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比爾蓋茨成功的秘密是什麼
蓋茨為何總是穩操勝券 立於不敗之地?
在美國,老是有人跟蓋茨過不去,一次又一次想把蓋茨及其微軟置其於死地。然而,蓋茨總是穩操勝券,立於不敗之地。
有人在《南方周末》發表過一篇小文,調侃蓋茨,稱蓋茨是《聖經》在第13章預言:將來統領全世界的「魔鬼」,在右手上,或是在額上,受一個印記,代號「666」。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當代首富、美國微軟公司總裁蓋茨。試看,在右手上或額上受一個印記的眾生,不正是今日數以億計的右手握滑鼠、額對顯示器的電腦操作者嗎?
這一調侃成為事實的話,又有什麼不好呢。蓋茨所代表的是知識經濟,而知識經濟在未來社會將是不可戰勝的。
事實上,微軟的現有實力和發展前景已經顯示:蓋茨不可戰勝。理由有三:
其一、蓋茨所擁有的財富以及他佔有財富的手段,在當今世界無可匹敵。在10多年的時間里積累了600多億美元的財產,成為世界首富,這在世界的歷史上是前無古人的。比起那些瘋狂榨取人民血汗然後富甲一方的權貴,或靠數代奮斗才苦熬成富豪的傳統型商賈,蓋茨不是富得令人欽佩而又值得敬仰嗎?
世界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世界進入一個信息傳遞高速化、商業競爭全球化、科技發展高新化時代的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蓋茨正是通過他的無與倫比的軟體開發,在信息傳遞、高新科技和全球化網路領域中,佔領了制高點,並迅速積累起巨大的財富。蓋茨不僅是知識經濟的精英人物,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濟學家正是通過蓋茨的成功,才更直觀地發現了知識之於經濟的力量。知識就是力量,知識的力量戰無不勝,蓋茨則是最具這種力量的先驅者,何人能以戰勝?
其二、因為有了Internet(網際網路),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好,而蓋茨所創造的軟體,尤其是新近推出的.net戰略,正是未來信息社會賴以生存的載體。
已經網住世界各個角落的Internet,構成了與現實社會相對應的虛擬社會。如果說Internet是信息高速公路的話,那麼,蓋茨的一系列操作系統便是這條公路上的專用列車。當今世界,從航空航天領域到金融交易市場,從軍事戰略重地到國際間貿易往來,所有的運作程序全部實現網路化,蓋茨的軟體無處不在。假如抽去蓋茨的操作系統,Internet將在一瞬間全面崩潰,那麼,世界也就無異於到了末日。
無論是從全球的范圍看,還是就美國這一局部而言,都能做出這樣的結論:可以沒有柯林頓和他的政府內閣(因為競爭總統者如過江之鯽),但絕不能沒有蓋茨和他的微軟公司。道理不用細說。古往今來,封建的帝王也好,現代的總統也罷,哪怕他再強大,也僅僅只能稱霸一方。而蓋茨數千年才產生這么一個,並且無人可以替代,不廢一兵一卒就「佔領」了世界的各個角落。未來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或許不必再依賴政治強人,但必須依賴科技巨人。隨著Internet在全球的日益普及,我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蓋茨不正是統領未來世界的巨人嗎?
其三、迄今為止,蓋茨的一切努力都是在造福於人類。
由於蓋茨發明了Windows,電腦操作從此邁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其效率的提高以及由此所產生的公眾效益,無可估量。以Windows為核心的Microsoft系列操作軟體,將Internet的信息交流變得更為方便,更為快捷,並為Internet在世界大眾中間的迅速普及提供了可靠的基礎。因為有了方便、快捷的Internet,遠程醫療、遠程教育、遠程購物、遠程辦公才成為活生生的現實存在。
尤為可貴的是,憑借蓋茨的軟體,即使是毫無科技細胞的人,也能大搖大擺地在上網沖浪。這就創造了一個最惠於整個人類的奇跡:Internet的大眾化。無論大國的總統,還是弱國的小民,都可以平等地共享網上資源。朱厚澤說,Internet「從技術上摧毀了傳統的縱向等級層次結構,形成網路式的橫向自主連接結構,表現對人的尊重和從技術上支持人的自主選擇權利,實際上體現著人的主體地位的高揚」。對於60多億世界公民來說,還有什麼比這種平等自由更可寶貴的呢?
蓋茨的努力,將人類從生存的困厄之中拯救出來,功德無量。因此可以認定,僅僅在人格上,為人類造福的蓋茨,也是勝者。
蓋茨領導的微軟公司發表過這樣的宣言:我們要做到(世界上)每一間屋,每一書台,都用微軟的電腦。現在又改成了一個新的口號:「以優秀的軟體賦予人們力量,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任何設備上。」
㈡ 為什麼經濟的基本定律會影響比爾蓋茨
純手打,望採納~
首先呢希望題主下次可以把題干發的更完全一些,這樣才方便我們更加直觀的理解你所問的意思。說到經濟的基本定律,我想其定義應當是非常明確的:影響社會生產和發展的經濟規律中最為重要的規律就可以作為這個社會生產發展方向應當遵循的定律。簡單來說就是在許多種經濟形態的交錯中,社會發展通常遵循著一條主線路。所以這個明確的方向,在一個國家或者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必然會主導有政府資本背景的企業的規劃。但比爾·蓋茨作為一個獨立的實業家,又為什麼受到了這個方向的限制呢?以我個人來看,有以下三點是會影響到微軟的公司發展的:
1、在資金方面,一個符合國家發展規劃的企業往往在申請信用貸款的時候,更能夠得到銀行的親信與肯定。
2、在技術層面,符合大方向的企業必然會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與欣賞,從而能夠因為創造的就業機會而得到當地議員的偏愛。此時便可以說,在允許的范圍內,當地政策會有一些偏向性的調整,來穩定這一利好市場的發展。矽谷可以說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由數個企業帶動了一片區域的政策偏移。
3、在人力資源方面,一個符合國家經濟前景的企業,得到更多優秀人才的機會也必然會隨之增長,我想比爾·蓋茨應該對第三點非常的認同,因為微軟真正崛起的時候,招兵買馬的噱頭就是:世界互聯網正在極速發展,我們要趕在其他人前面,建立起供人們使用這條互聯網高速路的基礎——也就是我們的WIN98系統。
綜上所述,一個社會的經濟基本定律廣泛地影響著大大小小的企業家們。純手打,望採納~
㈢ 比爾蓋茨的經營哲學是什麼
比爾蓋茨很少預見到什麼事情,多數時只是對微軟錯失的事情作出反應。即使是真的有了什麼新主意,也很少能產生重大的成功。下面讓我來告訴你比爾蓋茨的經營哲學吧,希望能幫到你。
《偉大的夢想成就偉大的事業》讓你領略商業奇才的夢想之路,洞察世界首富事業成功的秘密。循著天才偉大的足跡,創造一個又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傳奇。
《比爾·蓋茨成功哲學全集》內容簡介:比爾·蓋茨,矽谷稱他為“軟體業里的撒旦”,Word Perfect公司前主管稱他為“帶你過河,然後吃掉你的狐狸”。蓮花軟體創辦人卡波爾說得比較中肯,“蓋茨代表我們最好或最壞的一面”。他20歲開始領導微軟,31歲成為有史以來最為年輕的億萬富翁,37歲成為美國首富並獲得國家科技獎章,39歲身價超過股市大亨巴菲特而成為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的成功,驗證了一條經濟學的基本規律:如果市場起飛,那些恰好在起飛點進入市場的人,將會獲得超過一般數學期望值的投資回報。正如歷史上叱吒一時的石油大亨、汽車大王一樣,比爾·蓋茨把握了一個與新興產業一起成長的市場機會,一飛沖天。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一種全武的游戲。一旦某一個領域里出現一個通吃天下的勝者,好像狐狸走進雞窩一樣,那隻是所有小雞的末日,不存在和平共處,沒有任何退路。
在比爾·蓋茨的財富後面,還隱藏著一種更為根本的東西,那就是讓他成名或致富的秘密:讓他跌倒後重新站起來的經驗教訓;他經年累月與人與物周旋所摸索出來的黃金法則;他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的精神支持……正是靠著這些,蓋茨走到了讓我們無比欽羨的人生巔峰。
比爾·蓋茨(Bill Gates,亦稱:威廉·亨利·“比爾”·蓋茨三世),1955年10月28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是美國著名企業家、軟體工程師、慈善家以及微軟公司的董事長。
1975年,蓋茨和童年夥伴保羅·艾倫創建微軟公司,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軟體提供商,31歲成為世界首富,曾連續多年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榜首。2008年6月27日告別微軟,之後致力於慈善事業。2014年2月,以4100億元人民幣成為2014胡潤全球富豪榜首富。2015年美國當地時間9月29日,《福布斯》發布美國富豪400強榜單顯示,微軟公司創始人蓋茨憑借760億美元凈資產,連續第22年高居榜首。同年11月,2015年度福布斯全球1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榜第6位。2016年2月25日,《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發布,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以5200億人民幣蟬聯世界首富。10月,《福布斯》發布“美國400富豪榜”,比爾·蓋茨以資產810億美元,第23年蟬聯榜首。
2016年11月,獲美國總統奧巴馬頒發的總統自由勛章。
童年時期:1955年10月28日,威廉·亨利·蓋茨3世(William Henry Gates III),即比爾·蓋茨的正式姓名,出生於美國西海岸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蓋茨祖母給他取的小名為“特萊(Trey)”,即撲克牌中"三點”之意。父親威廉·亨利·蓋茨(William Henry Gates, Sr.)是當地的著名律師,他過世的母親瑪麗·蓋茨(Mary Maxwell Gates)是華盛頓大學董事,銀行系統的董事以及國際聯合勸募協會(United Way International)的主席,他的外祖父J. W. 麥克斯韋爾(J. W. Maxwell)曾任國家銀行行長。比爾和兩個姐姐一塊長大。
1967年,蓋茨已上六年級,是位不願與人交流的學生。秋季,蓋茨進入湖畔中學(LakesideSchool)就讀,這是一所私立男校,他當時是班上個子最小的學生,但卻穿著13碼的鞋子。
1968年,蓋茨與他湖畔中學的同學保羅·艾倫(Paul Allen)利用一本指導手冊,開始學習Basic編程。當時該校擁有一台PDP-10計算機,其使用時間的年度預算資金為3000美元。僅僅數周內,蓋茨和艾倫便花光了這筆預算。不久後,這兩名小男孩與“計算機中心公司”(CCC)簽訂了一份協議。協議規定,蓋茨和艾倫向CCC報告PDP-10存在的軟體漏洞;作為回報,CCC則向他們兩人提供免費上機時間。
1971年,蓋茨為湖畔中學編寫程序,其中包括一款課表安排軟體。
1972年,蓋茨賣掉了他的第一個電腦編程作品——一個時間表格系統,買主是他的高中學校,價格是4200美元。
大學生活:1973年,蓋茨考進了哈佛大學,蓋茨在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標准化測試中得分1590(滿分1600),他的學習成績並不怎麼樣。雖然蓋茨記憶力很好,但他卻有不少“臭毛病”:經常逃課、不愛洗澡、在編程或玩牌時就只吃比薩餅和喝蘇打水。與同宿舍的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結為密友。在哈佛的時候,蓋茨為第一台微型計算機MITS Altair開發了BASIC編程語言的一個版本。
1975年1月,在當月出版的美國《大眾電子》(Popular Electronics)雜志上,刊出了一篇MITS公司介紹其Altair 8800計算機的文章。艾倫向蓋茨展示了這款機器圖片。數天後,蓋茨就給MITS總裁埃德·羅伯茨(Ed Roberts)打電話,並表示自己和艾倫已經為這款機器開發出了BASIC程序。實際上當時他們一行代碼也沒有寫。
1975年2月1日,以經過夜以繼日的工作後,蓋茨和艾倫編寫出可在Altair 8800上運行的程序,出售給MITS的價格為3000美元,但相應版稅卻高達18萬美元。
成為首富:1995年7月17日,蓋茨榮登《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榜首,個人財富為129億美元,蓋茨時年39歲。微軟當年銷售收入為59億美元,員工量為17801人。
1996年6月,蓋茨第二次成為《連線》雜志封面人物。畫面是蓋茨裹著浴袍,只是該畫面已被Photoshop軟體處理過。
1996年12月,微軟股價創下新高,同比上漲88%。從賬面收入看,蓋茨當年每天收入高達3000萬美元。
㈣ 比爾蓋茨的社會責任觀
CCTV一套4月29日下午《高端訪問》欄目播出了水均益采訪比爾·蓋茨的報道。當水均益問到如何看待錢,上億的財富時,比爾·蓋茨說,有了一些財富,是很令人欣慰的。像我的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以及安排很好的假期,對其中的花費問題我從來不必去擔心,這是一個很大的好處。但是實際上在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才會沒有這樣的擔心。它使我能專注於學習和工作。除此之外,我還將我的財富很好地運用到基金會上。基金會應該能夠做出很多突破,那就是平等地對待所有生命,通過提供疫苗和葯品,治療那些在貧窮國家中出現的疾病,使它們可以消除數以百萬計的死亡。所以我召集了一些深信我們可以會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人們。任何超過百萬美元的財富都有回報社會的責任。
中國證監會給予杭蕭鋼構警告,並處以40萬元罰款……
「任何超過百萬美元的財富都有回報社會的責任」,振聾發聵。我們知道比爾·蓋茨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富,而其積極投身慈善事業的事跡被世人稱道。就連世界第二富翁,被稱為「股神」的巴菲特老先生也將自己的巨額資金繳給比爾&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投入到慈善事業中。非洲貧困、乾旱缺水、疾病泛濫地區經常出現比爾·蓋茨的身影,經常有比爾&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投入的資金;比爾·蓋茨:基金會已經在中國資助了幾個項目,用於接種疫苗,比如乙肝疫苗等。並正在開展一個全面計劃,對有關艾滋病防治事業具有重大意義的資助。從他個人和家庭來說,2006年,比爾·蓋茨宣布從2008年7月開始,不再負責微軟公司的日常管理,將更多時間用於比爾&梅林達·蓋茨基金會。他曾經表示過,給自己孩子留很少的財富,將自己98%的財產留給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從這些事跡和現象中也許能夠對比爾·蓋茨的財富觀有一個淺顯的認識和了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財富大幅增加,涌現出一大批民營企業和富豪。我國人口眾多,城鄉、東西發展極為不平衡,對先富帶後富,對社會慈善、公益的需求比美國甚至比世界其他國家都迫切,需要一大批擁有社會責任的企業,需要大批企業樂於履行社會責任。但是,我國的慈善事業、社會公益事業的環境並不十分好,過去有調查數據顯示,一些企業家特別是富豪們從事慈善事業的比率很低,有些不樂意履行社會責任,甚至把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自身經營目標對立起來,說出「企業就要賺錢,回報股東,社會責任是政府的事情」的話語。中國最需要企業家和富豪們有公益心、慈善心和肩負起社會責任,而這些方面卻恰恰薄弱和缺失。這就使得一些社會矛盾突出的表現出來,比如:富人和普通百姓對立情緒加劇等。這種情況長期下去,富人自己也不會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因此,富豪們、企業家們履行社會責任,不但能夠幫助和救助弱勢群體,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對自己也大有裨益。
如果我國企業家、富人能夠具有比爾·蓋茨的「任何超過百萬美元的財富都有回報社會的責任」的思想,那麼,我國從事慈善、公益等履行社會責任的群體將會大大增加,將有利於促進我國社會公益事業的大發展。當然,國家必要通過立法和管理,在稅收上、社會地位上、慈善資金使用和管理上等各個方面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和個人創造一個好的環境,真正使其善舉得到落實和善報。
值得欣慰的是,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於日前公布了《2007·中國企業經營者成長與發展專題調查報告》,該報告對4586位企業經營者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經營者普遍認同「優秀企業家一定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企業在創造利潤的同時,也在為社會創造財富,促進國家的發展;企業經營者認識到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的持續發展非常重要,認為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在不斷提高。
㈤ 前首富比爾蓋茨,愛上了「種田」,成全球最大農場主,他到底想干什麼
這個現象並不是比爾蓋茨愛上了種田,這是比爾蓋茨想通過購買大量農田的方式成為農場主,這個方式也可以幫助比爾蓋茨配置自己的資產。
作為全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一舉一動會有獲得眾多人的關注,很多人也非常好奇為什麼比爾蓋茨會購買大量的土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因為比爾蓋茨本身並不看好現金資產和各種股權資產,很多人也認為全球經濟可能會陷入衰退,所以包括比爾蓋茨在內的很多富豪都會選擇爭相購買土地。這個方式也可以保留他們資產的購買能力。
總的來說,比爾蓋茨並非想通過購買農田的方式來種田,購買東西的行為本身也是比爾蓋茨的投資操作。在比爾蓋茨購買大量農田之後,他只需要把自己的農田租出去就可以了,這個方式也可以幫助比爾蓋茨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
㈥ 關於比爾·蓋茨的事
1970年,當蓋茨15歲時,他的電腦才能已遠近聞名了。一家名叫信息科學的公司找到蓋茨,希望用提供使用PDP-10的電腦時間來交換蓋茨和他的同學保羅的軟體技術。因為按美國法律規定,不能給未成年人支付工資,所以該公司決定,以價值一萬美元的電腦時間作為酬勞,要求他們為公司設計工資管理軟體。這樣就使他倆獲得了足夠使用一學年的電腦時間,他們不禁高興萬分。1971年,湖濱中學又讓蓋茨幫學校設計一套排課用的電腦軟體。當時的排課表全靠人工,由於學生人數多,課程又復雜多樣,人排課常常分配不均,造成某些課程學生過度擁擠的現象。蓋茨圓滿地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又使他延長了使用電腦的寶貴時間。
1973年,美國國防項目承包商TRW公司要開發一套用於管理水庫的電腦監督控制系統,可是老是消滅不了各種電腦臭蟲,進度緩慢,眼看要遭到違約處罰了。在這緊急關頭,TRW公司得知蓋茨和保羅兩個小電腦天才的事情後,便向他倆求援,兩個男孩高興地答應了。這是一件很專業化又很艱難的工作,而且按規定,中學生只能拿工讀生的低工資。但是蓋茨並不計較,他主要目的是通過這種工作來提高和鍛煉自己的軟體設計能力。湖濱中學也很開明,允許高年級學生在完成規定課程後去企業實習和工作。由於蓋茨和保羅的加入,終於使TRW公司按時完成了項目,免受巨額罰款。而蓋茨和保羅則得到了該公司一位電腦專家的具體指導,使兩人的軟體技巧得到了提高。
青年蓋茨在1970年代早期,蓋茨寫了一封著名的《致愛好者的公開信》,震驚了計算機界。蓋茨宣稱計算機軟體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商業市場,計算機愛好者們不應該在不獲得原作者同意的情況下隨意復制電腦程序。當時的計算機界受到黑客文化影響,認為創意與知識應該被共享。蓋茨隨後離開校園,一手創辦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之一――微軟公司,並逐漸將軟體產業化。
1975年,年僅19歲的蓋茨預言:「我們意識到軟體時代到來了,並且對於晶元的長期潛能我們有足夠的洞察力,這意味著什麼?我現在不去抓住機會反而去完成我的哈佛學業,軟體工業絕對不會原地踏步等著我。」
但是蓋茨的商業手法往往召至非議,其中之一就是MS-DOS的來源。在1970年代末,IBM正在計劃進入個人電腦市場,並在1981年正式推出了IBM個人電腦(PC)。IBM需要為自己的產品尋找合適的、基於英特爾x86系列處理器的操作系統。IBM在與另一家公司簡短談判後找到了微軟。而微軟則又在未告之自己正在與IBM談判的情況下找到了西雅圖電腦公司,以據說是5萬美元的價格向該公司購買他們所開發的操作系統(微軟的支持者稱,當時微軟與IBM有協議,規定微軟不得向外界透露談判事宜)。微軟之後再授權IBM使用該操作系統(已經更名為PC-DOS)。微軟還與其他電腦生產商談判,將經過更改後的MS-DOS系統安裝到每一台新電腦上。事後西雅圖電腦控告微軟在未告之事實的情況下以極低的價格購買該公司的產品,但是雙方最終達成庭外和解。蓋茨的聲譽因1990年代末美國政府一系列控告微軟壟斷的案件而再度受損。
1980年代中期蓋茨對光碟作為數據儲存媒介的前景感到樂觀,因此積極推廣CD-ROM。但就在去年,他宣布DVD將被淘汰。
當1983年,蘋果的在其新產品Lisa時,將滑鼠應用到用戶界面上,這是個人計算機業的一場革命。蓋茨立即意識到友好的圖形界面的重要性。
1990年,微軟推出WINDOWS3.0。
1995年,微軟推出了Windows95操作系統,這是一款真正意義上劃時代軟體。讓用戶擺脫了煩瑣枯燥的DOS命令,從而使個人計算機變的極其簡單易用。
1995年出版的《The Road Ahead》(《未來之路》),曾經連續七周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書中的一些預言已經成為現實。
蓋茨也被指控商業行為不檢點。蓋茨多次被控告在他的領導下,微軟公司的很多商業行為違反了美國的法律(反壟斷法)。並受到諸多訴訟,面臨著被拆分的危險。頗為有趣的是,在20世紀末,兩個比爾(比爾·柯林頓和比爾·蓋茨)幾乎同時遇到了官司與麻煩。
1998年,微軟推出了Windows98,受到廣泛的歡迎,微軟鞏固了計算機軟體業的霸主地位。
1999年,蓋茨撰寫了《未來時速》一書,向人們展示了計算機技術是如何以嶄新的方式來解決商業問題的。這本書在超過60個國家以25種語言出版。《未來時速》贏得了廣泛的贊譽,並被《紐約時報》、《今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和Amazon.com列為暢銷書。
2000年,蓋茨任命他長期的好友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為微軟首席執行官,而自己則為「首席軟體設計師」(Chief Software Architect)。
2001年底,微軟推出了Windows XP。蓋茨親自來到時代廣場推銷Win XP。
2006年3月10日,2006年美國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揭曉,微軟的比爾·蓋茨連續第12年成為世界最富有人士,他的凈資產由465億美元增至500億美元。
2006年4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了微軟的總部——西雅圖附近的雷德蒙德市。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會見了胡錦濤,並帶領胡錦濤主席參觀了微軟的「未來之家」。下午18點30分左右,胡錦濤出席了蓋茨在家中設的晚宴。
2006年6月15日,蓋茨宣布2008年7月將隱退,屆時將辭去首席軟體設計師一職,並不再參與微軟的管理事務。在宣布這一消息的時候,蓋茨顯得相對鎮定,但是卻掩蓋不了某些哀傷的氣氛,一些員工甚至熱淚盈眶。隱退後的蓋茨將專心於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蓋茨將幾百億的家財捐獻給這個慈善基金會,並表示將只留幾百萬美元給他的三個孩子。微軟的一名員工說:「毫無疑問,他的慷慨使得數十萬人重獲生命。」隨後不久,股神巴菲特宣布,將捐款300億美元給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前提是蓋茨夫婦還活著!
以後呢...
2006年年底-2007年年初,Windows Vista將如約而至。蓋茨現在正忙著他作為首席軟體設計師的最後一件大事,2008年7月之後,這個微軟最為神聖的職位將交給雷·奧茨。之後,他將投身於他的基金會,但這並不表示他將對微軟不聞不問——他表示,隱退後仍然會關注微軟的發展,並在適當的時候提出建設性意見。
除了對計算機和軟體的熱愛之外,蓋茨對生物技術也很有興趣。他是ICOS公司董事會的一員,這是一家專注於蛋白質基體及小分子療法的公司。他也是很多其它生物技術公司的投資人。蓋茨還成立了Corbis公司,它正在研究開發世界最大的可視信息資源之一–來自於全球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的藝術及攝影作品綜合數字檔案。此外,蓋茨還和行動電話先鋒Craig McCaw一起投資於Teledesic。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計劃使用幾百個低軌道衛星來提供覆蓋全世界的雙向寬頻電訊服務。
對於蓋茨來說,慈善事業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和他的妻子Melinda已經捐贈了超過240億美元建立了一個基金,支持在全球醫療健康和教育領域的慈善事業,希望隨著人類進入21世紀,這些關鍵領域的科技進步能使全人類都受益。到今天為止,蓋茨和他的妻子Melinda Gates建立的基金已經將25多億美元用於了全球的健康事業,將14億多美元用於改善人們的學習條件,其中包括為蓋茨圖書館購置計算機設備、為美國和加拿大的低收入社區的公共圖書館提供互聯網培訓和互聯網訪問服務。此外將超過2.6億美元用於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社區項目建設,將超過3.8億美元用在一些特殊項目和每年的禮物發放活動上。
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沃倫·巴菲特曾評價比爾蓋茨說:「如果他賣的不是軟體而是漢堡,他也會成為世界漢堡大王。」言下之意,並不是微軟成就了蓋茨,而是其商業天賦成就了這個世上最富有的人。
對於理財,蓋茨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對微軟公司前途的信心使蓋茨仍然把財富的絕大部分投在公司股票上,盡管他已經不擔任公司的CEO,但是作為微軟的首席架構師,他仍然主導著公司的發展方向和戰略規劃。不過精明的他也會在好的價位適當地套現一些股票。股市交易記錄顯示,上個月蓋茨就在公開市場出售了100萬股微軟股票,獲得收入近2700萬美元。
當然,像蓋茨這樣的聰明人是決不會把「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具有遠見的蓋茨早在網路股泡沫破裂之前就開始分散投資了。蓋茨在1995年建立了一家投資公司,據了解,該公司管理的投資組合價值100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了收入穩定的債券市場,主要是國庫券。
蓋茨看好代表新經濟的數字及生物技術產業,但在投資時並不排斥傳統經濟,尤其看重表現穩定的重工業部門。蓋茨曾通過自己的投資公司收購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7.8%股份,後來這些股票幾乎上漲了一倍;他對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的投資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在不到一年內股價就上升了大約1/3。此外,蓋茨也喜歡向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很強的公用事業公司投資。而蓋茨對科學創新的興趣,也使他把醫葯和生物技術產業作為一個重要的投資方向。
自稱善用每一分錢
曾經有人計算過,像比爾·蓋茨那麼有錢可以怎麼花,結論是:可以買31.57架太空梭,或者344架波音747,拍攝268部《泰坦尼克號》,買15.6萬部勞斯萊斯產的本特利大陸型豪華轎車。但是事實上,富可敵國的蓋茨夫婦生活很儉朴,唯一可稱得上奢華的只有他們位於西雅圖郊區價值5300萬美元的豪宅。不過據到過蓋茨家的人介紹,豪宅內陳設相當簡單,並不是常人想像的富麗堂皇。蓋茨曾說過:「我要把我所賺到的每一筆錢都花得很有價值,不會浪費一分錢。」
在過去幾年裡,蓋茨把他的大量個人財富捐獻給了慈善事業。據統計,蓋茨至今已為世界各地的慈善事業捐出近290億美元的財富,成為世界上最慷慨的富人。目前,以蓋茨夫婦兩人名字命名的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私人慈善組織,其基金規模是老牌的福特基金會的3倍、洛克菲勒基金會的10倍。去年11月,他在倫敦慶祝自己50歲生日的時候,對在場的記者表示,名下的巨額財富對他個人而言,不僅是巨大的權利,也是巨大的義務,他准備把這些財富全部捐獻給社會,而不會作為遺產留給自己的兒女。
㈦ 比爾蓋茨購入大量農田准備當「地主」背後究竟是怎樣的投資邏輯
比爾蓋茨確實已經通過這種方式成為了美國最大的農場主,這個事情的投資邏輯在於通過投資土地的方式來賺錢。
在比爾蓋茨瘋狂買地的過程當中,我們會發現比爾蓋茨買地的成本並不便宜,但因為比爾蓋茨本身是全球知名的富豪,所以比爾蓋茨也沒有過分顧及買地的成本。與此同時,比爾蓋茨在美國數10個州所購買的土地已經非常多了,所有的土地在一起能夠達到30多萬英畝。如果能夠把所有的土地都租售出去的話,比爾蓋茨便會成為美國最大的農場主,這個方式也可以幫助比爾蓋茨獲得一定的投資回報。
除此之外,購買農田雖然會花費比爾蓋茨的大量資產,因為比爾蓋茨的很多資產本身就是股票資產和現金資產,比爾蓋茨也不看好這兩種資產類型,所以比爾蓋茨在購買農田的時候沒有任何負擔。
㈧ 比爾蓋茨預測又一次金融危機要來了嗎
比爾蓋茨:「幾乎肯定」我們將經歷又一次金融危機。
雖然有所擔憂,但無論是蓋茨還是巴菲特,對美國經濟還是持有很樂觀的態度。蓋茨最後表示,雖然未來可能有巨大的沖擊,很樂觀地看到創新和資本主義將如何改善各地人類的狀況。相信這個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好,幾乎所有客觀的衡量標准都在按照這個趨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