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考中級經濟師都考哪幾門,需要看什麼書
中級經濟師考試共考兩個科目,一個科目為《經濟基礎知識》,另一個科目為《專業知識與實務》,在一天內考完,上下午各考一科。
其中《專業知識與實務》有15個專業可選,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農業、商業、財政稅收、金融、保險、郵電、房地產、旅遊、建築、運輸等專業,其中運輸又分為水路、公路、鐵路、民航4個子專業,考生可根據自身工作行業、性質自主選擇報考其中一個專業。
中國經濟師考試為全國統一考試,官方指定用書為中國人事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全套共16本,一科為為《經濟基礎知識(中級)》,另一科為《專業知識與實務》,15個專業各一本。各位考生可以只選擇購買公共科目《經濟基礎知識(中級)》和自己所報專業的實務教材。
Ⅱ 中級經濟師考哪幾門課程
考兩門課程:《經濟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與實務》。
其中《專業知識和實務》科目分為工商管理、農業經濟、商業經濟、財政稅收、金融、保險、運輸(水路)、運輸(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民航)、人力資源管理、郵電經濟、房地產經濟、旅遊經濟和建築經濟等15個專業。
要取得「中級經濟師」職稱,需要參加「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試每年舉行一次,考試時間一般安排在11月初的第一個周末。
經濟基礎知識(中級)試卷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各題型的題量分布均為:單選70題,多選35題,試卷總量為105題,考試時間為90分鍾。
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試卷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案例分析題。各題型的題量分布均為:單選60題,多選20題,案例分析20題,試卷總題量為100題。多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選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 5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
Ⅲ 中級經濟師考試科目
中級經濟師考試科目為《經濟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和實務》兩個科目。
「中級經濟師」是我國職稱之一,屬於經濟師類別。
要取得「中級經濟師」職稱,需要參加「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試合格即有被聘任為中級經濟師職稱的資格,有了聘任資格在單位聘任即可取得相應級別的經濟師職稱。
初級、中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業科目和高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均設工商管理、農業經濟、財政稅收、金融、保險、運輸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經濟、建築與房地產經濟、知識產權10個專業類別。考生在報名時可根據工作需要選擇其一。
初級、中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均設《經濟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和實務》兩個科目,題型均為客觀題。
《經濟基礎知識》為公共科目,《專業知識和實務》為專業科目,分別按工商管理、農業經濟、財政稅收、金融、保險、運輸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經濟、建築與房地產經濟、知識產權10個專業類別命制試卷。
Ⅳ 2021中級經濟師考試科目及選擇依據
【導讀】202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科目主要有兩個,分別是《經濟基礎》和《專業實務》,《專業實務》需要選擇相對應的專業才可以,可供選擇的專業有10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2021中級經濟師考試科目及選擇依據,一起來看看吧。
1、中級經濟師考試科目如何選擇
(1)看單位情況:咨詢人事,有些單位在評職稱時候會限定專業。
(2)看教材內容:瀏覽各個教材的目錄或考試大綱,篩選自己感興趣、容易上手、對自身有幫助的專業。
(3)看自己情況:根據自己從事的行業、工作來選擇專業。
2、中級經濟師考試科目
中級經濟師考兩個科目,具體是:《經濟基礎》、《專業實務》。
中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成績實行2年為一個周期的滾動管理方法,應試人員須在連續的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應試科目,方可取得中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中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業科目有工商管理、農業經濟、財政稅收、金融、保險、運輸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經濟、建築與房地產經濟、知識產權等10個專業類別。
3、中級經濟師的作用
「中級經濟師」是我國職稱之一,屬於經濟師類別。要取得「中級經濟師」職稱,需要參加「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中級經濟師」的作用如下:
因為經濟專業中級資格證書由人事部統一發放,所以企事業單位、高校、銀行,甚至包括一些私企都認可此證書並會評定中級職稱。達到退休年齡退休時,按照退休時工資標准增加百分之十的退休金。有的企事業單位會通過評定職稱來決定薪資級別或決定晉升,考取經濟師可以提高自身的晉升空間。經濟專業中級資格證書是考評高級經濟師的前提條件。個別可以用於辦理工作居住證,比如上海、北京。
關於2021中級經濟師考試科目及選擇依據,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合理進行中級經濟師專業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現實需要的才是最重要的,接下來就希望大家認真進行2021年考試備考,加油!
Ⅳ 中級經濟師考試考哪幾科
中級經濟師考試要考兩科:經濟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與實務。
「中級經濟師」是我國職稱之一,屬於經濟師類別。要取得「中級經濟師」職稱,需要參加「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試合格即有被聘任為中級經濟師職稱的資格,有了聘任資格在單位聘任即可取得相應級別的經濟師職稱。
報名辦法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證明事項推行告知承諾制,報考人員可自主選擇是否採用告知承諾制方式辦理。選擇採用告知承諾制方式辦理報考事項的,報考人員須以電子方式簽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報名證明事項告知承諾書》,考試組織機構不再索要有關證明材料,依據承諾為其辦理報名相關事項。
未選擇告知承諾制方式或者不適用告知承諾制方式辦理報考事項的,報考人員應按報名地考試組織機構有關規定辦理相關事項,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Ⅵ 中級經濟師考哪幾科
中級經濟師考試科目是《經濟基礎知識》及《專業知識和實務》兩個科目,《經濟基礎知識》為中級經濟師考試必考科目,《專業知識和實務》分為工商管理、農業經濟、財政稅收、金融、保險、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經濟、運輸經濟、建築與房地產經濟、知識產權十個專業。
中級經濟師的10大專業,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專業性較強的科目,如財稅、建築與房地產、農業、運輸。這些科目專業性較強,涉及到很多專業知識,需要考生有一些基礎,否則學起來,理解起來相對困難。
另一類為專業性不太強的科目,如人力、工商、金融。這三類科目內容比較偏理論,即使考生完全沒有基礎、沒有從事過相關工作,也能輕松理解教材的內容,復習起來也不太苦難。要論好考的科目,當然!必須!妥妥的是中級經濟師人力資源和工商管理了!
據人社部官方數據顯示「近10年來,經濟師人力、工商、金融三個專業的每年報考人數均超過10萬人(經濟考試總計報考人數在50-70萬人)」,也就是說,每年報考這三個專業的考生就佔了所有報考人數的60%左右。這一龐大數字,也印證了人力、工商、金融確實是考生選擇較多的考試專業。
Ⅶ 中級經濟師考試科目有哪些
中級經濟師考試科目有:《經濟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與實務》。
根據人事部辦公廳《關於調整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業設置的通知》(人辦發[2002]18號)及有關文件精神,初、中級《專業知識和實務》科目均分為工商管理、農業、商業、財政稅收、金融、保險、運輸(水路、公路、鐵路、民航);
人力資源管理、郵電、房地產、旅遊、建築12個專業,其中運輸分為水路、公路、鐵路、民航4個子專業。各科試卷均為客觀題,在答題卡上作答。
(7)中級經濟師考哪些章節擴展閱讀:
申報經濟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取得大專學歷,從事專業工作滿六年。
2、取得本科學歷,從事專業工作滿四年。
3、取得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專業工作滿二年。
4、取得碩士學位,從事專業工作滿一年。
5、取得博士學位。
上述報名條件中有關學歷或學位的要求是指經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承認的正規學歷或學位。從事相關工作年限要求是指取得規定學歷前、後從事本專業工作時間的總和,其計算截止日期為2012年12月31日。
Ⅷ 中級經濟師重點考哪些章節
財政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行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國民收入用於滿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動。一句話就完整的告訴你,第二大部分財政部分的內容都包括哪些!
1、政府主體2、國民收入就是財政收入(收錢)3、滿足公共需要就是財政支出(花錢)
1、政府主體就是講政府職能和公共物品有哪些。
2、財政支出就是講政府的支出功能分類(購買性支出、轉移性支付),支出要有計劃,年初要造預算。
3、財政收入就是講政府如何收錢。(2020公共預算收入科目分為六類,稅收收入、非稅收入、債務收入、轉移性收入、社會保險基金收入、貸款轉貸回收本金收入。)今年變動的部分,背下來。教材中主要講稅收和國債,稅收制度是重中之重(第14章重點)。
4、財政收入和支出需要管理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第16章就講財政管理制度)講稅收和支出,中央和地方如何分配的問題。
5、最後第17章總結財政政策,講財政多花錢還是少花錢,調節總需求。財政主要有預算、稅收、公債、公共支出、政府投資和財政補貼等。
理解:財政政策是政府頒布的政策,變動稅收和支出來影響總需求,進而對宏觀經濟進行調節。例如最近新聞上經常看到的減稅降費就是在經濟下行期,各國政府常用的財政政策手段,給企業和個人多留些可支配收入,以刺激消費和投資需求從而增加生產和就業。另外常用的手段就是多搞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工人、水泥、鋼鐵的需求,直接或間接的刺激了經濟。當然,在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上升過快時,政府也可以採用增稅、減少政府支出等緊縮性財政政策,以防止經濟過熱。
如果說財政講的是花錢和收錢,那麼貨幣金融講的就是一個字錢。
貨幣與金融:金融是貨幣資金融通的總稱。主要指與貨幣流通和銀行信用相關的各種活動。主要內容包括:貨幣的發行、投放、流通和回籠;各種存款的吸收和提取;各項貸款的發放和收回等。
貨幣供給和需求維持平衡,防範通貨膨脹。
央行媽媽就是管錢的,有錢沒錢央行媽媽掌握平衡。
中央銀行以國家行政管理機關和銀行的雙重性質,發揮作用。(央行媽媽的主要業務和貨幣政策工具重點的重點)
商業銀行就是存貸款業務,提供金融服務。(商業銀行主要業務和金融市場的劃分重點)
最後講一下金融風險和對外金融關系和政策,知識點固定。
理解: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頒布的政策,通過銀行體系變動貨幣供給量來調節總需求的政策。例如,在經濟下行期,我們在新聞上經常看到說央媽降息將准了,其實就是央行常用的對宏觀經濟調控的政策。降息通過降低利率水平,使得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使個人儲蓄減少,都可以刺激整個社會的生產與消費。降准通過降低法定準備金率,讓市場上的錢更多,增加市場流動性,刺激經濟。同樣,當經濟過熱時,採用升息升準的方式來防止經濟過熱。(貨幣政策工具一定都記住,理解後記憶很簡單)
Ⅸ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主要考查哪些內容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主要考查哪些內容?
根據往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考試教材及大綱情況可知,《中級經濟基礎知識》主要測查應試人員是否理解和掌握經濟學基礎、財政、貨幣與金融、統計、會計、法律等相關的原理、方法、技木、規范(規定)等,以及是否具有從事經濟專業工作的基礎知識和能力。具體如下:
第一部分 經濟學基礎
1.市場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2.消費者行為分析。
3.生產和成本理論。
4.市場結構理論。
5.生產要素市場理論。
6.市場失靈和政府的干預。
7.國民收入核算和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
8.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理論。
9.價格總水平和就業、失業。
10.國際貿易理論。
第二部分 財政
11.公共物品與財政職能。
12.財政支出。
13.財政收入。
14.稅收制度。
15.政府預算。
16.財政管理體制。
17.財政政策。
第三部分 貨幣與金融
18.貨幣供求與貨幣均衡。
19.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20.商業銀行與金融市場。
21.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
22. 對外金融關系與政策。
第四部分 統計
23. 統計與統計數據。
24.描述統計。
25.抽樣調查。
26.回歸分析。
27.時間序列分析。
第五部分 會計
28.會計概論。
29.會計循環。
30.會計報表。
31.會計報表分析。
32.行政事業單位會計。
第六部分 法律
33.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
34.物權法律制度。
35.合同法律制度。
36.公司法律制度。
37.其他法律制度。
特別推薦:2019年經濟師全科零基礎通關課程,零基礎入門必修 考點覆蓋率90%,:備考階段:考題預測班+內部精華資料+1v1直播答疑+高頻真題及考點總結資料+僅限全科含題庫(手機及電腦版)
咨詢詳情立即報名
2019年經濟師考試怎麼報名?最新資訊信息歡迎加入:QQ群號:652856903,也可手機QQ掃碼快速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