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數字經濟持續多少年

數字經濟持續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9-08 09:15:46

1. 數字經濟發展前景如何

本文核心數據:全球數字經濟規模及佔比、全球數字經濟增速、全球數字經濟內部結構、全球數字經濟三次產業滲透率、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前景

1、全球數字經濟規模超過32萬億美元

受益於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2018-2020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持續上漲。2020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2.61萬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3.0%,佔GDP比重為43.7%。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2.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狀況如何

2021年4月25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白皮書》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全球經濟下行疊加影響下,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長,是同期GDP名義增速的3.2倍多,規模達到39.2萬億元,佔GDP的比重為38.6%。


3. 全球經濟低谷期新亮點!數字經濟四大階段三大特徵

在全球新冠疫情爆發的兩年多時間內,全球各大經濟體都受到了不同程度沖擊。而在這場百年不遇的公共衛生危機中, 數字經濟成為應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的穩定器。

疫情期間,人們的購物需求、 娛樂 需求、辦公需求迅速從線下轉為線上,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網路視頻等數字化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大量企業利用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加強供需精準對接、高效生產和統籌調配,數字經濟在減少人員流動、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求、穩定經濟增長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01


全球數字經濟增長勢頭強勁



新冠疫情不僅檢驗了數字經濟的韌性,更加速了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從總量來看,全球數字經濟持續擴張。

2020年,在全球GDP同比下滑3.6個百分比的情況下,全球47個主要國家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2.6萬億美元,以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加速迭代,並驅動傳統產業加速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從增速來看,數字經濟成為支撐全球經濟的重要力量。

2020年全球經濟深度衰退,主要國家經濟均出現負增長,47個主要國家GDP平均同比名義增速為-2.8%。而同期全球數字經濟同比名義增長3.0%,顯著高於同期GDP增速5.8個百分點。

從佔比來看,數字經濟對全球經濟的貢獻持續增強。

傳統生產方式創造的經濟價值佔比逐年遞減,而以數字化為代表的新生產方式創造的經濟價值佔GDP比重已到達43.7%,較上一年同比提升2.5個百分點,在國民經濟中的核心地位不斷鞏固,成為經濟 社會 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結構來看,全球數字經濟融合化趨勢更加明顯。

以5G、半導體、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數字產業化創新加速,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先進製造等成為全球產業升級、產業優勢重塑的關鍵。

2020年全球數字產業化占數字經濟比重為15.6%,佔GDP比重為6.8%,產業數字化占數字經濟比重為84.4%,佔GDP比重為36.8%,數字產業化佔比下降,產業數字化佔比持續提升。

從細分產業來看,全球三二一產數字化發展逐次滲透, 第一二三產業數字經濟佔比分別為8.0%、24.1%和43.9%。

疫情倒逼網路零售、在線視頻、在線教育等服務業數字化新模式蓬勃發展,同時也催生出無人工廠、工業機器人等製造業數字化生產新方式,全球產業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推進。


02


各國實力差距明顯



此外,比較各國數字經濟發展情況, 發達和高收入國家數字經濟發展韌性更足,應對突發風險的能力更強。

從總量來看,2020年,發達國家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4.4萬億美元,佔全球總量的74.7%,是發展中國家的近3倍;

從佔比來看,發達國家數字經濟佔GDP比重為54.3%,遠超發展中國家27.6%的水平;

從增速來看,發展中國家數字經濟同比名義增長3.1%,略高於發達國家數字經濟3.0%的增速。

聚焦到具體國家來看,美、中、德、日、英五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較其他國家有明顯優勢。

從規模來看,美中德日英數字經濟規模佔全球的79%。

2020年,美國數字經濟繼續蟬聯世界第一,規模接近13.6萬億美元,中國位居世界第二,規模逼近5.4萬億美元。德國、日本、英國位居第三至五位,規模分別約為2.54、2.48和1.79萬億美元;

從佔比來看,德國、英國、美國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佔GDP比重超過60%;

從增速來看,中國數字經濟同比增長9.6%,位居全球第一,立陶宛緊隨其後,增速為9.3%,愛爾蘭、保加利亞同比增長超過8%;

從結構看,各主要國家產業數字化佔比均超過50%,其中,德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加速推進,產業數字化占數字經濟比重達到91.3%。


03


四大階段



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大致經歷四個階段的變化:

一是要素變化階段。

在這一個階段,數據要素重構了生產要素體系,那些傳統的生產要素,如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等疊加數據要素,即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新型形態。傳統產業也衍生出了智慧農業和先進製造業等更加具有創造性的新經濟 社會 形態。

二是技術變化階段。

這一階段,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術實現了群體性突破,如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VR/AR、人工智慧、區塊鏈、量子計算/量子通信等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同時,數字創新的各種手段深入到了各行各業,充分地協助 社會 解決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難題。

三是融合變化階段。

這一階段,數字經濟實現了技術驅動、垂直整合、融合發展、開放體系與生態系統的結合發展。從移動互聯,到共享出行、自動駕駛,再到工業互聯網、雲經濟,每個經濟形態都是以技術融合經濟的經典範式進行呈現。

四是經濟變化階段。

這一階段,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開始發生變革。前者體現在,數據成為了一項全新的生產要素;後者體現在新興組織模式、新型市場形態和新型治理模式三個方面的發展。數字經濟將成為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後一個更為高級的經濟形態。



04


三大特徵



在數字經濟發展變化中呈現出三大特徵:

一是平台支撐。平台是數字經濟的「新支柱」。

「雲-網-端」替代「鐵-公-機」成為全新的基礎設施,創造著全新的商業環境。

上一輪數字化浪潮由公司驅動,通過大規模的信息系統投資,完成了公司的數字化,大大提升了公司運營效率與管理半徑。平台的出現推動了整個 社會 的數字化,為個體、小微企業提供可負擔的、世界級的數字基礎設施,最大程度地釋放了個體、小微企業的潛力。整個 社會 信息成本大幅度下降,公司信用不再和規模直接掛鉤,直接促成了大規模協作的形成。

二是數據驅動。數據是數字經濟的「新能源」。

在上一輪信息化浪潮中,業務流程高度數字化,數據在公司內部實現了高效採集與儲存;數據作為支持性工具,幫助公司實現全球業務可查、可控、可追溯。平台的出現,使數據的流動與共享成為可能;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顯著提升了數據挖掘的廣度、深度和速度。從數據挖掘出發,顛覆原有商業模式,建立全新的商業生態,成為新的發展路徑。

三是普惠共享。普惠共享是數字經濟的「新價值」。

「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特點,實現了普惠 科技 、普惠金融和普惠貿易。

在 科技 領域,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按需服務業務形態,使得個人及各類企業可以用很低成本就輕松獲得所需要的計算、存儲和網路資源,而不再需要購買昂貴的軟硬體產品和網路設備。

在金融領域,以互聯網信用為基礎的新型大數據信用評分模型,讓更多的個體享受到適合其各自風險特質的金融信貸服務。

在貿易領域,伴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各類貿易主體將都能有機會通過參與全球貿易並從中獲利,數字經濟將成為對沖全球化退潮的一股新動力。

更多內容可關注福卡智庫後續文章。

4. 數字經濟對個人來說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軟體

IDC(國際數據公司)的一份研究說服務軟體將以每年90%的速度往上漲,到2004年,該軟體市場價值將達到78億美元。在未來12個月里,應用軟體將從個人機向網路伺服器和網上應用服務轉變。

信息

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
它對於網路內容提供商來說簡直就是最大的財富,但它們必須把生活真實的一面告訴讀者。代表許多提供互聯網內容服務提供商(簡稱ISP),大多數網上信息是免費的,這對ISP是一個嚴峻挑戰。為了應付這一挑戰,ISP必須將互聯網產業和傳統產業結合起來,並且必須同科技專家共同努力以保護自己的產品。

教育

對孩子和成人都一樣,是數字世界一個迅速增長的因素,教育科技手段將在未來幾年裡產生重大變化。SIIA說:「ISP和互聯網公司正將它們的商業模式轉向B2B(在這里當然指ISP或其它互聯網公司提供學校教育和公司培訓)和B2C(指ISP等提供業余培訓和遠程函授等方式)。」

顧客權利

SIIA稱顧客權利在過去的幾年裡也成為影響數字經濟並推動其發展的重要因素,現在這種權利還必須擴展,必須保護用戶信息和地址等私有問題,必須發現顧客的真正需要。電子商務銷售商必須在未來的12個月里詳細了解提供嚴格的個人隱私保護政策。

商業數字化

在過去10年裡,美國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數字化了。從會計到倉儲,從人事到日程安排,數字技術無處不在,通過這種數字化進程,美國的企業也都嘗到了甜頭。在未來12個月里美國企業的數字化進程還將繼續,並且B2B將獨領風騷。

數字經濟政策

當然,這么多公司湧入數字經濟,它們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行業法規,尤其在個人隱私和電子商務收稅這幾個問題上。沒有明確的評估和建議,數字經濟的未來只能停滯在政策制定者手中,而絕不是那些將數字經濟變為可能的創新者和企業家手裡。

5.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整體狀況如何是否良好呢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整體狀況如何?是否良好呢?

在互聯網的湧入下,中國也進入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時代,新世紀以來雖然互聯網行業經歷了比較低迷的一頓時間,但這並沒有將中國的數字經濟全盤否定,隨著互聯網用戶的高速擴張,我國的數字經濟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並且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提升,大數據在生活中的不斷應用,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整體呈現一個飛速上升的趨勢。

照這個趨勢觀測,在未來的幾十年時間里數字經濟都將是我國經濟提升的主要動力,並且由於我國還具有比較完備的科學技術和基礎設施,能夠保證數字經濟的穩步增長,在一些還不算完備的領域相關技術和產業結構等方面也會不斷進行優化,提高改進。總的來說,數字經濟在我國發展勢頭正猛,已經成為了我國經濟體不可分割的一部門,並且在未來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6. 過去我國數字經濟主要依靠什麼和什麼獲得發展

過去我國數字經濟主要依靠人口紅利和網路服務獲得發展。
「十三五」時期,我國深入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數字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明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數字經濟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在支持抗擊疫情、恢復生產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8.6%,比2002年提高了18.6個百分點。「十四五」時期,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世界各國搶抓發展新機遇、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的焦點,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正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面對新時期新形勢新挑戰,數字經濟在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經濟質量效益方面大有可為。

7.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超45萬億元,數字經濟帶來了哪些利好

我國數字經濟的規模超過45萬億,產業規模持續增長,位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我們的產業升級、越來越多的產業應用數字化,進一步帶動經濟發展。

我國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並將數字化產業向市場化方向邁進,衍生出大量的新產品和新服,稱之為數字產業。通過數字化技術來,為多個產業持續供能,催生新的產業新業態模式,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


中國的數字經濟從2022年開始發展,進入新的快車道,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我們需要找准數字經濟發展的著力點,突破核心互聯網技術,擴大國內的信息消費需求,打造網路命運共同體,在此基礎上,推動我國數字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使得我國經濟發展邁上更新的台階。

8. 數字經濟是什麼時候出現在各類大學中的這個專業的招生率怎麼樣

經濟學類專業塑造具有馬列主義經濟學理論基本,了解當代西方經濟學基礎理論,熟練地把握當代經濟發展統計分析方法,具備向社會經濟學有關行業拓展融合的工作能力,能在綜合性經濟與管理單位、政策研究部門,金融企業和公司從業經濟運行分析、預測分析、整體規劃和經濟發展管理方面的優秀人才。因西方經濟學不適合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經濟發展有一套自身的經濟理論和經濟發展工作經驗。

是數字產業行業,主要包含智能化、區塊鏈技術、雲計算技術、數據信息等業公司和科研院所。服務業中的網路金融、數字經濟、大數據營銷、電⼦商務接待、共享經濟模式、聰慧活、平台經濟等智能化行業。三是高端裝備製造中的智能工廠、工業物聯網以及運用、商品全命周期時間管理方法、柔性生產訂制、共享資源⽣產服務平台、供應鏈等智能化行業。四是農業產業中的智能農業等新的領域。五是數字經濟的⾏業主管機構。

9. 我國數字經濟已連續數年穩居世界第二,這意味著什麼

我國數字經濟已連續數年穩居世界第二,這意味著首先是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規模很大,其次是中國數字經濟還在不斷的成長,再者就是中國已經步入了新時代,另外就是中國需要更多的技術創新。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我國數字經濟已連續數年穩居世界第二,具體意味著那些含義。

一、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規模很大

首先是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規模很大,這對於中國的發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可以促使中國成長為世界上經濟實力更強大的一個國家,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樣子對於中國的長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技術人員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積極加入對應的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目標中來,這樣子對於自身的長期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10. 數字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

數字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

1、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於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全力建設配套基礎設施,並採取靈活的監管措施,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2015年以來,我國政府對於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相關技術、商業模式的出現與發展採取了先發展、後監管,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靈活監管策略,已經被實踐所證明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正確方針。

2、我國數字經濟已經建立起龐大的市場規模,並擁有數量眾多的消費者。

基於中國具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這一有利條件,在龐大消費群體的推動下,我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用戶數量的快速增長,使得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出來,由此促使我國互聯網企業及其商業模式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數字經濟和互聯網產業的最大特點,是具有梅特卡夫效應,是一種依靠規模化實現邊際成本接近於零的經濟形態。互聯網企業通常採取免費的模式推出服務,隨著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將引發梅特卡夫效應,即網路價值與用戶規模的平方成正比,進而使企業價值實現指數級增長。

閱讀全文

與數字經濟持續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觸手可及去哪裡能看到 瀏覽:185
為什麼喜歡美女的腳 瀏覽:409
教資面試防控健康卡是什麼 瀏覽:792
為什麼感覺一直被婚姻消耗 瀏覽:711
農林牧副漁有什麼事業編 瀏覽:157
幸福在望老妹現在哪裡發展啊 瀏覽:417
明日之後生存手冊怎麼切故事手冊 瀏覽:490
講故事的網站哪裡下載 瀏覽:656
江海濤是做什麼事業的 瀏覽:388
經濟學碩士都讀哪些書 瀏覽:94
婚姻憂慮怎麼辦 瀏覽:962
韓國婚姻法是什麼樣 瀏覽:706
最遺憾的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26
江西哪裡美女放飛孔明燈 瀏覽:721
喬致庸個陸家小姐婚姻怎麼樣 瀏覽:751
婚姻法規定在家帶孩子工資怎麼分 瀏覽:930
入浙健康碼怎麼申請 瀏覽:31
美女在海邊怎麼贊美 瀏覽:713
美女說我唱歌很好有天賦怎麼回答 瀏覽:947
如何平衡生育與事業的矛盾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