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凱恩斯是如何解釋有效需求不足導致失業的原因
由於總需求不足,商品滯銷;存貨充實,引起生產縮減;解僱工人,造成失業。
當就業增加時,收入也增加。社會實際收入增加時,消費也增加。但後者增加不如前者增加那麼多,這就使兩者之間出現一個差額。總需求由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兩者組成。因此,要有足夠的需求來支持就業的增長,
就必須增加真實投資來填補收入與這一收入所決定的消費需求之間的差額。換言之,在消費需求已定的情況下,除非投資增加,人為地增加社會需求,否則就業是無法增加的。、
(1)經濟蕭條如何導致失業擴展閱讀
影響有效需求的主要有3個因素和貨幣供應:
1、消費傾向。即消費支出對收入的比率。消費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多,也即邊際消費傾向是遞減的,收入越增加,收入與消費之間的差距越大。
2、對資本資產未來收益的預期。它決定資本邊際效率(增加一筆投資預期可得到的利潤率,資本邊際效率是遞減的)。
3、流動偏好。即人們用貨幣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和財富的願望強度。這種流動偏好可以出於交易動機(應付日常支出)、謹慎動機(應付意外支出)和投機動機(捕捉投資機會),並決定對貨幣的需求量 ,又影響利率 。
② 由於經濟衰退而形成的失業屬於什麼。
答案是C,周期性失業。
1.摩擦性失業:是指因季節性或技術性原因而引起的失業,即由於經濟在調整過程中,或者由於資源配置比例失調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轉移,使一些人等待轉業而產生的失業現象。
2.結構性失業:經濟產業的每次變動都要求勞動力供應能迅速適應變動,但勞動力市場的結構特徵卻與社會對勞動力需求不吻合,由此而導致的失業被稱為"結構性失業"。
3.周期性失業:又稱為總需求不足的失業,是由於整體經濟的支出和產出水平下降即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業,它一般出現在經濟周期的蕭條階段。
4.永久性失業:目前沒有永久性失業的相關解釋。只是本道選擇題中的一個混淆性選擇答案。
(2)經濟蕭條如何導致失業擴展閱讀
根據不同的標准,可以將失業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1.按照造成失業的原因,失業可以分為自願失業和非自願失業。自願失業是指勞動者因家庭問題、生育、學習或因工作條件差、收人低等而要求暫時停止工作或不願接受這些工作而造成的失業;非自願失業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客觀原因造成的失業。
2.非自願失業又可進一步分為以下五種:一是摩擦性失業。二是季節性失業。三是技術性失業。四是結構性失業。五是周期性失業。
3. 按照失業程度的不同,失業又可以分為完全失業和部分失業。
4.按照失業狀態的不同,失業又分為顯性失業和隱性失業兩類失業。
自願失業、部分失業和隱性失業通常不在失業統計之列。
③ 經濟蕭條是什麼意思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影響
經濟蕭條,應該說是屬於經濟學的術語,一般認為一個國家的GDP連續3年出現10%以上的負增長,那麼基本可以認為是進入經濟蕭條時代。但是這不是唯一的判斷依據,經濟蕭條是社會經濟發展不斷下滑的現象,反應的是經濟發展情況,統一的判斷依據是沒有的。
經濟學認為,國家經濟發展都有一個周期,這個周期包括經濟復甦、繁榮、衰退、蕭條四個階段,經濟會一直按照這個周期變化,但是周期經歷的時間肯能不相同。此外這個周期,市場是自由發展的,政府不會干預經濟的發展,現在大多數經濟發展都有政府進行干預,所以現在的經濟周期和以往的經濟周期又不完全一樣。
但是由於市場還是供過於求的,商品價格很低,出現通貨緊縮現象,大家的消費熱情降低,工廠生產停滯,政府稅收減少,一切發展的步伐都變慢。
④ 經濟大蕭條的原因
經濟大蕭條(漢語詞語)一般指大蕭條(1929年至1933年之間發源於美國的經濟大危機),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間發源於美國,並後來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其中包括美國、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國和日本帝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未受到影響,相反還完成了五年計劃。這一危機具有持續時間長,范圍廣,破壞力強的特點,其根源在於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也就是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大蕭條是現代社會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蕭條,不僅導致了長期的大規模失業,也改變了社會關系,摧毀了執政政府,幫助納粹黨及法西斯上台,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2-2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⑤ 由於經濟衰退所引起的失業是什麼失業
由於經濟衰退所引起的失業是周期性失業。
經濟周期中的衰退或蕭條階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這種失業與經濟中周期性波動是一致的。在復甦和繁榮階段,各廠商爭先擴大生產規模,就業人數普遍增加。
在衰退和蕭條階段,由於社會需求不足,前景暗淡,各廠商又紛紛減少生產,大量裁員,就導致了大量的員工下崗,就形成了周期性失業。
(5)經濟蕭條如何導致失業擴展閱讀:
減少周期性失業的常見政策,是提高人們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以對抗經濟衰退,使企業有更大的動力僱傭員工。
政府有兩個主要工具可鼓勵支出,一個工具是財政政策,利用減稅來鼓勵家庭和企業花錢,或是增加政府的直接支出。另一個工具是貨幣政策,中央銀行可以降低利率,鼓勵貸款買車或買房,以促使相關廠商僱傭更多人。
⑥ 大蕭條的表現及成因
據後續的經濟學家總結美國大蕭條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是國際貿易坍塌,美國商品出口當時直接腰斬,這導致了國內需求萎縮。
第二是債務和貨幣壓力,當時在拯救大蕭條的時候過度放水,所以貨幣加速貶值,失業又導致人們還不起債務。
第三銀行倒閉,美聯儲允許一些大型對公銀行倒閉。貨幣供應緊張,市場上缺乏流動性,導致許多投資停滯。在美國大蕭條開始之後,整個社會股市崩盤,大失業展開。表面上大蕭條損傷的是金融,但實質上它是導致市場的需求嚴重減少,所以不論你學歷多高,能力多強,失業都可能降臨,不僅是單個成員,可能整個家庭都失去工作。對於普通人來說,人們的收入減少後,會想方設法控制開支,社會消費降低,消費降低後,大多數工廠效益變差,人們的收入會進一步減少,這是一種惡性循環。當人們沒有了消費慾望,一切資產都會貶值。到這個時候,糧食危機也會逐步爆發,糧食短缺、產量銳減、出口國限制出口等,所以社會的動盪、戰爭等一切事情也許將一步步的發生。
⑦ 為什麼經濟危機搞的那麼多人失業
我剛從美國回來,美國許多企業由於業務萎縮而凍結招聘,波音公司要進一步裁員。2009屆大學畢業生需要就業的高達600多萬,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受影響較大的是財經類專業,因為企業業務萎縮,首先減少的是財經類管理人員的需求,其次是技術人員的需求。其次是建築、能源、機械、 IT類專業會受影響。這種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企業招聘人數下降帶來的就業率下降,由於大學生就業市場的賣壓增加造成薪資下降。即便是不在上述的專業范圍內的大學畢業生,也會由於市場的大環境而不得不接受較低薪資。
對於已經就業困難的專業、地區和大學,這次經濟蕭條是雪上加霜。所以,應屆大學畢業生應該調整求職心態和期待,渡過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蕭條與就業冬天。
⑧ 美國「大蕭條」的原因是什麼
一個或幾個社會集團支出減少的幅度超過了其它社會集團支出增加的幅度。
1929年,消費者購買了國民生產總值的72%,工商業者投資消費了18%,美國各聯邦、州和地方政府使用了略少於10%,其餘的用於出口。
在1929—1930年,由於投資者和消費者減少了大約一百五十億美元的支出,國民生產總值的支出約減少了一百四十億美元。政府支出雖稍有增加,但其影響微不足道。反映投資和消費支出有所減少的是:勞動力市場上解僱和失業增多了,工商業的銷售額和利潤降低了。
根據上述分析,可見只要查明消費者支出和企業投資之所以減少的來由,就能確定這次大蕭條的產生原因了。
歷史影響:
大蕭條的普遍影響導致了:
1、提高了政府對經濟的政策參與性,即凱恩斯主義;
2、以關稅的形式強化了經濟的民族主義;
3、右翼思潮興起。大蕭條相對於其他單一原因來說是最能夠解釋為什麼在1932年到1938年之間歐洲大陸和拉丁美洲各國政治逐漸右翼化。
4、使德國、日本為了擺脫大蕭條開始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與法西斯主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