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2015經濟危機將持續多久

2015經濟危機將持續多久

發布時間:2022-09-07 18:09:32

① 這次經濟危機大概持續多久

經濟危機到底要持續多長時間?這是個幾個月以來縈繞在所有西班牙人頭腦里的困惑問題,大家其實並不在意經濟危機本身的嚴重性,因為那畢竟可以醫治,關鍵是到底我們可以挺多少時間?銀行沒有錢了,公司沒有生意了,商品沒人買了,房子賣不出去了,工人沒有工作了,看著失業局門口每天幾公里長的失業登記隊伍,任何人心裡都有些恐慌。有的公司每天都要裁去兩三個人,員工們早就失去了工作熱情,成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不知道明天是不是就輪到自己沒有飯碗了。美國經濟崩潰了,拉美經濟完蛋了,歐洲經濟掙扎著,連一向走勢上揚的亞洲經濟也急轉直下。對西班牙來講,最恐怖的是剛剛進入世界經濟危機的最初階段,整個國家就已經迎來了近30年來就業狀況的最低谷,未來還會如何走向?這種日子又將會延續多長時間?

我們追溯到2006年年底,那時西班牙房地產業在經歷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長後終於開始出現滑坡,到了2007年,美國經濟危機苗頭不斷浮出水面,它給世界金融市場帶來的是沉重一擊,把經濟危機從原來的隱形狀態提升到伸手可及的真實狀態。從那時起,銀行資金的缺乏造成了大批家庭和企業貸款困難,從而減緩了市場的資金流動量,使得企業和民眾手中的錢減少了,投資沒有了,消費艱難了,自然也就經濟危機了。

就西班牙來講,經濟部長索爾維斯已經做出了明年的經濟預算,預測明年西班牙經濟增長可達1.5%。但是,根據西班牙銀行的調查,幾乎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西班牙經濟將進入負增長階段,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差不多證實了這一預測。如果按照經濟部長的預計,再加上薩巴特羅最近剛剛提出的大幅度資助銀行,以確保銀行在破產狀態下,存款人的利益不受侵害。這樣一來,2009年,國家政府的公共債務將超過500億歐元,這些債務將通過國家購買銀行基金的方式實現,也就是說,國家以此方式實現對銀行的資金救助。但是,國家的公共債務增多了,錢從哪裡來。自然要從稅收里找平衡。所以,明年開始,個人和公司所交納的各種稅均將升高,固定資產稅額也會提升,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國家從民眾身上摳出錢來再重新補貼到民眾身上,不過這一進一出就形成了政府保護民眾利益的事實了。然而,個人高額負債率,政府公共債務不斷飆升,加上2009年以及2010年年度預算的極度不平衡,將會導致整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惡化程度超過其他同等程度的國家,並很難應對當前經濟危機的狀況。雖然政府一再強調,將竭盡全力,使出渾身解數來拯救西班牙經濟,但是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其中的漏洞,更何況現在的百姓已經不是那麼信任政府了。

西班牙正在經歷經濟危機的最初階段,這是事實,而並不像很多政客描繪的那樣「我們就快熬過最艱難時期,2009年年中西班牙經濟將會好轉!」事實發展到今天,我們都看到了,經濟危機正在惡化,而最好的預測也要等到2012年,那時候能否走出經濟低谷,還要看世界金融體系的發展,以及西班牙房地產市場調整的狀態。

西班牙的經濟危機還要持續5年,這不只是我一個人的斷言,之後是否可以好轉取決於內部和外部的共同要素。主要問題在於西班牙經歷了歷史上最大的房地產泡沫時期,而房地產又是近幾十年以來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恢復房地產業昔日的繁榮要等到當初泡沫時期急速建造的房子逐步被消耗,也就是說建好的房子被賣了,積累的空房子少了才可以。不過據統計,目前西班牙全境空房子已超過了150萬套,這個數字可不是短時間內能夠下降的。即使不建房子,每年銷售30萬套,也需要5年的時間,更何況銀行不貸款了,人們手中沒錢了,怎麼買房子呢?

對於西班牙的金融體系來說,最大的危險還不是利息的上升,而是人民還款能力的下降。越來越多的西班牙人失去了還款能力,特別是在失業率還在上升的情況下,更只能是望塵莫及。這樣一個已經形成惡性循環的金融系統如何在短時間內走出陰影,可能不只是銀行家、經濟學家們思考的問題,更是政治家們急需考慮的事情。

更值得一提的事,西班牙最後一次經歷經濟危機是1992年到1997年,加入歐盟之後,經濟才開始得到全面復甦。那時,失業人數佔全國的20%,如今經濟危機剛開始,失業率已超過了那時的水平。更何況,今天的金融和信貸危機也加重了經濟危機的局面。國家出口逆差的逐步加大,能源建設完全押寶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房地產體系極不平衡發展,以及政府內缺乏行之有效的結構改革和調整……所有這些就註定了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走出困境。

不管怎麼說,但願我和眾多專家不約而同的預測是錯誤的,當然也但願西班牙的經濟危機只經歷5年時間。如果,發展不好,危機的時間延伸得更長,那麼我不知道到時候會是什麼樣子,民眾能有那麼大的耐心等待走出危機的最後一刻嗎?

② 2015,金融危機會持續多久

2015年不是金融危機,而是08年經濟危機的延續,也就是後經濟危機時代。這個時候經濟開始復甦,只是恢復速度問題,已經不存在深度危機的可能了。所以不存在會持續多久的問題,而是要多長時間才會開始回歸通脹正常。

③ 金融危機.一般幾年一次.每次持續多久

六次經濟危機,給世界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現在是第七次危機,1637年鬱金香狂熱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1720年南海泡沫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閑置丶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為公眾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 1720年,為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付款購買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 後來因為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1837年恐慌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1907年銀行危機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1929年大崩潰華爾街有史以來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刻。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標准普爾指數下跌了20%,無數的人陷入了痛苦。

④ 本次經濟危機將持續多少年

此次危機預計要到2009年上半年股市才會平緩,世界經濟要恢復則要數年左右,中國大概3年左右,美國可能需十數年。 這次危機所有具有對外貿易的國家都受到了損失,貿易量越大,對外貿易依賴性越大,的國家地區受損越重。美國受損最多,一些小國,如冰島,國家經濟幾乎毀滅。 本次次危機到今天已經造成了世界金融也蒸發了50萬億美元左右,全球約有數千萬人在此次危機中失業, 世界各國投入的救市資金已經超過3萬億美元,將來會投入更多 中國受到的影響: 股市縮水60%,市值蒸發近20萬億RMB;實體經濟也開始大規模受損,許多公司銷售業績下滑;房產市場冷淡,部分房產商血本無歸,許多樓盤無人購買,大量中小房產機構倒閉,中小企業艱難度日,部分企業倒閉;大型企業融資困難,面臨合並或被迫收購;消費市場縮減,開始出現通貨緊縮。近來人民幣有一定的貶值,貶值導致國內資本,或者說中國企業走出變得困難,同時也加大了美國對中國的關注力度,人民幣貶值意味著中國控制的2萬多億美元更值錢,當讓好處是更容易引進外資,不過現在這點貶值算不了什麼,影響有限。 但總體上對中國的影響並不大,因為中國前三季度的數據顯示中國的GDP增長率為9.9%還是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社會固定資產增加值超過了去年同期水平比去年同期快了1.1%,去年GDP的增長率為12.3%,今年d發展雖然有所放緩,但的來說經濟發展水品還是很高的,遙遙領先與世界其他國家,雖然金融不景氣但是中國金融資產的佔有國民經濟總量中比重還不是很大,同時中國自身的消費市場巨大,所我們小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不會受太大影響,要說我們能做什麼,我們不要盲目的存錢,適當的做做投資,炒炒股,甚至多花一塊錢,就是在幫國家增加GDP,所以我們不要恐慌做好本職工作就好,如果是大學生就要調好心態,不要盲目消費,積極做好就業准備就好,工作明後兩年都不好找,要有心理准備,找工作時不要要求太高,也不要「疾病亂投醫」。這就夠了 中國政府的應對政策 1銀行降息,鼓勵老百姓去做投資,不要把錢存起來 22008-2010年左右投入4萬億RBM 用於社會投資和刺激消費 3救助中小企業,為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以及適當的減稅政策 4為大公司提供融資渠道,使這些支柱企業盡快復甦 5扶植建築業,讓作為國民經濟基礎之一 的建築業脫離困境 6投資農業以及加快一些大工程基礎工程建設,拉動內需 2008年緊急危機的根源: 追尋此次危機的根源是現有的以美國為世界金融中心,和以美元為世界唯一世界通用貨幣的金融體制存在嚴重缺陷,所以這次危機過後肯定會制定新的金融經濟秩序。而中國將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可以說這次危機能否平安快速度過度,很大程度在於中國。因為; 1中國是現今世界最大的凈資本輸入國,近幾年每年的外匯收入都高達1000多億美元 2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每年的GDP增速都超過8%,有句話叫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發展才是解決當前危機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途徑 3中國擁有世界最龐大的外匯儲備高達20000億美元,中國要是不穩定拋出手中的美元無疑是毀滅世界的 4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人口和最大新興消費市場,是未來世界最大消費市場,其潛力和能量都是空前的 5中國世界製造業中心,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國,美國,歐洲都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而中國也是他們最大貿易夥伴之一, 6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貿易國,貿易量佔世界貿易總量的20%, 所以中國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中國很可能藉助此次千載難逢的機遇,美歐經濟不景氣,美元這一世界貨幣疲軟的機遇崛起 世界經濟新格局將因此形成 。

⑤ 大家認為這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會持續多長時間

經濟危機持續時間與危機的強度和各國應對措施是否正確相關。29年大危機由於應對有誤,持續了5年,美國70年代的滯漲危機強度不是很大,但由於沒有找到正確處理方法,竟然延續了10年之久,日本90年代的金融危機強度也很大,而持續時間更是誇張到15年。本次危機是29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光美國的損失估計就會超過1萬億美元,如果各國採取的方法不正確的話,這次危機將持續非常久。
從目前的情況看,各國主要是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確保銀行的支付能力,同時堅持市場開放,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對29年危機反省後總結的經驗,毫無意義是有用的。但是同時也必須看到,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手段產生了新問題。那就是流動性的冷熱病不均。銀行家們拿到政府注入的流動性,未必會象政府想的那樣投入到國內,極有可能,這些銀行家僅僅把必須償還的債務還清後,將剩餘的錢在全球尋找「避風港」。象中國這樣的遠離風暴中心,又有超強儲備和經濟活力的國家,應該是理想的「避風港」。在09~10年很可能會有數以千億計的美元、歐元、日元流入,從而造成發達國家流動性緊缺而中國卻流動性過剩的局面,中國可能再次出現資產和CPI齊升的局面。這可不是件好事。(當然如果你炒股的話或許是個機會)
最先倒掉的都是在危機前最風光的行業,比如這次的美國房地產企業和投資銀行,然後傳到銀行再傳到實體經濟。經濟危機後崛起的都是朝陽產業。
可口可樂,消費型產品總是受影響比較小。

⑥ 金融危機的時間

  1. 全球金融危機,又稱世界金融危機、次貸危機、信用危機,更是指全球金融資產或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全球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比如1930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和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2. 進入工業時代後,經濟、金融危機始終伴隨著人類經濟發展間歇性爆發。20世紀以來,全球發生的重大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主要包括:

  3. 1929年至1939年:大蕭條

    隨著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股市崩盤,一場毀滅性的經濟大蕭條席捲了幾乎所有工業化國家,並在一些國家持續十年之久。大蕭條期間,美國最高失業率達到25%,德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失業率一度接近30%。美國經濟在1933年陷入谷底,工業產出下降到衰退前的65%。

  4. 1973至1975年: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宣布對美國等國實行石油禁運,同時聯合其他產油國提高石油價格,從而導致石油危機爆發。這場危機在主要工業國引發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超過20%。

  5. 20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債務危機

    自20世紀60代起,拉美國家大舉外債發展國內工業,外債總額在80年代初超過3000億美元。1982年,墨西哥宣布無力償還外債,觸發了震動全球的「債務危機」。債務問題嚴重阻礙了拉美地區的經濟發展,拉美國家1988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800美元,退回到70年代的水平。

  6. 20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

    1990年,日本的房地產和股票市場在持續數年的過度增長後,開始出現災難性下跌。由於資產全面縮水,日本在10年中經歷了漫長的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9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增長停滯,進入「零增長階段」。

  7. 1997至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

    在美國提高利率、美元增值的背景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亞洲國家出口不斷下降。1997年7月,隨著泰國宣布泰銖實行浮動匯率制,亞洲國家普遍出現貨幣貶值,爆發金融危機。此次危機中,印尼、泰國和韓國是遭受損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三國GDP在兩年內分別縮水83.4%、40%和34.2%。

  8. 2007年至2011年:美國次貸危機及全球金融危機

    長期以來,美國金融機構盲目地向次級信用購房者發放抵押貸款。隨著利率上漲和房價下降,次貸違約率不斷上升,最終導致2007年夏季次貸危機的爆發。這場危機導致過度投資次貸金融衍生品的公司和機構紛紛倒閉,並在全球范圍引發了嚴重的信貸緊縮。

  9. 美國次貸危機最終引發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和美林公司被收購標志著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隨著虛擬經濟的災難向實體經濟擴散,世界各國經濟增速放緩,失業率激增,一些國家開始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

⑦ 金融危機要維持多長時間

最少持續到2010左右
正常的金融危機在3-5年
對中國來說,主要是出口型的企業受到的危害比較大。
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如紡織、 服裝、 玩具、 粗加工
第三產業中有旅遊業、進出口貿易公司、對外勞務公司等等

中國經濟的十大預言

王家春

預言一:經濟運行將會「硬著陸」。

2008年3季度GDP增長速度已經下滑到9%,4季度將下滑至7%乃至更低的水平,全年的速度可能維持在8%附近。2009年經濟本身將產生更大的減速和衰退壓力。

如果財政支出增幅與2008年相同,2009年GDP增長率可能在零之上或零之下的某個罕見的低位。即使政府把擴大赤字的空間利用到極限,2009年GDP增長率也很難超過8%。2009年政府「保速度」用的力氣越大,2010年的經濟衰退就越慘。不管怎樣,只能按超低速增長、零增長或負增長來想像未來3-4年的GDP;而且,出現更多的可能是負增長。此輪經濟調整至少延續到2012年;調整結束後,中國經濟將轉入中速運行軌道,且增速呈長期下滑趨勢。

「硬著陸」最初的主要壓力來自出口停滯乃至負增長、房地產行業投資銳減、製造業投資停滯乃至負增長;但隨後而至的銀行信貸萎縮,會使「硬著陸」雪上加霜。

就性質而言,本輪經濟調整將是改革開放以來,甚至建國以來,最慘痛的一次「超級調整」。可將其看成「30年一遇」或「60年一遇」。

預言二:整個工業體系將陷入嚴重困境。

出口停滯乃至負增長,將使製造業的虧損面和失業率大幅度上升。出口和民間投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和房地產行業)同時陷入停滯乃至負增長,原材料行業必將遭受重創。

中國製造業和原材料行業一旦陷入停滯或負增長,全國的發電能力(包括現有的和將要投產的)可能出現過剩,而電力過剩又會導致煤炭需求下滑(當然,原材料行業下滑也會導致煤炭需求下滑)。如此縱向傳遞、橫向沖擊下去,恐怕沒有哪個行業的日子是好過的。

預言三:房價泡沫將全面破裂。

北京住宅價格自2008年第4季度開始將
關於這種預測的基本理由,我在其他文章中已經做了闡述,這里就不重復了。

預言四:不少銀行將陷入生存危機。

一是經濟「硬著陸」將使貸款需求的增長速度銳減,並將給銀行帶來大量的不良資產(企業的拖欠是大頭,購房者斷供是小頭)。

二是快速降息的過程中,銀行息差將急劇收窄。

三是基金發行規模的大幅度萎縮,將使銀行失去一大塊中間業務收入。

在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銀行的經營業績和資本充足率將急劇下滑,很多銀行將出現嚴重的虧損和負的凈資產。在這種情況下,銀行信貸迫不得已地收縮,將反過來加重實體經濟的「硬著陸」壓力。

銀行的上述問題在2008年第4季度將初顯徵兆,到2009年將越來越清晰地顯露出來。

預言五:物價水平在高位震盪之後將繼續走高。

在經歷一段時間的震盪之後,物價水平將再度走高,最終形成惡性通脹。

首先,石油、穀物等初級產品的價格將維持高位震盪,甚至再創新高,從而對PPI產生新的推力;

其次,財政能力的減弱將迫使政府放鬆價格管制,從而使積壓已久的通脹壓力釋放出來;

第三,製造業大量企業倒閉之後,製造品的供給層面將產生新的通脹壓力;

第四,不得不採取的擴張性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將從貨幣供應層面推動物價上漲。

預言六:不少地方政府將面臨財政危機

經濟形勢惡化也將使企業和居民的納稅能力顯著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不僅稅收增幅將自發性下降,而且政府在稅收負擔層面將不得不向企業和居民作出「讓步」,即不得不降低某些稅種的稅率、增加對重要行業和企業的稅收減免。同時,民間投資和房地產市場的深幅調整將使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的銳減。

財政支出的增長總是具有較強的慣性,即便在經濟減速或衰退時期也是如此。政府在改善民生、支持「三農」、加強國防等方面不斷增加支出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增加公共工程建設開支,從而對經濟過快減速進行必要的抑制也是必然的選擇。因此,從總體上看,財政支出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速。
在稅收增幅必降、支出增幅難降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來幾年,各級政府的財政形勢都不容樂觀。尤其是,過去幾年過度依賴「賣地」收入的地方政府將面臨財政危機。

預言七:利率將急劇下滑甚至接近於0。

經濟「硬著陸」壓力的快速上升,將迫使央行在2008年第4季度或2009年上半年大幅度降低存貸利率,並且很可能以150個基點、200個基點這樣的速度急降。這種急降反映出經濟形勢的惡化超出宏觀調控當局的預估。到2009年下半年或2010年,很可能出現接近於0的「超低利率」。

很多人不相信:在物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利率會一直走低。這種思維是沒有看透利率的本質。

我的看法是: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它表面上是由央行掌控,而本質上取決於實體經濟的資產收益率。

在實體經濟資產收益率下滑的過程中,央行必須降低利率,以維持實體經濟基本的生命力。同時,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體系之「本」,而利率不高於資產收益率是實體經濟存續的基本條件。在「滯」、「脹」兩種壓力並存的情況下,政府和央行只能以「丟卒子保車」的思維,忍「脹」而抑「滯」,只能選擇降息而絕不能加息。

在降息過程中,存貸息差是收窄的,這對銀行體系是沉重的打擊。但相比之下,實體經濟是「本」,銀行體系是「末」;只能把拯救實體經濟放在首位。當然,銀行體系也是要是救的,但這種事情相對容易----從哪裡弄一些錢,或印刷一些鈔票把銀行資本的窟窿補上就行了。

預言八:常規性宏觀調控手段難以阻止經濟「硬著陸」。

從貨幣政策方面看,由於經濟蕭條時期存在「流動性陷阱」,而且銀行體系自身難保,降低利率等刺激手段不可能取得明顯效果。中外經濟運行史已經反復地證明,在較大級別的經濟調整中,貨幣政策的刺激對經濟運行速度的影響微乎其微。
從財政政策方面看,面對宏觀經濟內在的「硬著陸」壓力,政府自然會增加公共工程支出。但是,不能過高地預期這種做法的效果。

首先,稅收增幅下降將制約財政支出擴張的力度,增發國債也不能考慮未來的償付壓力。

其次,中央財政將不得不拿出足夠的錢來拯救陷入危機的地方財政。

第三,常規意義上的基礎設施幾乎都不是短缺的;資金往哪裡投,還真的是個問題。多搞幾條高速鐵路?聽起來是一個不錯選擇,但在效益層面未必可取,因為高速客運能力(包括航空業在內)並不短缺。想來想去,我覺得,只能動員全國閑置的勞動力去植樹造林、治理沙漠、根治大江大河。

當然,政府也一定會增加對中低收入階層的轉移支付。但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失業率上升、物價上漲和股市下滑等因素引起的居民財富與收入縮水,減輕消費增速下滑的壓力,不能帶來消費增速的上升。

預言九:股票市場將繼續深幅下挫。

A股市場在2008年底或2009年第1季度可能下跌到1100點附近,隨後出現本輪熊市中最大的一輪「自發性」反彈,其幅度可能達到50%,反彈延續的時間可能達到幾個月。反彈結束之後將再探新低,向800點、600點和300點的方向震盪下滑。到2010年底或2011上半年,A股市場可能達到本輪熊市的終極底部。

關於這種預測的理由,我在《再論本輪熊市終極底部的空間與時間》等文章中已經做了詳細闡述,這里就不重復了。

預言十:外匯儲備將快速下滑。

其主要原因是出口銳減和資本大量外逃。資本外逃包括:獲利離場性外資外逃(包括非實體領域的「熱錢」和實體領域的外資)和恐慌性內資外逃。

現行的以美元紙幣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面臨崩塌的危險,國際貨幣體系的重大變革已是必然趨勢。從國際體系可能出現的重大變化,以及中國經濟自身的優勢與弱點等方面考慮,人民幣匯率體制需要「革命性」變革(以後再詳談這一點)。因此,簡單地談論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實不可取,而且相當危險。如果不搶先進行人民幣匯率體制的「革命性」變革,中國外
匯儲備下滑和金融安全問題將更值得憂慮。

⑧ 這次經濟危機到底要持續多久

本輪普遍發生於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已得到充分確認,這是沒有異義的。那麼危機究竟能持續多久呢?對我國的經濟影響又有多大?
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認為:經濟危機分為危機,蕭條,復甦,高漲四個階段。從實際情況看上世紀資本主義世界共生發較大的經濟危機有4次分別是1929年—1933年,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經濟危機。
危機爆發時主要表現為,銀根緊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嚴重破壞,銀行紛紛宣布破產,商品大量過剩,銷售停滯;生產大幅度下降,企業開工不足甚至倒閉,失業工人劇增;企業資金周轉不靈等。
那麼本次危機能持續多長時間呢?從上世紀發生的經濟危機來看,最長的是1929—1933年的危機,前後共持續了4年。從危機的復雜性看1980—1982年經多次反復共持續了三年。從這次危機較1980年更為嚴重看,本次危機至少會持續三年以上,也就是說至少要到2010年以後才會開始進入蕭條階段,之後才談得上復甦和增長。當然這中間不排除有一定的反復性,這主要是資本主義國家大規模的救市行為,但這不會改變和阻攔危機發展總的趨勢,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理解和認識。
那麼這次危機對我國的影響有多大呢?如果危機是發生在我國加入WTO以前,幾乎不會有什麼影響。由於我國於2000年加入了WTO,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聯系更緊密,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出口商品大幅增加,對世界經濟的依賴度越來越高,所以這次危機,對我國的出口企業將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另一方面,由於我國一部份金融企業持有一定數量的外國債券和股份,這也會有一定的損失。除此之外國家持有相當數量的美國國債,這部份損失有很大的不確一性。這取決於美國對這次
危機的處理態度和處理能力。在此筆者作兩種假設,一種情況是,美國處理危機的能力強並取也象以前一樣,要極力維持過去的強勢美元政策,那麼這一塊損失不會太大:另一種情況是相反,處理危機的能力弱,並取在無奈的情況下改變強勢美元政策,為了化解和減輕危機的損失被迫採取美元大幅貶值的策略,這樣的話持有的大部份國債都會打水漂,損失慘重。
值得慶幸的是,由於我們金融系統並沒有大規模的對外開放,所以本次危機不會傷及我國經濟和金融之根本,除出口會大幅減少外,更多的影響是在心裡層面。只要我國政府應對得當,相信我國的經濟在明年探底以後會逐步回升。

⑨ 2015年經濟危機嗎

從經濟形勢方面來看,不能說是經濟危機,應該是經濟具有下行風險。業界對2015年尤其是下半年的經濟形勢研判是復甦的。 經濟日報對2015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形勢的研判關鍵點: 1、世界經濟呈現緩慢復甦。本輪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發達經濟體經過持續的...

閱讀全文

與2015經濟危機將持續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全國哪個地方國營經濟發達 瀏覽:143
體彩有多少錢用於體育事業 瀏覽:268
上海哪些藝校美女多 瀏覽:996
美女用什麼手機好 瀏覽:603
愛情小金庫怎麼開通 瀏覽:766
二次婚姻如何協議 瀏覽:1001
三圈排查表的身體健康狀況寫什麼 瀏覽:925
中國導盲犬事業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852
事業單位社保都交哪些 瀏覽:836
怎麼寫老師講故事 瀏覽:759
張晉婚姻現狀如何 瀏覽:362
忠於職責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115
海水素食經濟魚類有哪些 瀏覽:574
幸福人總部電話是多少 瀏覽:818
臨沂市的經濟房怎麼申請條件 瀏覽:565
三十多歲健康的男人多少斤 瀏覽:862
你長這么大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 瀏覽:913
李現的故事是什麼 瀏覽:885
如何判斷婚姻衰敗 瀏覽:340
有沒有哪些純潔愛情的故事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