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知識經濟
一、定義:
知識經濟,是知識在生產中佔主導地位,知識產業成為龍頭產業的經濟形態。
二、知識經濟的特徵:
1、資產投入無形化。知識經濟是以知識、信息等智力成果為基礎構成的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無形資產成為發展經濟的主要資本,企業資產中無形資產所佔的比例超過50% 。無形資產的核心是知識產權;
2、知識利用產業化。知識形成產業化經濟,即所謂技術創造了新經濟 。知識密集型的軟產品,即利用知識、信息、智力開發的知識產品所載有的知識財富,將大大超過傳統的技術創造的物質財富,成為創造社會物質財富的主要形式;
3、高科技產業支柱化。高科技產業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但並不意味著傳統產業徹底消失。
三、知識經濟的影響:
1、知識和技術創新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
2、知識經濟正在給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帶來更好的際遇。大力發展知識經濟有利於優化經濟結構、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協調發展、提高人口素質、徹底消除貧困等,有利於在新的世紀里建設國家創新體系,通過營造良好的環境,推進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提高全社會創新意識和國家創新能力,從而實現中國跨世紀發展之路。
3、知識經濟的興起,使知識上升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地位。知識成了最重要的資源,「智能資本」成了最重要的資本,在知識基礎上形成的科技實力成了最重要的競爭力。國家的富強、民族的興旺、企業的發達和個人的發展,無不依賴於對知識的掌握和創造性的開拓與應用,而知識的生產、學習、創新,則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活動,知識已成了時代發展的主流,尤其是以高科技信息為主體的知識經濟體系,迅速擴展令世人矚目。
㈡ 知識經濟什麼
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它是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一種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經濟。
知識經濟的特徵是:①知識成為發展經濟的資本,這是知識經濟最重要的一個特徵。目前擁有資產600億美元,連續多年居世界富豪榜首的比爾·蓋茨就是最具說服力的例證。②知識密集型產品的比例大大提高,即產品的知識含量越來越高。一片指甲大小的晶元可以存放兩年的《人民日報》的信息量;一張光碟可以存儲一部網路全書的內容;幾張光碟可以替代一個傳統的圖書館。有人形象地稱它為「無重量」經濟。③網路化趨勢空前增強。知識經濟注重信息和知識的擴散和使用,網路化大大消除了知識應用所受到的時空限制,由此也產生了網路經濟。④終身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選擇。在知識化、網路化的知識經濟時代,腦力勞動將是絕大多數人的謀生手段,知識將成為人們最基本的消費品,知識的佔有量將是衡量富裕程度的基本標准,社會每一個成員自身的生存能力將最終取決於獲取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學習成為人們的終身需要。
㈢ 什麼是知識經濟,其內涵是什麼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經濟,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工業化、信息化和知識化是現代化發展的三個階段。教育和研究開發是知識經濟的主要部門,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重要的資源。
㈣ 關於知識經濟,你的理解和認識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
人類自打制石器、刀耕火種以來就開始有一定生產知識,農業社會的時時令知識、天文知識還有相當程度的發展,小手工業的生產技能知識有的至今還傳為美談。但是生產知識和技能的迅速發展和聚集是大工業發展以後的事情。工業社會的生產知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之載體就是城市。城市經濟的本質就是廣義的知識經濟。
我們甚至可以把「以知識為基礎」的確切含義做點「定量」分析,如有人提出過的指標體系那樣。例如:知識產業的比重 。「知識產業」這個概念已經被廣泛使用,但其內涵現在並不規范。我以為,知識產業不僅僅是信息產業,它應是生產、傳播知識及其軟載體的產業的總稱。科學研究與教育主要屬於知識生產產業;郵電通訊、信息咨詢、新聞傳媒、文化交流等應屬於知識傳播產業;書本、文章、文件、報刊、電子軟體等屬於知識軟載體.對這些載體進行生產與傳播的產業自然上應屬於知識產業。所有這些產業集中在哪裡?在城市!發展知識產業就必須發展城市經濟,從這個意義上說,知識經濟與城市經濟是同義語。統計部門應對其進行具體劃分,作為第三產業中的新興產業,或者作為第四產業提出來。只有當第四產業的統計從第三產業中分離出來,而其產值增長速度和比重相繼超過第三產業,形成四次產業台階的時候,亦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產業的產值比重形成依次增高的階梯時,才具備狹義知識經濟的基本特徵。如果一個城市首先具備這個特徵,這個城市就應被認為是知識經濟城市;如果一個社會具備這個特徵,這個社會就應被認為是知識經濟社會。
再如,社會經濟增長中的知識貢獻率。這也是人們很重視的一個指標。 社會經濟增長與投入有關,其中主要有物質投入和知識投入兩個方面.前者一般是外延擴大再生產的要素,後者是內涵擴大再生產的要素。根據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具體劃分,物質投入可以分為資金(K)和勞動力(L)兩個部分,知識要素可以用技術水平(A)來代表。知識貢獻率應當就是由於技術水平提高給社會所增加財富在整個社會產出中所佔比重。現在研究這個比重的經濟學家,既有以國家為對象進行的,也有以城市為對象進行的。如果我們認為,只有當知識貢獻率穩定的超過50%時,這樣的經濟才稱得上知識經濟的話,那麼,這既適用於衡量國家,也適用於衡量城市。
不過,一個國家形成知識經濟社會有一個城市化程度問題。因為 知識經濟社會一般認為是後工業社會,而後工業社會一般出現在城市化的晚期或末期。根據國際經驗判斷,它的下限值應是城市化率為75%左右。當然這個指標不能孤立使用.19世紀末葉英國的城市比率就已經達到和超過75%.但那時它離知識經濟還很遠,因為當時英國的知識產業比重和知識貢獻率並沒有達到上述要求。而在今後的社會發展階段上由於農業現代化的加速,全民知識水平的提高,則有可能在城市化率達到75%以前進入知識經濟社會。
總之,知識經濟不可能在農村實現,也不可能在城市化水平很低的社會實現。城市是人類知識進步的產物,又是知識集中的區域。反過來,城市成為知識的搖籃。為了促使知識經濟的早日到來,我們必須下大力氣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加速我國城市化過程。
㈤ 什麼是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生產、分配、使用基礎上的經濟。其核心是知識生產,本質是創造性的腦力勞動。從經濟本源角度考察,知識經濟具有腦力勞動者是勞動主體、創造性腦力勞動是核心動力、智力資源是主要資源三個本質特徵。
㈥ 名詞解釋: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是知識在生產中佔主導地位,知識產業成為龍頭產業的經濟形態。[1-4]
只有運用對稱的、五度空間的、復雜系統論的方法的對稱經濟學才有可能真正揭示知識經濟的本質、結構、意義和功能,才能科學定位作為新的經濟形態的知識經濟,知識經濟才有可能成為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學概念。科學定位的作為新的經濟形態的知識經濟,確實改變了經濟規律[1-3]
。
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Knowledge
Based
Economy),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一種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經濟形態。工業化、信息化和知識化是現代化發展的三個階段。創新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動力,教育、文化和研究開發是知識經濟的先導產業,教育和研究開發是知識經濟時代最主要的部門,知識和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最為重要的資源。
㈦ 簡述什麼是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經濟,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工業化、信息化和知識化是現代化發展的三個階段。教育和研究開發是知識經濟的主要部門,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重要的資源。
只有運用對稱的、五度空間的、復雜系統論的方法的對稱經濟學才有可能真正揭示知識經濟的本質、結構、意義和功能,才能科學定位作為經濟形態的知識經濟。
概念起緣
知識經濟曾經不是一個嚴格的經濟學概念,知識經濟定義為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消費)之上的經濟。其中所述的知識,包括人類迄今為止所創造的一切知識,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學技術、管理及行為科學知識。
影響
知識經濟的興起將對投資模式、產業結構和教育的職能與形式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投資模式方面,信息、教育、通訊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展現出的驟然增長的就業前景,將導致對無形資產的大規模投資。在產業結構方面,一方面,電子貿易、網路經濟、在線經濟等新型產業將大規模興起;另一方面,農業等傳統產業將越來越知識化;再者,產業結構的變化和調整將以知識的學習積累和創新為前提,在變化的速度和跨度上將顯現出跳躍式發展的特徵,還使經濟活動都伴隨著學習,教育溶於經濟活動的所有環節;同時,知識更新的加快使終身學習成為必要。
㈧ 知識經濟是什麼
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亦稱智能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它是和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
知識經濟理論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1983年,美國加州大學教授保羅·羅默提出了「新經濟增長理論」,認為知識是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資的收益。「新經濟增長理論」的提出,標志著知識經濟在理論上的初步形成。但是,知識經濟作為一種經濟產業形態的確立是近年來的事,其主要標志是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為代表的軟體知識產業的興起。蓋茨的主要產品是軟盤及軟盤中包含的知識,正是這些知識的廣泛應用打開了計算機應用的大門,微軟公司的產值已超過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產值的總和。近年來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就是5000家軟體公司,它們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不亞於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所有這些表明,在現代社會生產中,知識已成為生產要素中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以此為標志的知識經濟將成為21世紀的主導型經濟形態。
知識經濟的特點表現在:知識經濟是促進人與自然協調、持續發展的經濟,其指導思想是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資源來取代已經耗盡的稀缺自然資源;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知識、智力、無形資產的投入起決定作用;知識經濟是世界經濟一體化條件下的經濟,世界大市場是知識經濟持續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識經濟是以知識決策為導向的經濟,科學決策的宏觀調控作用在知識經濟中有日漸增強的趨勢。
目前,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形態正在悄然興起。在知識經濟的模式中,知識、科技先導型企業成為經濟活動中最具活動的經濟組織形式,代表了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