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少地方政府鼓勵地攤商販出攤是否代表擺地攤合法化了
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已經開始放寬了地攤從業者的准入門檻,國家的經濟環境不是很好,國際上的貿易戰頻仍,國家開始了大基建的活動,以此來拉動國家經濟的發展,地攤經濟關繫到民生,關繫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地方政府為了經濟發展,鼓勵商販出攤,那麼,地攤算是合法了嗎?
地攤經濟合理合規運行了,才會有經濟的繁榮,才會有百姓的歡樂,才會看到晚上更多的人去逛夜市,才會體會到城市的溫情。每每看到大樓大廈里的人們下班以後,穿著舒服的衣服,跟自己的朋友、家人,或者是閨蜜一起,挽著手,徜徉在尋常巷陌之中,聞著夜市裡的美食,還有柴米油鹽的味道,覺得如此甚好!讓城市找回曾經的煙火氣,讓人們再次感受到城市的溫度和溫情!
B. 建國以來總共推行了多少次地攤經濟
一、地攤的歷史
回顧建國後地攤發展的歷史,其實不難發現地攤是最早的城市和農村市場形態。我國關於流動攤檔經營管理的相關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如圖1)。而進入80年以來,地攤更是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建設的第一種大眾參與的商業形態。無數後來的財富神話都起源於地攤,今天許多商業巨擘也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練攤的歲月。
但是這種「古老」的商業形態逐漸被城鎮化與市場經濟發展所「拋棄」。隨著第一批創業者原始積累先後完成,最早的金融市場雛形也形成,零售、餐飲等商業經營場所的規范性、安全性被逐漸重視。原先「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流動攤檔不利於打造品牌,也不利於產品差異化。所以隨著某一行業市場結構日趨完備,競爭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經營者選擇固定場所「落腳」。這種固定場所往往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日曬雨淋都能照樣營業,而且還能給顧客以「安全感」。再後來,政府決定將經營場所納入為工商注冊的必要條件之一,包括個體經營者都被要求要有一個固定的經營場所。流動攤販變為「無照經營」的代名詞。城管開始巡檢街面,驅趕流動攤販。而少數幾個不方便設立檔口等固定物業出租做經營場所的地點則選擇了變通的方式,形成了書報亭等「固定」攤販。再往後,地攤這種商業形態逐漸被城市邊緣化。
當然也有「反復」。2008年金融海嘯,廣東等沿海城市的外貿企業遭遇訂單驟降,許多工廠無奈只得用貨品抵工資。那時候不少企業員工自己都按揭買了小排量汽車,一段時間里沿海城市出現了只有夜晚才會出來「經營」的「後備箱攤檔」,所販賣多是外貿廠的「大牌正品A貨」,從運動鞋到箱包無所不包。不過沒過多久,攤販們就無貨可賣了,因為他們白天的東家——外貿工廠發現內銷「工廠直銷」模式更為有利潤。再後來就有了類似廣州火車站附件皮具城這種廠家直銷集散地的爆發式增長。
C. 2022年擺地攤新政策
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一般情況下,2022年隨著國家正式放開地攤經濟政策,現在擺地攤是合法行為了。因為擺攤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所以不用辦地攤證。只要在當地相關管理部門管控下死亡指定時間和地點,進行合法經營就是合法。同時要擺地攤的,要辦臨時登記證、衛生許可證和健康證等。衛生許可證和健康證是小吃攤必辦的證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第三條下列經營活動,不屬於無證無照經營:(一)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從事無須取得許可或者辦理注冊登記的經營活動。
D. 2021年還能繼續擺地攤嗎
擺地攤兒是最底層人民增加收入,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所以是可以繼續擺地攤兒做生意做買賣的。國家是允許擺攤的。中央文明辦決定,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作用。
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特別提出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遊、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各地要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地攤經濟,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而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地攤經濟是城市的一種邊緣經濟,一直是影響市容環境的關鍵因素,但地攤經濟有其獨特優勢,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辦明確,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將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6月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台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地攤經濟由來已久,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地攤經濟是城市裡的一種邊緣經濟,一直由於影響市容環境而不登大雅之堂。但地攤經濟有其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當前背景下,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就業壓力。
地攤經濟,是人類最原始、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業活動之一,它繁榮了經濟市場,彌補了老百姓購物的一段空白點。
E. 2022年國家還允許擺地攤嗎
擺地攤,主要是地方城市管理限制,從目前看,國家鼓勵多渠道就業,所以允許擺地攤,但需要獲得當地的許可。
F. 2020國家對於擺攤有什麼政策
2020國家對於擺攤的政策是「五允許一堅持」,允許設置臨時佔道攤點攤區;允許臨街店鋪臨時越門經營;允許大型商場開展佔道促銷;允許流動商販販賣經營;允許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擴大停放區;堅持柔性執法和審慎包容監管。
在早前,李克強總理就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要尊重小商小販的利益,他們也是城市活力的一部分。
而在今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楊寶玲也建議,在進一步加強規范城市管理的同時,應因地制宜,釋放「地攤經濟」的最大活力,給予「地攤經濟」與從業者合法地位。
(6)梅州什麼時候開放地攤經濟擴展閱讀:
擺攤經濟
攤販經濟歷來是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煙火味的重要標志,它看似不起眼,卻是關乎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事。
成都市設置了臨時佔道攤點、攤區1595個(含臨時佔道快遞配送點598個、臨時佔道夜市174個),允許臨時越門經營點位18260個,大型商場佔道促銷點88個,允許流動商販經營點16384個,增加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臨時投放點位5034個,增加就業崗位8萬個,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98%,短時間內有效解決了10萬家庭的生計問題。
G. 20215月九日堯廟,擺攤嗎
摘要 堯廟始建於晉代,後經唐、元、明、清歷代修建,不斷擴大。廟內前面有東西朝房、光天閣、堯井亭,後面有堯宮、舜宮、禹宮、萬壽宮,最後是寢宮,東西兩邊還有許多房舍、庭院。據史傳,堯廟規模最大時佔地七百八十餘畝。
H. 2022年國家還允許擺地攤嗎
國家還允許擺地攤。隨著國家正式放開地攤經濟政策,現在擺地攤是合法行為了。因為擺攤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所以不用辦地攤證。只要在當地相關管理部門管控下死亡指定時間和地點,進行合法經營就是合法。同時要擺地攤的,要辦臨時登記證、衛生許可證和健康證等。衛生許可證和健康證是小吃攤必辦的證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三條
下列經營活動,不屬於無證無照經營:
(一)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從事無須取得許可或者辦理注冊登記的經營活動。
衛生許可證辦理流程是什麼
1、申請人填寫相應的申請表,到受理窗口遞交食品衛生許可證申請書;
2、提交辦理食品衛生許可證材料,法定代表人相關證明、委託代理人資格證明等資料;
3、受理後,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等的要求進行資料和現場審核,依據審核結果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審批決定;
4、食品衛生許可證辦理工作人員審批,在收到申請後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決定,受理後二十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批決定;
5、作出准予決定後十個工作日內發放食品衛生許可證。
I. 今年提倡擺地攤,最近又不讓擺,怎麼回事
因為疫情原因,怕人群聚集。
按理說擺地攤對收入低,沒有一技之長,年齡稍大,沒有工作的人來說是福音,大家應該高興,並爭先恐後地去擺地攤。可是到了現實中真正行動的農民卻不是很多。原因如下:
第一,沒有專業知識,不敢輕易去擺地攤。
擺攤看似簡單,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它也是一門學問,外行人去做也是賠本賺吆喝 ,地攤也不意味著處處商機,錢不像你們說的那麼好賺。比如時間,位置,人流,利潤,工具,貨品的擺放,貨物品種的選擇,吸引手段。並且你要有獨特的貨物,優勢的價格等種種有別與其他人的商品,不是你隨便弄點兒東西,挑個地方就能大把賺錢的。
第二,擔心剛有起色,又禁止擺了。
禁止擺攤已經許多年,今年突然開放,對於農民來說不止是高興,更多的是擔憂,因為大家心裏面沒底,擔心自己進完了貨,憑自己的努力有了客源後,又突然禁止擺攤了。確實,現在村頭巷尾大家大家議論最多的就是允許擺攤,到底是能擺幾個月還是幾年?
第三,打工久了,已經習慣了,不想折騰了。
當初許多以擺攤為生的人,無奈出去幫人幹活,而多年過去,他們已經適應了目前的打工生活,再加上擺攤的特點是靈活,每天不同時間追著人流走,小區門口 ̄巷口 ̄學校門口靈活機動,限制了地點也失去了部分優勢。而現在一部分城市允許擺攤是設置了很多限制條件的,比如地段,時間,經營種類等等,他們也感慨「不想折騰了」。
總之,地攤的開放對於咱農民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在擺攤前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