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湖泊沼澤化怎麼發展經濟

湖泊沼澤化怎麼發展經濟

發布時間:2022-09-08 21:20:57

❶ 沼澤地形成的原因以及措施

湖泊變沼澤:
河水挾帶著泥沙匯入湖泊,因為水面的突然變寬,水流速度減慢,攜帶泥沙的能力減弱,泥沙便在湖邊沉積下來,形成淺灘。
森林變沼澤:
在森林地區,枯枝落葉不斷在林下堆積,就像給地面蓋了一層很厚的被子,既能大量積蓄雨水,又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使之保持著過度濕潤的狀態。在碳化過程中,土壤中大部分的礦物養分流失,使草木死亡,繁茂的苔蘚植物取而代之。苔蘚植物能保留大量水分,使植物殘體的分解過程減慢,泥炭逐漸堆積,並形成沼澤。
其他:
過於濕潤的地區,雜草得以大量繁殖,並形成厚實的草層,土壤通氣狀況變壞,碳分逐漸減少,使原有植物逐漸衰亡,生長水蘚等喜濕性植物,它們有很強的蓄水能力,這就更加強了土壤的濕潤狀況,草甸沼澤化得以迅速發展。

你這措施是指什麼啊?

❷ 河流、湖泊的沼澤化

堆積作用是地球淺表始終存在著的外力地質作用之一。只要地形有勢差,岩石的風化產物就會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不斷被侵蝕、搬運,最終進入地形低窪處的河流、湖泊和沼澤,並暫時或永久地停積下來。受氣候條件和區域地質背景的影響,不同的陸表水體可以有不同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環境,堆積作用形成的沉積物也會有種類差異。歸納起來大致分為三種,即碎屑沉積物、生物沉積物和化學沉積物。

(一)碎屑沉積

碎屑沉積形成的物質主要是黏土、淤泥、砂礫等。受水下地形和水動力條件的支配,沉積物大體呈現出由河流上游向下游,由河床中心向岸帶,由河流出口向三角洲,由湖岸向湖心,顆粒由粗變細的分選格局。隨著沉積層不斷加厚,水流流速逐漸減弱,細粒物質所佔比例會增大,甚至形成較厚的淤泥層,在水流相對滯緩的湖泊和沼澤,淤泥層不斷累積,自重加大,其底部會被壓實,含水量也較上部有所減少。碎屑沉積物的不斷積累,使得水體空間減少,水深變小,有可能徹底改變河流、湖泊的形態。

(二)生物沉積

在水深較淺的濕地中,碎屑沉積物尤其是淤泥質的形成和發育,為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提供了立地的條件,同時充足的光照和溫暖的水熱環境有利於各種水生植物的生存繁衍,於是,苔草、蘆葦、香蒲、藨草等濕生和水生植物在世代交替中,不斷形成死亡的殘體,在水下氧氣不足的層位緩慢分解,加之產生的有機酸的防腐作用,促進了有機殘體的堆積,形成泥炭層。在水深相對較大的陡岸附近,因風浪較小,水流緩慢或湖水靜止,水面上可先出現浮水植物,繼而生長沼萎陵菜、漂筏苔草、水木賊等沼生植物,它們根莖纏繞交織在一起,形成植物浮氈。浮氈逐年加厚,其下部死亡部分會腐爛脫落,沉入湖底。當生物沉積物厚度足以使之與浮氈相接時,湖泊也就隨之消失,沼澤形成。生物沉積物分為腐殖質泥土和泥炭兩類。腐殖質泥土一般為富營養濕地所特有,主要由死亡的漂游生物如藻類等有機物組成,往往是在缺氧條件下形成的富含脂肪、蛋白質的不定型膠質塊,常呈橄欖色、灰色等,泥炭一般在貧營養濕地中形成,主要由漂浮植物、苔蘚和其他高等草本植物的殘體組成,或含有木本植物的殘體。

(三)化學沉積

隨水流進入河流、湖泊等的陸表物質,除岩石碎屑外,還有大量的溶於水的化學組分,包括Al、Fe、Mn、Si等氧化物的膠體溶液和K、Na、Ca、Mg等元素組成的鹽類,後者易溶於水,常呈離子狀態。其中膠體溶液進入河流、湖泊後,由於化學條件和物理環境的改變,產生凝聚、沉積,而以離子狀態存在的鹽類組分,也會在水交替緩慢、蒸騰蒸發作用強烈的水域中,濃度逐漸增大,當某種鹽分的濃度達到過飽和時,就會形成礦物晶體析出。

研究認為,河流、湖泊的化學沉積包括陸源的礦物碎屑、膠體和易溶鹽類。陸源碎屑以石英、長石、方解石和雲母等礦物為主,其中硅鋁氧化物的含量佔主導地位。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湖泊沉積物中,硅鋁氧化物含量達76%~87%,西南岩溶分布區的湖泊沉積物中,這一含量為58%~63%,而西北乾旱區只有36%~58%。因為沉積物中,若硅鋁氧化物所佔比例減少,鈣鎂氧化物所佔比例則相應增大,所以,在地質學中常常根據兩類氧化物的比例,鑒別現代或古代湖盆在不同時期所處的地球化學環境。當兩種氧化物的比值大於10時,湖泊為淡水湖發育階段,當比值小於10時湖泊處於鹹水湖或鹽湖階段。湖泊的化學沉積主要發生在入湖水量小於蒸騰蒸發量的內陸湖和潟湖地區,尤其易發生在乾旱地區。可溶鹽的化學沉積可分為碳酸鹽類,以石膏為主的硫酸鹽類和以鈉鹽、鉀鹽為主的氯化物沉積。需要指出的是,湖泊的退化不僅僅是指固體沉積物(碎屑、生物、化學)不斷增多,在水化學方面的表現還包括水質污染、咸化和富營養化,其中水質污染和人為富營養化是目前濕地生態功能破壞最嚴重的兩個方面。

❸ 高中地理

湖泊沼澤化有兩種發育過程:1、緩岸湖泊沼澤化。湖泊長期經泥沙淤積後,湖水變淺,在光照、溫度條件適宜的緩岸開始出現帶狀叢生植物。植物死亡沉於湖底,逐漸變成泥炭,使湖底變淺,最後整個湖底充填泥炭,湖泊便為叢生植物的沼澤所代替。2、陡岸湖泊沼澤化。在背風陡岸湖邊大量生長根莖植物,根莖相互交織成網,形成"浮毯",並有砂土停積其上。隨後大量喜濕植物開始生長,使"浮毯"不斷擴大和增厚。下層植物殘體脫落後堆積在湖底,一定時間後逐漸形成泥炭,湖泊變淺,水面變小,最後形成沼澤。
富營養化(Eutrophication)一詞原用於描述植物營養物濃度增加對水生態系統的生物學效應,但富營養化很難嚴格定義,因為任何一個水體的營養性質的描述常常是相對於以前的情況,而且每個水體對營養鹽響應存在差異。
中國科學院陳宜瑜院士在「湖泊富營養化的定義和演化歷史重建」總評述報告中介紹了湖泊富營養化概念歷史沿革。形容詞 eutrophe、mestrophe和 oligotrophe最初被Weber (1907) 用於描述決定泥炭沼澤發展初期植物群落的營養狀態。Naumann(1919)則用這3個詞描述含有低、中或高濃度氮、磷和鈣的淡水湖泊類型。Lindeman (1942) 在其「The trophic-dynamic aspect of ecology」 經典之作中,認為富營養化是湖泊發展過程中的自然過程。此後,Vollenweider (1968)率先用磷和氮對湖泊的營養狀態作定量依據提出一個分類系統。OECD(1982)擴大了營養狀態劃分的指標,將葉綠素和透明度也包括進來,並用每個變數的組平均值和標准差,發展了一種邊界開放的系統。到20世紀中後期,當富營養化及其影響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時,其所指的是人為富營養化(artificial eutrophication),即由社會的城市化、植物營養物的工農業利用及其廢棄物的排放等所引起的。
富營養化是自然演變過程,但不能忽視人類活動對富營養的促進作用。大規模養殖污染水質,圍湖造田,加速湖泊沼澤化進程。

❹ 沼澤地形成的原因

沼澤形成
水分狀況是沼澤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氣候和地貌條件直接或間接決定了地表水的數量和分布。年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的地區,空氣濕度大,於是在一些平坦的低地上和第四紀冰川作用形成的湖區(如北美、北歐、西歐)和低地或新構造運動緩慢沉降區、凍土區,由於排水不暢,地表可常年處於過濕狀態。這種過濕狀態改變了土壤通氣狀況,抑制了土壤動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動能力,破壞了土壤和大氣、植物之間的正常物質交換,使得在這種缺氧條件下,土壤中礦物質的潛育化過程和有機物質的泥炭化過程得到發展,因而形成了沼澤。熱帶地區氣溫高,植物殘體分解快,不利於泥炭的積累。但在雨量多、濕度大、植物的生產量高、常年積水的低窪地也能形成泥炭。因此,水分條件是形成沼澤的首要條件,地貌是形成沼澤的基礎。沼澤化過程包括:
①水體沼澤化
一般發生在風浪小的淺水湖泊和流速緩慢的小河中。從叢生植物開始,其形成過程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植物呈帶狀從湖岸向湖心侵移,這種沼澤化過程發生在淺水湖或河道中。初期在湖底有藻類和浮游生物的殘體與泥沙一起沉積在湖底形成腐泥。腐泥不斷加厚使湖泊漸淺,帶狀分布的高等植物也依次從湖岸向湖心推進。大量的植物殘體積聚在湖底,在水下缺氧條件下,形成了泥炭。泥炭一層層增厚,湖水變得更淺,最後整個湖盆變成沼澤。另一種方式是植物呈浮毯狀從湖岸向湖水面蔓延,這種情況常發生在風平浪靜的陡岸湖泊或流速緩慢的河流。在湖岸或湖底生長著浮水植物,如睡菜、漂筏苔草、毛果苔草等等。其根狀莖浮於水面,交織成網狀,向湖面蔓延增厚,形成「浮毯」。有時「浮毯」被風吹散變成「浮島」,「浮」島」相接時湖面縮小,殘留的水面,稱為「湖窗」。「浮毯」底部的植物殘體脫落於湖底形成泥炭,泥炭與「浮毯」之間,常有靜水層,最後靜水層消失,整個湖盆被泥炭填滿。
②森林沼澤化
林區的河谷和緩坡山麓或平緩的分水嶺,常有潛水以泉或慢流方式滲出,造成地表過濕。其上生長苔草等喜濕植物,隨後地面枯枝落葉和草丘欄截並保持大量地面徑流,水分下滲,致使鉀、氮、鈣、鎂等元素被淋溶而鉛、鐵、錳物質在土層下積聚,形成不透水層,造成土壤過濕,植物殘體在缺氧條件下,形成泥炭,發育為沼澤。森林附近的湖泊沼澤化或草甸沼澤化過程擴大了地表積水面積或抬高了林地地下水位,使土壤過濕;在地形平坦的採伐跡地或火燒跡地,由於森林被毀而蒸騰減少,破壞了土壤和水分平衡,造成地表積水;這些都會引起森林沼澤化。
③草甸沼澤化
關於草甸沼澤化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是植被的天然演替(由禾本科的根狀莖植物經過疏叢型植物到密叢型苔草)的必然結果,另一種認為是土壤缺氧條件造成的。地表常年過濕,是草甸形成沼澤的必備條件。由於地表過濕,大量的植物殘體得不到充分分解。植物殘體和腐殖質阻塞了土壤孔隙,缺氧的土壤條件導致泥炭的形成。禾本科植物逐漸被密叢型苔草所代替,於是出現了沼澤。

❺ 洞庭湖為什麼會出現圍湖造田的現象

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我國不少地區曾出現大面積圍墾湖泊,與河爭地的熱潮。據統計,全國被開墾的湖泊至少有100多萬公頃,損失淡水資源調節量350億立方米。近些年來,隨著各地經濟建設的發展,流域用水量劇增,湖泊來水量減少,入不敷出,水位下降,面積縮小,致使一些湖泊消失,一些大湖面積也大為縮小。

圍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澤化的進程,使湖泊面積不斷縮小,地表徑流調蓄出現困難,導致旱澇災害頻繁發生。如:湖北省由於湖泊不斷減少,萎縮後的湖泊已基本喪失了原有的調蓄功能,造成水旱災害面積呈逐年增長趨勢,20世紀50年代平均46萬多公頃,80年代增長到170多萬公頃,90年代以來的八個年頭里,除1993年外都大大超過80年代的水平。其次是水生動植物資源衰退,湖區生態環境劣變,使魚的種類不斷下降,數量減少。

❻ 淡水沼澤的發育

首先

在氣候濕潤的地區,河水挾帶著泥沙流入湖泊,由於水面突然變寬,水流速度減慢,泥沙在湖邊沉積下來,形成淺灘。一部分細小的物質,隨著水流漂到湖泊開敞的地方,沉澱到湖底。這樣年深月久,就使湖泊變得越來越淺。並且隨著湖水深淺的不同,各種水生植物逐漸繁殖起來。在沿岸淺水區,生長著蘆葦、香蒲;在較深的地帶,往往生長著睡蓮、浮萍、水浮蓮;在湖泊的深處,生長著眼子菜等各種藻類。這些植物不斷生長、死亡,大量腐爛的植物殘體,不斷地在湖底堆積,逐漸形成泥炭。隨著湖底的逐漸淤淺,又有新的植物出現,並從四周向湖心發展,湖泊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淺。當湖泊中的沉澱物增大到一定的限度時,原來水面寬廣的湖泊就變成淺水汪汪、水草叢生的沼澤了。

沼澤除了是由湖泊演變而成的,還有以下幾種情況:

低窪平原上的河流沿岸,在河水淺、流速慢的情況下,可以生長水草而逐漸形成了沼澤。在沿海的低地,反復被海水淹沒,海灘上雜草、蘆葦叢生,也可形成鹽沼澤。有些高原、高山地區,由於冬季地面積雪,到次年春夏季節冰雪融化,地面積水,短草和苔蘚植物雜生,也可形成沼澤。

在森林地區,枯枝落葉在林下不斷堆積,好像給地面蓋了一層很厚的被子,它既能大量積蓄雨水,又可減少土壤蒸發,保持著過度濕潤的狀態。又因為碳化過程的進行,土壤中大部分的礦物養分被淋失,造成草木死亡,而代之以繁茂的苔蘚植物。苔屬植物能保留大量水分,使植物殘體的分解過程減慢,泥炭開始堆積,逐漸形成沼澤。在我國大、小興安嶺的森林中,就可以看到這種森林沼澤化的現象。

在有些過於濕潤的地區,雜草大量繁殖,形成厚實的草層,使土壤通氣狀況變壞,碳分逐漸減少,原有植物漸趨衰亡,生長莎草、水蘚等植物。這些喜濕性植物,有很強的蓄水能力,因此更加強了濕潤狀況,草甸沼澤化得以迅速發展。四川西部的草地,有一部分就是這樣形成的。

當然,地質演變,湖泊由於堆積植物、沙土形成沼澤。森林因為樹頁或草木堆積和貯水作用形成沼澤。
下面是我國的一些沼澤分布及分類:
(1)沼澤濕地。中國的沼澤約1197萬公頃,主要分布於東北的三江平原、大小興安嶺、若爾蓋高原及海濱、湖濱、河流沿岸等,山區多木本沼澤,平原為草本沼澤。?三江平原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是由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沖積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沼澤分布區,1990年尚存沼澤約113萬公頃。三江平原無泥炭積累的潛育沼澤居多,泥炭沼澤較少。沼澤普遍有明顯的草根層,呈海綿狀,孔隙度大,保持水分能力強。本區資源利用以農業開墾,商品糧產出為主。大、小興安嶺沼澤分布廣而集中,大興安嶺北段沼澤率為9%,小興安嶺沼澤率為6%,該區沼澤類型復雜,泥炭沼澤發育,以森林沼澤化、草甸沼澤化為主,是我國泥炭資源豐富地區之一。?若爾蓋高原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是我國面積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澤區。特別市黑河中、下游閉流和伏流寬谷,沼澤布滿整個谷底,泥炭層深厚,沼澤率達20%--30%。本區以富營養草本泥炭沼澤為主,復合沼澤體發育。若爾蓋高原是我國重要的草場。?海濱、湖濱、河流沿岸主要為蘆葦沼澤分布區。濱海地區的蘆葦沼澤,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至鴨綠江口的淤泥質海岸,集中分布在河流入海的沖積三角洲地區。我國較大湖泊周圍,一般都有寬窄不等的蘆葦沼澤分布。另外,無論是外流河還是內流河,在中下遊河段往往有蘆葦沼澤分布。

(2)湖泊濕地。中國的湖泊具有多種多樣的類型並顯示出不同的區域特點。據統計,全國有大於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2711個,總面積約90864平方公里。根據自然條件差異和資源利用、生態治理的區域特點,中國湖泊劃分為五個自然區域。?東部平原地區湖泊,主要指分布於長江及淮河中下游、黃河及海河下游和大運河沿岸的大小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696個,面積21171.6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23.3%。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和巢湖即位於本區。該區湖泊水情變化顯著,生物生產力較高,人類活動影響強烈。資源利用以調蓄滯洪、供水、水產業、圍墾種植和航運為主。?蒙新高原地區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724個,面積19544.6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21.5%。本區氣候乾旱,湖泊蒸發超過湖水補給量,多為鹹水湖和鹽湖。資源利用以鹽湖礦產為主。?雲貴高原地區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60個,面積1199.4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1.3%,全系淡水湖。該區湖泊換水周期長,生態系統較脆弱。資源利用以灌溉、供水、航運、水產養殖、水電能源和旅遊景觀為主。?青藏高原地區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91個,面積44993.3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9.5%,本區為黃河、長江水系和雅魯藏布江的河源區,湖泊補水以冰雪融水為主,湖水入不敷出,干化現象顯著,近期多處於萎縮狀態。該區以鹹水湖和鹽湖為主,資源利用以湖泊的鹽、鹼等礦產開發為主。?東北平原地區與山區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40個,面積3955.3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4%。本區湖泊汛期(6-9月)入湖水量為全年水量的70-80%,水位高漲;冬季水位低枯,封凍期長。資源利用以灌溉、水產為主,並兼有航運發電和觀光旅遊之用。

❼ 沼澤化湖泊的形成和演化

湖泊的沼澤化指原來較深水的水體逐漸淤積變淺從而演化成泥炭沼澤的過程。如現今我國的江漢平原在數千年前是煙波浩渺的雲夢澤。全新世雲夢澤沉積的「雲夢黏土」在湖北沙市一帶最厚可達10m以上,黏土含量40%~60%,呈藍灰色,無層理,植物根系發育,表明其為湖泊演化到沼澤階段形成的沼澤沉積。滇池海埂以北區域的草海,如今風平浪靜,水草叢生,正在經歷由正常淡水湖泊向沼澤化湖泊演化的過程。

幾乎所有的湖泊都有一個產生—擴展—收縮—消亡的過程。實際上,上述最後一個發展階段多是湖泊演化為沼澤的過程。從地質的觀點來看,沼澤的生命是短暫的。由於植物遺體及砂泥的堆積,或由於地下水面的下降等原因,湖沼將會逐漸縮小直至消失。湖沼堆積作用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如圖6-22所示,第一階段水體較深,為開闊的較安靜的淡水湖泊中央漂浮著藻類及浮游生物。第二階段這些生物死亡後沉於水底,通過「腐泥化作用」的演化過程形成腐泥。與此同時,湖泊邊緣的淺水地帶及沼澤地帶的高等植物,通過「泥炭化作用」的演化過程形成泥炭。到了第三階段,位於湖泊中央的腐泥堆積逐漸增厚,湖水隨之日益變淺。與此同時,湖泊邊緣地帶的沼澤植物和泥炭層也逐漸向湖泊中央推進,因此湖泊面積日益縮小,以致和湖泊中央的腐泥相接觸。到了最後階段,由於植物大量繁殖和堆積的結果,原來是湖泊的地方都變成了沼澤甚至成為陸地,因此整個湖泊區只有高等植物生長和泥炭形成了。

圖6-22 潮濕氣候區湖沼的演變及其沉積作用

❽ 沼澤化的沼澤化過程

水體沼澤化主要是在湖泊中進行的,流速緩慢或停滯的小河也可能沼澤化。湖泊經過長期的泥沙淤積、化學沉積和生物沉積,湖水變淺,在光照、溫度等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開始生長喜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由於死亡植物不斷堆積湖底,在缺氧條件下,分解很慢,植物殘體逐年累積而形成泥炭。隨著泥炭的增厚,湖水進一步變淺,湖面縮小,最後泥炭堆滿湖盆,水面消失,整個湖泊水草叢生,演化為沼澤。所以湖泊變成沼澤是自然演替的必然結果,它標志著湖泊的消亡。但是,由於湖盆特徵不同和區域地理的差異,湖泊沼澤化過程也不完全一樣。
緩岸湖泊沼澤化
沼澤化是從邊緣開始的。首先在岸邊淺水帶生長挺水植物,因水深不同,挺水植物群落呈同心圓狀有規律的分布,向湖心逐漸生長沉水植物。注入湖泊的水流所攜帶的泥沙淤積和死亡植物殘體的堆積,使淺水帶逐漸向湖心推移,沼澤植物也向湖心蔓延,最後整個湖泊長滿了沼澤植物。例如中國小興凱湖就是很好的例子,目前正處於沼澤化階段(圖1)。小興凱湖南岸湖底坡度不大,緩緩向湖心傾斜,從岸邊到湖心,植物呈有規律的分布:沿岸濕潤地帶為小葉樟群落,生長茂密,
多呈純群落,水深10厘米以內地帶,為苔草—小葉樟群落,有稀疏草丘;水深20厘米左右的湖灘,以蘆葦群落為主,局部地段生長狹葉甜茅,呈斑狀鑲嵌在蘆葦群落中間;在湖灘與湖心鄰接的地方,風浪作用較大,泥沙在這里淤積,湖水變淺,甚至露出水面,生長了菰,湖心水深1~2米,生長了沉水植物竹葉眼子菜等。目前,湖灘不斷擴大,蘆葦、甜茅群落向湖心侵入,湖泊正在日益收縮。四川省若爾蓋高原湖群區,淺湖沼澤化的植物帶與小興凱湖不同(圖2),在濕潤的湖灘上,主要生長著苔草屬植物,形成高大的團塊狀草丘;20~40厘米深度的淺水帶,生長著杉葉藻、針藺等挺水植物;超過40厘米深的地帶,則生長著藻類和眼子菜等沉水植物。西藏高原沼澤也有類似情況。
陡崖湖泊沼澤化
沼澤化是從水面植物繁殖過程開始的。在背風側的湖面生長著長根漂浮植物,它們根莖交織,常與湖岸連在一起,形成較厚的漂浮植物氈,俗稱漂筏。隨著植物不斷繁殖、生長,
浮氈逐漸擴大,厚度增加,浮氈下部的植物殘體,在重力作用下脫落湖底,年積月累,使湖底變高。浮氈布滿水面,但與湖底之間尚存在水層,隨著時間推移,湖底泥炭堆積愈來愈厚,直至水層消失,兩者相接,湖泊最後演化為沼澤。漂浮植物氈布滿湖面需經歷長期的演化過程。初期由於風浪作用,往往使浮氈碎裂,小塊漂筏像綠色小舟,隨風漂游散布在湖中;沼澤化後期,各漂浮植物氈逐漸擴大,彼此結合,布滿整個湖面,但在個別接觸處還有局部明水,稱為湖窗。此外,因漂浮植物種屬不同,以及受其他因素影響而造成生長狀況的差異,使浮氈厚薄不均,薄層地段人畜行走其上,有沉陷危險,在東北地區把這種現象,叫做「大醬缸」。當年中國紅軍長征走過的「草地」,有些沼澤就是「人陷不見頭,馬陷不見頸」的漂筏沼澤。
陡岸湖泊沼澤化雖然不及緩岸湖泊沼澤化普遍,但在中國東北和西南地區,以及西北內陸地區的一些湖泊都可看到。如黑龍江省撫遠縣境內的蘆清河泡子,東岸發育著寬約5米左右的漂筏苔草浮氈,其下有泥炭堆積,中間為水層,人行其上此起彼伏。漂筏層表面無積水,腳踩處因承受壓力下沉,湖水徐徐上升。雲南騰沖縣的北海,由苔草、鳶尾、睡菜和燈芯草形成的漂筏,寬約1000米,湖底堆積有泥炭;在湖泊邊緣草根層與泥炭層相連,至湖心兩者之間有2米多的水層,漂筏中間有明水湖窗。若爾蓋高原沼澤區錯拉湖西南岸的甜茅漂筏,目前正在繼續擴展中。此外,人工湖泊——水庫,也可以沼澤化,在岸邊形成漂筏層。
上面所舉的都是湖泊正在沼澤化的例子。由昔日的湖泊已演變為沼澤的,在全國各地也不少,這是通過地貌形態特徵的觀察以及植物孢子花粉和殘體的分析鑒定所證明了的。如吉林省輝南縣的西大甸子,過去曾是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現在已完全變成沼澤,堆積了平均6米多厚的泥炭層;柳河縣安口鎮姜家店的古火口湖,已變為沼澤並堆積了較厚的泥炭層。
河流沼澤化
在流速緩慢或水流停滯的小河或河流的個別河段,在岸邊甚至到河心,常見到水草叢生的沼澤化現象,其發育過程大部分與陡岸湖泊沼澤化相似。如三江平原的一些河流,由於地勢低平,坡降很小,流速緩慢,河道彎曲,水草叢生,具有沼澤性河流的特點。撓力河、七星河、青龍河的許多河段,在河道中心生長著沉水植物狹葉眼子菜和浮水植物睡蓮;河道兩側靠近河漫灘生長著漂筏苔草、睡菜和狹葉甜茅形成的浮氈;在低河漫灘水分停滯的地方,則發育了毛果苔草沼澤。也有一些河流,如別拉洪河、濃江、鴨綠河的中上游段,具有陡岸和緩岸湖泊沼澤化的共同特點,植物既由岸邊向中心蔓延,在水面還生長漂浮植物形成的薄層植物氈,使河道呈現明流和暗流相互交替的現象。這種河流沼澤化演替方式,在若爾蓋高原沼澤區也同樣存在。沼澤化河流的泥炭層一般較薄,有的地段沒有泥炭堆積,這是因為死亡植物未完全分解的殘體在緩慢流動的河水中被沖走的緣故。

❾ 圍湖造田的利與弊

好處:能擴大耕地面積,擴大土地面積,緩解土地短缺問題

圍湖造田的惡果

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湖泊在迅速減少,僅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減少了543個。據長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五省湖泊資料的統計,解放初原有湖泊面積達2.9萬平方千米,到了20世紀80年代,保留的面積僅為1.9萬平方千米,消亡了1萬多平方千米的湖泊面積,素有「千湖之省」美稱的湖北省,20世紀50年代有1066個湖泊,目前僅剩309個湖泊。被譽為「水鄉澤國」的江蘇省境內水網密布,湖盪眾多,自1957年以來,因圍湖造田所削減的湖泊達 1500多平方千米,消亡的湖泊已有40多個。

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我國不少地區曾出現大面積圍墾湖泊,與河爭地的熱潮。據統計,全國被開墾的湖泊至少有100多萬公頃,損失淡水資源調節量350億立方米。近些年來,隨著各地經濟建設的發展,流域用水量劇增,湖泊來水量減少,入不敷出,水位下降,面積縮小,致使一些湖泊消失,一些大湖面積也大為縮小。

圍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澤化的進程,使湖泊面積不斷縮小,地表徑流調蓄出現困難,導致旱澇災害頻繁發生。如:湖北省由於湖泊不斷減少,萎縮後的湖泊已基本喪失了原有的調蓄功能,造成水旱災害面積呈逐年增長趨勢,20世紀50年代平均46萬多公頃,80年代增長到170多萬公頃,90年代以來的八個年頭里,除1993年外都大大超過80年代的水平。其次是水生動植物資源衰退,湖區生態環境劣變,使魚的種類不斷下降,數量減少。

閱讀全文

與湖泊沼澤化怎麼發展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觸手可及去哪裡能看到 瀏覽:185
為什麼喜歡美女的腳 瀏覽:409
教資面試防控健康卡是什麼 瀏覽:792
為什麼感覺一直被婚姻消耗 瀏覽:711
農林牧副漁有什麼事業編 瀏覽:157
幸福在望老妹現在哪裡發展啊 瀏覽:417
明日之後生存手冊怎麼切故事手冊 瀏覽:490
講故事的網站哪裡下載 瀏覽:656
江海濤是做什麼事業的 瀏覽:388
經濟學碩士都讀哪些書 瀏覽:94
婚姻憂慮怎麼辦 瀏覽:962
韓國婚姻法是什麼樣 瀏覽:706
最遺憾的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26
江西哪裡美女放飛孔明燈 瀏覽:721
喬致庸個陸家小姐婚姻怎麼樣 瀏覽:751
婚姻法規定在家帶孩子工資怎麼分 瀏覽:930
入浙健康碼怎麼申請 瀏覽:31
美女在海邊怎麼贊美 瀏覽:713
美女說我唱歌很好有天賦怎麼回答 瀏覽:946
如何平衡生育與事業的矛盾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