義略小。

第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關鍵在於成都和重慶的帶動。成都帶動成都都市圈,包括成都,德陽,眉山,資陽。重慶帶動重慶都市圈,包括老重慶地區,涪陵區,南川區。次一級就是發展區域中心城市,四川的綿陽,南充,宜賓,瀘州,達州,樂山,重慶的萬州,黔江。

第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部塌陷是個阻礙發展的很大矛盾。資陽,內江,遂寧,重慶的西部,需要進一步提升能級。但是這幾個城市怎麼不被繼續吸血,從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是個較大的問題。資陽的簡陽被成都代管後,資陽迅速經濟下滑。資陽又怎麼整合資源利用優勢,沒有頂層設計,靠資陽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資陽西進,對接成都,誰知道會不會像西咸新區那樣咸陽的結果。內江,可以說和重慶接壤,但是和成都的經濟聯系遠遠大於重慶,靠成都和重慶就能促進內江的崛起?內自一體化,都是兩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城市,又能夠提升多大能級,需要拭目以待。遂寧,搞遂潼一體化,公交車都通了,而重慶對於潼南的定位,也是一個較大的問題,不如江津,永川,合川等。之後大英可能撤縣設區,不與成都直接接壤,要想從成都發展撈碗羹,可能還是有點難。唯有頂層設計,才可能打破一些中部塌陷的現狀。四川長期發展重心在於成徳綿一線,重慶將主城區的經濟分流到三峽區域建設,最近才相對重視成渝中線,可能遇到困難還不少。

第四,次級中心城市,又有何種方式發育?綿陽搞科學城,宜賓搞三江新區,南充搞臨江新區?未來達州和瀘州呢,也是拭目以待!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將成渝城市群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城市群並列。中國四大地區中,成渝是唯一一個地處西部內陸的地區。

重大意義:培育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利於引領中國西部地區發展,拓展全國經濟增長新空間;有利於發揮溝通西南西北、連接國內國外的獨特區位優勢,推動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契合互動;有利於 探索 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模式,引導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是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區域,在中國區域發展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

中央 財經 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推進成渝地區統籌發展,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 科技 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質量發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突出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強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做到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唱好「雙城記」。要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體制創新,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當年四川的大哥二哥已成經濟圈的核心城市,昔日三哥自貢如今已落後太多了!自貢當奮力向前。

成立成渝中部新區,建設強大的中部才能真正發揮成渝協同發展與帶動發展。

我就看看新聞、聽聽傳說。

戰略是好的,策略是差的,口號喊得響,實施慢如蝸牛!

G. "成渝經濟圈'展望,成渝的長處和短板,如何形成發展合力動力

成都是我國西部最大的城市,而重慶是我國的第四個直轄市,兩座城市的GDP都位居全國前十,目前成都和重慶所合圍的經濟圈,目前的經濟實體,僅次於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城市群,排在我國第四位,所以,未來發展前景,不言而喻!

綜上所述:就目前來看,中國經濟第四極還不清晰,主要在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之間游離,所以,成渝城市群的發展策略和產業定位尤為重要,提前布局,定位好未來10年、20年的發展方向,抓住西部大開發重大機遇,做好產業升級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但需要引起注意一點是,目前成都和重慶在全國的「搶人大戰」過程中,並不是十分突出,深圳、杭州、廣州、武漢、長沙、鄭州等城市表現似乎也很強勁,未來不管是產業還是機遇,都需要人來實現,所以,成都和重慶,要把對人才的引進,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H. 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怎樣的意義

結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可以多在努力提升公民的素質,對外地的遊客多,宣傳當地的一些特色景點,而且不斷的在外部遊客面前展現當地的良好的風土,人文形象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畢竟成渝地區的旅遊資源是比較豐富的。

「成」「渝」是中國西部兩座國家中心城市成都、重慶的簡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近6.3萬億元,分別佔中國的1.9%、6.9%、6.3%。

2020年初,中國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從歷史上的茶馬古道到今日的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西南腹地有著向西直達歐洲、向南連接東南亞與南亞的獨特區位優勢。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2021年10月20日正式印發。這是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之後,中國又一重要的區域發展戰略。

I. 中國僅有的五個國家級都市圈每一個都很強大,你所在的城市上榜了嗎

目前全國有19個國家級新區,20多個自貿區,其中13個省份既有國家級新區,也有自貿區辦,國家批復的城市圈僅有五個,可見其含金量有多高。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五大國家級都市圈。

國家第一個批復的就是南京都市圈,於2021年2月2日批復。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為中心的經濟區域帶,位於中國東部長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帶的核心地區。南京都市圈的成員為南京、鎮江、揚州、淮安以及常州市下轄的溧陽市和金壇區,另外還包括安徽境內的滁州、馬鞍山、蕪湖和宣城四座城市,包含了3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和16個縣,總面積達6.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了3596萬,地區經濟總量達到了四點六七萬億。南京都市圈計劃江蘇與安徽兩省是目前五大國家級都市圈中唯一跨省發展的都市圈,也是五個都市圈中經濟實力最強的一個連接南北,承東啟西,長三角帶動中西部發展的重要傳導區。南京都市圈體系完整,實力雄厚,科教優勢明顯,文化底蘊深厚,在國家經濟戰略中擁有重要的地位。

第五個是西安都市圈,於202年3月21日批復,是我國西北地區第一個獲批的都市圈。西安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第一大城市,西安都市圈的成員包括與咸陽兩座城市是目前五大都市圈中參與城市最少的一個,兩室總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萬,經濟總量約一點三萬億。西安與咸陽兩座城市是我國市區離得最近的兩座城市之一,隨著近些年的同城化發展,兩室的城區幾乎完全融合。西安都市圈的獲批,未來定會成為我國西北地區城市發展的高低。如今批復的五大都市圈,未來無疑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那麼現在你在哪個都市圈發展呢?

J.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於交匯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具有連接西南西北,溝通東亞與東南亞、南亞的獨特優勢。

區域內生態稟賦優良、能源礦產豐富、城鎮密布、風物多樣,是我國西部人口最密集、產業基礎最雄厚、創新能力最強、市場空間最廣闊、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戰略地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特點

雖然在西部地區成渝優勢明顯,但若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成渝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仍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基礎設施瓶頸依然明顯,城鎮規模結構不盡合理,產業鏈分工協同程度不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偏弱,城鄉發展差距仍然較大,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艱巨,民生保障還存在不少短板。

對此要建設多層次軌道交通網路,大幅提高基礎設施聯通水平;建立區域協同創新體系,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改革開放,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人民生活品質提升,生態宜居水平大幅提高。

閱讀全文

與成渝雙城經濟圈有什麼優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庭購買房子屬於什麼宏觀經濟學 瀏覽:58
梨泰院有什麼故事 瀏覽:934
愛情里陪伴和懂得哪個更重要 瀏覽:687
南京惠民健康寶如何續保 瀏覽:75
幸福的歌怎麼跳 瀏覽:750
雪蓮果經濟效益如何 瀏覽:57
企事業搬遷怎麼收費 瀏覽:874
一家之主的故事有什麼 瀏覽:892
如何寫知乎故事 瀏覽:206
怎麼學會播音講故事 瀏覽:872
河南省健康申請證明錯了怎麼辦 瀏覽:847
全故事祛痘膏多少錢 瀏覽:884
石家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哪些 瀏覽:49
2020年婚姻渡劫的生肖有哪些 瀏覽:595
中國地攤經濟如何重啟 瀏覽:964
美女在深圳開沙縣小吃生意怎麼樣 瀏覽:35
寶寶揉哪個部位最健康 瀏覽:717
龍泉事業單位什麼時候出成績 瀏覽:268
教師職工14天健康表怎麼設計 瀏覽:954
事業瓶頸如何得到好友支持 瀏覽: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