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10個省份
NO.7、湖北
湖北是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樞紐,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中國內陸重要的空港。汽車行業是湖北省的主導產業。其次是鋼鐵行業和石化行業,食品行業和紡織業這兩大輕工業的增長勢頭猛烈,為湖北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帶來巨大作用。
NO.6、四川
四川經濟發展很快,交通干線密集,是「中國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中國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四川的經濟總量居全國第六,其綜合實力高居西部地區首位。
NO.5、河南
經濟總量全國第五的河南超過排在世界第21位的阿根廷。河南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大省,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中國第5位、中西部首位。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中國新設立的自貿區之一。2016年12月,國家正式批復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以河南為主體的中原城市群為中國經濟第四增長極。
NO.4、浙江
浙江是中國省內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寧波、紹興、溫州是浙江的四大經濟支柱。其中杭州和寧波經濟實力長期位居中國前20位。
NO.3、山東
第三經濟大省山東可與印尼相提並論。山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居第3位。並且其經濟產業結構調整也在穩步推進。
NO.2、江蘇
第二經濟大省江蘇可以對標墨西哥。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地跨長江、淮河南北,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擁有吳、金陵、淮揚、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江蘇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全國各省第一,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NO.1、廣東
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已經連續28年位居全國第一,已超越香港和台灣。如果把廣東當作一個獨立的經濟體,世界排位約居第15位。2016年廣東實現GDP為79512.05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是11578.8億美元,大致與墨西哥相當,直逼老牌發達國家西班牙。
Ⅱ 江蘇的發展與經濟問河南湖北湖南河北等省市相比如何
江蘇發展更好,江蘇是目前全國最富裕的省份之一,經濟規模長期在我國處於數一數二的位置。
經濟的重要性體現在它的製造業,其化工、能源、鋼鐵、機械、電子等工業產業十分發達。以工業產值來算,江蘇省排名全國第一。
江蘇,簡稱「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南京,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 ,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跨北緯30°45'~35°08',東經116°21'~121°56',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接壤。江蘇跨江濱海,湖泊眾多,地勢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構成,東臨黃海,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江蘇地理上跨越南北,氣候、植被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
Ⅲ 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截止2020年2月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1、江蘇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數量167所,江蘇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教育上都沒有太大異議,並且江蘇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沿海省份,長江出海口,省內各市發展相對均衡,綜合實力排名第一。
2、廣東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數量151所,廣東的很的GDP長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十分發達,未來珠三角可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灣區,廣東省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但是因為省內發展不均衡,還有很多落後的地方,所以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3、山東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數量145所,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高校數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遼寧省公共拱衛京畿,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的經濟雖然集中在傳統領域,轉型比較慢,但是山東是全國省內城市發展最均衡的省份,綜合實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數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積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個富藏於民的省份,杭州、溫州、寧波等城市發展非常迅速。在我國浙江是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位居第一位。綜合排名第四。
5、台灣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數量162所(數據不一定完全准確),台灣省在以前稱之為亞洲四小龍,雖然目前經濟增長乏力,但是台灣的各項實力不容小噓,尤其高校、醫療等建設水平,還是十分有實力的,綜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數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作為人口大省,很多人對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實河南絕對屬於一個好地方,是中國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個糧食大省,高校數量也名列前茅。作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業實力很發達,綜合實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數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稱號,而且武漢有九省通衢的稱號,而且湖北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教省份,工業發達,近今年也在尋求轉型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七。
Ⅳ 湖北與江蘇比較,經濟方面
湖北和江蘇差距很大,其實沒什麼好比的,要比和國外比,人家日本一個東京的GDP總量跟江蘇省和上海市加起來差不多多,差距也很大。。。一個號稱中國第一市,一個號稱中國第一省(廣東省比江蘇GDP搞4400億,但卻比江蘇多5個地級市,勝之不武)
Ⅳ 中國最富十大省都是哪些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福建、深圳、杭州、天津。
天津是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經濟一天天變得更加發達,近些年來樓房越來越多,各種行業風生水起,商場入駐大牌也越來越多,人均GDP處於持續上漲狀態。
浙江是一個十分典型的魚米之鄉,具有獨特的風景。浙江的經濟十分活躍,主要的經濟發展是民營經濟的發展,目前人均GDP已經到達中國領先水平,甚至可以到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江蘇位於長江經濟帶中,經濟的綜合競爭力也到達全國第一,它的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名勝古跡很多。江蘇地區生產總值以及第一產業都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均GDP也在不斷發展。
上海是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也在長江經濟帶起帶頭作用,和日本很近,優越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了強大的商業帝國,上海一直都是我國前列的經濟發達的地區,GDP總數位於全國前列。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國家的經濟、文化中心,世界文化遺產也擁有很多,居於世界前列。北京曾被專業機構評為世界一線城市,房地產行業也十分發達,城市GDP總額達到了第一名,是當之無愧的NO.1。
Ⅵ 湖北生產總值突飛猛進,你覺得它有比肩江蘇的可能嗎
說實話,沒有可能!
湖北省經濟現狀是,GDP總量只有江蘇省的45%,腰部都沒達到,怎麼比肩?
那麼未來有可能達到江蘇的肩部嗎?
我的觀點是:可能性非常小,幾乎為零!
首先大家要明白GDP組成的要素!
強省的GDP主要由經濟強市作為支撐點,而湖北省只有三個百強市,江蘇省13個地級市全國都是百強市,這種差距,造成了湖北省無法比肩江蘇省。
其次GDP增量,從近五年的GDP增量來看,江蘇省是湖北省的2倍,本來就落後,加上增量也在落後,所以只會差距越來越大,與「比肩」背道而馳。
最後,實事求是,湖北省與湖南省、四川省,是一個等級,這三個省份,可以好好比一下,江蘇與廣東屬於一個陣營,千萬不要跨圈子來比較,很累的!
這是存心給湖北招黑啊!湖北經濟的突飛猛進可喜可賀,但是比肩江蘇顯然就太誇張了。
2017年江蘇經濟總量85900億,湖北36522億,江蘇比湖北高出2.35倍。而人均GDP也只有江蘇的60%,如此懸殊的差距談何比肩?
此外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差距也非常之大。武漢雖強,但也是和南京一個級別的城市。
除了省會,湖北能拿出手的就是襄陽和宜昌,而江蘇則是蘇州和無錫。襄陽宜昌都是三線城市,GDP排名全國50開外。而蘇州和無錫都是新一線城市,蘇州更是經濟規模比武漢還高很多。所以各自前三的PK,湖北就已經完敗了。
其他城市也不用多比較了,江蘇還有南通、徐州、常州等多個GDP七八千億級別的城市,而湖北再往後排就只有荊州和黃岡這倆2000億級的城市了,差距可謂是十分懸殊。
至於未來追上江蘇的可能性也很低,因為兩者基數相差太大,能夠縮小差距都很難。
湖北省近些年經濟增長速度的確在國內名列前茅,但是整個湖北省的生產總值還不及江蘇省的一半,若想比肩江蘇,短時間內應該不太可能。這不但與湖北的地理位置有關,也與省份政策模式有關,江蘇省是各市發展相對比較均衡,這一點在全國范圍看,經濟第一的廣東都弱於江蘇,而湖北省只有一個武大郎,雖說武漢在中部地區作為龍頭大哥的地位存在,但是孤掌難鳴,獨木難撐,反觀江蘇的江蘇、無錫、常州、南京甚至徐州,都是我國老牌強市,綜合實力十分雄厚。 如果我國是一個陸權國家,不依託於海洋貿易。或者我國還像封建時期一樣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湖北省或許有一天會超越江蘇,因為湖北地處華中,可以東西南北相互呼應,並且可以依託於長江黃金水道展開國內貿易。加之現有我國的高鐵網路四通八達,湖北擁有武漢這座九省通衢的城市,可以依託於高速鐵路帶動經濟發展,只可惜我國目前以及未來都是一個海權國家,依託於海洋貿易遠勝於內陸的貿易,江蘇省由南向北整個省份東部都沿海,且擁有眾多港口僅此一點湖北就沒有優勢。
其實舉個例子就一目瞭然,假設湖北省是一個國家,那麼湖北省就像外蒙古一樣,沒有出海口,自身資源儲備豐富,但是因為沒貿易港口可用,成為發展的掣肘。另外外蒙古的烏蘭巴托就像湖北的武漢一樣,一個是首都一個是省會。除了烏蘭巴托沒有長江水道以為,情況非常的相似,烏蘭巴托是整個外蒙古發展最好的城市,和武漢一樣匯集了省內(國內)大規模人口,交通方面兩者也是一樣,都是以圓心的方式向四周擴散,四通八達。雖然這樣的比喻有些偏激,國與國,省與省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但的確能折射出在全球貿易的今天擁有深水良港的省份會如虎添翼。
我們再看下江蘇在我國的地理位置,江蘇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帶是唯一一個幾乎全境都是平原的省份,除了連雲港以及江蘇西南有一小部分山體以外,其餘全是沿海腹地,這樣的省份使得省內城市之間的交流更加便利。我國改革開放後的三十幾年裡國力增長迅速,已經發展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近些年增速放緩。 原因就是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會摒棄最初的瘋長模式,而是要統籌規劃,合理分配,這無關乎省份或者企業,就像互聯網、網約車等等都是經歷最初的瘋漲而逐漸均衡。這一點江蘇省完全可以利用地形以及發展均衡,在未來有意識的規劃城市之間的產業均衡,省內城市間團隊協作,取得新的高度。而湖北想要達到這個水平還需要在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沉澱。
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未婚妻湖北人,去了一下湖北。
湖北武漢確實是,比較不錯的一個城市。整體湖北省來講,基礎設施不比江蘇差,工業差距不小,江蘇到處是工廠。湖北基礎設施可以,但是江蘇交通各方面更全面。
江蘇自古富裕之地,其地理位置,絕對的優勢。沿海,平原,長江,大運河,魚米鹽錢財,人力資源(教育)。
湖北地處中心位置,長江丘林地帶,兵家必爭之地,山較多。魚米略遜,單單一個鹽,就不多說話了。
湖北地理位置不錯,但是面對江蘇的地理位置,廣闊的平原,水道交錯,面朝大海。江蘇地理位置,只能說絕佳。
單單一個上海,以前也叫江蘇。
當然,希望中國各地都很強大!
湖北經濟確實突飛猛進,比肩江蘇現在看來短期內可能性不大。
2000年湖北GDP3545.39億元,2018年湖北GDP為39366.55億元,年平均增長率14.30%。
2000年全國GDP總量100280.1億元,2018年GDP總量為900309億元,年平均增長率12.96%。
從2000年到2018年,湖北的GDP增長率快於全國的平均增長率。
下面是湖北從2000-2018年歷年的GDP總量。
2000年GDP3545.39億元
2001年GDP3880.53億元
2002年GDP4212.82億元
2003年GDP4757.45億元
2004年GDP5633.24億元
2005年GDP6590.19億元
2006年GDP7617.47億元
2007年GDP9333.4億元
2008年GDP11328.92億元
2009年GDP12961.1億元
2010年GDP15967.61億元
2011年GDP19632.26億元
2012年GDP22250.45億元
2013年GDP24791.83億元
2014年GDP27379.22億元
2015年GDP29550.19億元
2016年GDP32665.38億元
2017年GDP35478.09億元
2018年GDP39366.55億元
2000年江蘇省的GDP為8553.69億元,2018年江蘇的GDP為92595.4億元,年平均增長率14.14%慢於湖北的平均增長率14.30%。
2000年江蘇GDP是湖北GDP的2.4倍,2018年江蘇GDP是湖北GDP的2.35倍,18年間兩者的差距基本沒有變化,再加上江蘇是受長三角輻射的,而湖北沒有像長三角這樣的城市群影響,未來個人認為湖北超越江蘇可能性微乎其微。
附湖北和江蘇歷年GDP對比。
你好,短期內我覺得如果非要將湖北省和江蘇省進行綜合對比的話,這不是一個體量級別的對比。無論是從區位、整體經濟、教育、城市發展均衡性等各方面,湖北省都還有不少的差距。
2018年全國省市自治區GDP排名情況如上表,江蘇省以9.26萬億人民幣國內生產總值排名第二位,湖北省3.93萬億排名第7位,將近5.3萬億的差距還是挺大的,中間差了兩個遼寧省。
再看一下2018年各省人均GDP排名,江蘇省人均gdp別湖北省高了7000美元,差的少么?
2018年各省財政收入排名,江蘇省比湖北省高了近2300億,一倍還多。。。
2018年全國500強企業名單中,江蘇省有52家企業入圍,湖北省10家入圍。 從教育水平看上表,江蘇省在國內的知名高校數量上是獨領風騷的,人才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
2018年湖北GDP達到了3.82萬億元,同比增長7.8%,好於預期,高於全國1.2個百分點。近年來,尤其是在貫徹落實「中部崛起」戰略以來,湖北省的經濟發展迅速,2008年湖北省的GDP還只排名全國第11,到了現在已經排名全國第七。不過湖北省的經濟規模與江蘇相比,差距是非常的大的,就目前而已,湖北的生產總值沒有比肩江蘇的可能。
江蘇GDP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二,2017年江蘇GDP首次突破9萬億大關,達到9.2萬億元,是湖北的2.4倍,放眼全球,也能夠與世界第13大經濟體澳大利亞相當。雖然這些年來湖北經濟增速都高於江蘇,但是兩者的經濟規模根本不是一個兩級的,目前而言,湖北省基本上沒有比肩江蘇的可能,而且兩者的GDP差距還在擴大。
其實,江蘇歷來都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它的GDP在全國排名一直都是前五的存在。而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河南作為我國GDP最高的五個省份,這個格局就一直沒有變過。這二十多年來,其它省份的GDP排名變化都很大,唯獨這五個省份的排名雷打不動。
湖北GDP趕上江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不過同樣作為我國的中部省份,2018年河南的GDP達到了4.8萬億元,領先湖北1萬億左右,湖北趕上它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湖北作為我國中部地區GDP僅次於河南的省份,經濟發展迅速,未來它的GDP能否趕超河南,打破國內GDP五強格局,就讓時間來驗證吧!
湖北的GDP和江蘇的GDP怎麼比?湖北2018年的GDP是3.9萬億成長比例7.8%,江蘇2019年GDP9.2萬億成長比例7%。江蘇的GDP是湖北的2.4倍,江蘇萬億以上的城市有3個,蘇州,南京,無錫;湖北萬億以上的城市只有武漢。
更大的差異是湖北2018年GDP排名第二的襄陽只有4000億出頭,這個數字到江蘇可能只能排名9-10位。
湖北的經濟發展太不均衡,武漢1.3萬億,其它的城市太弱了,而且武漢把其它城市的血都吸幹了,鄂東地區的其它城市發展動力都被武漢吸光了,特別是年輕人都到武漢上大學,基本都不回老家,就在武漢發展。
南京大學雖然也是很多,但是畢業後基本都在江蘇各地發展,特別是蘇南各市發展都很好,蘇北發展也不錯了。
所以江蘇和湖北的差距不是在武漢和南京,而是在地級市,湖北的地級市比江蘇的地級市差的太多了。湖北要趕上江蘇,要在地級市上下功夫。但是實際情況是武漢快把湖北地級市上年輕人吸光了,沒有年輕人,湖北的地級市怎麼發展?
事實並非如此,根據近期公布的我國2017年各省經濟調整後的榜單顯示,湖北2017年經濟總量下調九百餘億,佔2017年度經濟總量的百分之二點六三。相比之下江蘇的經濟總量還增加三十四億,其2017年的經濟總量已經高達八萬五千餘億,而湖北只有三萬五千餘億,就只有江蘇一半不到,兩者之間差距可謂天壤之別。
再者根據最新官方公布的消息稱,江蘇2018年度經濟總量已經突破九萬億,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會保持在九萬兩千億左右。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江蘇也是我國第一座公布經濟總量突破九萬億大關的省份。相比之下號稱我國經濟第一大省的廣東,因去年其省會廣州經濟放緩給全省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壓力。不過廣東深圳的經濟發展亮眼,去年其經濟增速高達百分之八以上,經濟總量更是突破兩萬四千億大關。
其實就我個人認為,湖北全省經濟想超過江蘇十年之內完全不可能。不過湖北省會武漢這幾年的經濟發展還比較亮眼,早在2014年湖北省會武漢的經濟總量就已突破萬億,現如今武漢的經濟總量已經高達一萬四千億正向一萬五千億大關進發。而相比之下江蘇省省會南京的經濟總量只有一萬兩千餘億,與武漢相比起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而在城市建設、城市教育等方面,武漢與南京也是不相上下,伯仲之間。
當然僅憑武漢一城之力想帶動湖北全省並肩江蘇希望還是十分渺茫的,在我看來能與河南並駕齊驅就已經相當不錯。不過我個人還是十分看好武漢未來城市的發展潛力,其實就對於武漢而言,其目前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十大城市之一,在國內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未來武漢還將繼續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海陸空綜合性交通樞紐,屆時其發展潛力將進一步挖掘。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不管是江蘇也好還是湖北也罷,都可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不過目前湖北的經濟還無法與江蘇相提並論,但我相信隨著未來湖北的發展,其省會武漢的建設,其未來發展潛力將得到進一步的擴大與展現。當然現在湖北還要腳踏實地的發展自身,以謀求未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湖北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確實很高,但是和江蘇的差距太大。而且湖北在發展的同時,江蘇也在以更高的基數和增量在發展。所以,湖北的GDP趕上江蘇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江蘇已經公布了2018年的GDP數據,高達9.2萬億,是全國第二個破9萬億的省份。根據湖北最新公布的數據,2018年其GDP總量為3.9萬億,增速為7.8%。
2018年江蘇省的GDP增長率為7%左右,雖然低於湖北的7.8%,但由於基數差距太大,每年江蘇省GDP的增量仍遠超湖北。所以,未來相當一段時期,湖北和江蘇的GDP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而且,未來經濟發展趨勢是從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增長,這也是江蘇省的優勢所在。湖北的GDP不到江蘇的一半,而且增速不可能達到江蘇的兩倍,所以超過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更重要的是,江蘇有三座GDP破萬億的城市(南京、無錫和蘇州,其中蘇州為1.85萬億),五千億級以上城市數量更是全國第一。而湖北全省只有武漢達到萬億,還遠低於蘇州,其它城市則更沒有可比性。
Ⅶ 中國湖北武漢和中國江蘇南通哪個好
南通是國內知名的建築之鄉,產業也挺多,年GDP的前兩年就已經突破萬億了;
但是不管在GDP總量、人口、行政級別上來說,南通和武漢都不在一個級別沒有可比性,武漢肯定是強於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