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濟植物有哪些
經濟植物有:
1、按其用途分為:
蔬菜作物(西紅柿、茄子、辣椒、黃瓜、絲瓜、豆角)
纖維作物(棉花、麻類、蠶桑)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橄欖)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飲料作物(茶葉、咖啡、可可)
嗜好作物(煙葉)
葯用作物(人參、靈芝。貝母等)
熱帶作物(橡膠、椰子、油棕、劍麻。蛋黃果等)。
2、按所處溫度帶分為:
分為熱帶經濟作物、亞熱帶經濟作物、溫帶經濟作物。
(1)還有哪些經濟作物擴展閱讀
糧食生產高投入、高成本的趨勢日益明顯,種糧比較效益低的局面短期內很難改變。與此同時,農民從事非農勞動的收入大幅上升,來自非農的收入增長速度遠遠高於來自農業的收入增速,一些地區的農民開始「厭農」「棄農」,即便選擇務農,生產非糧化的傾向也較為嚴重。
保障糧食安全,離不開農民種糧務農的積極性。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核心在於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
㈡ 有哪些經濟作物
經濟作物又稱技術作物、工業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種特定經濟用途的農作物。廣義的經濟作物還包括蔬菜、瓜果、花卉、果品等園藝作物。
按其用途分為:
纖維作物(棉花、麻類、蠶桑)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橄欖)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飲料作物(茶葉、咖啡、可可)
嗜好作物(煙葉)
葯用作物(人參、靈芝。貝母等)
熱帶作物(橡膠、椰子、油棕、劍麻。蛋黃果等)。
按所處溫度帶分為:
分為熱帶經濟作物、亞熱帶經濟作物、溫帶經濟作物。
㈢ 中國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都有哪些,分布在哪裡
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穀子、高粱等;
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花生、甘蔗、甜菜等;
小麥分布在淮河以北直到內蒙廣大地區;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
玉米分分布廣泛,但以東北平原和內蒙為主要產地;
穀子主要分布在山西、陝西及西北地區;
高粱主要分布在東北。
大豆主產區在東北,花生分布最廣泛,遼寧以南各地均有分布,甘蔗分布在兩廣及雲南,甜菜分布在東北和西北各省。
播種和收獲季節各地不一。從南向北逐漸推遲。
㈣ 經濟作物有哪些
經濟作物又稱技術作物、工業原料作物,是指具有某種特定經濟用途的農作物,主要種植目的為賺取高回報,而不以提供糧食為其目標。廣義的經濟作物還包括蔬菜、瓜果、花卉、果品等園藝作物。亞洲熱帶地區的經濟作物主要有油棕、橡膠、咖啡、可可、胡椒、椰子、甘蔗等。
經濟作物的種類很多,主要包括棉花、油料、麻類、桑柞絲、茶葉、糖料、蔬菜、煙葉、果品、葯材等。
經濟作物是指對自然條件的選擇較嚴、技術要求復雜、產品的經濟價值較高、主要是用作工業原料的作物,故又稱「技術作物」或工業原料作物。
經濟作物生產的集約化和商品化程度較高,綜合利用的潛力很大,要求投入較高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必須注意解決好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爭地、爭勞力、爭資金的矛盾,以及收購政策、價格政策、獎售政策等問題,促進經濟作物的發展。
㈤ 我國的經濟作物有哪些
我國的經濟作物包括棉花、油料、糖料、煙葉、麻類、葯材等,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14.1%,此外,尚有茶、桑、水果、橡膠等木本經濟作物未包括在內。經濟作物產值約占種植業產值的30%。
我國經濟作物具有廣泛的地理分布特點,但地域差異明顯。東部集中了中國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的90%以上,是中國棉花、油料、糖、煙葉、茶葉、蠶繭、麻類、水果的主要產區。中國經濟作物的南北差異也很大。在熱帶地區主要栽培橡膠、咖啡、可可、胡椒、椰子、油棕、香蕉、龍眼、荔枝、菠蘿和特種葯材等;在亞熱帶地區主要栽培甘蔗、茶樹、油桐、柑橘等;在溫帶地區多種植棉花、蘋果、梨、葡萄,是中國棉花及溫帶水果的集中產區;在中溫帶地區以種植甜菜為主,成為中國甜菜的主產區。
中國主要經濟作物分述如下:
油料作物。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五大油料作物。1978年以來,油菜籽面積和產量均超過花生,分布遍及各省區,以冬油菜為主,絕大部分產於長江流域,在長城以北,內蒙古、西北、青藏等地區則種植春油菜。花生除青海、西藏、內蒙古、寧夏外,各省區均有種植,其中山東一省佔中國產量1/3以上。主要集中產區有二:一是環渤海周圍的山東、遼東半島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二是粵、桂、閩、台丘陵及沿海地區。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漢江中游、南襄盆地等為主要產區。向日葵1978年以來在東北、華北、西北迅速擴種,日益成為北方地區主要油料之一。胡麻是長城以北的河北壩上、雁北、內蒙古、寧夏、青海、甘肅、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包括甘蔗和甜菜,分別占糖料作物面積的60%和40%,但在全國食糖產量中,甘蔗糖佔80%,甜菜糖佔20%。甘蔗主要分布在粵、閩、桂、滇南、台等省區及四川盆地中南部。甜菜主要分布於長城以北,以東北地區松嫩平原為最大產區,次為內蒙古河套及新疆瑪納斯河流域等地區。
茶葉。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南方丘陵地區均有種植。各類茶葉產量中,以綠毛茶產量最大,占茶葉總產量一半以上,次為紅毛茶,約占茶葉總產量1/4,余為烏龍茶、緊壓茶和其他茶類。就產茶省區而論,浙、湘、皖、川、閩為中國五大產茶省,產量佔全國近70%,次為滇、鄂、粵、贛等省。
煙葉。包括烤煙、曬煙和晾煙,以烤煙產量最大,產區集中。河南、雲南同是中國最大烤煙生產基地,產量均佔全國1/5,尤集中於許昌地區和玉溪地區。次為山東,產量佔全國11.28%,主要集中於青州、臨朐等地區。再次為黔、桂、皖、湘等省區。
蠶繭。中國蠶繭產量佔世界40%以上,其中桑蠶繭佔91.1%,柞蠶繭佔9.9%。桑蠶繭以川、浙、蘇、粵四省產量最多,佔中國桑蠶繭產量86.98%,尤以太湖流域、嘉陵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最為集中。柞蠶繭為中國特產,全國產量約有3/4產於遼寧省,其次為山東的膠東半島和豫西等地。
麻類作物。包括黃麻、紅麻、大麻、亞麻、薴麻、苘麻等。其中黃、紅麻約占麻類作物種植面積之半。黃麻主要分布於浙、粵、桂、川、皖、蘇等省區。紅麻以魯、豫、冀最多。大麻種植分散,以東北及華北各省為主。薴麻則以川、湘、鄂等省最多。
水果。主要有蘋果、梨、柑橘、柿、紅棗、葡萄、香蕉、荔枝、龍眼、菠蘿等。在水果總產量中,蘋果佔24.7%,梨佔17.42%,柑橘佔18.91%,是中國三大水果。蘋果約有54.43%產於魯和遼,梨以冀、魯、遼、蘇等省最多。柑橘主產於川、浙、粵、桂、湘、閩等省區。香蕉、荔枝、龍眼、菠蘿等以粵、桂、閩等省區為主產區。
熱帶作物。以橡膠種植面積最大,占熱帶作物總面積80%以上,次為香茅、劍麻、椰子、腰果、胡椒、咖啡、油棕、南葯等,分布於瓊、粵、滇、桂、閩五省區的南部,尤以海南島和西雙版納最集中,是中國以橡膠為主的熱作生產基地。
葯材。包括野生種類近萬種,其中名貴及常用者50~60種。主要有人參、黨參、三七、天麻、杜仲、當歸、黃芪、枸杞、砂仁、大黃、黃連、生地、羌活、川芎、白芍、茯苓、白術、半夏、霍香、麥冬等。葯材分布幾遍及全國各省區,其中以川、甘、湘、粵、冀、滇、吉七省最多,合佔全國54%,尤以四川居首位,素有「川廣葯材」之稱,種類多達三千餘種,產量佔全國的1/3。
㈥ 農業經濟作物包括哪些
(1)纖維作物,它可作為紡織、繩索等原料的一類作物。利用種子纖維的作物有棉花;利用韌皮纖維的作物有蘭麻、黃麻、大麻、羅布麻、亞麻等;利用葉纖維的作物有劍麻、龍舌蘭等。 (2)油料作物:其栽培目的在於獲得種子來榨取其中的油脂,主要有大豆、花生、油菜、芝麻、蓖麻、向日葵、胡麻等,其種子含油量大致可達20%~60%。油脂除了可食用外,還可作工業和醫葯上的原料。榨油所剩的油粕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可用來生產副食品,或作飼料和肥料用。另外椰子、油菜、核桃等也是油料植物。 (3)糖料作物:栽培目的在於收獲根、莖產品榨汁製糖,最主要的有甘麻、甜菜以及糖用高梁等。我國北方以甜菜為主,南方以甘麻為主。但是這種差別在逐漸縮小,甜菜有逐步向南擴展,甘麻有逐步向北推移的趨勢。這類作物不僅向人類奉獻出其「精華」,而且其加工後的剩下副產品還可分別作為酒精、造紙、纖維等工業的原料或家畜的飼料。 (4)嗜好作物:種植它們的目的,是因為它們能提供一些具有興奮提神或刺激性的產品,例如煙草、奈葉等。 (5)葯用作物:它們的產品可直接或提煉後用作葯,如人參、貝母、黃花、黃邊,另外還有香料作物(如薄荷、留蘭香、玫瑰等),染料作物(如藍靛、紅花等)以及橡膠作物(如橡膠草)。 可見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一樣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著同等重要的作用。
㈦ 我國四種主要的經濟作物有哪些
我國四種主要的經濟作物有:棉花、甘蔗、花生、甜菜。
1、棉花
新疆棉花多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種,對光照長度反應不敏感。是喜光作物,適宜在較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棉花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均高。
據測定,棉花單葉的光補償點為750~1000lx,光飽和點為7~8萬lx。一般情況下,棉花葉片對光強的適宜范圍為8000~70000 lx ,此范圍下,光合強度隨光強增加而提高。
2、甘蔗
甘蔗,(學名:Saccharum officinarum)甘蔗屬,多年生高大實心草本。根狀莖粗壯發達。稈高3-5(-6)米。中國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南方熱帶地區廣泛種植。甘蔗適合栽種於土壤肥沃、陽光充足、冬夏溫差大的地方。
3、花生
我國花生分布范圍雖然廣泛,但是由於其生長發育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適宜的生育期,因此生產布局又相對集中。2008~2012年種植面積達150萬畝的省份有豫、魯、冀、粵、遼、川、皖、桂、鄂、贛、吉、湘、蘇、閩14個。
它們的種植面積佔全國的93.5%,總產佔全國的96.0%,成為我國花生的主要產地。其中,南方9個省區的花生年種植面積超過150萬畝,種植面積總計佔全國的35.8%;總產佔全國的30.3%
4、甜菜
原產於歐洲西部和南部沿海,從瑞典移植到西班牙,中國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喜溫作物,但耐寒性較強。甜菜在深而富含有機質的松軟土壤上生長良好。
甜菜是甘蔗以外的一個主要糖來源。菜用甜菜在美國普遍烹食或腌食,俄羅斯甜菜濃湯是東歐的傳統甜菜湯。糖用甜菜是最重要的商業類型,飼料甜菜和葉用甜菜的栽培與大多數作物一樣。
(7)還有哪些經濟作物擴展閱讀:
自然界可被利用於農業生產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一般指各種氣象要素和水、土地、生物等自然物,不包括用以製造農業生產工具或用作動力能源的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和風力、水力等資源。
查明不同地區農業自然資源的狀況、特點和開發潛力,加以合理利用,不但對發展農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而且有利於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和發展國民經濟。
㈧ 地理經濟作物,農作物有哪些
經濟作物有:
纖維作物。常見有棉花、大麻等
油料作物。常見的有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大豆也是常見的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常見的有甘蔗、甜菜等。
其他作物。主要包括煙草、茶葉、薄荷、咖啡、啤酒花等。
農作物有:
禾穀類作物 一般屬禾本科植物。常見的有稻、麥、玉米、高粱等。
豆類作物。屬豆科植物。常見有大豆、蠶豆、豌豆、綠豆、菜豆、小豆等。
薯芋類作物(也稱根莖作物)。植物學上的科屬不一。常見的有甘薯、馬鈴薯、豆薯、木薯、山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