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出哪些理論

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出哪些理論

發布時間:2022-09-06 16:35:06

❶ 2001諾貝爾經濟學獎信息不對稱理論的詳細內容是什麼

信息不對稱理論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

該理論認為:市場中賣方比買方更了解有關商品的各種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過向信息貧乏的一方傳遞可靠信息而在市場中獲益;買賣雙方中擁有信息較少的一方會努力從另一方獲取信息;市場信號顯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1)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出哪些理論擴展閱讀

信息不對稱理論的意義為:

1、該理論揭示了市場體系中的缺陷,指出完全的市場經濟並不是天然合理的,完全靠自由市場機制不一定會給市場經濟帶來最佳效果 ,特別是在投資、就業、環境保護、社會福利等方面。

2、該理論強調了政府在經濟運行中的重要性,呼籲政府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監督力度,使信息盡量由不對稱到對稱,由此更正由市場機制所造成的一些不良影響。

3、信息不對稱理論推動了博弈論的發展。

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是由於人們心理活動的「屏蔽性」造成的。因此,交易雙方實際是在進行心理上的博弈,為了各自的經濟利益進行較量,而這種較量本身是以信息不對稱為前提的。因此,對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對博弈論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❷ 最近三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是誰極其主要的觀點是什麼

2016年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本特·霍姆斯特羅姆在在契約理論方面的貢獻而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契約理論主要分支理論並不存在相互排斥的關系,而是在不同的領域具有不同的解釋力,這也就使得契約理論不同分支之間潛在地存在著相互補充和相輔相成的關系。

2017年理查德·H·泰勒因行為經濟學方面的貢獻而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行為經濟學是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

2018年保羅·羅默和威廉·諾德豪斯在創新、氣候和經濟增長方面研究的傑出貢獻而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瑞典國家銀行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而設立的獎項,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經濟學獎並非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但在評選步驟、授獎儀式方面與諾貝爾獎相似。1968年起,獎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每年頒發一次,頒獎遵循對人類利益做出最大貢獻的原則。

❸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的理論是什麼內容

關於貧困、健康以及福祉問題的研究。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迪頓除了關注經濟發展問題外,還一直致力於貧困度量問題的研究,特別是如何調整基於空間價格差異的標准收入以及購買力平價(PPP)匯率對全球貧困和不平等的影響。

迪頓的很多工作都集中在對健康狀況、死亡率以及它們與經濟狀況關系的研究上,迪頓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已經動搖了一些傳統觀點,比如,他提出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了「不平等不會對健康構成危害」。

迪頓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主要是針對收入與福祉之間的關系即「幸福是否可以用金錢來購買」這一經久不衰的話題展開的。迪頓在與諾貝爾獎得主卡尼曼(D.Kahneman)合著的《高收入提高了生活評價但沒有改善情感福祉》(2010)一文中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兩者的關系。

❹ 諾貝爾經濟學獎一共給了多少行為經濟學

迄今為止,諾貝爾經濟學獎一共給了行為經濟學,分別是:

(1)2002年獲獎的行為經濟學奠基者丹尼爾·卡尼曼,他和已故學者托維爾斯基共同提出的前景理論(KT model)奠定了行為經濟學研究基礎;

(2)2013年獲獎的羅伯特·J·席勒,他提出的非理性分析理論框架以及所著的《非理性繁榮》,成功預言了美國互聯網、股市以及樓市領域的三大泡沫。

(3)2017年獲獎的理查德·塞勒,他的重要理論貢獻在於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賬戶理論。

行為經濟學是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

行為經濟學在西方主流經濟學中不是新學,只不過,自1950年代至1990年代,它沉寂了幾十年。

❺ 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主要理論

得獎的主要是一個演算法,這個演算法的確與找對象有關,所以有非誠勿擾之類的。

下面是老端的文章,應該是很通俗的解釋了這個演算法:

演算法是為了解決「穩定匹配難題(Stable Matching Problem)」而提出的,所謂穩定匹配難題,是指:有n個男人,還有n個女人,男人心目中有自己的心上人列表,從最喜歡的女神,一直到最不心儀的恐龍,而女人心中也有相同的列表,從最喜歡的高富帥,到最不喜歡的猥瑣男。很明顯的,某男喜歡的女人,她可能根本看不上他。而多個女人喜歡的男人,也不可能同時娶這些女人。所以要找出一個讓所有人都能結婚,且大家都滿意的方案是很難的。

為了解決以上這個難題,數學家Shapley和Gale兩人在1962年提出了一種特殊的演算法,後來被稱為Gale & Shapley演算法,他們證明了,按照這套演算法,他們能夠找到一個讓大家都滿意,且穩定的組合,前提是男女數量相等。

演算法的第一步,是由男人們一輪一輪的去找他最喜歡的女人表白,女人可以選擇接受,也可以選擇拒絕。女人會遇到三種情況,第一是沒人來表白;第二是有一個人來表白;第三是有多個人來表白。女人的策略是,如果沒人來表白就再等一輪,如果有一個人來表白就暫時同他交往著,如果有多個人來表白,就同最喜歡的那個交往。

一輪過後,有些男人有女友了,有些還打著光棍,沒關系,繼續開始第二輪。那些光棍們重復上一輪的行為,找自己最心儀的女人表白。女人會遇到一個特殊情況,自己有男友了,但是又有一個男人來表白。如果新來的男人比現在的差,她就忽略,如果比現在的好,那就劈腿換新人。

第三輪再重復第二輪的行為。如此循環往復,一直到最後每個人都成功匹配為止。Shapley和Gale兩人從數學上證明了,這種策略的結果是最穩固的。因為男人是從自己最喜歡的人開始追求,當他配對成功的時候,意味著所有他更喜歡的女孩都拒絕了他。而女人如果有機會就可以換自己更喜歡的男人,因此當她配對成功的時候,意味著再沒有更好的男人來找她了。所以雙方達到了穩定(Stable)的狀態。

我們發現,該演算法對男人(主動出擊的一方)有利,對女人(被動等待的一方)不利。因為男人都是從自己最心儀的女孩開始表白,這個策略首先考慮了男人的偏好。相關的數學證明從略。

你可能會發現,當n很大的時候,一輪輪的表白游戲會進行無數次,事實也正是如此。常識告訴我們,農村的人結婚通常都很早,而城市,特別是巨大城市的人,結婚都很晚。那是因為農村裡你能夠接觸到的人都很少,即n很小(可能小於20),通過簡單的幾輪匹配,大家就能達到穩定匹配狀態。而大城市如北上廣,n巨大(接近無限),你可能會經歷無數次匹配都達不到穩定狀態。所以並非像廣告里說的那樣:更多選擇更多歡笑。有時候選擇更多反而結果更差了。

前面我們提到,該演算法對男人有利,對女人不利,它優先滿足了男人的偏好,因此在北上廣這樣的特大型城市才會有那麼多的剩女存在,她們終生在等待更靠譜的白馬王子出現,但其實這位白馬王子早就已經和別的女人配對成功(結婚)了,於是其中的不少女人選擇了做小三。

❻ 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主要理論

一個是用向量自回歸的方法證明國家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只有在人們預料不到的情況下才有效。還有一個是理性預期,理論和前一個差不多,但沒數學

❼ 以下哪些理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提出的

囚徒困境理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提出的。「囚徒困境」是博弈論里最經典的例子之一。其中對於囚徒困境的描述:話說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殺,財物被盜。警方在此案的偵破過程中,抓到兩個犯罪嫌疑人,甲和乙,並從他們的住處搜出被害人家中丟失的財物。

(7)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出哪些理論擴展閱讀:

囚徒困境的故事講的是,兩個嫌疑犯作案後被警察抓住,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裡接受審訊。警察知道兩人有罪,但缺乏足夠的證據。警察告訴每個人: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刑一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兩人中一個坦白而另一個抵賴,坦白的放出去,抵賴的判十年。

於是,每個囚徒都面臨兩種選擇:坦白或抵賴。然而,不管同夥選擇什麼,每個囚徒的最優選擇是坦白:如果同夥抵賴、自己坦白的話放出去,抵賴的話判十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夥坦白、自己坦白的話判八年,比起抵賴的判十年,坦白還是比抵賴的好。

結果,兩個嫌疑犯都選擇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一年,顯然這個結果好。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問題是,人類的個人理性有時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聰明的人類會因自己的聰明而作繭自縛,或者損害集體的利益。

❽ 跪求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主要理論

得獎的主要是一個演算法,這個演算法的確與找對象有關,所以有非誠勿擾之類的。

下面是老端的文章,應該是很通俗的解釋了這個演算法:

演算法是為了解決「穩定匹配難題(Stable Matching Problem)」而提出的,所謂穩定匹配難題,是指:有n個男人,還有n個女人,男人心目中有自己的心上人列表,從最喜歡的女神,一直到最不心儀的恐龍,而女人心中也有相同的列表,從最喜歡的高富帥,到最不喜歡的猥瑣男。

很明顯的,某男喜歡的女人,她可能根本看不上他。而多個女人喜歡的男人,也不可能同時娶這些女人。所以要找出一個讓所有人都能結婚,且大家都滿意的方案是很難的。

為了解決以上這個難題,數學家Shapley和Gale兩人在1962年提出了一種特殊的演算法,後來被稱為Gale & Shapley演算法,他們證明了,按照這套演算法,他們能夠找到一個讓大家都滿意,且穩定的組合,前提是男女數量相等。


閱讀全文

與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出哪些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圈排查表的身體健康狀況寫什麼 瀏覽:923
中國導盲犬事業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850
事業單位社保都交哪些 瀏覽:834
怎麼寫老師講故事 瀏覽:757
張晉婚姻現狀如何 瀏覽:360
忠於職責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113
海水素食經濟魚類有哪些 瀏覽:572
幸福人總部電話是多少 瀏覽:816
臨沂市的經濟房怎麼申請條件 瀏覽:563
三十多歲健康的男人多少斤 瀏覽:860
你長這么大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 瀏覽:911
李現的故事是什麼 瀏覽:882
如何判斷婚姻衰敗 瀏覽:337
有沒有哪些純潔愛情的故事 瀏覽:646
事業單位半年獎績效怎麼回事 瀏覽:951
什麼事業最出息 瀏覽:422
信成健康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803
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是什麼 瀏覽:375
無懈可擊之美女如雲什麼時候播 瀏覽:881
幸福觸手可及去哪裡能看到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