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山東經濟相當於多少美元

山東經濟相當於多少美元

發布時間:2022-09-06 04:00:10

㈠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10個省份

經濟發達的省份,通常是指那些經濟實力強,社會發展程度高的省/直轄市。那麼就目前而言,稱得上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高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浙江和福建。
一、廣東
廣東的區域不平衡問題的確非常突出,但能由此認為廣東經濟不發達,廣東經濟比不過江蘇則是以點帶面想當然了。發達並非單純的搞均衡,而是指其經濟實力上到了哪一層次,以及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社會發展方方面面達到了什麼水平。
1.廣東的經濟總量是全國唯一超10萬億的省份,如果作為單獨經濟體參考世界排名將位於西班牙之後世界排名第15名。隨著巨量經濟規模所產生的效應規模,廣東在全國經濟版圖中位置尤為重要。
外貿進出口總額佔1/4;
社會零售消費佔1/10;
吸引外資佔1/6;
港口貨物吞吐量超1/4;
機場客運量超1/10;
經濟總量佔全國1/9
…2.廣東的城市化水平全國最高,2019年達到了71.4,江蘇為70.6,浙江為70.0,福建則為66.5。面積最大,地型最復雜,人口最多,還能將城市化率推進到71.4。你能說廣東經濟不發達,社會發展程度不高?
3.財政稅收超1.26萬億元,全國第一。在支出方面:無論是教育、衛生和民生保障均是全國第一。
4.在高新技術、優勢產業和科技研發方面,廣東有6個地級市進入前30強,總共3.9萬余家,全國第一。擁有包括華為、騰訊、大疆、中興,大族激光等一系列頭部科技公司。如此強悍的科技研發實力,沒有發達開放的市場和經濟是無法支撐的。
5.其他包括建成區面積,主城區人口,甚至城市建設面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水平,就憑廣深二市打遍全國(除北京上海外)無敵手。大交通方面:白雲機場、寶安機場均是全國客運,貨運前5的國際樞紐機場,試問哪個省能做到?航運方面:廣東以一已之力占據全國1/4的吞吐量,還有哪個省能達到這種水平?沒有客流和產出,哪來的機場和航運吞吐量?這些不正是現代經濟發達的佐證么?
承然,廣東還有許多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非常之嚴重,但這並不影響廣東的經濟發展處於全國最高水平的層次。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每年廣東吸引的人口流入同樣是全國第一。
所以在我個人看來,單純的居民收入並不能成為某個省份經濟發達與否的唯一標准。經濟發達應該是一個綜合實力的評估。浙江和江蘇的民生做得比廣東好,居民富裕,但反映在整體發展水平方面,卻和廣東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二、江蘇
江蘇是全國發展最為均衡的省份,相信無人不同意。全省13個地級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城市,就連最末的宿遷放在它省也是中上水平。以經濟的角度來看待,江蘇自然是第二,和廣東並稱國內雙巨頭。常住人口超8000萬,GDP總量超9萬億無,更是我國人均GDP第一的省份。從直接反映其經濟實力的財稅來看,去年上繳國家5157億元,僅次於廣東、上海和北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蘇自然環境優越,人文薈萃,物產豐富,歷史上就屬於富庶之地。
在產業布局方面,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高達1.4萬余家,全國前30強經開區江蘇占據7家。是中國除廣東外,經濟最具開放性和外向型的省份。嚴格來說,蘇南地區比大珠三角九市發展得更好。
三、浙江
要說哪個省的民富程度最高,非浙江莫屬。浙江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水平,影響力,文化輸出,科技水平與科教文衛方面,全國第三強是實至名歸的。其它包括財政收入與支出僅次於廣東和江蘇(不含上海、北京),其中其於民生類的支出更是占財政支出的76.1%高佔比,說明浙江的民生保障做得非常厲害。
浙江民營經濟活躍,電商業、小商品交易發達。全省各類商品市場3783個,全年交易額為2.3萬億元。其中,十億級市場274個,百億級市場39個,千億級市場2個,全國無出其中。
去年進出口總額高達30832億元,僅次於廣東、江蘇和上海,全國排名第四。全省進出口總額佔全國1/10之多,屬於外貿強省。其中寧波港更是全球吞吐量(貨重)第一大港,裝箱量全球第三大港。
社會零售方面又是第四,僅次於廣東、江蘇和山東。2019年完成2.7萬億元的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人均消費4.6萬元。以人均來計在國內僅次於上海和北京,高於廣東、福建和江蘇。
四、福建
相比前面幾個,福建還是差點火候的,但也遠不中西部省份可比。福建經濟規模偏小,一方面是人口數量偏少,一方面是產業規模偏小。雖然也是以民營經濟為主,但遠沒有浙江的規模和效應。反映在財政收支方面更是全國10多名以後。在社會整體發展水平與基礎設施建設與投入方面,除了廈門外,幾乎看不到發達的影子。無論是進出口貿易、內銷,產業產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福建確實離粵、蘇、浙確實還是有不少差距。
在我看來,也就以上這幾個省份可以稱得上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較高。其它包括山東、河南和四川,雖然經濟規模排名前列,不過只能是大而不強,更多的是靠人口堆砌而成。

㈡ 山東人均GDP逼近5000美元

你來看看濱州 德州 聊城 菏澤吧
那生活說是非洲標准一點也不為過(尤其農村)
估計張一次病就夠你受的 大學入學率太低 都出去打工了
唉 悲哀山東 宣傳太好了 說來說去就是青島煙台
說是GDP僅次於廣東 那是吹牛 廣東有東莞 汕頭 惠州 佛山 廣州 深圳
哪一個不是比山東的強百倍

㈢ 2014中國遼寧山東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了么

遼寧2013年人均就突破10000美元大關了,2014年人均gdp是65209元,摺合成美元是10633美元,排在廣東福建之前。但其超高的人口老齡化程度人口外流導致常住人口負增長以及單一的產業模式限制了其經濟增長,2014年的名義增長率僅僅只有5.8%,所以刻意掩蓋了其人均GDP,換句話講遼寧人均gdp在未來重新掉回10000美元以下的可能性很大,經濟增長乏力結構調整矛盾重重。山東的2014年人均GDP還沒有超越10000美元,明年不出意外,基本鎖定10000美元。截止2014年年底,中國大陸省級行政區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大關的依次是,上海,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內蒙古,遼寧,福建,廣東九個地區。

㈣ 山東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了嗎

在2月22日召開的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上,省委書記劉家義在講話中歷數了山東經濟發展的短板,包括改革開放意識不夠強,科技創新力滯後,區域優勢減弱等,甚至坦誠地指出:「由別人追著跑到追著別人跑」的窘境。劉家義強調:「最近,有研究報告認為,我省轉調進程總體上落後於廣東、江蘇5年,有些方面落後得更多。」

俗話說,家醜不外揚,但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卻在一個全省性的會議上對外界歷數山東經濟發展中的「家醜」,不過此舉贏得了輿論一片贊譽。

區域經濟發展是通過產業結構升級而來的,以全新的、更高的技術層面的產業來替代原有產業成為新的產業,是重要路徑,新舊動能轉化後,新的產業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省委書記「自爆」的短板更多在於高新技術產業、金融產業、互聯網產業,以及海洋等區域地位優勢等方面所感受的「擠壓」。

竊以為,這恐怕也是劉家義提前劇透的山東產業演化的路徑,甚至可以看成區域經濟規劃的一部分。因此,毫不誇張地說,「報憂」也是一種生產力,這種找短板、補短板的戰略思維必將為區域經濟發展找到明晰的路線圖,成為山東經濟發展躍遷新階段的新動能。如此看來,省委書記公開撂狠話「報憂」,何嘗不是山東之喜?

㈤ 比較一下福建,浙江,江蘇,山東和遼寧的經濟

福建,浙江,江蘇,山東和遼寧的經濟。
福建
2014年,福建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055.76億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14.9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2515.3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9525.49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3472元。全年公共財政總收入3828.02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362.29億元;公共財政支出3300.70億元。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1元。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2元。
浙江
浙江是中國省內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寧波、紹興、溫州是浙江的四大經濟支柱。其中杭州和寧波經濟實力長期位居中國前20位。
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達到10340.454美元,超出中國人均GDP6100美元,並且所轄所有11個地級市的人均GDP均高於中國平均水平,發展十分均衡,發達程度高,達到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4年,全省生產總值(GDP)40154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7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915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9222億元,分別增長1.4%、7.1%和8.7%。人均GDP為72967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1878美元),增長7.3%。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4.7:47.8:47.5調整為4.4:47.7:47.9。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
2014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3.1%;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9%;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0.6%。
2014年,財政總收入7522億元,比上年增長8.9%,增速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121億元,增長8.5%,增速比上年回落1.8個百分點。
2014年11月,浙江省區被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
江蘇
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現江蘇地區就誕生了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和原始手工業。秦統一中國後,隨著鐵器農具的普及和生產技術的進步,今江蘇地區與中國一樣,經濟呈總體發展的歷史走向,同時也表現出歷史階段性和區域差異性的自身特點。 歷史上,粵商、徽商、晉商、浙商、蘇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為「五大商幫」。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江蘇經濟取得長足的進步。其間雖然走過一段彎路,但早期修建的大量水利工程、興辦的大量廠礦,卻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江蘇歷經鄉鎮企業崛起、外向型經濟突飛猛進、創新驅動等幾個階段,江蘇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以「創業創新創優」為載體,「爭先領先率先」為動力,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到20世紀末,江蘇基本邁入小康社會,蘇南部分地區在中國率先實現初步現代化。「十一五」期間,GDP連續跨過2萬億、3萬億、4萬億元大關,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
江蘇綜合經濟實力在中國一直處於前列。2014年,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088.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34.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1057.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0396.5億元。全省人均生產總值81874元。
江蘇縣域經濟發達,2013年,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江蘇占據18席,其中5個居百強前10位。
截至2013年底,江蘇有省級以上開發區131家,其中國家級開發區總量達38個,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數量達21個,江蘇繼續保持中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數量最多、功能最全、發展最好的領先優勢。
2014年,江蘇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7萬億元;服務業增加值30396.5億元,佔GDP比重達46.7%;建築業總產值24592.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09.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233.1億元;進出口總額5637.6億美元。
2014年,江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1552.8億元。
2014年,江蘇城鎮化率為65.2%。
2015年,全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3—2014)》藍皮書顯示,江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中國第一位。
山東
山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居第3位。
2014年,山東省實現生產總值(GDP)59426.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98.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8788.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5840.1億元。人均生產總值60879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9911美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026.7億元,其中稅收收入3965.6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8.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175.9億元。
遼寧
2011年遼寧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GDP突破2萬億元,達到2202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0年增長12.1%,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實現了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7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15.6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12150.7億元,增長14.1%;第三產業增加值7959.6億元,增長10.5%。生產總值三次產業構成為8.7∶55.2∶36.1。人均生產總值50299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0年增長11.6%。
2013年遼寧生產總值2707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21.6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14269.5億元,增長8.9%;第三產業增加值10486.6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7∶53.2∶38.1變為8.6∶52.7∶38.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1686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8.6%。

㈥ 山東的經濟

山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居第3位。
2014年,山東省實現生產總值(GDP)59426.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98.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8788.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5840.1億元。人均生產總值60879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9911美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026.7億元,其中稅收收入3965.6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8.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175.9億元。 山東農業歷史悠久,耕地率屬全國最高省份,是中國的農業大省,農業增加值長期穩居中國各省第一位。山東不僅栽培植物、飼養畜禽品種資源豐富,而且可資利用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山東省的糧食產量較高,糧食作物種植分夏、秋兩季。夏糧主要是冬小麥,秋糧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穀子、高粱和小雜糧。其中小麥、玉米、地瓜是山東的三大主要糧食作物。
2014年,山東省農業增加值2799.3億元;林業增加值92.5億元;牧業增加值997.7億元;漁業增加值908.8億元。糧食總產量4596.6萬噸,連續12年增產。擁有無公害產地認定面積 117萬公頃;綠色食品原料產地環境監測面積 86萬公頃;「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6169個。 工業

山東的工業發達,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據中國各省前三位,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較多,號稱「群象經濟」。此外由於山東是中國重要的糧棉油肉蛋奶的產地,因此在輕工業特別是紡織和食品工業相當發達。
重工業企業發展迅速,重點工礦業企業有齊魯石化、山東電力、山東鋼鐵(濟鋼、萊鋼、金嶺鐵礦、日照鋼鐵)、山東海化、勝利油田、兗礦集團、中國鋁業山東鋁廠、南山集團、晨鳴紙業等。
2014年,山東省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8962家。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的法人企業1820家;過100億元的法人企業138家。
2014年,山東省全部工業增加值25340.9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43488.1億元;實現利潤8763.4億元;實現利稅14263.1億元。虧損企業虧損額344.6億元。總資產貢獻率為18.5%,成本費用利潤率為6.6%。
建築業
2014年,山東省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5899家。其中,特級和一級建築企業493家,比上年增加4家。建築業總產值9313.5億元;實現利稅848.0億元。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建築業總產值2197.7億元,實現利稅150.3億元;非國有企業建築業總產值7115.8億元,實現利稅508.6億元。 國內貿易
2014年,山東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492.0億元。其中,餐飲收入2499.3億元,增長11.4%;商品零售21992.8億元。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9562.5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929.5億元。
對外經濟
2014年,山東省進出口總額2771.2億美元。其中,出口1447.5億美元;進口1323.7億美元。全年新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352家,合同外資159.5億美元;實際到帳外資152.0億美元。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22個,實際到帳外資4.1億美元。備案核准設立境外企業(機構)524家;備案核准中方投資62.9億美元;實際對外投資44.1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92.5億美元。
金融業
2014年,山東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69151.9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3367.5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53662.2億元。其中,涉農貸款余額21649億元;縣域貸款余額17594.6億元;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239.3億元。
信息技術產業
2014年,山東省信息技術製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274.3億元;利潤702.4億元;利稅1079.5億元。軟體業實現業務收入3100億元;利潤157.9億元;利稅317.8億元。累計認證軟體企業1864家,登記軟體產品8579個,軟體著作權6788個。入圍全國重點軟體(百強)企業6家,軟體產業園13個。軟體業務出口7.3億美元。 山東省著名品牌海爾 張裕 齊魯石化 青島啤酒 海信 雙星 澳柯瑪 魯能 得益乳業 魯南制葯 五征 新華制葯 羅欣葯業 新華醫療 萬華 山東臨工 皇明太陽能兗礦浪潮中國重汽孚日家紡勝利油田力諾山東黃金歌爾聲學穀神中通客車時風山推股份如意太陽紙業華勤金鑼蘭陵集團沂州集團華盛江泉天元集團國人西服

㈦ 全國各省經濟實力及綜合實力排名

中商情報網訊:1月22日,隨著天津、河北、吉林等省市陸續公布了2019年地區經濟運行情況,至此,全國31省市2019年經濟數據全部出爐。此前據國家統計局消息,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

分省份來看,廣東省繼續排名第一,在2019年達到了107671.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實際增長6.2%,但名義增速卻超過了10%,經濟總量超過了1萬億元人民幣,領跑全國。其次,江蘇省位居第二,2019年江蘇GDP接近10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實際增長6.1%,GDP增量約為7036.12億元——僅相當於廣東省經濟增量的7成,因此江蘇省與廣東省的經濟差距擴大了(由之前的不到5000億元擴大到8000億元)。此外,浙江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6萬億元,河南首次突破5萬億元。湖北、福建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4萬億元。雲南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2萬億元。河南去年GDP總量繼續領跑中部省份,四川持續領跑西部省份。

從GDP增速數據來看,去年西藏GDP增速排名第一,為9%;增速超過8%的省份還有貴州、雲南、江西。18個省份去年GDP增速數據跑贏全國數據,江蘇、北京GDP增速數據和全國6.1%的數據持平。中部6個省份,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去年GDP增速均超過全國水平。以下是2019年31省GDP總量排名及增速詳細情況:

㈧ 中國/山東省的人均GDP什麼時候超過5000美元

就中國而言,目前還不行哦。。估計要5年左右。山東2012是53197人民幣,今年的統計數字還沒有出來啦。。不過你可以看一下2012各個省的人均gdp

㈨ 山東的主要產業是什麼

海洋漁業,海水養殖業,主要在沿海;機械製造與加工業,膠東和魯中一帶;農業,山東是農業大省,其中包括蔬菜業、果業;礦業,金、鋁、煤;

石油與化工業;紡織業,主要在西部北部;旅遊業,一山一水一聖人,產值不錯,服務業建築業也在持續發展中。

山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居第3位。

2018年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GDP)7646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950.5億元,增長2.6%;

第二產業增加值33641.7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37877.4億元,增長8.3%。三次產業結構為6.5:44.0:49.5。人均生產總值76267元,增長5.9%,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1525美元。

(9)山東經濟相當於多少美元擴展閱讀:

第一產業

山東耕地率屬全國最高省份,是中國的農業大省,農業增加值長期穩居中國各省第一位。山東不僅栽培植物、飼養畜禽品種資源豐富,而且可資利用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

山東省的糧食產量較高,糧食作物種植分夏、秋兩季。夏糧主要是冬小麥,秋糧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穀子、高粱和小雜糧。其中小麥、玉米、地瓜是山東的三大主要糧食作物。

第二產業

山東的工業發達,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據中國各省前三位,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較多,號稱「群象經濟」。

此外由於山東是中國重要的糧棉油肉蛋奶的產地,因此在輕工業特別是紡織和食品工業相當發達。

重工業企業發展迅速,重點工礦業企業有齊魯石化、山東電力、山東鋼鐵、山東海化、勝利油田、兗礦集團、中國鋁業山東鋁廠、南山集團、晨鳴紙業等。

第三產業

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8.8%。其中,餐飲收入增長10.9%,商品零售增長8.6%;城鎮零售額增長8.6%,鄉村零售額增長9.8%。

限額以上單位主要商品銷售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8.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7.3%,日用品類增長7.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9.4%,傢具類增長9.2%,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9.9%。

網路零售快速發展。網上零售額3513.6億元,比上年增長31.7%。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849.3億元,增長29.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8.5%,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 。

2018年,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7.1%,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2.4%。

生產性服務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增長8.7%,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4.1%,商務服務業增長25.1%,研究和試驗發展增長18.8%。

生活性服務業中,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製作業營業收入增長71.8%,娛樂業增長15.5%。

山東的自然資源:

淡水資源山東分屬於黃、淮、海三大流域。根據山東1956—2000年實測資料分析, 山東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679.5毫米,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03.07億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98.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165.4億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復計算量59.8億立方米)。

黃河水是山東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資源,每年進入山東水量為359.5億立方米,按國務院辦公廳批復的黃河分水方案,一般來水年份山東可引用黃河水70億立方米。

海洋資源山東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黃海總面積的37%,灘塗面積佔全國的15%。近海棲息和洄遊的魚蝦類達260多種,主要經濟魚類有40多種,經濟價值較高、有一定產量的蝦蟹類近20種。

淺海灘塗貝類百種以上,經濟價值較高的有20多種。其中,對蝦、扇貝、鮑魚、刺參、海膽等海珍品的產量均居全國首位。

有藻類131種, 經濟價值較高的近50種,其中,海帶、裙帶菜、石花菜為重要的養殖品種。

山東是全國四大海鹽產地之一,豐富的地下鹵水資源為山東鹽業、鹽化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此外,山東還有可供養殖的內陸水域面積26.7萬公頃,淡水植物40多種,淡水魚蝦類70多種,其中主要經濟魚蝦類20多種。

土地資源山東土地利用類型按一級分類共有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城鄉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8大類,其特點是墾殖率高,後備資源少。

因受生物、氣候、地域等因素影響,山東省土壤呈多樣化,共有15個土類、36個亞類、85個土屬、257個土種。

適宜於農田和園地的土壤主要有潮土、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粗骨土6個土類的15個亞類,其中尤以潮土、棕壤和褐土的面積較大,分別佔耕地的48%、24%和19%。

礦產資源截至2010年底,山東省已發現礦產150種(貝殼砂、球石、彩石不在全國統計范圍內),查明資源儲量的有81種,其中石油、天然氣、煤炭、地熱等能源礦產7種;

金、鐵、銅、鋁、鋅等金屬礦產25種;石墨、石膏、滑石、金剛石、藍寶石等非金屬礦產46種; 地下水、礦泉水等水氣礦產3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地2560處(不含供伴生礦產地數)。

生物資源山東境內有各種植物3100餘種,其中野生經濟植物645種。樹木600多種,分屬74種209屬,以北溫帶針、闊葉樹種為主。

各種果樹90種,分屬16科34屬,山東因此被稱為「北方落葉果樹的王國」。中葯材800多種,其中植物類700多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山東



㈩ 山東的經濟主要靠什麼怎麼GDP排前3啦!廣東這么瘋狂,居然GDP只比山東多了一點點。有了解山東的嗎

山東的經濟主要靠:農業、工業、牧業、漁業及零售業。

1、山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居第3位。

2、2018年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GDP)7646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4%。

3、第一產業增加值4950.5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33641.7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37877.4億元,增長8.3%,人均生產總值76267元,增長5.9%,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1525美元。

(10)山東經濟相當於多少美元擴展閱讀

第一產業

1、山東耕地率屬全國最高省份,是中國的農業大省,農業增加值長期穩居中國各省第一位。

2、山東不僅栽培植物、飼養畜禽品種資源豐富,而且可資利用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

3、山東省的糧食產量較高,糧食作物種植分夏、秋兩季,夏糧主要是冬小麥,秋糧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穀子、高粱和小雜糧,其中小麥、玉米、地瓜是山東的三大主要糧食作物。

4、2018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272.5億元,比上年增長3.2%,糧食總產量1063.9億斤,連續5年過千億斤。

第二產業

1、山東的工業發達,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據中國各省前三位,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較多,號稱「群象經濟」。

2、由於山東是中國重要的糧棉油肉蛋奶的產地,因此在輕工業特別是紡織和食品工業相當發達。

3、2018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8897.0億元,比上年增長5.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2%,其中,裝備製造業增長7.5%,高技術產業增長9.6%。

4、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5.3%,利潤總額增長10.3%,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26%,比上年提高0.25個百分點。

5、上榜中國企業500強的工業企業49家,入圍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的有20個縣(市)和12個區。

第三產業

1、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8.8%,其中,餐飲收入增長10.9%,商品零售增長8.6%。

2、城鎮零售額增長8.6%,鄉村零售額增長9.8%。

3、限額以上單位主要商品銷售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8.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7.3%,日用品類增長7.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9.4%,傢具類增長9.2%,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9.9%。

閱讀全文

與山東經濟相當於多少美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故事中有哪些經典名句 瀏覽:362
事業單位補發總額怎麼求 瀏覽:581
大連幸福社區包括哪些小區 瀏覽:414
阿里健康付款了怎麼找不到了 瀏覽:966
為什麼護士大部分都是美女 瀏覽:301
女生對愛情嚮往的階段是什麼階段 瀏覽:797
工作和愛情你會怎麼選擇未完待續 瀏覽:757
我什麼故事 瀏覽:353
如何做企事業單位體檢項目 瀏覽:727
叫什麼愛情緣 瀏覽:263
全國哪個地方國營經濟發達 瀏覽:145
體彩有多少錢用於體育事業 瀏覽:269
上海哪些藝校美女多 瀏覽:997
美女用什麼手機好 瀏覽:604
愛情小金庫怎麼開通 瀏覽:767
二次婚姻如何協議 瀏覽:1002
三圈排查表的身體健康狀況寫什麼 瀏覽:927
中國導盲犬事業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854
事業單位社保都交哪些 瀏覽:838
怎麼寫老師講故事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