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貧困地區家庭人均年收入多少為經濟困難家庭
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865元的家庭歸為貧困家庭。貧困戶指生活困難家庭,沒有專門政策補助。我國國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嚴格的劃分標准: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
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資源,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達到一個社會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維持遠遠低於平均生活水平的狀況。2005年,我國的農村相對貧困標準是684-944元。發展貧困線:農村的貧困線是建立在生存貧困的觀念上的,該貧困線被用來識別處於生存困難的人群,而城市貧困線已經超越了生存貧困的觀念,貧困線不僅包括為了保證最低的營養所需要的購買食品支出,還包括用於教育和醫療的基本支出。一定意義上,城市貧困線是建立在發展貧困的觀念上的,用它識別出來的貧困人群不僅包括了生存貧困人口,也包括了發展貧困人口。家庭經濟困難是指本人及其家庭的經濟能力不足以維持開銷,具體如:根據《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做好家庭經濟困難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認定對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對象是指本人及其家庭的經濟能力難以滿足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基本支出的學生。
本意見中的學生包括根據有關規定批准設立的普惠性幼兒園幼兒;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准設立、實施學歷教育的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中、初中和小學學生;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准設立、實施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招收的本專科學生(含第二學士學位和預科生),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全日制研究生。
⑵ 月收入多少算貧困
年人均純收入低於865元的家庭歸為貧困家庭。
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865元的家庭歸為貧困家庭。貧困戶指生活困難家庭,沒有專門政策補助。
我國國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嚴格的劃分標准: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
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資源,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達到一個社會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維持遠遠低於平均生活水平的狀況。2005年,我國的農村相對貧困標準是684-944元。
簡介:
貧困問題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尖銳的社會問題之一。各國政黨、政府和社會各界對貧困問題一直相當重視,因此我們要弄清貧困的概念。
2014年10月,世界銀行發布預測,2015年全世界貧困人口佔全球總人口的比例有望降低到10%以下,指出經過長達四分之一世紀堅持不懈的減貧努力,世界更加接近2030年終結貧困的歷史性目標。
2017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稱: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准計算,2016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為4335萬人,比上年減少1240萬人。
⑶ 人均年收入多少算貧困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非常嚴格的劃分標准: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2021年家庭貧困標准根據你所在地區的上一年度人均收入來計算,若是未達到就算貧困。家庭貧困標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和財政部門參照本行政區域內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確定。認定標准可設置一般困難、困難和特殊困難等2-3檔。
(3)多少錢的收入叫家庭經濟困難擴展閱讀:
2021年福州古田縣家庭貧困標准:
1.收入標准
提出申請前12個月的家庭收入低於當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扣除同期因因病或因殘或因學等發生的剛性支出(指獲得各類保險補償、救助捐助後由個人負擔的實際支出)後低於當地低保標准;(即:家庭人均收入介於7152-18110,扣除剛性支出後,收入低於低保標准7152元/人.年。)
2.人均收入
家庭財產等狀況符合規定條件,其中人均金融資產不超過當地年低保標準的4倍((即:7152元/人*4=28608元/人。)
3.其它規定
(1)因病的:疾病(人體損傷)尚未痊癒,仍需進行相應治療。
(2)因殘的:需進行後續康復治療、康復訓練或照料護理。
(3)因學的:學生(學前兒童)仍在接受有國家統招全日制非義務教育階段(原則上限於本科及以下學歷教育)或接受學前三年的教育。
人均年收入計算方法如下:
農村貧困戶家庭年純收入=總收入(包括現金形態和實物形態折算款)-家庭經營費用支出-稅費支出-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贈送農村外部親友支出;
總收入=家庭現金收入+實物折算款;
貧困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家庭年純收入÷家庭常住人口。
總得來說,2021年家庭貧困標准根據你所在地區的上一年度人均收入來計算,若是未達到就算貧困。
⑷ 家庭月收入多少算貧困
一般來說,家庭月收入人均低於72元算貧困。貧困戶指生活困難的家庭,同時沒有專門的政策補助,一般指年人均收入低於865元的家庭,年人均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又被統稱為弱勢群體。⑸ 家庭月收入多少算貧困
家庭月收入低於2000都算貧困戶。
上世紀80年代,如果家庭存款超過1萬元,就算是有錢人了,主要是因為當時普通居民的月收入只有40-50元,而高工資收入也只有100元左右,很難擁有一萬元的存款。因此,按照當時的標准,如果一個家庭擁有1萬元存款,就直接稱為了萬元戶。但現在的時代不同,那麼現在一個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能被稱為是有錢人呢。
現在對於有錢人的標准也已經改變了,過去存款1萬元就被視為有錢人,但現在每月收入1萬元,都不是有錢人,因為無論收入有多高,也取決於可支配收入。許多人的收入並不低,但他們必須每月還要還房貸車貸。這樣一來幾乎沒有什麼剩餘能真正用於家庭開支。
此外有錢人也並不取決於他們的可支配收入,而主要取決於可投資資金,即每個月可以剩下多少錢用於投資。
對於這個問題,一些專家表示,首先不同地區的收入水平和標准存在不同的差距。其次一線城市居民收入高於二線城市,普通城鎮居民收入高於農村,低收入人群主要都在農村。盡管對這一說法存在不小的爭議,但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標准。
1、基本標准。
有錢人最基本的要求必須是沒有債務。許多人名下有幾套房地產,但卻沒有任何銀行存款,這些房產的貸款也沒有還清。這些人看起來很有錢,不過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他們有可能連幾萬塊錢都拿不出來。
還有些人的收入並不低,但還每月還完房貸和車貸之後也所剩無幾,這樣的人也不能算是有錢人。因此,沒有房貸,車貸,債務,房子屬於自己,每個月的收入都供自己支配,這是有錢人最基本的標准。
換句話說,如果有負債,就可能達不到基本標准。對普通人來說,沒有債務意味著收入可以自由控制。雖然收入存在多少因素,但他們算是最基本的富人。
2、中等標准。
中等標准當然高於基本標准,這也代表著不僅沒有債務,而且還高於全國平均存款。據統計中國居民人均存款約5萬元。如果是一個三口之家,則意味著一個家庭的存款必須超過16萬元,這被視為中等水平。
然而,這只是從存款的角度來看,不包括房地產和汽車。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有房有車,一個家庭的存款將超過16萬元,這已經超過中國50%的家庭。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居民的活期存款金額為8861萬元。按照這個標准,中國的人均存款應該是6.3萬元。
按照一個三口之家的標准,如果你有20萬左右的存款,擁有自己的房產,沒有債務,那麼你家的經濟狀況已經超過全國一半以上的家庭,可以說是中等有錢人。
3、高等標准。
進一步提高標准。除了滿足上述中等有錢人的所有條件外,還實現了財務自由。就算是不出去工作,仍然有利息收入來養家,但是,許多中國家庭達不到這個標准。
如果按照這個標准計算,存款至少是100萬。當然,如果想實現被動收入就可以達到家庭支出的標准,儲蓄必須超過500萬。這樣,生活質量將再次提高,即使沒有工作,生活也不會太糟糕。但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達到這一標准難度就更大了。一般來說,這個標准更適用於企業家庭。
4、超出標准。
這已經不是銀行存款150萬或200萬的事情了。除了沒有負債,還有千萬,甚至上億的身價,資產,這類人群主要是企業家。當然,你也可以說企業家肯定會有債務,但這里是指,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凈資產是千萬級甚至上億級別的。
事實上,所謂的超標准就是指國內的巨富人群。也可以指進入福布斯和胡潤富豪榜的名人。不得不說,這樣的富人相對較少,但他們確實得到了大眾的認可。通常有自己獨立的企業,都是罕見的億萬富豪。換言之,只要是身家資產過億,就可以說是超標准家庭。
事實上,要想在中國成為有錢人並不難。只要有自己的房地產,沒有負債就可以了。據統計,中國人均存款約5萬元,按一個三口之家來算,那麼儲蓄也不過是15萬。稍微好一點的話,有個20萬的存款,超過社會家庭平均存款就可以了。
⑹ 家庭人均月收入多少算家庭經濟困難
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1205元算家庭經濟困難。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退出標准:
貧困戶的退出。貧困戶指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戶的退出以戶為單位,以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當年國家貧困標准、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為主要衡量指標。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超過當年國家貧困標準的低保家庭,視為脫貧人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貧困戶
⑺ 家庭經濟困難認定標准
家庭經濟困難認定標准如下:
1、學生屬於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特困救助供養人員、孤兒、困境兒童、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子女、因公犧牲警察子女、殘聯認定的殘疾人及殘疾人子女、工會組織認定的特困職工家庭子女等;
2、學生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突發意外事件;
3、學生戶籍所在地經濟發展水平、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學校所在地的物價水平和學校收費標准;
4、學生家庭收入和資產、負債狀況;
5、學生家庭贍養老人和撫養其他就學子女等負擔情況,勞動力文化和職業、收入情況,家庭成員健康狀況;
6、學生消費的金額、結構等合理性;
7、學生本人健康狀況等。
法律依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第七條
申請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戶主向戶籍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並出具有關證明材料,填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審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初審,並將有關材料和初審意見報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管理審批機關為審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進行調查核實。申請人及有關單位、組織或者個人應當接受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⑻ 家庭人均收入多少算家庭經濟困難
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1205元算家庭經濟困難。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退出標准:
貧困戶的退出。貧困戶指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戶的退出以戶為單位,以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當年國家貧困標准、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為主要衡量指標。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超過當年國家貧困標準的低保家庭,視為脫貧人口。
⑼ 家庭人均年收入多少算貧困
截至2020年,中國家庭人均年收入低於4000元/年算貧困。
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或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貧困的標准不同,國際貧困線標準是世界銀行提出的按購買力平價計算1天1美元收入的標准。
中國針對貧困家庭分為以下兩種:
1、絕對貧困
指個人或家庭缺乏起碼的資源以維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難以生存。在測量絕對貧困標准時,一般只考慮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而絕對必須購買的物品,並且,所購買的物品應當是最簡單最經濟的。
2、相對貧困
指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資源,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達到一個社會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維持遠遠低於平均生活水平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