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困境怎麼破解

經濟困境怎麼破解

發布時間:2022-09-08 15:30:42

❶ 如何破解五重原因下的實體經濟困境

五重原因下的實體經濟困境
1、要素邊際收益遞減,要素驅動紅利導致增長中樞下移。
首先是勞力的要素,這方面到現在還不是非常嚴重。過去十年來有一點緩緩的下滑,2017年以後將加速下滑。隨著老齡化會不斷加劇,過去靠勞動力的改革現在有了很大的制約;其次是資本市場,本世紀開始,資本的收益遞減已經非常明顯,過去的那種方式,是一種高消耗、高投入低產出的粗放式的,資本的邊際遞減危機已經非常明顯。因此我們必須要增加全要素生產,通過創新,通過提高效率來解決問題。
2、政府主導動力枯竭、公共服務功能欠缺、內生增長匱乏。
由於中國政府更多的還是一個發展型政府,而不是公共服務型政府。在市場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越位和錯位,在市場不能發揮作用或容易失靈的地方卻大量缺位,導致了生、老、病、居、教等方面的後顧之憂問題。
此外,居民預防性儲蓄過多,消費意願和能力不足。中長期來看,宏觀經濟的可持續增長需要消費潛力的不斷釋放。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居民貧富差距的下降可以提高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刺激有效需求。
3、國有企業產能過剩、擠壓民營經濟,經濟活力下降。
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比如浙江、廣東,仍然保持比較高的增長速度,在西部地區,由於政府大量的投入,使得經濟增長很高,更多的是靠政府而沒有形成內升增長的基礎,這些國有企業往往憑借控制資源能源與優先獲取金融資源的優勢而占據過多要素,而民營中小微企業則面臨比其他地區民營經濟更為突出的融資難、生產成本高等問題,發展嚴重受限,這就使得當地市場沒有一個良性的競爭機制,經濟活力下降。
4、政府自身的目標管理缺失、不作為和慢作為現象嚴重。
這些年有所好轉,但仍然有比較大的問題。政府與經濟活動至今密切相關,市場在資源的配置中和沒失靈的地方仍未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政商關系仍密不可分,「跑項目、拿批文」,政府的各種程序審批、項目審批、准入壁壘依然眾多。維護和服務性的有能、有為、有效及有愛的有限政府的目標還遠沒達到。
5、對「新常態」的理解出現偏差。
不少人認為新常態經濟下滑是正常的,這是錯誤的理解,「新常態」是指粗放式的高投資、高消耗、高污染所支撐的高速增長不可持續,因此,政府要在提高市場效率與社會公平正義安定有序治理方面要有新作為,使得還沒有進入平衡增長軌道的中國經濟保持一個中高速增長。放棄粗放式高速增長、提倡政府簡政放權以及減少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為不應該與不作為、放任經濟放緩劃等號。
最後,這五重原因可進一步歸納為三個結構性失衡:經濟結構失衡、體制結構失衡、治理結構失衡。這三個結構性失衡是層層遞進的,經濟的失衡是表面現象,體制的失衡是深層原因,治理的失衡則是根源。

❷ 40歲失業陷入經濟困境怎麼辦

       人到中年,有可能負債,有可能因為行業沒落,需要重換賽道重新找工作。很多人在這件事情當中來回徘徊,來回焦慮,為什麼尋找不出新的路徑,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你是不是目前還在焦慮當中?你今天是不是依然面臨著徘徊和選擇,但是根本沒有找到進入一個行業轉型升級的密碼?

      我說這么多不是為了給你吹牛給你灌雞湯,我只是從這個層面告訴你,想要擺脫經濟困境,首先要突破自己的思維局限,如今我也開了自媒體的號,全平台同名,每天發布我13年來關於家政創業總結的各種經驗方法,不為別的,只希望自己走過的彎路,你能從我這里聽取經驗,跳過這些坑。

     關注我,一個和你一樣普通的家政創業者。

❸ 怎樣解決經濟危機

「沒有哪一個單一產業或者單一政策可以讓產業升級,這需要過程。沒有哪一兩個國家能充當火車頭作用,引領世界走出經濟困境。走出經濟困境需要每一個國家去努力。」昨日在中山大學中文堂,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與廣東各界進行了題為《中國奇跡與廣東創新》的對話。克魯格曼表示,全世界仍未走出經濟危機,各國走出危機需要依靠提升內需,而不能再依靠出口。
經濟前景慎言樂觀
「目前世界經濟危機非常嚴重,全球產品經濟總量自1930年以來第一次下跌,其中美國降了3%,德國降了4%,日本降了6%。盡管中國可能還會向前發展,但是總體來講全世界多數國家都是陷入低迷,全球貿易量也在萎縮,這是前所未有的。」在談到經濟危機,克魯格曼表示要慎言樂觀。他表示,要回到上世紀的大蕭條時期才會看到如此大的世界貿易量的跌幅。
克魯格曼認為,目前世界經濟整體而言並沒有指標能夠說明現在世界經濟正在增長,所有指標都指向「收縮」,唯一樂觀的是,衰退的步伐和程度在慢慢放緩。
當被問到哪些國家可能充當經濟復甦的「火車頭」時,克魯格曼認為,走出經濟危機沒有哪一兩個國家能充當火車頭。相反,需要全球所有的大國,乃至每一個國家共同努力。
中國急需提振內需
「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正在提高,我對中國的成就充滿贊賞。」在贊賞中國的經濟成就之餘,克魯格曼提醒中國人民不應為已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中國仍是相對貧窮的國家,中國工人平均工資是美國工人的4%,跟1975年的韓國類似。目前,即使墨西哥生產工人的工資也是中國工人工資的3倍。」
中國怎樣才能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升級到生產資本密集型產業?克魯格曼認為,中國必須更依靠提高內需,而不是出口。克魯格曼表示,在全球化的推動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新加坡和韓國都依靠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獲得成功,實現了國家的發展。但克魯格曼認為:「出口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畢竟是有限的,其他國家也效仿的話,市場遲早會飽和,所以不可能說中國完全照這條路走下去。」
產業升級無法「計劃」
克魯格曼認為,中國發展必須走類似韓國的道路,發展高端產品。「中國已經能夠出口一些精密的高端產品,我認為中國肯定會攀到價值鏈的頂端,她的企業家精神能夠幫助中國成為一個薪酬水平較高的高科技國家。」
但克魯格曼提醒,中國亦應該避免韓國犯過的錯誤。他舉例說,韓國在上世紀70年代末以政策推動發展被認為是高端產業的重工業,但是那個政策卻不怎麼成功,反而帶來過多的外債、過度的產能等問題。因此他認為中國發展步伐如果太快是肯定不合適:「要有基礎設施,要有好的電信通訊,要有足夠的能力才能夠在技術杠桿上向上爬,如果速度太快話是不好。」
中國的對策:
1:改變對外貿易制度,設置價格極限,使用人民幣結算。西方國家針對中國設置的經濟殖民循環圈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形成了一套掠奪中國財富的國際價格機制,主要表現為:凡是中國賣出的都是低價,凡是中國買入的都是高價。中國買什麼,什麼價漲;中國賣什麼,什麼價跌。這主要是大大小小的買辦里通外國,與外資合謀競相殺價抬價造成的。要對大宗外貿產品、戰略資源產品和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的產品設置價格上限下限,擅自「放水」者嚴懲不貸。美元的泛濫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必須結束美元的霸權體制,建立主權貨幣,對外貿易統一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有人擔心人民幣自由兌換是否會導致匯率風險,這個擔心沒有必要。目前人民幣自由兌換的風險,是來自於美元結算,人民幣完全是被動的;如果用人民幣結算會立刻形成對人民幣的巨大需求,導致人民幣加速升值,國民的收入會大幅提高。人民幣升值的危害同樣來自於用美元結算,如果用人民幣結算,人民幣升值越大就越好。
2:用經濟民族主義代替貿易保護主義。經濟民族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表面看上去好像完全一樣,都是在保護本國利益,其實二者之間有根本區別,經濟民族主義保護的是強勢產業,貿易保護主義保護的是弱勢產業。只是這里的強勢產業不僅僅是指本國的強勢產業,更包括世界的強勢產業,哪個產業在國家競爭中作用最大,就保護哪個產業。至於中國農業,可以作為特殊產業放在一般產業政策之外。保護強勢產業,必然會遇到所謂國際規則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效法美國:世界上只有一個規則,就是國家利益。

❹ 如何走出當前的宏觀經濟困境

當前中國宏觀經濟似乎陷入了新的困境中。這具體表現在:第一,央行千方百計通過各種定向放鬆政策來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但迄今為止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依然高居不下,有評論者將此比喻為中小企業在流動性的海洋中被渴死;第二,中國政府一直在保增長與調結構之間尋求平衡,但目前似乎結構性調整並未取得顯著進展,而若干高頻數據表明宏觀經濟依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第三,盡管滬港通開閘在即,但諸如上海自貿區與前海特區等新型金融試驗區在金融開放方面進展緩慢,而且短期資本流動的波動性已經顯著加強;第四,作為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前提,全國性存款保險公司卻遲遲未能推出,導致市場開始懷疑利率市場化的節奏是否會顯著放緩;第五,最近幾月M2與社會融資總額增速顯著下滑,這固然與監管機構加強對影子銀行體系的監管、導致大量表外信貸回表有關,但很大程度上也與融資需求方的萎縮有關。

宏觀經濟的新困境,造成目前國內政策界與學術界對下一階段的宏觀政策走向眾說紛紜、不一而足。目前討論的焦點似乎集中在要不要全面降息或全面降准。贊成者認為這有助於降低真實融資成本,提振投資消費需求。反對者則認為降息或降准未必能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反而可能再度造成流動性湧向房地產企業與地方融資平台,從而進一步惡化結構問題。

那麼,中國政府究竟應該如何應對,才能走出當前的宏觀經濟困境,實現調結構與穩增長的平衡呢?以下,筆者將按照重要性由高至低排序,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

第一,中國政府應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近期央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定向寬松措施(例如定向降准、定向降息、再貸款、PSL等),用傳統上的總量貨幣政策來試圖調結構,央行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根源在於財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缺位了。財政政策天然是具有調結構功能的宏觀政策。但迄今為止,中央財政有些過於保守,年度財政赤字的GDP佔比被死死控制在3%以內。誠然,如果財政資金被投向缺乏效率的過剩產能領域、或者被各級官員揮霍浪費,這還不如不擴大支出。但目前只要使用得當,更具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能夠減輕央行負擔,更好地推動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例如,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可以考慮實施定向的財政貼息。對小微企業的所得稅減免可以更進一步。可以加大對城鄉低收入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等。此外,中央財政資金的支出結構,還可以更多地向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公共產品領域傾斜。

第二,央行不應對定向寬松貨幣政策的效果過於自信,不妨漸進式地使用全面降息或全面降準的總量政策。毫無疑問,央行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過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後果記憶猶新。由於害怕全面寬松政策進一步加劇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與城投債務,迄今為止央行一直在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或定向寬松貨幣政策來注入流動性。但遺憾的是,這些政策到現在為止尚未發揮作用,而隨著宏觀數據在8月份進一步走低,市場信心開始削弱。筆者認為,全面降准與全面降息並非是洪水猛獸,只要使用得當,還是能夠發揮相關效果的。隨著外匯占款增量的下降,通過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這個池子來放水是順時應勢之舉。由於很多貸款利率都是參照基準利率定價(在基準利率水平上進行加成),降息對降低融資成本的功效可能強於降准。事實上,近期央行通過SLF釋放5000億資金,功效上已經相當於全面降准50個基點。

第三,銀監會應加強與央行的配合,使得信貸能夠真正流向中小企業。作為總量政策的實施者,央行很難控制流動性的最終流向。然而作為金融機構的監管者,銀監會在控制資金的最終流向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例如,通過適當放鬆對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的考核標准,銀監會可以對貸款最終流向施加激勵。換句話說,在切實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方面,需要央行的總量放鬆政策與銀監會的差別化監管政策相互配合。

第四,中國政府應加快推動國內結構性改革,以增強市場信心。在筆者看來,GDP增速究竟是7%、7.5%還是6.5%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在經濟增速下降的同時,經濟增長的質量是否有所提高,居民部門是否能夠從增長中獲得更多的好處。要在經濟增速下降的背景下緩解社會動盪,就必須加速推動結構性改革。當前最重要的結構性改革,一是進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二是應盡快打破國有企業對若干服務業部門的事實性壟斷,三是應該加速實現要素價格市場化。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不僅有助於夯實下一輪經濟增長的基礎,更可貴的是能夠加強國內外民眾對中國政府與中國經濟的信心。在市場動盪時期,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第五,在資本賬戶加速開放之前,應盡可能降低金融市場上的各種脆弱性。滬港通目前已經箭在弦上,其他資本賬戶開放措施也引而未發。筆者深信,未來幾年,中國金融市場將迎來波動性顯著上升的一個時期。為了避免短期資本流動的大起大落引發國內金融市場危機,中國政府應該抓住當前的時間窗口,通過加強宏觀審慎與微觀審慎監管,來盡可能降低各種主要的金融脆弱性。例如,商業銀行應該對未來幾年內不良貸款比率可能顯著上升做好准備,進一步提高資本充足率、流動性比率與撥備水平。再如,監管機構應該進行更加全面的壓力測試,以甄別一旦爆發尾端風險後,可能造成的潛在損失以及如何進行應對。又如,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允許特定影子銀行產品違約、允許部分資不抵債的借款者(例如融資平台)破產倒閉、盡快成立全國性存款保險公司以減輕對商業銀行的隱性財政擔保,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破剛性兌付預期,提高有關各方的風險意識。

第六,

做好一旦爆發經濟或金融危機的應對措施。中國不可能永遠不爆發金融危機。重要的是,一旦爆發危機,如何將其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中國政府應該准備好系統的應對預案,即一旦金融危機爆發,有關部門應該如何應對。芬蘭、韓國的案例表明,一國爆發金融危機之後,其實是該國政府能夠更好地凝聚國內各方共識、克服既得利益集團阻力、進一步深化結構改革的良機。然而更多國家的案例表明,如果應對不當,金融危機的爆發非但不會加速國內結構性改革,反而可能拖延、逆轉結構性改革,甚至可能讓一國幾十年來的增長成果功虧一簣,從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對此,我們應保持充分的清醒,做好最壞的准備,以達到防患於未然、轉危機為機遇的目的。
廣東貴金屬交易中心(廣交所)成立於2010年6月8日,由廣東省黃金協會公司與廣東立信企業有限公司控股組建。總部設於廣州市最繁華的金融商區-珠江新城,是全國唯一一家由省級命名的貴金屬交易機構,在國務院部級聯席會議備案的貴金屬交易機構!是中國黃金協會常務理事長單位。最受熱捧的,國內三大之一的大平台。

廣交所(粵貴銀)優勢:
一、24小時交易
二、買漲做空雙向交易!
三、T+0靈活交易模式!
四、五個交易品種:
1:粵貴銀9995 合約15kg;保證金5%;20倍杠桿;單筆60手;最大持倉600手
2:粵貴銀9999 合約1kg; 保證金8%;12.5倍杠桿;單筆100手;最大持倉1500手
3:粵貴銀100G 合約100克;保證金5% ;5倍杠桿; 單筆250手;最大持倉2500手
4: 現貨 鈀金 合約1kg ; 保證金5% ; 20倍杠桿; 單筆10手;最大持倉50手
5: 現貨鉑金 合約1kg ; 保證金5% ;20倍杠桿; 單筆10手;最大持倉50手

五、單邊萬8手續費;僅僅萬分之一的倉息!
六、銀行三方監管資金,資金安全保障!
七、24小時以國際報價接軌!
八、最低開戶門檻僅需要3萬人民幣--(5個產品都可以交易)
九、T+1反佣(當天結算)
十、可手機交易(安卓系統-免費)
十一、國內節假日正常交易(國際節假日除外)
十二、開戶方便、快捷(不用錄視頻)

❺ 個人經濟困難怎麼辦

個人經濟有困難的話就,可以向政府申請綜緩啊!內地的話可以向政府機關申請低保,也可以問你親戚朋友借錢應急,再不就向商業銀行貸款啦!


今天是大年初九了,祝你衫年快樂大本營啊!身材不錯啊這么貴了么么噠么么噠么么噠么么噠,文文的!

❻ 請問如何走出經濟困境

中國經濟當前面臨四大問題:生態問題(粗放的發展模式使得生態環境不能承受經濟增長之重)、實體問題(投資主導的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金融問題(地方融資平台倒逼央行、財政)、社會問題(分配差距急劇拉大等)。
面對四大問題,我們推出的措施雖然不少,但都擺脫不了通過經濟增長來化解危機的思路。例如我們從「保增長」演化為「穩增長」,發現投資再也不能這樣下去,消費在短期內又無法提升,於是只能求助於「穩出口」,而「穩出口」也是難上加難。
而對於地方政府來說,最快捷的做法就是增加投資。但搞投資上項目,錢從哪裡來。要麼是自身收入,要麼從銀行貸款。而土地財政已經難以為繼,銀行貸款也遇到銀行自身收縮業務的壓力也難以為繼。
對於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我們需要深思。既要找出問題的根源,又要採取巧妙的辦法,以最小代價化解棘手問題。這里可借鑒「圍魏救趙」之法。
縱向來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驕人業績,實現了經濟騰飛,其重要原因就是制度變遷。在此背景下,各種生產要素在質量與數量上的變化,對經濟增長產生了巨大作用。而所謂制度變遷,就是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所謂生產要素質量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本的提升;所謂生產要素數量的增加,則在勞動、土地和資本因自由流動產生的規模效應,當然也有絕對量的提高比如資本大量流入。
有研究顯示,改革開放以來大約有85%的福利收益來自於投入數量的增長而非質量的提升。也就是說,在生產率提升空間受科技發展水平等條件的制約,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於既有存量的釋放,比如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土地的流轉,資本的相對自由流動等等。
現在反過來看,這也是問題的根源。比如,勞動力成本的提升,土地財政對農村資源的剝奪,導致農村居民消費不足。而投資渠道不暢特別是金融市場發展滯後也加重了問題的危害程度。如,有分析人士表示,進城農民特別是他們的第二代已經不會或不願意回到農村去種田,這部分人留在城市中又不能得到平等待遇,他們對這個社會的心態會成為「定時炸彈」。這將是未來中國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因素。
打通人力資本提升的渠道,一是要提升教育水平,改革現行的教育體制;另外,要加快建設適應市場需求的職業教育,這也是解決勞動力結構性矛盾的有效辦法;二是要加快改革醫療體系,特別是農村醫療體系建設亟待完善。而農村居民的人力資本的提升,又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放農村生產力,助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
另外,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入對於當前中國經濟的好處還在於,對居民教育醫療的補助相當於轉移支付,可以提升居民消費水平,同時這樣做對於中國經濟未來發展也有助力作用。
回到前面的問題。當前中國發展之所以面臨四大困難,是因為我們過度地、畸形地、片面地著重於經濟增速,忽視或延宕了社會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特別是對人的關注,對人力資本的投入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現在從人出發,用加大人力資本投入的「圍魏救趙」之舉,或許能引導中國經濟走出困境。

❼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哪些困境,如何破解這一困境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境如下:
1。體制結構仍然不合理,長期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長方式沒有根本改變。
中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影響發展的體制和制度障礙依然存在,重大改革面臨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2、城鄉、區域和經濟社會發展仍然不平衡。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明顯。東海岸與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正在擴大。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科學、教育、文化和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緩慢。
3、農業基礎薄弱、農民收入低、農村發展滯後的狀況沒有改變。
「三農」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
4、通貨膨脹壓力仍然存在
農業生產資料、部分農副產品和部分工業品價格的結構性上漲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秩序。
5、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住宅、安全生產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仍然很多。
解決方案如下:
1、深化改革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關鍵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經濟增長,實現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促進第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3、解決「三農」問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
4、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5、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就當代經濟而言,發展的含義相當豐富復雜。發展總是與發達、與工業化、與現代化、與增長之間交替使用。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包括三層含義:
1.經濟量的增長,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產品和勞務的增加,它構成了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2.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以及人口結構等經濟結構的變化;
3.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穩定程度、衛生健康狀況的改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進程。
經濟發展是通過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達到經濟量的增長。「總部經濟」是指某區域由於特有的資源優勢吸引企業將總部在該區域集群布局,將生產製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較優勢的其它地區,而使企業價值鏈與區域資源實現最優空間耦合,以及由此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種經濟形態。

❽ 英國統計局網站顯示,該國經濟2020年萎縮9.9%,如何解決這一困境

對於英國經濟出現如此之大的萎縮,最為關鍵的解決方法還是英國政府要盡快控制疫情。只有把疫情控制住才能夠繼續發展經濟,否則任何辦法都是白談,因為疫情的發展會導致所有經濟出現停滯,工人們也沒有辦法進行工作,所以說對於英國政府來說必須要盡快解決好疫情問題。

最後,英國還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找到更多對外貿易的夥伴,由於疫情和英國脫歐的影響,英國的外貿經濟也出現了非常大的波動,所以說對於英國政府來說,他們還需要盡快的找到貿易夥伴來彌補脫歐帶來的經濟損失。

❾ 普通人想走出經濟的困境,應該怎麼做

普通人想走出經濟困境,當然是要更加努力,作為上班族來說,就要努力工作來贏取業績,才能獲得高升的機會,作為學生來說,就要好好學習,獲得更高的學位,才能爭取更好的職位,生活中絕大數人都是普通人,想要擺脫經濟困境,過上更好的生活,當然離不開奮斗努力,唯有拼搏才能贏取美好的人生,想坐享其成,傍上富婆幾乎不太可能。

但對於社會底層的人來說,想要擺脫經濟困境,就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勞動獲得,因為他們的知識水平已經決定了他們的社會階級,而他們除了做苦力以外,也別無其他選擇,這時候就只能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節儉,以及攢工資,在退休之後,能夠過上相對比較安逸的生活。

不管你處於哪一個階級,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做的就只能是奮斗,因為你不像富二代,或者是官二代,改變你命運的,要麼是知識,要麼就是勤奮 。

❿ 家庭經濟困難有什麼對策

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富裕,然而這僅僅是願望,事實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庭是經濟拮拘,捉襟見肘,家庭經濟出現困難,自然有收入方面的問題,在盡量「開源」的情況下,還應該注意「節支」。

限制積壓性消費

如衣服買多了因款式落後不能穿用;米買多了生蟲子;本來有自行車,又去買一輛新的。結果舊車出不了手,物品失去了使用價值等。

制止突擊性消費

家有喜慶不要大操大辦,逢年過節不要暴飲暴食。這樣既能防止經濟上的浪費,又可避免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節制有害性消費

如吸煙、酗酒等,既浪費錢財,又損害健康,還會污染環境,帶來不少麻煩。

利用再生性消費

有些用品在使用中能創造出新價值,或有利於創造新價值。如購買縫紉機自己縫制衣服。

減少大意性消費

如只吃肉類而不願吃蔬菜;只吃精細糧而不吃粗糧;給小孩買質量過高的衣服;蔬菜買多了吃不完爛掉;房間里人走不關燈,或開燈睡覺;水燒開了不及時關掉熱源等。

避免盲目性消費

家庭消費必須有計劃,做到量入而出,對計劃外的開支應當深思熟慮,不能隨便花錢。不能聽人家說什麼便宜,就搶購,而自己並不急需或不適用。

閱讀全文

與經濟困境怎麼破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觸手可及去哪裡能看到 瀏覽:185
為什麼喜歡美女的腳 瀏覽:409
教資面試防控健康卡是什麼 瀏覽:792
為什麼感覺一直被婚姻消耗 瀏覽:711
農林牧副漁有什麼事業編 瀏覽:157
幸福在望老妹現在哪裡發展啊 瀏覽:417
明日之後生存手冊怎麼切故事手冊 瀏覽:490
講故事的網站哪裡下載 瀏覽:656
江海濤是做什麼事業的 瀏覽:388
經濟學碩士都讀哪些書 瀏覽:94
婚姻憂慮怎麼辦 瀏覽:962
韓國婚姻法是什麼樣 瀏覽:706
最遺憾的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26
江西哪裡美女放飛孔明燈 瀏覽:721
喬致庸個陸家小姐婚姻怎麼樣 瀏覽:751
婚姻法規定在家帶孩子工資怎麼分 瀏覽:930
入浙健康碼怎麼申請 瀏覽:31
美女在海邊怎麼贊美 瀏覽:713
美女說我唱歌很好有天賦怎麼回答 瀏覽:946
如何平衡生育與事業的矛盾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