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門類、大類各有多少種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國民經濟行業新行業分類共有20個門類、96個大類、432個中類、1094個小類。
而根據第四次修訂的標准(GB/T4754-2017)新行業分類共有20個門類、97個大類、473個中類、1380個小類。與2011年版比較,門類沒有變化,大類增加了1個,中類增加了41個,小類增加了286個,並於2017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其中,為體現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主要增加以下行業類別:「種子種苗培育活動、畜牧良種繁殖活動、畜禽糞污處理活動……」。
新國家標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規定了全社會經濟活動的分類與代碼,適用於在統計、計劃、財政、稅收、工商等國家宏觀管理中,對經濟活動的分類,並用於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換。
該標准採用線分類法和分層次編碼方法,將國民經濟行業劃分為門類、大類、中類和小類四級。代碼由一位拉丁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數字組成。
門類代碼用一位拉丁字母表示,即用字母A、B、C……依次代表不同門類;大類代碼用兩位阿拉伯數字表示,打破門類界限,從01開始按順序編碼;
中類代碼用三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前兩位為大類代碼,第三位為中類順序代碼;小類代碼用四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前三位為中類代碼,第四位為小類順序代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❷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我國的全部經濟活動劃分為多少個門類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我國的全部經濟活動劃分為20個門類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為四個層次,即門類、大類、中類、小類,共有20個門類、95個大類、396個中類、913個小類
❸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共分為門類、大類、中類和小類四個層次,共包含門類20個。大類97個,中類473個和小類1380個。
分別是農、林、牧、漁業,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標准
現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為健全國家統計標准體系,觀察新經濟活動提供了分類標准,使得各項普查、常規統計調查、專項統計調查的調查范圍和對象更加規范、准確。
現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包括體現新經濟發展特徵的新行業活動,為及時、准確地反映我國經濟新常態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涌現出來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監測經濟增長動能轉換進程,反映「中國製造2025」戰略和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等奠定了標准基礎,並為派生性產業分類提供了可操作的基礎行業分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❹ 國民經濟行業劃分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國家標准於1984年首次發布,分別於1994年和2002年進行修訂,2011年第三次修訂,2017年第四次修訂。該標准(GB/T4754-2017)由國家統計局起草,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並將於2017年10月1日實施。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表省略,你懂的。)
供參考。
❺ 我國產業分為幾大類各產業主要部門包括哪些
中國有三大產業,分別是:農業(第一產業)、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 製造業(不含全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 熱力、 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建築業。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 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 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 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國際組織,以及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部門包括:農業的農業部,工業有工業部,發改委,工信部,工商總局,國地稅。服務業有工商總局,國地稅。
拓展資料
產業部門指一切常駐的公營和私人企業的基層單位及類似的單位。它們為按正常地意在以收抵支、獲得盈利面生產貨物和提供服務,政府單位生產貨物和提供服務,雖然不是為了獲利,但產品和服務在性質上仍是商品。
政府附屬企業的活動以及自用住宅建築、自給自足的農業或公共建築工程,雖然不是為市場而生產,但其生產經營活動像產業部門一樣,使用類似的方法和資源,生產類似的貨物和服務,還有在市場上獲得金融資產和發生負債的常駐單位。
主要為企業服務並完全地或主要的受企業資助或控制的私人非營利性組織等等,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都屬於產業部門。與習慣上把物質生產部門 (一、二產業) 當作產業部門。
❻ 2021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是什麼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國家標准於1984年首次發布,分別於1994年和2002年進行修訂,2011年第三次修訂。
該標准(GB/T4754-2011)由國家統計局起草,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並將於2011年11月1日實施。此次修訂除參照2008年聯合國新修訂的《國際標准行業分類》修訂四版(簡稱:ISIC4)外,主要依據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狀況和趨勢,對門類、大類、中類、小類做了調整和修改。
❼ 行業分類
行業分類如下:
保險業、采礦、能源、餐飲、賓館、電訊業、房地產、服務、服裝業、公益組織、廣告業、航空航天、化學、健康、保健、建築業、教育、培訓、計算機、金屬冶煉、警察、消防、軍人、會計、美容、媒體、出版、木材、造紙、零售、批發、農業、旅遊業、司法、律師、司機、體育運動、學術研究、演藝、醫療服務、藝術、設計、銀行、金融、網際網路、音樂舞蹈、郵政快遞、運輸業、政府機關、機械製造、咨詢。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4754-2011),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A 農、林、牧、漁業; B 采礦業;
C 製造業;
D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E 建築業;
F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G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H 批發和零售業;
I 住宿和餐飲業;
J 金融業;
K 房地產業;
L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M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N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O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P 教育;
Q 衛生和社會工作;
R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S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T 國際組織
(7)我國經濟行業分為多少門類擴展閱讀:
根據西方國家的一些學者提出的理論,在國外一般將職業分為如下類型:
1.按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性質、層次進行分類。這種分類方法把工作人員劃分為白領工作人員和藍領工作人員兩大類。白領工作人員包括:專業性和技術性的工作,農場以外的經理和行政管理人員、銷售人員、辦公室人員。藍領工作人員包括:手工藝及類似的工人、非運輸性的技工、運輸裝置機工人、農場以外的工人、服務性行業工人。這種分類方法明顯地表現出職業的等級性。
2.按心理的個別差異進行分類。這種分類方法是根據美國著名的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創立的「人格—職業」類型匹配理論,把人格類型劃分為六種,即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常規型。與其相對應的是六種職業類型。
❽ 20個行業類別分別是什麼
國家統計局20個行業分類中鎮政府屬於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的分類。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的分類分別是:
1、中國共產黨機關;
2、國家機構;
3、人民政協、民主黨派;
4、社會保障;
5、群眾團體、社會團體和其他成員組織;
6、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及其他組織。
國家統計局20個行業分類分變為:
1、農、林、牧、漁業;
2、采礦業;
3、製造業;
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5、建築業;
6、批發和零售業;
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8、住宿和餐飲業;
9、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10、金融業;
11、房地產業;
12、租賃和商務服務;
1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14、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15、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16、教育;
17、衛生和社會工作;
18、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19、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20、國際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