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0年城市GDP50強江蘇佔9席,江蘇為何經濟強大
2020年城市GDP50強江蘇佔9席,江蘇為何經濟強大?各位,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後半句,江蘇為何經濟強大?首先,江蘇擁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本來長三角與珠三角就是中國經濟特別是對外開放的一個核心源頭,其本身就有很大的經濟輻射效應。另一方面我們能夠看到的是,江蘇的多個較發達的縣都是在長江沿岸,甚至在沿海地區,這些縣的上漲其實很大程度就是一個長江輻射帶的一個規模的影響。綜上所述,江蘇的每個縣都很強,那整個江蘇自然也就不弱了啊。
第四個從產業轉移的角度來看,這些事現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產業轉移的一個產物,上海作為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的一個中心,本身其承接了大量的海外的產業轉移,但是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一個快速發展,這些產業也必然向著成本更低的方向轉移,那麼江蘇無疑就成了承接上海產業轉移非常好的一個落腳點。 最後一個是長三角地區所形成的獨特的一個產業集聚效應。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它和珠三角地區形成的情況並不太一樣,長三角地區它形成了多個節點,比如說蘇州地區,比如說無錫地區,比如說常州地區,這些節點本身就產生了自身的輻射效應,所以導致了以上海為代表的城市群,產生了多重輻射不斷累加的一個效果,這也是江蘇經濟發展非常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Ⅱ 崑山霸佔百強縣榜首多年,現在發展得怎麼樣了呢
崑山,江蘇省轄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自秦代置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崑山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
2010年9月,崑山與維也納、新加坡等五城市獲該年度聯合國人居獎。
2016年1月,崑山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崑山市常住人口為2092496人。
2019年,崑山先後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第一。
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排名第一。
2020年社科院發布《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第一。
2020年,崑山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76.7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0%。
2021年10月,入選「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榜單。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10-1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崑山市2020年第一季的gDP 是多少
2014年崑山地區GDP實現3001億元。居全國所有縣級城市之首;2014年11月1日。第十四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排名在京發布。其中前十江蘇共有6席。...
Ⅳ 崑山屬於幾線城市
崑山屬於三線城市。
崑山,江蘇省轄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自秦代置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崑山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2010年9月,崑山與維也納、新加坡等五城市獲該年度聯合國人居獎。2016年1月,崑山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崑山處於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境內河網密布,地勢平坦,自西南向東北略呈傾斜,自然坡度較小。地面高程多在2.8~3.7米之間(基準面:吳淞零點),部分高地達5~6米,平均為3.4米。北部為低窪圩區,中部為半高田地區,南部為瀕湖高田地區。
第二產業
2020年,崑山市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9000億大關,達9000.84億元,比上年增長7.0%。形成1個千億級IT(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產業集群和1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擁有大型工業企業101家,中型工業企業327家。產值超億元企業934家,其中十億元以上企業109家,百億元以上12家。
Ⅳ 作為全國首個市場主體破百萬縣級市,崑山究竟有多發達
標題:作為全國首個市場主體破百萬縣級市,崑山究竟有多發達?
作為全國首個市場主體破百萬縣級市,崑山究竟有多發達?崑山的主導企業是什麼;究竟是什麼產業帶動崑山發展的如此之快呢? 崑山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承接大城市的輻射和產業轉移,其次崑山的領導人有著很強的帶頭作用,有利於城市發展。崑山市是江蘇省直管縣級市,地處江蘇省東南部,位於上海與蘇州之間,北至東北與常熟、太倉相連,東與上海市嘉定、青浦交界,西與蘇州市相城區、吳中區、蘇州工業園區接壤,南部水鄉古鎮周庄鎮與吳江區毗鄰,通達浙江,下轄10個鎮、3個國家級園區。滬寧高速,蘇昆滬高速,蘇昆太高速,蘇州繞城高速穿區而過、312國道,機場路,滬寧鐵路,京滬高鐵橫貫全境。更有蘇州輕軌1號與上海市11號輕軌無縫對接。上海虹橋機場,高鐵站僅20分鍾;崑山地理位置優越。周圍都是大城市,這有利於帶動崑山的經濟發展。
Ⅵ 崑山gdp2021多少億
2021年,崑山全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700億元,同比增長7%,與2020年同比增長5%相比,逆勢高出2個百分點。
2021年,崑山規上工業產值邁上1萬億元新台階,同比增長12%;進出口總額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21%,創歷史新高;新增實際使用外資12.2億美元,同比增長16.9%。
簡介。
去年11月,崑山啟動實施新興產業生態聯盟計劃,推出總規模100億元的產業發展投資母基金,發布新顯示、新智造、新醫療、新能源、新材料、新數字「六新」產業「鏈長制」,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新興產業「高地」。
崑山主動對標世行最高標准,連續3年發布營商環境政策,先後推出營商環境白皮書、28條、16條營商環境新政,創新推出「昆如意」營商服務品牌,用足產業發展的「一流區位」、構建轉型升級的「一流生態」、厚植企業服務的「一流環境」。前不久,在2021第十六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暨首屆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崑山入選「2021年度中國營商環境百佳示範縣市」。
Ⅶ 紹興和崑山哪個發達
崑山市,畢竟是全國百強縣第一名。
紹興,簡稱「越」,古稱越州,浙江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遊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3個區、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陸域總面積為8273.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紹興市常住人口527.0977萬人,城鎮人口335.33萬人,城鎮化率66.6%,常住外來人口達79萬人。2021年,紹興市實現生產總值(GDP)6795億元,增長8.7%。
紹興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東連寧波,南臨台州和金華,西接杭州,北隔錢塘江與嘉興相望,是長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4]、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紹興位於東經119°53′03"至121°13′38"、北緯29°13′35"至30°17′30"之間,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
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東亞文化之都,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著名的文化古跡有蘭亭、禹陵、紹興魯迅故里、沈園、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
崑山,江蘇省轄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自秦代置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崑山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2010年9月,崑山與維也納、新加坡等五城市獲該年度聯合國人居獎。2016年1月,崑山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崑山市常住人口為2092496人
2019年,崑山先後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第一。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排名第一。2020年社科院發布《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第一。
2020年,崑山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76.7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0%。
2021年10月,入選「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榜單,被評為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
Ⅷ 崑山和蘇州哪個好
崑山好。
崑山,江蘇省轄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自秦代置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崑山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2010年9月,崑山與維也納、新加坡等五城市獲該年度聯合國人居獎。
2016年1月,崑山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崑山市常住人口為2092496人。
2020年,崑山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76.7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0%。
2021年10月,入選「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榜單,被評為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
文化事業:
2019全年新建圖書分館2家、24小時圖書館12家、智能書櫃20處。全年累計舉辦文化惠民活動超4000場。舉辦2019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來自全國20個省(區、市)的112個劇種、118個劇目匯聚崑山呈現了56場高水平演出,網路直播觀看量超過3500萬次。
Ⅸ 2020年GDP百強城市出爐:6城首入GDP萬億俱樂部,深圳人均GDP全國第一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正式公布, 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首次站上百萬億元,達到101.6萬億元,同比增長2.3%,是去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與此同時,全國31個省區市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GDP也相繼出爐。盡管,較2019年各地市GDP增速均有所下滑,但與去年一季度經濟罕見地大幅下降相比,絕大部分城市經濟增速已由負轉正並逐季加速度增長。
從地域方面來看,隨著我國對中西部貧困地區精準扶貧的不斷推進,中西部城市經濟受疫情影響較小,增速恢復較快,832個國家級貧困縣也全部脫貧摘帽。
相較之下,受海外疫情持續、貿易進出口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我國東部、東南部地區外向型經濟城市經濟恢復較緩慢,有的甚至低於全國增速。
因此,我國的城市經濟格局與發展趨勢也有了新的變化。
GDP萬億俱樂部增至23城,南京首入GDP十強
隨著江蘇南通、安徽合肥、陝西西安、山東濟南、福建泉州和福州先後披露2020年GDP突破萬億元的經濟數據, GDP萬億俱樂部得以迅速擴容,猛增至23座城市,新增城市數量為史上最多。
據時代數據統計,這23座GDP萬億俱樂部城市的經濟總量達到38.36萬億元,佔中國GDP總量的37.76%,接近四成。 從所在省份來看,江蘇省擁有的GDP萬億俱樂部城市最多,達到4座,分別是蘇州、南京、無錫和南通;其次是廣東,分別是深圳、廣州和佛山。
從省會方面來看,在2020年新增濟南、合肥、西安、福州4座省會城市後,GDP萬億俱樂部城市中省會城市數量已激增至11城,「強省會」區域發展格局的越趨明顯。其中,成都已是西南地區的經濟龍頭,與重慶一起協同發展;西安則是整個西北地區的經濟支柱。
從單個城市GDP來看,一線城市依然占據榜單前四;天津GDP相對出現了「縮水」,掉出榜單前十;南京則經過不懈努力,2020年GDP實現4.6%的中高速增長,首次闖入GDP全國十強。
此外,重慶2020年GDP首次突破2.5萬億元,與一線城市廣州的經濟總量僅差16.32億元;蘇州2020年GDP首次突破2萬億元,GDP2萬億+城市擴容至6城。
深圳人均GDP首超克拉瑪依列全國第一
從城市人均GDP方面來看,以2019年末常住人口數量計算, 深圳人均GDP繼續保持正增長,由2019年的20.04萬元增至20.59萬元,首次超越石油之城克拉瑪依成為全國第一 ;克拉瑪依人均GDP則下滑至19.18萬元,位列全國第二;來自江蘇的無錫、蘇州、南京分列三至五位。
此外,內蒙古煤城鄂爾多斯人均GDP也有所下滑,由2019年的17.27萬元降至16.93萬元,掉出人均GDP全國前五;廣州人均GDP達到16.35萬元,進入全國前十;上海人均GDP增速減緩,掉出全國前十。
舟山GDP增速領跑全國,西部增速普遍較高
從城市經濟增速方面來看,浙江舟山GDP增速繼續領跑全國,達到12%,並創下12年來新高。 作為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舟山背靠上海、杭州、寧波等大中型城市、面朝太平洋,區位優勢明顯。藉助浙江自貿區以及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的優勢,舟山加快石油貿易及其全產業鏈的發展,其中,石油化工業、機械製造業、船舶修造業和水泥及製品業等4個行業產值同比分別增長232.8%、24.3%、21.7%和14.1%,合計產值約佔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三。
其後, 甘肅金昌和廣西梧州是為數不多全年增速達到8%的兩座城市,2020年GDP增速分別為8.7%和8%。 金昌市地處我國西北地區,鎳資源豐富,素有中國鎳都的美譽,並圍繞現有資源大力推進工業強市的發展戰略,工業增加值逐年遞增,其下轄永昌縣原為國家級貧困縣之一,已於2018年10月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
梧州市地處廣西東部,位於潯江、桂江、西江三江交匯處,是廣西的東大門,也是西部大開發12個省市區中距離粵港澳大灣區最近的城市,工業發展迅速,主要圍繞冶金新材料產業,加快鋼鐵管材、不銹鋼、再生資源、陶瓷、鈦白、石材、林木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並興建產業園區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其下轄龍圩區、蒙山縣、蒼梧縣、藤縣4個國家級貧困縣也全部脫貧摘帽。
此外,經濟增速較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廣西、雲南、西藏、新疆、甘肅、寧夏等西部地區。在經濟Top21座城市中,除浙江舟山、山西晉城、福建寧德和廈門4城均來自中西部地區外,其餘均來自西部地區,單廣西就有6座城市增速在6%以上。
江蘇13城全數進入GDP百強名單
盡管中東部地區經濟增速趨緩,但中東部地區城市GDP依舊強勁,在GDP百強城市佔據較大比例。其中, 江蘇下轄的13座城市GDP均超過3200億元,全部進入GDP百強城市 ;山東有11座城市進入GDP百強城市;廣東有10座城市進入GDP百強城市。
同時,中部經濟強省河南有9座城市進入GDP百強城市;東部經濟強省浙江有8座城市進入GDP百強城市。此外,四個直轄市北京、上海、重慶、天津均入圍;海南、寧夏、青海、西藏4個省市區無一城市進入。
2020年GDP百強城市總榜
總體上來看,2020年GDP百強城市與2019年的百強城市名單相差無幾,但排名變動較為明顯的是廣東東莞、河南焦作、內蒙古呼和浩特及包頭。 其中,廣東東莞排名下滑5位,跌出20強;河南焦作下滑39位、內蒙古呼和浩特及包頭分別下滑6位和3位,跌出100強。此外,雲南曲靖上升13位進入百強城市;福建龍岩及四川宜賓分別上升8位和7位進入百強行列。
據時代數據統計,GDP百強城市的經濟總量達到72.05萬億元,佔中國GDP總量的70.82%,超過七成。 同時,2020年GDP百強城市的入圍門檻也有所提高,從2019年的第100位2705億元提升至2019年的第100位2802.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