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通脹到底有多可怕該如何面對貨幣通脹
通貨膨脹的最可怕之處是一般人收益不增,生活成本增了,一般人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因為一般人可憐的一點點兒積蓄全是現金,一通貨膨脹不值錢了,原來能買輛車的錢只能買個輪胎了,富人擁有大量的實物資產,實物資產是不怕通貨膨脹的,錢不值錢了東西值錢,東西會變貴,把通貨膨脹消化了。
第三,去一線城市或更發達的地區買房子。
一個人的自律是有限度的,智商等因素也是先天的,但是可以通過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創造一個新的能夠促進自己進步的環境。常言道,人挪活,樹挪死。可見,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極端重要性。同樣是努力,在大山中每天辛苦地放羊,和在上海、廣州、紐約、東京這樣的地方打掃個衛生,收入可不一樣。在大城市,打掃個衛生,一個月還能剩下個3000元人民幣,在茫茫大山中放羊,每月能存下多少錢?同樣是辛苦,發達地區能提供給你更多的價值計算,甚至能給你提供很多改變自己人生的機會。大城市的房子,不會因為一次通貨膨脹就偃旗息鼓。經濟和社會發展早晚,還要向前發展,更多的人口會繼續湧向大城市,價格會繼續升高。如果你的資金足夠充裕,可以來大城市買房子。你的現金換成這里的房子,在不斷湧入的人流中,基本不會貶值。
⑵ 當中年危機來了,你覺得最可怕的是什麼地方
時光荏苒,歲月流逝。一眨眼好多人都要步入中年,那麼面臨著中年的危機,我覺得當中年危機來臨的時候最可怕的有以下幾點:
一、窮是中年危機時最可怕的。這個字概括了世間萬物的東西,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當人到中年的時候可能對這句話的理解會更加的深刻。當你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用錢的時候,如果沒有錢,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生活,小孩的教育,生活,學習各方面都跟不上。此時你就可以完全的體會到窮對一個中年人來說是一個致命的危機,是一個最可怕的危機。
⑶ 目前世界經濟最大的威脅是什麼
每個人自己
這次金融危機的主要因素的個人的亂用信貸,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然而不僅僅只是這樣,貸款後缺乏信用不能如期歸還錢,導致銀行的錢急劇減少。。。(並不全面)
日後面臨的危機並不僅此而已,如今人類的無節制的開采自然資源破壞環境,雖然一時拉動的GDP的增長,但從長遠來看這將是以後經濟發張的最大累墜。
同時經濟全球化也是經濟的最大威脅之一
⑷ 經濟滯漲的可怕之處
滯脹會造成通貨膨脹的現象,通貨膨脹會使物價水平上漲,資產購買力下降,老百姓資產縮水,收入減少,面臨失業等問題。
滯脹是指一個國家的經濟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通貨膨脹是指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貨幣的購買力下降,從而使得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普遍地上漲,滯脹和通貨膨脹通常是同時發生的。
滯脹的危害:
對短期的影響
滯脹的物價持續上漲現象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經濟產量下降會導致企業提供的勞務和物品減少,從而導致失業率上升,企業甚至會面臨破產倒閉,整個經濟呈現衰退的趨勢。高通脹率影響財富分配並扭曲價格,高失業率使國民收入下降。
對長期的影響
在長期中,物品與勞務的產量在一段時期內仍處於較低的水平,但是,隨著工資、價格和感覺根據較高的生產成本進行調整,最終衰退會自行消失。例如,低產量和低就業會加大使工人的工資下降的壓力,較低的工資又增加了供給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短期總供給曲線移回到原來的位置時,物價水平下降,產量接近於其自然率,經濟回到總需求曲線與長期總供給曲線相交的位置,這一過程也就是經濟的自我糾正。
滯漲產生的原因
經濟產能被負面的供給震盪而減少。例如石油危機造成石油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及利潤減少,引致商品價格上升同時經濟放緩。
另一原因為不當的經濟政策。例如中央銀行容許貨幣供應過度增長,政府在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作出過度管制。
在分析1970年代的滯脹時提供了兩種解說:首先是油價暴漲,繼而中央銀行使用過度刺激的貨幣政策對抗經濟衰退,形成物價/薪資螺旋(price/wage spiral)。
⑸ 經濟大蕭條在歷史上究竟有多可怕
歷朝歷代的經濟大蕭條都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它可怕的可以對一個國家的政體造成很大的沖擊,更是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發展前途。而近百年以來最著名的經濟大蕭條則是20世紀初的那一次世界范圍的經濟危機。那一次的大蕭條事件發源於美國,後來逐漸波及到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美國之前十年的繁榮,也不過是由於自然資源的充裕、工業技術的發展才出現的,但是他們都在這一繁榮的表象中忽略了真實社會以及國民經濟之間的情況,而這也最終導致了這次大蕭條的爆發。在這次事件之後,右翼思潮興起,這就使德國、日本走向了對外擴張侵略的法西斯主義道路。
⑹ 經濟滯漲的可怕之處在於什麼
經濟滯脹就是生產停滯和通貨膨脹並存,傳統理論認為,通貨膨脹的起因是生產的快速發展導致社會需求增加,而滯脹現象否定了這種說法,即使在生產停滯時期也可以出現通貨膨脹。滯脹產生的原因一般是供給沖擊,生產成本快速上漲使得社會供給不足,在帶來通貨膨脹的同時還會導致產出下降。
1、首先,滯脹意味著經濟下行,物價上漲。這對富裕家庭影響不大,生活照常進行。但是會立刻對生活在底層的人產生很大的影響。經濟下行,企業效益不好,就會被裁員或者減薪。與此同時,價格不斷上漲,使人們的生活非常困難。2022年,他們每個月的收入甚至更少,這使得窮人的生活更加困難。
2、通貨膨脹像老虎一樣兇猛,大多數央行的貨幣政策都會有困難。一方面,如果貨幣寬松繼續刺激經濟,經濟可能不會好轉,國內通脹會變得更加嚴重。另一方面,貨幣寬松也不好,要收緊貨幣政策。還是不行,因為一旦貨幣收緊,通貨膨脹會得到控制,但對經濟的下行壓力又會加大。這時候就會面臨兩面夾擊的困境。
3、更喜歡生活在通貨緊縮的環境中,貨幣更有價值,人民幣的購買力越來越強。然而,在滯脹的氛圍下,不僅中國容易發生真正的經濟危機,而且可能帶來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因為在滯脹的情況下,老闆們的生意越來越難做,為了生存,只能以自己的名義購買房產。到那時,房價將開始下跌。因此,滯脹不僅會使經濟下行,通貨膨脹上升,還會順便戳破資產泡沫,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拓展資料:
經濟衰退:是經濟周期中的一個階段,在經濟衰退期,企業生產活力下降,從而導致失業,居民失業後消費進而下降,最終導致企業生產活力的進一步下降。當企業生產活力進一步下降後,社會消費品數量也會隨之下降,供給關系會從供過於求到供求平衡再到供不應求,使得企業生產活力有所回升,進而開始僱傭勞動力,勞動力受僱傭後開始刺激消費,並進一步擴大企業生產意願。
⑺ 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到底有多可怕
先解釋一下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區別
通貨就是貨幣。通貨膨脹就是指貨幣發行過多。而貨幣貶值就是指物價上漲。
所以,通貨膨脹,是指流通貨幣供應速度超過經濟發展的速度,主要原因是貨幣超發,跟貨幣政策也有關系。至於貨幣貶值,我個人理解在於資源和生產資料分配不均,導致的。上述的通貨膨脹也是引起貨幣貶值原因之一,因為印的鈔票不可能均衡投放。
兩者的關系嘛,大多數情況下前者是後者的原因,但是也不盡然。
為什麼會發生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有個著名的數量方程式,雖然簡單,但是很能反應本質問題:P * Y=M * V
解釋一下,P為總體物價,Y為總產出,M為貨幣供給,V為貨幣流通速度(如果這么說不是很好理解,可以理解為每一發行貨幣的平均轉手次數)。這一等式的直觀理解是:右側為總發行貨幣量乘上每一貨幣發行的次數,即等於被計價商品的總貨幣價值;左側為發行商品的數量乘以單位價格,也等於被計價商品的總貨幣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等式在任何情況下都成立,是反應客觀事實的恆等式。因而影響物價(即方程式中的變數P)的原因,也肯定來自數量方程式。
為什麼貨幣會貶值?
簡單的說,貨幣貶值的原因是貨幣供應超出了市場需求。主要有這幾種常見的:
1】政府為了刺激經濟進行的大規模經濟投資。
2】政府為了償還外債大量發行貨幣。
3】境外貨幣的大量進入境內。
4】貨幣需求量降低的速度比供應量快。
對我們普通百姓而言,有什麼影響?
貨幣貶值,對於我們普通百姓而言,收入肯定是會減少,而對於出口企業或者商人來說,會將人民幣貶值帶來的損失直接轉移給消費者或者員工,會直接造成 社會 貧富差距拉大。
同時為了彌補財政赤字,或刺激經濟增長,或平衡匯率等原因增發貨幣。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實際需要的數量,多餘的部分繼續在流通中流轉,進而造成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現金、存款等貨幣形式財富的對手,應對通貨膨脹的辦法之一,就是在通貨膨脹加劇之前,將貨幣資產轉化為實物資產。
輕微的貨幣貶值或通貨膨脹是有利於經濟的增長。反之如果嚴重的貨幣貶值或通貨膨脹是非常可怕的,具體有多可怕呢?下面進行分析。
什麼是貨幣貶值?
貨幣貶值其實就是錢沒這么值錢了,由於物價上漲過快,貨幣購買力不斷的下降,同樣商品需要花更多的錢才能購買。
什麼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其實就是指貨幣超發,也就是大量貨幣供應到市場,直接讓市場有大量的錢,從而推高物價,直接性的讓貨幣出現貶值,讓貨幣購買力不斷的下降。
嚴重貨幣貶值有多可怕?
其實嚴重貨幣貶值就是指貨幣購買力大幅降低,起因就是由於物價的上漲太快所致的。物價上漲太快,直接會讓大家收不抵支,如果持續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的話,大家生活的非常緊張,從而會引發一系列問題。
經濟增長率肯定會急速的下滑,經濟增長率下滑說明經濟在走下坡路,如果下滑達到一定的程度,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會導致經濟危機,至於經濟危機怎麼可怕,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
嚴重通貨膨脹有多可怕?
其實嚴重通貨膨脹的就是貨幣購買力大幅降低,起因就是由於貨幣超發導致物價上漲太快所致,物價上漲太快,貨幣貶值價值,同樣會造成大家收不抵支,直接影響經濟增長率,導致經濟危機出現。
通過上面對於嚴重貨幣貶值和嚴重通貨膨脹,其實意思都是一樣,都是由於物價上漲,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如果持續的惡化下去會導致經濟危機出現,這就是最可怕的後果。
經濟危機有多可怕?
任何國家都是怕經濟危機的,到底經濟危機有多可怕呢?
下面進行分析:
(1)經濟危機的話,很多中小企業會出現破產倒閉的現象,其次就是中小型工廠也是會出現倒閉潮。
(2)公司破產,工廠倒閉等出現的話,將會讓更多人失業,讓更多的人失去了收入。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失去了收入,對個人或者家庭的生活質量降低,消費能力下降,甚至有些人或者家庭連生活保障都沒。
(3)經濟危機會引發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會引發金融機構出現破產倒閉,同時也會導致各大金融產品大幅殺跌,從而很多人金融資產出現大幅縮水。類似房產,股票,基金,債券等縮水。
(4)經濟危機會導致物價上漲,貨幣大幅貶值,尤其是糧食方面的食品將會出現緊缺,很多商品會出現供不應求,會出現物以稀為貴。
(5)除了以上各種現象之外,還會出現由於大家生活不穩定,出現個人危機,家庭危機,很多人吃不好,穿不好,從而出現混亂的局面。
以上這些就是一個經濟危機帶來的很大負面影響,直接會影響每個人的衣食住行,影響大家的吃喝玩樂睡的生活質量。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說明輕微的貨幣貶值或者通貨膨脹是好事,將有利於經濟的發展,有利於激發大家的上進行。但是假如貨幣貶值太快,就會引發經濟危機,引發金融產品,將會帶來很多可怕的事出現。
1、通脹是經濟的周期性調節
通貨膨脹,本質上是貨幣供應過多。當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過多的時候,就會貶值。
1978年時,如果你的錢包里有30元現金,那麼恭喜你,至少你也算是有一定身價的人。拿上這些錢,你可以在國有商店購買到99斤大米、12斤豬肉以及10斤食用油。這一大堆東西,估計一輛購物車都裝不下。 反觀現在,如果再想用30元錢買到同樣多的商品,恐怕就有點痴人說夢了。30元錢,或許在超市只能買到5斤大米、1.5斤豬肉,以及1.1斤食用油,而這些只需要一隻小環保袋就可以裝下。 同樣金額的錢,在不同年代,購買到的商品數量竟然相差十幾倍,這就相當於,錢在無形中自己偷偷溜走了。
造成這種反差的主要原因,是物價的飛漲。換一個角度,也是錢越來越不值錢,即越來越高的物價偷偷打開了你的錢包,在你毫無知覺的情況下,像螞蟻搬家般,一點點將你的財富運往他處,你的錢包確確實實被「劃破」了。 2010年春節以後,我們就能感覺身邊的生活用品價格正悄悄抬頭。
尤其進入5月份以後,大蒜、綠豆、玉米等農產品價格更是「接力」高漲: 2010年年初,在全國主要大蒜產地山東,零售蒜價上漲了40多倍,達到每公斤9元左右。而在北京等部分大城市,一些超市的蒜價甚至高達每公斤20多元。 2010年5月,綠豆接過大蒜的「漲價棒」,成為「瘋豆」,批發均價由此前的每公斤5~6元,飆升至16.4元,最高時上漲到每公斤19.95元。
2010年6月下旬,生薑零售價呈現上漲走勢,價格漲速明顯加快,8月份時已經漲至每公斤12元。
2010年8月17日,中國商務部發布消息,7月份其監測的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同步上漲49.7%。2010年年末又有新的數據傳出,11月上旬,全國36個大中城市18種主要蔬菜平均批發價為每公斤3.9元,比2009年同期上漲62.4%。此前,「1元」蔬菜極為常見,現在,如果你想以1元的價格購買此前以角論斤的白菜,恐怕已成為妄想。
蔬菜用人們不適應的高價來彰顯自己地位的提高,其他商品也不甘示弱,在漲價這條跑道上,大家紛紛開足馬力,爭先恐後: 2010年6月,北京最大的信息網站趕集網統計的數據顯示:北京租房成本與2009年相比,同比大漲25%,平均租賃價格為3000元。此外,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房租價格的平均漲幅也超過10%。
2019年,最明顯的是豬肉價格,三十多塊一斤,比去年漲了三倍!
但是,一般來說,通脹是發生在經濟發展比較好的階段,貨幣流通速度快,對外貿易增速,因此對經濟是有好處的。適當的通脹,可以刺激人們消費,購買房子、購買黃金,購買其他生活所需的產品。像美國,很多人都是借貸生活,但是美國人的生活一樣那麼好,形成了良好的消費市場
2、極度的通脹,會讓經濟崩潰。 學過經濟的人都知道,荷蘭的鬱金香泡沫、日本的房地產泡沫、民國國民黨的法幣泡沫,都是極端的通脹,人們生活生不如死。
中國在1947年發生了超過1500%的通貨膨脹,印度尼西亞1966年的通貨膨脹率超過900%。即便是亞洲「小虎經濟」,新加坡和中國台灣在20世紀70年代初也發生了遠高於20%的通貨膨脹。 非洲擁有一個更糟糕的記錄或許並不為怪。安哥拉1996年的通貨膨脹率超過4000%,到2007年為止,辛巴威的通貨膨脹率已經升至66000%,使其在通貨膨脹記錄上超越了剛果共和國(一個與國際資本市場脫鉤的貧窮的發展中國家,不包括在我們的樣本中,自1970年以來已經發生了3起惡性通貨膨脹事件,人民餓死不知多少。
歐洲的經驗包括Cagan所研究的戰後大型惡性通貨膨脹。但是,即便撇開惡性通貨膨脹,波蘭、俄國(蘇聯、俄羅斯)和土耳其等國家也在大部分時間里發生了高通貨膨脹。在當代,我們可能並不認為北歐國家會產生大規模的通貨膨脹問題,但是它們在此前也發生了高通貨膨脹。
例如,1812年挪威的通貨膨脹率達152%,1800年丹麥的通貨膨脹率達48%,而1918年瑞典的通貨膨脹率達36%。拉丁美洲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通貨膨脹史尤為壯觀,如表12-3所示,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它們發生了多次和平時期的惡性通貨膨脹。
這些通脹都讓其國家的中產階級一夜返回貧民,讓民生不如死,十分恐怖!
⑻ 經濟危機可怕么
經濟危機不可怕,可怕的是影響時間太長。統計近百年來的經濟危機在10~13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不可避免,但願早點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