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四五規劃的幾大亮點
法律分析:1、實體經濟地位更加突出。擁有堅實發達的實體經濟,是使我國具有長遠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十四五」規劃再次將實體經濟擺在突出的位置,明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首次提出「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加快推進製造強國、質量強國、數字中國建設。
2、空間格局調整優化。「十一五」以來,發展規劃開始關注空間布局的內容,首次明確「兩橫兩縱」(沿海及京廣京哈線為縱軸,長江及隴海線為橫軸)的城鎮化發展格局。「十二五」規劃結合《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實施,提出「兩橫三縱」(增加包昆軸帶)城鎮化格局、「七區二十三帶」的農業格局和「兩屏三帶」的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主體。
六、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首次明確
3、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僅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同「十三五」規劃相比,「十四五」規劃首次明確了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提出「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要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第二篇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② 十四五戰略規劃都包含什麼內容
1、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
2、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3、構建現代能源體系
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並舉,大力提升風電、光伏發電規模,加快發展東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發展海上風電,加快西南水電基地建設。
指導思想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2、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
3、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
③ 「十四五」規劃下,實體經濟如何實現數字化
一、培養數字人才,助推產業數字化轉型。在產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期,數字化人才顯得尤其重要,在中大咨詢數字化專家看來,這其中既包括管理人才也包括技術人才,要發展應用型和科研型人才,最終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人才培育體系。
二、做好頂層設計,營造良好環境。在「十四五」期間需要從政府扶持,法律保護等方面構建較為完善的智能製造標准體系。
三、發揮數字化領頭羊的帶領作用,提升社會責任和社會價值。數字經濟從概念到落地,已經推動全球製造業迎來新一輪的「工業革命」。在數字化領頭羊的帶動下,可以從個體轉型上升到產業協同轉型,進而形成矩陣效應。
四、著力共性技術研發,加快啟動國家工業互聯網平台。「十四五」時期在建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台之外,還應該促進企業上雲上平台的建成,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
④ 重磅: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出台,首次提及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
萬眾矚目的十四五規劃出台,其中針對房地產的內容主要有兩部分: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並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 健康 發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 探索 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推動金融、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實現上下游、產供銷有效銜接,促進農業、製造業、服務業、能源資源等產業門類關系協調。
整體看,十四五的規劃內容與當下房地產調控政策沒有原則性變化,針對房地產調控也沒有新內容,整體看延續了房住不炒的定位,未來雙向調控將是手段。 平穩房地產 市場是 趨勢。
首先:十四五規劃明確了房住不炒。
再次明確要求房住不炒,代表了全國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將依然維持之前的狀態,房地產市場波動下,調控的基本原則依然不會改變。,中央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發生改變。
房住不炒也代表了未來樓市政策將依然打擊投機投機,對真實居住保護。未來微調的政策也有利於剛需。
其次:因城施策持續
從7月開始本輪已經超過27城市,發布了30多次房地產收緊調控政策。
房地產調控屬於從上而下的調控,8月28日傍晚,住建部在官網發布了一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強調:落實城市主體責任,確保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的消息。消息中透露:沈陽、長春、成都、銀川、唐山、常州等城市房地產行業的負責人,被召集參加了「工作會商會」。
多城市都是因為被約談而調控打補丁。8-9月房價數據公布,整體看,相比7月房價上漲繼續增加。從8月房價數據看,新建住宅的惠州、二手房的廣州,深圳等城市房價依然明顯上漲。核心原因還是大灣區的經濟恢復相對較好,投資屬性相對較高,而執行各地落地的調控政策力度還未抑制住市場升溫。
但房價上漲城市增加調控的趨勢持續,也代表了未來政策會繼續抑制市場過熱發展。
整體看,8-9月各地收緊的調控政策雖然力度不大,但依然代表了房地產調控的趨勢是一城一策,房住不炒,維持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只要上漲過快必然會導致調控升級!
調控政策避免一刀切, 未來各地房地產調控依然由各城市主導, 未來房地產調控將以地方主導,住建部與中央指導的為主。未來不排除有部分城市政策調整,
第三:推動金融、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
房地產調控未來的核心依然是關鍵要處理好住房消費和投資、房地產和經濟增長的協調關系。另外必須降低房地產的投資屬性、回歸居住屬性。
從政策預期看,下一步應加快住房、土地供應、房地產稅收、租賃等制度。以長效機制引導市場穩預期。
第四:大力發展租賃住房
租賃市場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部分城市的二房東租賃模式跑路,暴雷,對於市場來說,後續依然會大量發展租賃租房,租售並舉是趨勢。
⑤ 十四五規劃內容
法律分析:1、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2、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3、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4、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
5、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
6、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7、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8、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 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
9、優化區域經濟布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10、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11、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2、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13、提升國民素質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14、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15、統籌發展和安全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16、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17、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
18、堅持「一國兩制」 推進祖國統一。
19、加強規劃實施保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1、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2、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3、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4、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 5、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 6、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7、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8、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 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 9、優化區域經濟布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10、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11、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2、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13、提升國民素質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14、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15、統籌發展和安全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16、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17、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 18、堅持「一國兩制」 推進祖國統一。 19、加強規劃實施保障.
⑥ 2021年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簡稱「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綱要共分為19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提升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加強規劃實施保障」。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十四五規劃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第一篇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第二篇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第三篇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第四篇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第五篇 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第六篇 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七篇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第八篇 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 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第九篇 優化區域經濟布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第十篇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第十一篇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第十二篇 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第十三篇 提升國民素質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十四篇 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第十五篇 統籌發展和安全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第十六篇 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第十八篇 堅持「一國兩制」 推進祖國統一;第十九篇 加強規劃實施保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第一篇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⑧ 「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重大任務是什麼
你好,「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 代 化 國 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 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要准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 代 化 國 家開好局起好步。
中大咨詢梳理總結「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和重大任務包括:
1; 著力提升發展質量效益,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 代產業體系。
3;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
4;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新型城鎮化戰 略。
5; 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6;全面深化改 革開 放,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7;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8;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9; 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望採納。
⑨ 十四五規劃要點
法律分析:十四五規劃要點主要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構建新發展格局、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全文
⑩ 2021年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規劃主要涉及了以下19個方面1、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2、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3、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4、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
5、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
6、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7、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8、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 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
9、優化區域經濟布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10、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11、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2、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13、提升國民素質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14、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15、統籌發展和安全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16、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17、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
18、堅持『一國兩制』 推進祖國統一
19、加強規劃實施保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第一條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勝利完成,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新的大台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