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穩定包括哪些方案

經濟穩定包括哪些方案

發布時間:2022-09-09 07:32:35

A. 國常會再實施19項接續政策穩經濟,哪些政策值得關注

一是追加了3,000億元以上的金融工具。二是出台措施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這總共19項政策。將大力改進住房需求。以及信金融信貸。

B. 穩定經濟增長職能的內容主要包括哪些

要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關鍵是做到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包括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

財政在調節社會供求總量平衡方面,主要是通過以下手段:

1.通過財政預算進行調節

當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時,可以通過實行國家預算收入大於支出的結余政策進行調節;而當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時,可以通過實行國家預算支出大於收入的赤字政策進行調節;當社會供求總量平衡時,國家預算應通過實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與之平衡。

2.通過制度性安排,發揮財政「內在穩定器」的作用

財政利用「內在穩定器」調節的主要手段:表現在財政收入和支出兩方面的制度。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實行累進所得稅制;在財政支出方面,主要體現在轉移性支出(社會保障、補貼、救濟和福利支出等)的安排上,其效應正好同稅收相配合。

C. 結合宏觀經濟政策「四大目標」談談政府如何穩定經濟

政府促進經濟穩定的最主要的調控手段就是宏觀調控

宏觀在經濟學上通常指宏觀調控,下面是有關宏觀調控的資料:
定義:國家對國民經濟總量進行的調節與控制。是包管社會再生產協調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經濟的重要職可以。在中國,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 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抑制通貨膨脹,促進重大經濟布局優化,實現經濟穩定增長。宏觀調控主要運用價格、稅收、信貸、匯率等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 段。
什麼叫宏觀調控?經濟學家理解這個詞就是宏觀經濟政策。但實際應用上,它的含義是模糊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有經濟研究部門叫宏觀調節部,表明在當時的 經濟形勢下對宏觀調節還有一點敬畏,後來改稱了「宏觀調控」,似乎俺們對經濟的控制越來越加強了。宏觀調控最近一段時間又演變為一個長期的宏觀經濟政策, 在任何時候都要存在。這種提法把「宏觀調控」的意思模糊了,因為宏觀經濟政策在經濟學上就是短期的。
(1)宏觀調控是指政府對宏觀經濟運行進行干預和調節,以達到一定的目標。
(2)俺國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目標是:
第一,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是實現國家長遠戰略目標的首要條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條件。因 此,促進經濟增長是宏觀調控的最重要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是在調節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幫求的關系中實現的。因此,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政府必須調節社會總 供給與社會總需幫求的關系,使之達到基本平衡。
第二,增加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就業的情況怎麼,關繫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繫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關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繫到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促進充分就業是俺國政府的責任。俺國面臨嚴重的就業形勢,一方面勞動供給數量龐大,另 一方面勞動力需幫求顯得有限。因此必須堅持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長期將增加就業的宏觀調控目標落到實處,並嚴格控制人口和勞動力增長。就業的增 加取決於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要增加就業,首先要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這是增加就業的基礎。同時還必須提高就業彈性。為了提高就業彈性, 要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第三產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要大力推進城鎮化,加快小城鎮建設。
第三,穩定物價。在市場經濟中,價格的波動是價格發揮調節作用的形式。但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對經濟生活是不利的。假如物價大幅上升和通貨膨脹,會刺激盲 目投資,重復建設,片面追幫求數量擴張,經濟效益下降;假如物價下降和通貨緊縮,則會抑制投資,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絕大多數 商品和辦事的價格由市場決定,但政府可以運用貨幣等經濟手段對價格進行調節,必要時也可以採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亂漲價、打擊價格欺詐),以保持價格的 基本穩定,避免價格的大起大落。
第四,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由於各種交易所引起的貨幣收付或以貨幣表示的財產的轉移。
⒈含義: 宏觀調控是國家運用計劃、法規、政策等手段,對經濟運行狀態和經濟關系進行干預和調整,把微觀經濟活動納入國民經濟宏觀發展軌道,及時糾正經濟運行中的偏離宏觀目標的傾向,以包管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⒉調控的主體:國家機關,主要是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
⒊特點:宏觀而不是微觀,間接而不是直接。
⒋採取宏觀調控的手段通常有:
(1)法律手段與經濟政策,如:調整稅率、金融、財政補貼等;
(2)計劃指導,如:國家大的投資規劃,或在某些行業和領域實行配額制度;
(3)行政手段,如利用工商、商檢、衛生檢疫、海關等部門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產與流通。

D. 經濟穩定包括哪些方面

經濟穩定的含義通常是指要實現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經濟穩定還包括有經濟增長的內容,就是指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的發展。

E. 政府履行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的目標包括哪些

主要有以下四個目標:
1、經濟調節。就是調節經濟運行、推進經濟發展。主要是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並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調節經濟活動。
最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出現了新的變化,面臨著新的形勢,經濟增長必須與擴大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相協調,調控經濟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局面。去年以來,國家多次提高銀行准備金率,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國家又調整了財政金融政策,這些都屬於經濟調節。
2、市場監管。就是推進公平準入,規范市場執法,加強對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領域的監管。由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還不十分完善,而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市場上的一些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監管、規范市場秩序成為政府的重要職能。比如政府組織開展了打擊制假售假違法犯罪活動、食品葯品安全監管等。
3、社會管理。主要有強化政府促進就業和調節收入分配的職能,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基層社會管理體制,維護社會穩定。當前社會管理方面的重點,主要有促進就業,保護環境,維護治安和社會保障等。
4、公共服務。主要是著力促進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建立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適度、可持續發展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是政府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措施。(這裡面有關經濟部分的公共服務就是經濟建設職能中的公共服務)

F. 經濟穩定的含義包括

經濟穩定是指要實現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經濟穩定還包括有經濟增長的內容,就是指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的發展。穩定和增長是相輔相成的,經濟穩定是在經濟適度增長和發展中的穩定。
一、經濟穩定的含義通常是指要實現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經濟穩定還包括有經濟增長的內容,就是指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的發展。經濟穩定增長總體含義是指一個較長時期中經濟不斷平穩增長的態勢,從而使經濟總量和人均產量在這個時期內穩步地顯著上升。
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著名經濟學家羅伯特·A·蒙代爾日前在北京指出,保持宏觀經濟運行的穩定對中國而言十分重要,升值人民幣或者調整匯率制度將會拖累經濟增長率並為長遠的經濟發展埋下隱患。
三、蒙代爾是在此間舉行的第二屆國際金融論壇年會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說,中國調整匯率制度或者升值人民幣將會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中國應該繼續實行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
四、蒙代爾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表示,他十分關注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中國銀行業的改革進程,他建議中國的金融監管當局盡快建立起信貸評級制度,幫助中國銀行業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加快銀行不良資產的處置進程。
五、蒙代爾表示,中國近25年在發展經濟方面成績斐然,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已經超越了這25年的最快紀錄。他說,兩年前,還沒有什麼人關注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更不會去談論中國的貨幣和匯率政策,但是兩年後,越來越多的人將世界經濟的發展與中國的經濟騰飛聯系起來,他們中的許多人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加劇了世界經濟的競爭。

G. 道奇計劃的穩定經濟的諸措施

以往的研究大多存在著一種傾向,即道奇計劃是以財政緊縮為重點的全面經濟緊縮,經濟穩定正是通過諸種緊縮措施實現的。這種觀點無疑有正確的一面,但是並不全面,甚至存在錯誤的偏向,許多重要的史實也被忽略了,因此極有必要澄清。
筆者認為,道奇為實現日本經濟的穩定可謂機關算盡,但其採用的手段和方法卻不可用「緊縮」一詞所概括,實際上是有「緊」也有「緩」。簡單地說即「三緊四緩」。
「三緊」措施具體表現在:
其一,編制「超平衡緊縮預算」。道奇認為,國家財政預算不平衡是導致通貨膨脹長期化的總禍根,因此,解決日本的通貨膨脹問題,一不能搞蘇聯式的物資統制,二不能象西德那樣貨幣貶值,只能通過財政平衡來實現。[14]結果,道奇親自主持編制的1949年度日本國家財政預算自戰後以來首次出現黑字,黑字額為1569億日元。若與1948年度的1419億日元赤字相比較,則更能感覺到1949年度預算確是個緊縮預算,[15]這個預算無疑對整個國民經濟帶來緊縮性效果。其二,強化稅收是經濟緊縮的又一重要手段。 1948年,日本中央及地方稅收總額占國民總收入的25.9%,已創戰後新紀錄,實施道奇計劃的1949年,這一比例被提高到28.5%,創下「明治,大正、昭和年代以來」日本稅收率的「最高」紀錄。[16] 強化征稅不僅支撐了超平衡財政的實現,而且直接影響到企業利潤和國民消費,使社會資金供給更為吃緊。
其三停止復興金融公庫貸款業務。如前所述,復金財政貸款是傾斜生產方式時期重要產業資金供給的主渠道,它一方面支撐了重點產業的生產恢復,一方面又助長了通貨膨脹的蔓延,道奇認為,政府投資很難產生民間投資那樣的良好效果,「會進一步助長通貨膨脹」,[17]因此斷然下令停止復金新增貸款,並限期收回放款.結果僅用一年時間,復金的千餘億日元債務便全部還清。 應該說,以財政預算為主的上述三項措施,構成了道奇計劃下經濟緊縮的主格調。對此,以往的研究者已有較為充分的論述。問題在於下述的四項緩和措施尚未引起應有的重視,有些論者甚至囫圇吞棗地將之列入「緊縮」名單。這四項措施是:
其一,維持財政補貼。1949年3月,道奇在記者招待會上發表了對日本經濟的看法,他闡述的一個重要觀點是,「現在(日本)採取的國內方針政策,既不合理,也不現實。日本經濟如同踩高蹺(竹馬)一樣兩腳不著地,高曉的一條腿是美國援助,另一條腿是國內補貼金。如果這兩條腿抬得過高,就有跌倒而折斷頸骨的危險,因此有馬上斬斷之必要」。[18]這就是道奇有名的 「日本竹馬經濟論」。許多人只是鑒於道奇這番話,便把斬斷這兩條「竹馬」之腿也視為道奇計劃的主措施之一。然而史實並非如此。
在1949年度財政預算中,各種補貼金總額破紀錄地達到Z149億日元,占財政總支出的25%。據載,大藏省最初的方案是,新年度價格調整費僅700億日元,但經道奇修改後,一下子提高數倍。當然,道奇的補貼金預算中包含了貿易補貼金。盡管如此,該年度的貿易、價格補貼費仍比上年度的兩項支出總和多出46億日元。[19]在補貼金問題上,道奇所做的只是將以往「看不見的」貿易補貼正式編入預算,並未使出「馬上斬斷」的絕手。
其二,增加對日援助。這一點與國內補貼金的處理方法類似。道奇計劃實施前,美國政府的有關部門確曾表示過日本經濟若不實現穩定便停止對日援助的強硬態度,但同時也許諾只要日本經濟穩定,援助行將繼續。看一下美國對日援助的變動情況便知,其具體數額是:戰敗至1946年1.93億美元,1947年4.04億美元,1948年4.61億美元,實施道奇計劃的1949年5.35億美元。[20]顯然,事實與道奇的有關言論相反。
盡管如此,並不能因此說道奇在補貼金和美援問題上立場模糊。從長遠觀點看,其本意確要砍斷這兩條「竹馬」之腿,而現實的首要任務是實現穩定。在此意義上說,暫時保留乃至加長這兩條「竹馬」之腿雖屬權宜之計,但亦與實現穩定的目標並行不悖。這里體現了一種即期目標與長期目標、政策與策略的關系,或許可以認為,這正是道奇的經驗之所在。
其三,設立美國對日援助回頭資金。實施道奇計劃前,美國對日援助巳逾10億美元,但是這筆收入多未回收,有限的回收款也被納入貿易資金特別會計中,既不明確,使用上亦多不當。1949年,在道奇主持下特設美援回頭資金特別帳目,規定該項資金用於「直接而迅速地償還政府債務及為經濟重建發揮作用的資本投資」。[21] 同年,該項會計的千餘億日元資金一部分用於償還政府債務,另有數百億日元用於產業投資,從而實際上一定程度地彌補了復金貸款停止後財政投資的空白。
其四,金融緩和。道奇計劃下貨幣供給與資金流動狀況的特點是財政緊縮、金融緩和。黑字預算與復金國債的還付,造成841億日元財政資金還流,社會流動資金減少,企業普遍感到資金難,怨嘆之聲日甚。如果任其下去,勢必影響生產,進而引起就業減少、社會不穩。結果,從1949年6月起,在財政緊縮的同時,金融政策大為緩和,日本銀行利用政府還付的大筆復金債,通過城市銀行擴大對民間的貸款,並多次降低放款條件(如緩和高利率限制、降低貼現率等),積極參與國債、公司債的市場買入操作,組織協調融資等。同年日銀新增放款額達829億日元,與財政還流資金額大體持平。應該說,在道奇計劃的緊縮之年,之所以仍能保持一定的工業生產增長率,與這種「財政還流資金通過金融渠道再次放出」[22] 的金融緩和政策直接相關。
對當時的金融緩和措施,道奇似乎沒有發表什麼公開言論,是否得到他的同意尚無從考證。但可以判斷他至少採取了默認態度。不過,當1949年底至1950年初銀行普遍出現放款過多現象時,道奇及佔領當局終於向日本政府提出了警告。
上述「三緊」措施也好,「四緩」措施也罷,都是道奇根據日本經濟的具體情況開出的處方。即根據「病人」的諸多症狀,有的「一刀割除」,有的緩而治之,但中心目標是明確的,即一切為了實現經濟穩定.
但是,道奇計劃的意義不僅在於實現經濟穩定的即期目標,更大的意義在於要改變日本的經濟運行機制和體制,實現經濟機制及體制上的「轉軌」與「接軌」。

H. 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2015年5月18日 經李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批轉發展改革委《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了8個方面39項年度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一是持續簡政放權,加快推進政府自身改革。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投融資、價格、統一市場等改革,逐步形成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管理新模式。二是深化企業改革,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深化電力等重點行業改革,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三是落實財稅改革總體方案,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實行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力爭全面完成營改增,研究推進資源稅、個人所得稅、環境保護稅等改革。四是推進金融改革,健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五是加快推進城鎮化、農業農村和科技體制等改革,推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六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健全促進外貿轉型升級的體制和政策,改革完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加快完善互利共贏的國際產能合作體制機制,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加快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沿邊開發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七是深化民生保障相關改革,健全保基本、兜底線的體制機制。深化教育、醫葯衛生、文化以及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等社會事業和民生保障領域改革。八是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促進節能減排和保護生態環境。加強頂層設計並開展相關試點,扎實推進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改革,落實國有林場林區改革,用制度保障生態文明。

參考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19/c1001-27020370.html

I. 財政實現穩定經濟職能的方式主要是什麼

1,通過稅收等調節個人消費水平和結構。
2,財政加大對節約資源、能源和環境保護的投人,加大對科技、文化、衛生、教育事業的投人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等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協調健康發展。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作為國家宏觀調控手段之一,從財政宏觀調控目標的角度看,財政的職能應該是資源配置職能,收入分配職能和經濟穩定職能。如何實現財政的經濟穩定職能,是本文所要解答的問題。 經濟穩定目標通常是指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要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關鍵是要做到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平衡。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其自身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它不能自動地實現經濟穩定的目標,這些目標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政府經濟政策的基本目標。從財政角度來說,要實現抑制經濟周期波動,穩定經濟發展目標,主要靠財政的經濟穩定職能,具體包括以下兩個方面手段。
拓展資料:
(一)完善稅收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發揮財政的「自動穩定器」作用
「自動穩定器」是指那些能隨經濟形勢的變化自動發生作用(即不需政府主動採取行動),而縮小社會總供需差距,緩解經濟波動的財政制度的總稱。
例如,企業所得稅和累進的個人所得稅等稅收制度,社會福利制度和救濟制度等社會保障制度,都具有自動穩定的顯著功能。
這些制度對經濟活動的反映相當敏感。當社會總需求大於總供給,從而經濟過熱時,稅收會自動增加,各種福利和救濟支出也會自動減少,其結果會對總需求的擴張和通貨膨脹產生一種自動的抑制力量;相反,當社會總需求小於總供給時,稅收會自動減少,財政安排的福利和救濟支出會相應增加,從而會自動地增加總需求,減輕經濟蕭條的程度。「自動穩定器」是政府實現經濟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二)採取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促進社會總供需的平衡
上述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對制度設計和實施效果等因素的影響。同時,稅收和轉移支出需求的影響是間接的,乘數效應較小。因此,自動穩定器熨平經濟波動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別是社會總供需嚴重失衡和經濟劇烈波動時,單靠制度的自動作用更是難以扭轉局面。要確保經濟穩定,政府還要審時度勢,採取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
當社會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應採取減少支出和增加稅收或二者並舉的緊縮性財政政策,通過減少政府需求和非政府需求來壓縮總需求;當社會總需求小於總供給時,應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即增加支出和減少稅收或二者並舉,由此增加社會總需求。

J. 廣西出台促進經濟穩增長25條措施:允許土地出讓金延期繳納

鳳凰網房產訊 2月13日 廣西自然資源廳網站發布《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關於印發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穩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在加大對穩增長項目建設的支持方面,提出通過加強前期服務指導、加快推進規劃修改程序、加大用地指標保障、穩定砂石供應等方面給予要素保障支持,同時鼓勵地方加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實施力度,多途徑解決中小企業用地問題;針對疫情對實體企業造成的不利影響,提出允許土地出讓金延期繳納、允許礦業權出讓收益分期繳納、允許暫緩或減免國有土地租金的意見,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以下為通知全文內容: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穩增長若干措施

一、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項目建設

(一)強化規劃保障。經各級人民政府或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確定急需建設的疫情防控項目(以下簡稱「疫情防控建設項目」),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的,在符合安全、環保、防災、衛生的前提下,可以直接編制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先行開展項目建設。疫情結束後6個月內,各地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修改或在國土空間規劃中予以落實。

(二)用地指標應保盡保。對疫情防控建設項目所需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應保盡保,全部納入自治區本級統一保障,實行核銷制。

(三)允許先行使用土地。疫情防控建設項目,可以先行使用土地;對選址有特殊要求,確需佔用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的,視作重大項目允許佔用。疫情結束後,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積極指導項目建設單位按規定完善相關用地手續。其中,屬於永久性建設用地的,在疫情結束後6個月內完善相關手續;屬於臨時用地的,要督促有關單位在疫情結束後恢復原狀並交還原土地使用者。同時,要做好被佔地單位和群眾的補償安置。嚴禁與防控疫情無關的項目搭便車違規用地。

(四)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對疫情防控建設項目開通行政審批服務「綠色通道」,容缺受理,即到即辦,在最短時間內辦結。對因疫情防控急需辦理不動產登記的,確保1個工作日內辦結,其中抵押登記要即時辦結。

(五)無償提供地理信息服務。各地要主動對接疫情防控地理信息服務需求,對疫情防控建設項目無償提供坐標系轉換,地形修測,無人機航拍,地圖編制等專業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為工程建設提供及時有效的地理信息服務保障和技術支撐。

二、加快穩增長項目落地建設

(六)做好重大項目用地前期服務指導。在疫情防控期間,要充分運用電話、微信、簡訊、電子郵件、政務服務平台等方式主動與急需開工重大項目業主單位、行業主管部門、建設指揮部溝通聯系,及時協調解決用地問題,加快用地報批材料的組卷上報。

(七)加快重大項目規劃修改(調整)進度。對於不符合規劃且具備修改(調整)規劃條件的急需開工重大項目,各地要依法依規抓緊組織做好規劃修改或調整工作,及時、主動提供技術指導和工作支持。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直屬單位承擔的規劃修改調整項目,新開展項目原則上要在20日內完成方案編制,加快修改(調整)方案的聽證、論證審查及上報審批工作,各級自然資源部門出具方案聽證紀要、審查意見或方案批復文的辦理時限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辦結(法定公告時間不含在內),最大程度提高審查報批效率。

(八)加大項目用地指標保障力度。按各市2019年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劃指標總量的30%,提前預支計劃指標給各市支配使用。擴大自治區用地指標核銷范圍,將「五網」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全部納入自治區本級統一保障。

(九)加強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耕地佔補平衡保障能力。強化自治區補充耕地指標統籌調控機制,加大對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補充耕地指標調劑力度,自治區補充耕地指標調劑庫指標優先用於調劑保障資源環境條件嚴重約束、新整治出耕地不足以補充所佔用耕地以及補充耕地能力嚴重不足的市實施國家和自治區級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耕地佔補平衡。

(十)多途徑解決中小企業用地問題。各地要進一步加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實施力度,做好服務指導,多渠道加快解決中小企業用地問題。

(十一)保障砂石穩定供應。各地要主動對接聯系砂石企業,加強服務,督促指導砂石企業盡快復工復產,保障穩增長項目建設的砂石穩定供應。

三、創新審批方式

(十二)實行容缺快速審批。對各市縣上報的建設用地報批材料被征地農民社保審核意見、使用林地批復實行容缺受理、容缺審查,但需在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用地前補齊。對重大項目辦理用地預審與規劃選址、用地報批,符合審查要求的,辦理時限在現有承諾時限的基礎上再壓縮50%。

(十三)大力推行「不見面」審批。疫情防控期間,大力推行審批事項「不見面」辦理,通過多種渠道向社會廣泛宣傳,提醒和引導群眾、企業通過「網上辦」「電話辦」「郵寄辦」等非接觸辦理方式辦理業務。地質災害資質審批全面實行網上受理。全力推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應用。對需同步報送紙質資料的,申請個人(企業)或單位應對提供的電子材料真實性負責,待疫情結束後補交紙質材料原件。審批成果領取方式由窗口領取變更為郵寄、電子郵件或網站下載等方式送達。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加強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推進各類行政許可事項「網上辦理」。

(十四)簡化程序。在辦理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時,對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但符合規劃修改(調整)條件的項目,只需提供規劃修改(調整)方案,在用地報批前完成規劃修改(調整)方案的評審、論證及審批手續;對不符合城鄉規劃的能源、交通、水利、通訊、農業、民生保障等重大國計民生項目,只需提供經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論證通過的選址論證報告,在辦理規劃許可前完成城鄉規劃修改,確保項目建設合法合規。

(十五)改進評審、論證方式。對用地審批事項中需要前置的評審、論證等工作,可採取網上聯審、函審、影像對比等方式進行,疫情防控期間暫時取消用地預審踏勘論證、永久基本農田佔用和補劃實地踏勘論證等戶外要求。

(十六)適當延續材料提交時限。因疫情導致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不能按法定時限提交申請,以及不能按材料清單准備前置材料的,視為不可抗力原因,順延至疫情解除後3個月內提交。

(十七)適當延續行政許可有效期限。對疫情期間有效期屆滿的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含已辦理順延登記手續的采礦權),可將申報時限推延至疫情防控解除後3個月內,疫情解除後,要及時通知相關礦業權人盡快申請辦理登記手續。

(十八)轉變礦業權評估搖號方式。疫情期間,公開選擇礦業權評估機構承擔評估項目的抽簽搖號,評估機構可通過「網上報名」「電話報名」「郵寄報名」等非接觸方式進行報名,且無需派員參加抽簽搖號;現場公開抽簽搖號活動,由我廳組織,紀檢部門監督,錄制全程視頻存檔備查,並將抽簽搖號結果在網上公告,切實保障礦業權評估處置工作順利推進。

四、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十九)允許土地出讓金延期繳納。各地要加強對土地市場的研判,對受疫情影響不能如期繳納土地出讓金的,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後,可適當延期繳納。

(二十)允許礦業權出讓收益分期繳納。對受疫情影響繳納礦業權出讓收益確有困難的,礦業權人可申請分期繳納礦業權出讓收益。

(二十一)允許暫緩或減免國有土地租金。疫情防控期間,採取「先租後讓」「租讓結合」方式供地的企業,可申請暫緩交納土地租金;承租國有土地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可申請減免土地租金。

五、適當調整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供應時序和履約監管

(二十二)適當調整以公開方式供地的時間節點。對於以招標、拍賣、掛牌等公開方式供應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各地可根據防控疫情的形勢和實際需要,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中止出讓程序,待本地區疫情消除後繼續出讓,相應的報名申請、開標、拍賣、掛牌截止等重要環節的時間節點可依次順延。中止的原因及相關信息應當通過「中國土地市場網(www.landchina.com)」和當地媒體及時公開發布,接受社會監督。繼續出讓時,應在相同媒體發布補充公告。中止或繼續出讓的,還應通知已報名的競買申請人。

(二十三)適當調整履約監管方式。疫情防控期間暫不開展實地履約巡查,待本地區疫情消除後,及時恢復正常的履約監管。對於受本次疫情影響未能按期交地、動工、竣工的,疫情持續期間不計入違約期。

六、積極保障設施農業用地促進農業生產

(二十四)允許設施農業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要落實占補平衡,養殖設施用地確實無法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允許使用少量、零星的永久基本農田,可以先行使用,待疫情解除後3個月內補辦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手續。設施農業用地報地方自然資源備案的手續可延期至疫情解除後1個月內補辦。

七、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合理布局應急基礎設施建設空間

(二十五)各地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要進一步加強科學論證,充分考慮醫療防疫、環境衛生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需求,做好應急避難場所和防疫應急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空間布局,科學預留「留白」空間,充分滿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需求。

本通知執行期限為自發布之日起至新冠肺炎疫情解除後再順延3個月。上級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閱讀全文

與經濟穩定包括哪些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台事業編什麼時候體檢 瀏覽:550
守護愛情的小保安什麼梗 瀏覽:552
幸福有時像什麼有時像什麼 瀏覽:191
國民經濟形勢對投資有哪些影響 瀏覽:246
愛情的顏色是什麼作文 瀏覽:622
健康甘肅里的備注怎麼填 瀏覽:50
男人事業和婚姻哪個重要 瀏覽:737
合法婚姻和事實婚姻的界定有哪些 瀏覽:113
美女你好你在哪裡上班的乾的什麼 瀏覽:980
適合自己的就是幸福下句該怎麼說 瀏覽:360
愛是什麼韓國愛情動畫 瀏覽:469
單身又怎麼感受愛情 瀏覽:408
家庭購買房子屬於什麼宏觀經濟學 瀏覽:61
梨泰院有什麼故事 瀏覽:937
愛情里陪伴和懂得哪個更重要 瀏覽:689
南京惠民健康寶如何續保 瀏覽:79
幸福的歌怎麼跳 瀏覽:753
雪蓮果經濟效益如何 瀏覽:58
企事業搬遷怎麼收費 瀏覽:875
一家之主的故事有什麼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