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成都經濟價值如何打造

成都經濟價值如何打造

發布時間:2022-09-08 23:41:01

『壹』 四川省會成都,憑什麼能成為新一線首位城市


近幾年大成都的發展,可以說是突飛猛進,2019年「新一線」城市排行成都又是位居榜首,連續四年穩居第一,經濟、旅遊、交通、文化、商業……發展,全面鋪陳,用短短時間,證實了城市價值兌現的速度和實力!


城市向前,讓世界看見成都速度


從成都的長期規劃綱要來看,便可以洞悉城市宏偉的發展藍圖,以一山兩城,綠色城市為核心去打造體量極大的綠色宜居城市。而城市的規劃,直接反映在城市的交通上。目前,成都幾條地鐵線路同時在建,到2020年,成都將擁有13條地鐵線;高鐵、高速網四通八達,幾個小時便可以跑遍成都周邊各個城市;此外,作為國內屈指可數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成都的國際航線、外國領事館數量在「新一線」城市中位列第一,步入國內航空城「第一方陣」!



千百年來,成都人開交通、看世界、啟教化、活經濟、興文化,不斷創造著新事物、新思想,推動著這座和諧包容的城市不斷前行;如今天府恆大文化旅遊城,用領先世界的眼光與幸福生活的無限期待,助力這座悠閑輕松的城市再添美好!

『貳』 成都的經濟產業支柱是什麼

成都的經濟產業是電子信息、汽車製造、食品飲料、裝備製造、生物醫葯五大支柱產業。

政府大力支持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優勢產業領先發展、規模發展,超前布局人工智慧、精準醫療、虛擬現實、感測控制、增材製造等未來產業。

成都經濟總量、工業增加值、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占重慶的69%、75%、84%,而增速還分別低3個、3.5個、1.6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差距仍在擴大。

(2)成都經濟價值如何打造擴展閱讀

成都為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目前在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葯產業,化學化工產業,傢具和鞋業製造產業,動漫和傳媒產業,會展產業,旅遊業等取得巨大成就。

成都是中國國務院確定的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人數上1000人的有回族、藏族、滿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朝鮮族等十個民族。

《2016年世界城市評級報告》中,成都進入全球城市百強,排名僅次於北上廣深;《2017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成都以98.97的高分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

『叄』 成都實施「東進、南拓、西控、中優、北改」空間戰略解讀

空間戰略重點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提升城市目標、城市性質和城市職能。新總規確定城市發展總目標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城市性質為「國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中心和世界旅遊目的地」;城市職能為「五中心一樞紐」,包括西部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綜合交通通信樞紐。

二是優化城市空間結構,重塑城市經濟地理。調整中心城區范圍。為打破城市圈層式發展格局,將中心城區范圍由原繞城高速以內區域擴大至所有的市轄區,具體包括金牛、武侯、龍泉驛、雙流等11個行政區以及高新區、天府新區直管區(為11+2的區域結構)。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布局形態。將城市布局由原來的「兩山夾一城」轉變為「一山連兩翼」,龍泉山由原來的生態屏障轉變為城市綠心;在現有南北城市軸線基礎上規劃東西城市軸線,形成整個城市南北向、東西向聯動發展格局,並制定了「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差異化發展策略。完善國家中心城市功能體系。將國家中心城市「五中心一樞紐」的功能在全域統籌布局,構建「雙核聯動、多中心支撐」的功能體系,推動城市由單極發展向雙城時代邁進,由圈層式發展向多中心支撐邁進,由同質化競爭向錯位發展邁進。

三是優化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配套。針對城市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公共配套不足、城市活力缺失、文化彰顯不足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規劃措施,包括:開展全域總體城市設計,明確城市特色風貌和空間形態結構;促進文化與城市建設融合,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規劃「8+X」條城市通風廊道,對廊道內建築的高度、密度和布局形式等方面強化管控,改善城市的通風環境,緩解霧霾;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及設施保障服務水平,規劃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等方面。

拓展資料:未來5年成都新格局:"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國際在線四川頻道報道(劉世光):4月25日上午,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在成都開幕。范銳平代表中共成都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未來五年,成都將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

展望今後五年,成都將圍繞「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總體目標,建設「五個城市」,堅持「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級、全方位變革發展方式、全方位完善治理體系、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質——成都的新發展理念具體體現為建設「五個城市」。其中,首提和諧宜居生活城市。

「五個城市」,即:貫徹創新發展理念,建設創新驅動先導城市;貫徹協調發展理念,建設城鄉統籌示範城市;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貫徹開放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貫徹共享發展理念,建設和諧宜居生活城市。其中,和諧宜居生活城市為首次提出。
到2020年,成都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2年基礎上「兩個翻番」的發展目標;到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1萬億元。
報告認為,城市能級水平體現城市價值,決定城市在全球競爭格局中的影響力、輻射力和集聚力,成都必須增強西部經濟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文創中心、西部對外交往中心、綜合交通通信樞紐等「五中心一樞紐」支撐功能。

成都將優化拓展城市空間,實施「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重塑城市空間結構和經濟地理,全面增強城市承載能力,不斷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適度。

「東進」,就是沿龍泉山東側,規劃建設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和現代化產業基地,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開辟城市永續發展新空間,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南拓」,就是高標准、高質量建設天府新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優化空間結構,完善管理體制,建成行政政務服務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國際會展中心、區域性總部基地、高新技術產業服務基地。

「西控」,就是持續優化生態功能空間布局,大力發展高端綠色科技產業,提升綠色發展能級,保持生態宜居的現代化田園城市形態。

「北改」,就是建設提升北部地區生態屏障,保護好歷史性、標志性建築,加快城市有機更新,改善人居環境。

「中優」,就是優化中心城區功能,降低開發強度、降低建築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產業層次,提升城市品質。

報告認為,要堅持完善城市體系與提升城市功能互促共進,成都將構建「雙核聯動、多中心支撐」網路化功能體系。「雙核聯動」是指推進中心城區和高新區有機更新,打造現代服務業發展增長極核;推動天府新區產城融合,打造新興增長極核。「多中心支撐」是指堅持把國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與城市總體規劃布局有機銜接,以城市戰略規劃引領城市空間布局和經濟地理,構建與城市資源稟賦和環境特徵相匹配的城鎮空間布局,加快形成先進製造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服務中心、文化創意中心、公共服務中心、商業中心、消費中心、物流中心等各具特色、功能互補的區域性多中心發展格局。

『肆』 成都是怎樣發展得如此繁華的

西南地區比較出名的城市應該是重慶,重慶雖然是一座山城,但曾經也是一個革命根據地,因此很多人對重慶都不陌生。西南地區第二出名的城市應該就是成都了。近些年來成都,已經躋身為國內前幾的二線城市。我們都知道成都是四川省省會,也是西南地區唯一個副省級市,特大城市。發達的地區,很多地方都是有地域優勢,而成都既不靠海也不沿江,它是怎樣發展地這么繁華呢?

3、成都的文化很讓人喜歡,這里的人們喜歡慢悠悠的生活。快節奏的生活比較疲憊,而成都作為一個比較繁榮但是節奏很悠閑的城市,可以留下很多人才。

『伍』 成都是靠什麼產業帶動起來經濟的且成都的公司主要以經營什麼為主拜託各位了 3Q

成都的主要產業有旅遊業、農業。經濟、高新技術在西部都算老大 成都將先後啟動建設南部、東部、北部、西部四大新城,充分發揮新城聚集要素、人口和經濟的功能。根據安排,2008年「四大新城」的投入將超過50億元。 南部科技商務城:以行政中心、會展中心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為支撐,重點發展信息服務、數字娛樂、商務、物流等產業。2008年將進一步形成規模,開展南站公園及體育公園、電力隧道等公建配套項目的建設。 東部工業商務城:重點發展汽車製造、工程機械、電子元器件等現代製造業和與之配套的研發設計、展示交易、人才培訓、中介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2008年將加快開展三聖、洪河起步區、新客運站片區、十陵片區基礎設施建設,高壓電力遷改及下地項目、成渝高速公路、老成渝路改造等項目,開工建設100萬平方米以上的項目,盡快形成城市形象,帶動包括龍泉、十陵在內的東部新城建設。 http://93304650.qzone.qq.com 北部商貿城:重點發展商貿流通,配套發展物流、會展、酒店等相關產業,2008年要完成片區的總體規劃,加速引入社會資金建設北部「成都國際商貿城」,積極實施鳳凰山片區改造 (含機場搬遷),金牛區、新都區要加快成彭高速入城段道路沿線的拆遷安置工作,確保年內完成主體建設,興城公司要做好川陝路改造的前期工作,確保10月開工。 西部健康休閑城:以高新西區為核心,包括郫縣、溫江相關區域,重點發展教育、醫療、文化、旅遊等服務業。2008年要研究確定發展規劃,完成IT大道入城段的建設,啟動老成灌路城外段的建設,為片區的發展打下基礎。將通過3至5年的努力,使四大新城成為城市核心功能的拓展區域,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承接經濟、人口轉移的重要載體。

『陸』 成都的經濟發展機遇如何

成都將66個產業功能區,推動電子信息、汽車製造、生物醫葯、食品飲料、裝備製造五大支柱產業能級躍升,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五大優勢產業快速崛起,人工智慧、精準醫療、虛擬現實等未來產業超前布局,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形成了7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綜合競爭力位列全球62位、中國最佳營商環境榜首城市、中國最佳表現城市……范銳平給大家分享了成都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單」,並詳細介紹了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

『柒』 成都溫江是靠什麼發展經濟的

成都溫江主要是以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為發展,它是從1992年正式成立至今,已有19年歷史。

2012年溫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2.35億元,增長1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17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60.94億元,增長15.0%;第三產業增加值126.23億元,增長11.8%。

一、二、三產業對溫江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5%、62.7%和35.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5828元,增長12.6%。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5.6:54.1:40.3調整為5.0:53.2:41.8。

『捌』 成都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這是一座把野心藏在吃喝玩樂表象下的城市,她的野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相比2013年增長1.5倍。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889.3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去年7月“成都人才新政12條”實施,短短10個月就有本科以上人才17.62萬人落戶,其中30歲及以下青年人才佔八成。

成都——通過新型工業化注入內生動力。2004年成都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基於新型工業化的落實,尤其是電子信息產業和汽車,幾乎是從零起步,迅速成為成都發展的支柱產業和增長帶動力量。

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例,2016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4800億元、增長3.5%,其中軟體業務收入2300億元、增長12%。到2020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總規模將力爭達到10000億元,成為首個上萬億的工業產業,建設為國家先進電子製造基地和世界軟體名城,為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西部經濟中心提供有力支撐。成都——中國城市中自我營銷、自我推廣意識最濃,營銷也很成功的城市。成都是中國城市較早開始城市營銷,並取得成效的城市。今天成都在中國類似於網紅級知名度和好感的城市,與一系列城市營銷是分不開的。

閱讀全文

與成都經濟價值如何打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喜歡美女的腳 瀏覽:409
教資面試防控健康卡是什麼 瀏覽:792
為什麼感覺一直被婚姻消耗 瀏覽:711
農林牧副漁有什麼事業編 瀏覽:157
幸福在望老妹現在哪裡發展啊 瀏覽:417
明日之後生存手冊怎麼切故事手冊 瀏覽:490
講故事的網站哪裡下載 瀏覽:656
江海濤是做什麼事業的 瀏覽:388
經濟學碩士都讀哪些書 瀏覽:94
婚姻憂慮怎麼辦 瀏覽:962
韓國婚姻法是什麼樣 瀏覽:706
最遺憾的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26
江西哪裡美女放飛孔明燈 瀏覽:721
喬致庸個陸家小姐婚姻怎麼樣 瀏覽:751
婚姻法規定在家帶孩子工資怎麼分 瀏覽:930
入浙健康碼怎麼申請 瀏覽:31
美女在海邊怎麼贊美 瀏覽:713
美女說我唱歌很好有天賦怎麼回答 瀏覽:946
如何平衡生育與事業的矛盾 瀏覽:672
為什麼有的人一定要愛情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