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博愛縣金城鄉有民政局嗎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博愛縣金城鄉有民政辦公室,不是民政局,而民政局是設在縣(市),才稱民政局,每個鄉鎮都有設民政辦公室,直屬縣(市)民政局管理,負責全鄉,鎮的五保,烈軍屬,低保的補助等工作,祝好運!
② 博愛縣要建大學嗎
根據焦作市2085年規劃,將建設一所竹林大學,校址設在博愛縣。
博愛縣,隸屬河南省焦作市,位於太行山南麓,焦作市西北部,北與晉城市澤州縣毗鄰。東與焦作市區、武陟縣接壤,西隔丹河與沁陽市相連,南與溫縣隔沁河相望。
博愛縣轄清化鎮街道和鴻昌街道、許良鎮、月山鎮、柏山鎮、磨頭鎮、孝敬鎮、金城鄉、寨豁鄉,總面積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30萬畝,人口43.6萬人。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增長8.2%。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
博愛縣特點
博愛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熱量充裕,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縣內林木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2.4%,境內1.8萬畝竹林,為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竹林。
博愛縣轄5個鎮、2個鄉、2個街道:清化鎮街道、鴻昌街道、柏山鎮、月山鎮、許良鎮、磨頭鎮、孝敬鎮、寨豁鄉、金城鄉。縣人民政府駐清化鎮街道中山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博愛縣
③ 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
博愛縣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總面積492平方千米。總人口42萬人(2002年)。 博愛縣轄7個鎮、3個鄉:清化鎮、柏山鎮、月山鎮、許良鎮、陽廟鎮、磨頭鎮、孝敬鎮、寨豁鄉、金城鄉、蘇家作鄉。縣人民政府駐清化鎮中山路。
概況
1927年從沁陽縣析出,取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中之博愛,設置博愛縣。 建縣前的隸屬關系是:夏朝建立冀州覃懷之域,博愛隸屬「覃懷地」。商代因距商都較近,屬畿內所轄,有商畿舊地之稱。周武王時,設野王邑,博愛隸之。戰國時,博愛先後隸屬鄭國、晉國、魏國、韓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分封制為郡縣制,改野王邑為野王縣,博愛隸屬野王縣,屬三川郡轄。西漢初,項羽立司馬 為殷王,博愛縣為殷國地。漢高祖二年(公遠前205),劉邦率魏王(豹)滅了殷,復為野王縣,博愛隸之,屬冀州河內郡轄。東漢屬司隸河內郡轄。三國時屬曹魏治理,仍為冀州河內郡轄。兩晉屬司州河南郡轄。南北朝沿革同兩晉。北魏屬懷州河南郡轄。隋朝,改野王縣為河內縣,博愛隸屬河內縣,屬河內郡轄。唐武德三年(620年),從河內縣析置太行縣(縣治現清化鎮),武德四年(621年)廢太行縣仍並入河內縣,屬河內郡轄。五代河內縣屬懷州轄。宋朝開皇初年,仍為河內縣,屬河北西路懷州河內郡轄。金代河內縣屬河東南路懷州郡轄。元代初仍稱河內縣,懷孟路設總管府,河內縣屬總管府轄,仁宗延 六年(1319年)改懷孟路為懷慶路,屬中書省燕南河北道懷慶路轄。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懷慶路為懷慶府,河內縣屬懷慶府轄。清代隸屬關系與明代同。1913年(民國2年)廢府存縣,河內縣改名為沁陽縣,博愛隸之,屬河南省河北道轄。
發展歷史
1927年(民國16年),馮玉祥主豫時,根據吉鴻昌將軍的呈請,將沁陽縣東北部丹河以東四鄉一十五圖和崇下鄉四圖的部分村莊劃出,增設博愛縣,縣治清化鎮,直屬河南省轄。1938年至1945年日軍侵佔博愛時改為清化縣。1949年8月建立平原省,博愛縣歸平原省新鄉地區轄。1952年冬,平原省撤銷,博愛縣歸河南省新鄉地區轄。1954年博愛縣歸焦作市轄。1960年10月博愛縣並入焦作後,取消縣建置,改設城關人民公社、陽廟人民公社、金城人民公社、界溝人民公社、紅旗人民公社。1961年9月,恢復博愛縣,仍歸河南省新鄉地區轄(1966年「文革」開始後曾一度有「紅衛縣」之稱)。1983年9月1日,博愛縣歸焦作市轄。
自然資源
博愛縣自然資源豐富,風光秀麗,氣候適中,素有「金博愛」和「太行山下小江南」的美譽。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系太行山余脈,山地、丘陵面積165.7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4%,最高海拔950米;南部為沖積平原,面積321.9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6%。境內有沁河、丹河、小丹河、大沙河、勒馬河、蔣溝河、泉組河、幸福河等主要河流8條,地表逕流總量0.73億立方米。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熱量充裕,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北部山區已探明有鋁粘土、鐵礦、硫鐵礦、石灰石、白雲石、煤等15種礦產資源。縣內林木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2.4%,境內1.8萬畝竹林,為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竹林。博愛竹編工藝精湛,久負盛名,俗稱「清化竹器」,歷史上被列為皇家貢品。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省級風景區青天河風景區和歷史上曾與少林寺齊名的月山寺以及圪當坡、下伏頭等景區,竹林清雅、幽山空谷、古剎鍾罄、碧水險峰,是游覽觀光消閑的絕佳勝地。
地理位置
博愛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干線四通八達,是晉煤外運的咽喉要道和主要集散地,焦枝、鄭太、侯月鐵路橫穿北部,境內月山火車站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一級編組站之一。主要公路二線有鄭常、新濟、焦溫、焦克等過境省級公路。博愛縣至晉城跨省公路是晉煤外運的六大公路要道之一。
經濟情況
博愛縣經濟雄厚,物產豐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農業和農村經濟初步形成了以糧食、蔬菜、畜禽養殖、食用菌和花卉等6大產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特別是清化生薑、四大懷葯和新興的花卉產業馳名中原。工業經濟門類齊全,鄉鎮企業和私營經濟比較發達,主要工業品有新型節能燈具、電腦列印紙、慶大黴素、維腦路通、化肥?回火輪胎鋼絲系列、啤酒、糠醛糠醇、汽車配件、水泥系列、絲綢等百餘種,遠銷東南亞及歐美地區。 郵編:454450 代碼:410822 區號:0391
④ 博愛縣文利養殖專業合作社怎麼樣
博愛縣文利養殖專業合作社是2018-09-25在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注冊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注冊地址位於博愛縣金城鄉劉村大街24號。
博愛縣文利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3410822MA45RLPK65,企業法人李文利,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博愛縣文利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是:組織采購、供應本社成員養殖家畜、家禽所需的原料;組織收購、銷售成員養殖的家畜、家禽及兔毛;組織開展與養殖有關的信息咨詢服務。
通過愛企查查看博愛縣文利養殖專業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資訊。
⑤ 博愛縣的經濟發展
截止到2012年,博愛縣生產總值完成187.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5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4億元。
截止到2012年,博愛縣生產總值184.8億元,增長1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2億元,增長21.3%;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117億元,增長1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6億元,增長15.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6億元,增長1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6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9574元,增長13.5%。
三次產業比達到9.6∶73.1∶17.3,工業經濟比重較2006年提高7.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6.8億元,是2006年的2.6倍。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7286元、8433元,分別是2006年的2.1倍、1.8倍。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2.8億元,是2006年的1.9倍。縣財政五年民生支出25.6億元,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54.6%。 博愛縣至截止到2012年連續五年累計實施477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2億元。好友公司500萬套載重子午胎、制動器工業園、裕華公司18萬噸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等一批重點項目先後建成投產或開工建設。龍源電廠、南水北調等重大項目順利實施。
博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截止到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05.2億元、利潤41.6億元,分別是2006年的2.8倍、2.6倍。博愛縣高起點規劃了11.07平方公里的產業集聚區。建成主幹道路39公里,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基本到位,建成區面積達6.31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02家。培育了汽車零部件、生物化工、服裝紡織、食品加工四大產業集群,銷售收入占工業總量的74%以上。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博愛縣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19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獲得科技成果獎12項,申報國家專利419件。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3.5%,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12.1%和20%。 博愛縣舉辦了包括戲劇歌舞、街頭民間藝術匯演和赴市匯演。來自博愛縣各鄉鎮和部分縣直單位的80餘支代表隊上演了各具特色的文藝節目。其中,舞台戲劇歌舞匯演安排在南廣場舞台,共演出8天,節目18台。民間藝術匯演安排在鄈城路,共演出4天,參加演出的民間藝術團隊60餘個,節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在赴市匯演中,博愛縣共組織好友輪胎公司、安江陵公司、八極文武學校等8個演出隊參與,演職人員達500餘人,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參賽的8個節目全部獲獎,其中特等獎1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2個、優秀獎2個。文化局獲優秀組織獎。文化館獲組織獎。
博愛縣許良鎮、陽廟鎮、磨頭鎮、柏山鎮、孝敬鎮、金城鄉、寨豁鄉等7個鄉鎮被列入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單位,這七個鄉鎮的綜合文化站基礎設施按標准要求建成。已建成1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62個農家書屋、227個農村健身場所。
⑥ 溫縣,修武縣,博愛縣,它們在焦作市裡,哪一個發展的最快,經濟水平最好
排名是這樣的:博愛縣、修武縣、溫縣,但是修武縣各方面都比較好,尤其是修武縣旅遊資源比較好,去修武縣吧!修武縣有雲台山,雲台山上有各種葯材,而且旅遊業無論從現在還是以後都是非常好的發展空間。尤其是雲台山岸上村,因旅遊業發家致富,而且修武縣在河南省縣市來說安全度較高,評價較高。
⑦ 金城鄉的鄉鎮概述
金城鄉是塊紅色的土地,1933—1934年間,徐向前、李先念率領的紅四方面軍揮師東進,在閬中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一切權力歸農會」。苦難的金城人民踴躍參加紅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浴血奮戰,許多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金城,不僅有紅色的歷史,而且人傑地靈,麒麟村原黨支部書記蒲運疇,曾被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科委授予「全國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共產黨員、地市人大代表曹仁偉,曾獲第三屆中國傑出青年提名獎,四川省十大傑出青年農民、四川省農業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親切接見。原金城小學校長王扶成,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還有從文崇埡村走出去的「全國個體勞動者先進個人」,閬中市金龍大酒店董事長兼總經理的著名農民企業家蒲仕新……他們是金城鄉的佼佼者,更是新時代的弄潮兒,為金城的發展譜寫了嶄新的篇章,鑄就了歷史的輝煌,載入了永久的豐碑。
金城原來交通不便,近年來,為加快金城鄉、村、社三級公路建設的步伐。全鄉上下很快便形成了「努力修好扶山路,搞活經濟快致富」的共識。扶山公路途徑河溪、妙高、金城和涼水4個鄉鎮,全長38.57公里。沿線涉及群眾近10萬人,路基工程投資預算1349萬元。金城段8.7公里,工程概算總投資624萬元,其中路基工程221萬元由鄉上自籌,3年人均集資315元,路面工程404萬元由市上撥款。2006年初,市政府召開扶山油路改建動員會。11月6日金城鄉的施工隊正式進場開工,全機械化作業。不到兩個月,毛坯子路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