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宜章縣哪個縣城經濟高點

宜章縣哪個縣城經濟高點

發布時間:2022-09-05 01:26:16

㈠ 湖南郴州宜章縣與安仁縣相比哪個地方經濟發展

安仁縣目前的財政實力比宜章縣要弱,但這幾年安仁縣的發展態勢比宜章好。

㈡ 宜章縣的介紹

宜章縣位於湖南省郴州市南端,距郴州市人民政府駐地50公里。東靠汝城縣,西接臨武縣,北與北湖區、蘇仙區接壤,南與廣東省樂昌市、乳源瑤族自治縣、陽山縣交界,東北與資興市相連,西南與廣東省連州市毗鄰。1宜章古稱義章,建縣於公元617年。976年,為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稱宜章。宜章是湘南起義的策源地,宜章縣養育了中國早期工人運動傑出領袖鄧中夏,以及毛科文、胡少海、張際春等一大批黨政軍優秀人才。2012年,宜章實現糧食生產面積74.51萬畝,總產26.32萬噸,獲得農業部2012年度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22013年,宜章縣蟬聯湖南省計生、綜治、安全生產工作先進縣。32014年,宜章縣成功創建全國衛生應急綜合示範縣,成為湖南省首批獲得此榮譽稱號的五個縣之一。4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根據《方案》,宜章縣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

㈢ 湖南宜章縣屬於哪個市

宜章縣位於湖南省郴州市南端,距郴州市人民政府駐地50公里。東靠汝城縣,西接臨武縣,北與北湖區、蘇仙區接壤,南與廣東省樂昌市、乳源瑤族自治縣、陽山縣交界,東北與資興市相連,西南與廣東省連州市毗鄰。[1]宜章古稱義章,建縣於公元617年。976年,為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稱宜章。宜章是湘南起義的策源地,宜章縣養育了中國早期工人運動傑出領袖鄧中夏,以及毛科文、胡少海、張際春等一大批黨政軍優秀人才。

2012年,宜章實現糧食生產面積74.51萬畝,總產26.32萬噸,獲得農業部2012年度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2]2013年,宜章縣蟬聯湖南省計生、綜治、安全生產工作先進縣。[3]2014年,宜章縣成功創建全國衛生應急綜合示範縣,成為湖南省首批獲得此榮譽稱號的五個縣之一。[4]

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根據《方案》,宜章縣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5]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6] 2019年3月1日,經過實地檢查和第三方實地評估宜章縣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同意脫貧摘帽。[7]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宜章縣名列其中。

㈣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好不好

現在很好了!宜章境內礦藏資源豐富,含有金、銀、鉛鋅、錫等礦產,品 宜章縣種繁多,共有9類36種,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年產量達300多萬噸,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另外,花崗石、大理石儲量近40億立方米,品種繁多、花色齊全,多屬中、高檔石材,其「宜章紅」系列被稱為「中國第四紅」,蜚聲中外。 宜章還是我國中南部地區罕見的生物基因庫,境內近300平方公里的莽山原始森林,既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又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上千種國家保護動、植物。其中莽山烙鐵頭蛇屬全球獨有蛇種,已被列為國家瀕危保護動物。 宜章縣交通、通訊發達。公路有107國道、京珠 宜章縣高速公路、1803省道貫通南北東西,鐵路有京廣復線及白楊支線、坪梅支線縱橫交錯,加上正在修建即將開通的宜連高速公路,全縣四通八達的交通格局正在形成。郵電通訊方便快捷,已開通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寬頻信息,省時暢達。 近幾年來,宜章縣委、縣政府充分利用自身獨特的區位、交通、資源優勢,實施了以「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變交通優勢為流通優勢、變區位優勢為開放優勢」為主要內容的「三變戰略」,瞄準粵港澳市場,把握市場脈搏,努力把宜章建設成為粵港澳市場的「物資後備庫」。建治於隋煬帝大業十三年,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歷史,她雄居湘南邊陲,地處楚尾粵頭,居七澤之末,聯五嶺百粵之徽,進可制韶關,退可蔽衡湘,固南北之咽喉,勢險要之當防,素為兵家必爭之地,是湖南的「南大門」,史稱「楚粵之孔道」。下轄27個鄉鎮,349個行政村,其中有16個鄉鎮與廣東的樂昌、陽山、乳源、連州等縣市接壤,湘粵邊界線長達220公里。

㈤ 湖南人口最多的縣有哪幾個

湖南人口總量雖不及廣東、河南等地,但是湖南也是擁有7000萬人口的大省。湖南人口最多的市是邵陽市,湖南有好多縣人口超過百萬了,湖南人口最多的縣你知道是哪幾個嗎?

新化縣,婁底市屬縣,有著湘中寶地之美稱,曾先後榮獲是梅山文化藝術之鄉、全國武術之鄉、山歌藝術之鄉、蚩尤故里文化之鄉、中華詩詞之鄉等榮譽稱號。新化人口數量150萬,新居為湖南第一大人口縣。


瀏陽,湖南省縣級市,由長沙市代管,據統計瀏陽人口已經達到149.3萬,是湖南省人口數量最多的縣(市)之一。

耒陽為衡陽市下轄縣級市,耒陽戶籍人口145萬,常住人口118萬,是人口凈流出比較多的城市。

寧鄉是湖南省縣級市,由長沙代管。寧鄉是著名的中國 旅遊 強縣,中國工業百強縣,據統計寧鄉戶籍總人口數量142.25萬,是湖南人口數量最多縣級城市之一。

另外湖南百萬人口大縣還有好幾個,邵東縣人口135萬,隆回人口數量也是120萬之眾,衡陽縣人口數量113萬,漣源人口數量117萬……

湖南省下轄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共14個地級行政區劃;68個縣(其中7個自治縣)、18個縣級市、36個市轄區、共122個縣級行政區劃。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918.4萬人。

湖南省122個縣級行政區劃中,人口最多的縣是瀏陽市。

根據瀏陽市官方公布資料顯示,2019年,全市年末公安戶籍戶數41.46萬戶,總人口為149.1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1.63萬人,鄉村人口77.5萬人。年內出生人口19484人,出生率為12.8‰;年內死亡人口10994人,人口死亡率為7.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6‰。瀏陽市有30多萬客家人,其祖先主要由廣東省梅州遷入。

此外,還有寧鄉市、隆回縣、新化縣、衡陽縣、長沙縣、祁東縣、平江縣等都是湖南省人口縣,有些人口已超百萬之巨。

答;我認為湖南省人口最多的幾個縣。截止到2020年年底,就屬婁底市的新化縣、長沙市的長沙縣、邵陽市的隆回縣、衡陽市的衡陽縣了。因為諾大的湖南省幾百個縣卻只有這幾個縣人口才達100萬人以上。

截止到2020年年底,湖南省人口最多的12個縣級區、縣、縣級市排名如下;

1、長沙市瀏陽縣級市138萬人面積4997 ²;

2、長沙市寧鄉縣級市134萬人面積2912 ²;

3、婁底市新化縣115萬人面積3620 ²;

4、衡陽市耒陽縣級市111萬人面積2648 ²;

5、長沙市長沙縣111萬人面積1997 ²;

6、邵陽市隆回縣110萬人面積2868 ²;

7、衡陽市衡陽縣104萬人面積2559 ²;

8、婁底市漣源縣級市101萬人面積1912 ²;

9、株洲市醴陵縣級市97萬人面積2156 ²;

10、衡陽市祁東縣96萬人面積1871 ²;

11、長沙市嶽麓縣級區95萬人面積539 ²;

12、岳陽市平江縣95.42萬人面積4114 ²;

湖南人口最多的縣有那幾個?這里所說的人口最多的概念有兩種,一種是常住人口,一種是戶藉人口。有的縣是常住人口多,有的縣卻是戶籍人口多,經濟發達的縣常住人口就多,相反則少。比如湖南省經濟最發達的長沙縣,2020年常住人口110.94萬,戶藉人口81.8萬,常住人口比戶藉人口多19萬多人。邵陽市常住人口(2019年)戶藉人口821萬,常住人口726萬,常住人口比戶藉人口少了95萬。

一般情況下我們統計的人口是按照常住人口計算,湖南省常住人口最多的縣級市前五位依次是瀏陽市136萬,寧鄉市130萬,耒陽市111萬,漣源市99萬,醴陵市96萬。

湖南省常住人口最多的前五個縣依次為婁底市的新化縣115.52萬,長沙市的長沙縣110.94萬,邵陽市的隆回縣110.34萬,衡陽市的衡陽縣103.74萬,衡陽市的祁東縣96.30萬。

湖南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有很多美麗的縣城,那麼大家知道湖南哪個縣城人口比較多嗎?今天91排行網為大家整理了湖南人口大縣排名,僅供大家參考了解一下。

湖南人口大縣排名

1.寧鄉縣:寧鄉縣人口129.3萬人,湖南寧鄉縣隸屬於省會長沙市,總面積2906平方公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著名景點有劉少奇故居和密印禪寺以及溈山,灰湯溫泉,峽溪漂流,千佛洞等景點等。寧鄉經濟繁榮是一個有實力的縣級市之一。

2.新化縣:新化縣位於湖南中部,是湖南省婁底市屬縣,人口119萬人,亞熱帶季風性氣候著名自然與人文景點梅山龍宮、大熊山森林公園和油溪河漂流、北塔等,這里環境宜人有「湘中寶地」之稱。礦產資源有煤和鎢、砷、石墨、錫等。

3.衡陽縣:衡陽縣位於衡陽市西北部,人口數為119.4萬人。因位於南嶽衡山之南而得名,著名 旅遊 景點有王夫之故居、夏明翰故居、岣嶁峰等。

4.隆回縣:隆回縣隸屬於湖南省邵陽市,人口數量為115.9萬人。位於湖南省西南部。著名景點有虎形山花瑤和魏源故居以及高洲溫泉、魏源溫泉、魏源湖等

5.祁東縣:祁東縣位於衡陽市西南部、祁山之東,湖南省衡陽市轄縣,人口數量為115.9萬人。著名 旅遊 景點有四明山省級森林公園和鼎山風景區以及洪城溫泉、紅旗水庫等。

6.邵東縣:邵東縣是湖南省邵陽市轄縣,位於邵陽市東部27公里處。人口數為134.52萬人(2016年)。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礦產資源有石膏、煤、鉛等,著名 旅遊 景點有佘湖山,大雲山,范家山洪橋以及明清建築蔭家堂和山塘古屋等。

7.衡南縣:衡南縣所屬地區湖南省衡陽市。是湖南人口大縣排名中一個人口很多的縣,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人口數量為103.3萬人。著名景點江口鳥洲,岐山森林公園,王家祠堂等。

8.湘潭縣:湘潭縣所屬地區湖南省湘潭市,位於湖南中部偏東、湘江下游西岸。人口數量為98.22萬人(2013年),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這里山川秀麗風景優美著名景點有彭德懷紀念館,齊白石故居等。

附湖南省各縣常住人口

1、長沙縣常住人口94.6萬人 2、資興市常住人口 34.97萬人 3、瀏陽市常住人口 131.74萬人 4、寧鄉市常住人口 128.22萬人 5、冷水江市常住人口 34.83萬人 6、韶山市常住人口 10.02萬人 7、永興縣常住人口 54.25萬人 8、醴陵市常住人口 96.85萬人 9、汩羅市常住人口 63.10萬人 10、攸 縣常住人口 66.26萬人 11、津市市常住人口25.98萬人 12、桂陽縣常住人口 71.86萬人 13、湘陰縣常住人口 70.58萬人 14、湘鄉市常住人口80.94萬人 15、臨湘市常住人口 51.51萬人 16、衡東縣常住人口 61.92萬人 17、株洲縣常住人口 29.83萬人 18、嘉禾縣常住人口 32.94萬人 19、湘潭市常住人口86.53萬人 20、石門縣常住人口 60.10萬人 21、華容縣常住人口 73.11萬人 22、澧 縣常住人口 78.34萬人 23、臨武縣常住人口 34.65萬人 24、吉首市常住人口 34.77萬人 25、衡山縣常住人口 38.10萬人 26、中方縣常住人口 25.20萬人 27、岳陽縣常住人口 73.81萬人 28、沅江市常住人口 69.34萬人 29、臨澧縣常住人口 43.59萬人 30、耒陽市常住人口 115.24萬人 31、邵東縣常住人口 93.44萬人 32、桃源縣常住人口 85.79萬人 33、常寧市常住人口 82.36萬人 34、宜章縣常住人口 59.48萬人 35、衡南縣常住人口 94.26萬人 36、安鄉縣常住人口 52.93萬人 37、南 縣常住人口 74.31萬人 38、漢壽縣常住人口 82.17萬人 39、祁陽縣常住人口 86.95萬人 40、衡陽縣常住人口 109.37萬人 41、桃江縣常住人口 79.40萬人 42、藍山縣常住人口34.50萬人 43、炎陵縣常住人口 20.42萬人 44、東安縣常住人口 57.35萬人 45、靖州縣常住人口 25.96 萬人 46、芷江縣常住人口 35.21 萬人 47、沅陵縣常住人口 61.14萬人 48、道 縣常住人口 62.60萬人 49、茶陵縣常住人口 59.21萬人 50、祁東縣常住人口 99.37萬人 51、慈利縣常住人口 61.45 萬人 52、雙牌縣常住人口 20.08萬人 53、漣源市常住人口 98.30萬人 54、雙峰縣常住人口 82.53萬人 55、江永縣常住人口 23.94萬人, 56、平江縣常住人口 98.48萬人 57、江華縣常住人口 43.88萬人 58、安化縣常住人口 86.26萬人 59、辰溪縣常住人口 47.00萬人 60、綏寧縣常住人口 36.46 萬人 61、鳳凰縣常住人口 32.99萬人 62、安仁縣常住人口 39.73 萬人 63、桑植縣常住人口 38.96萬人 64、新田縣常住人口 34.46 萬人 65、新晃縣常住人口 25.28 萬人 66、花桓縣常住人口 30.26 萬人 67、麻陽縣常住人口 35.28萬人 68、會同縣常住人口 33.55萬人 69、新化縣常住人口 114.41萬人 70、寧遠縣常住人口72.73萬人 71、洞口縣常住人口 80.66萬人 72、淑蒲縣常住人口 76.20萬人 73、通道縣常住人口 21.08萬人 74、瀘溪縣常住人口 29.32 萬人 75、吉丈縣常住人口 13.40萬人 76、武岡市常住人口77.63萬人 77、汝城縣常住人口 35.08萬人 78、洪江市常住人口41.47萬人 79、新邵縣常住人口78.23萬人 80、保靖縣常住人口 29.66萬人 81、新寧縣常住人口 58.73萬人 82、龍山縣常住人口 49.28萬人 83、邵陽縣常住人口 93.69萬人 84、桂東縣常住人口 23.40萬人 85、隆回縣常住人口 114.46萬人 86、永順縣常住人口 44.64萬人 87、城步縣常住人口有 27.29 萬人

我個人感覺我們湖南邵陽隆回縣人口比較多。我們隆回縣是一個貧困縣。人口有130萬左右。然後農村人口有60萬。縣人口有七十多萬。但是從我們貧困縣來看並不貧困。原因是什麼嘞?因為我們縣里的房價有6000左右。這個是均價。我們縣城目前有高鐵,火車站,飛機場都有。還有碧桂園。萬科等房地產公司。

這幾年發展的特別快。中間有一條資江河。和兩邊,高樓大廈一座接一座的。農村裡面也是,寬闊的馬路越來越大。現在我們村裡通的路都是兩車道。去年過年回家發現我們縣城發生了復天翻地的變化。物價也是很高。可能比東莞還要高一點。快趕上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各位網友,大家有時間可以去我們那參觀一下,隆回縣也是一個 旅遊 景點縣。

我們縣的那個特產也是挺多的。像那種臘肉,豬肉丸子。還有就是那個百合。最好吃的就是那個酸辣粉。每次回老家都要吃上一碗。那種味道真的是永遠忘不了。

我們先看一下2020年底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湖南省總人口數量為66444864人,在全國總人口數量排名第七。佔全國人口的4.71%,相對比2010年負增長0.19%。

湖南省是勞動力輸出大省,湖南省有十三個地級市一個自治州,人口最多的城市是長沙市,總人口731.15d萬人,這是全國第七次口普查的數據;到今年據說這個數據達到1000萬。人口最少的城市是張家界市,總人口151.9萬人。除了市區永定區以外,桑植縣、慈利縣人口都屬於凈流出。因此,張家界市兩區兩縣都不可能成為湖南省人口最多的縣。

湖南省總人口排倒數第二和第三的城市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湘潭市,湘西州總人口為262.05萬人,湘西州有八個市縣,因此,湘西州也不會有湖省人口最多的縣;湘潭市總人口281.3萬人,湘潭市兩個區兩個市一個縣,據查,人口超百萬的縣就一個——湘潭縣,但人口總數比不上隆回、也不比上新化。

人口總數排到倒數第四位的城市是婁底市,婁底市總人口為385.25萬人,婁底市兩個市一個區兩個縣,冷水江市應該是婁底最小的一個城市,存在感不強,許多人傻傻地冷水江、冷水灘分不清。人口多的城市應該是兩個縣新化縣和漣源縣,兩個縣都算是一個資源型城市,有礦,工業基礎也不錯,比如新化文印,全球聞名。新化縣應該是婁底市唯一一個人口超百萬的城市,據2020年第七次人口統計數據,新化縣常住人口為1196538人。

人口總數排倒數第五位的城市是株洲市,株洲市總人口為396.1萬人。株洲五個區三個縣一個市,看這個行政區劃就知道,株洲各區域人口要超百萬也難。2020年第七次人口統計數據,株洲市沒有一個區縣(市)人口超過百萬,人口最多的城市是醴陵市,常住人口才885987人。

人口總數排倒數第六的城市是益陽市,益陽市總人口為439.15萬人,益陽市有七個區縣(市),各個城市的人口基數也不大,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是赫山區,近90萬人;安化縣的戶籍人口最多,超過100萬人,哪一個地方人口都比不上新化縣。

人口總數排倒數第七的城市是郴州市,郴州市總人口為469.79萬人;郴州市下轄2區、1縣級市、8縣;人口分布應該非常不均勻,認真地查了一下數據,人口最多的城市應該是桂陽縣,桂陽縣常住人口709372人,不足百萬。

人口總數排倒數第八位的城市是懷化市,懷化市總人口為487萬人;懷化市下轄1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另轄1個管理區,人口分布也不均勻,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漵浦縣,漵浦縣常住人口為757797人。懷化沒有一個城市的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

人口總數排倒數第九位的城市是永州市,永州市總人口為538.71萬人;永州市下轄2區1市8縣,另設有回龍圩、金洞2個管理區。永州市人口最多的城市應該是祁陽縣,好像要撤縣建市了,祁陽常住人口為832813人。永州也沒有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

人口總數排倒數第十位的城市是岳陽市,岳陽市總人數為559.51萬人;岳陽市下轄3區,4縣,2縣級市。 岳陽市人口最多的城市應該是平江縣,一個將軍縣,也是剛剛才脫貧的國家級貧困縣,平江縣常住人口951112人;戶籍人口超過百萬

人口總數排倒數第十一位的城市是常德市,常德市總人口583.08萬人;常德市下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常德市人口最多的城市桃源縣, 桃源縣常住人口為809220人 排到第二位的城市是澧縣,澧縣常住人口為721927人。不過據說澧縣和津市要合並,合並後的城市將成為常德市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

人口總數排倒數第十二位的城市是邵陽市,邵陽市總人口721.94萬人;邵陽市下轄3個市轄區、6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 邵陽市人口最多的城市是邵東市和隆回縣,邵東常住人口為1038416人;隆回縣常住人口為1009778人 。邵陽市有兩個重量級城市,人口均超過了百萬。

人口總數排倒數第十三位的城市是衡陽市,衡陽市總人口730.34萬人。衡陽市下轄5區、5縣、代管2縣級市。 衡陽市人口最多的城市是耒陽市,耒陽常住人口為1140675人

人口總數最多的自然是長沙市,長沙市總人口731.15萬人。這個不必多說,國家百強縣有三個縣都是在長沙,從這個人口來看,人口決定了經濟!這是不是也就是經濟學家所說的「人口紅利」?GDP排在倒數的兩個城市張家界和湘西州,也是人口最少的兩個市州,兩個城市真的是難兄難弟啊!

註:以上數據除了寫明戶籍人口的,都是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數據統計來源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湖南南大門,廣東後花園。

有著有色金屬之鄉的郴州管轄的桂陽縣可以算得上其中一個。 歷史 文化名城,前年古郡桂陽。古有三國演義趙子龍技取桂陽,而今的煙葉王國正是近百萬桂陽人民勤勞致富的真實寫照。

據官方消息桂陽縣2019年末戶籍登記人口約91萬,本地人都知道這個數據應該是不完全統計的。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桂陽人,我們的家譜就記載著到桂陽已經有2400多年。兒時的我們吃著餃巴,好不容易去趕圩(集)好能吃上一頓『油叫』當然講這些也是為了給家鄉代言,謝謝看到評論的你!




新化縣,婁底市屬縣,有著湘中寶地之美稱,曾先後榮獲是梅山文化藝術之鄉、全國武術之鄉、山歌藝術之鄉、蚩尤故里文化之鄉、中華詩詞之鄉等榮譽稱號。新化人口數量150萬,新居為湖南第一大人口縣。

衡陽縣,祁陽縣,新寧縣,

㈥ 湖南省的宜章縣是靠什麼吸引住大批遊客的呢

湖南是一個充滿著神秘色彩,讓無數外地人幻想的地方,這里有著各種各樣的高山峽谷,有著如雨後春筍般的奇怪山峰,有著源源不斷的高山瀑布,也有著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在這片土地上,養育著一群可親可愛的湖南人民,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美麗的家鄉,也用這雙勤勞的雙手,相世界展示了自己美麗的家。此次小編有幸受邀來到了湖南省最南部的一個小城,宜章縣,這里號稱是湖南省的“南大門”,三湘四水環繞其間,南方面向的就是粵港澳,是一個地理位置優越的風水寶地,古稱“楚粵之孔道”。那麼宜章有著哪些好地方,值得我們去遊玩或者欣賞呢?


宜章縣,這個湖南南方的小地方,還擁有著很多很多吸引人的地方,每個景區都能讓遊客折服。近些年宜章縣大力發展旅遊業,來此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數不勝數,宜章的經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為地理位置的優越,宜章吸引了大批的外來投資者,相信未來的宜章會更加美好,人民的生活水平會更好!

㈦ 宜章有哪些鄉鎮

5鄉14鎮:漿水、長村、關溪、赤石、莽山瑤族鄉;玉溪、白石渡、瑤崗仙、迎春、黃沙、一六、栗源、岩泉、梅田、楊梅山、笆籬、天塘、里田、五嶺鎮。

1、漿水

地處宜章縣西南部,距縣城30公里,東與梅田鄉毗鄰,南與長村鄉、迎春鄉接壤,西與臨武縣同益鄉、汾市鄉交界,北與麻田鄉相連。漿水是康水的源流之一,以納入金雞塝下的瓊漿泉水而得名。

2、長村

長村鄉位於宜章縣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7.5公里,海拔高度:333米。截止2006年底,人口1.4萬人。鄉政府駐長村圩。坪梅鐵路經此。

3、赤石

赤石鄉地處宜章縣東北部,距縣城37公里,東與里田鄉相鄰,南與廣東省樂昌市黃圃鎮交界,西與楊梅山鎮、平和鄉毗連,北與蘇仙區接壤。世界第一大跨徑四塔混凝土斜拉橋——赤石特大橋如天塹橫亘赤石。

4、五嶺鎮

五嶺鎮的行政區域為原五嶺鄉的行政區域,下轄21個建制村,總面積146.6平方千米,總人口3.62萬人,鎮人民政府駐桃子灣。

5、楊梅山鎮

楊梅山鎮位於宜章縣縣境東北部,東南與廣東接壤,距縣城19公里,面積40平方公里,人口1.4萬人。海拔高度:320米。

㈧ 宜章縣、永興縣哪個縣更多留守兒童、更遠、更窮

如果你要來做慈善就來永興吧~

㈨ 郴州市各縣經濟排行

2019年排名
1、北湖區, 404.90
2、桂陽縣, 365.58
3、資興市, 319.41
4、永興縣, 316.82
5、蘇仙區, 311.38
6、宜章縣, 215.99
7、臨武縣, 142.19
8、嘉禾縣, 141.11
9、安仁縣, 108.45
10、汝城縣, 87.46
11、桂東縣, 43.36
以上數字單位為億元。
拓展資料:郴州市是湖南省下轄的地級市。「郴」字,意為林中之邑,故郴州別稱為「林城」;郴州自古被譽為「九仙二佛之地」,是道教、佛教發展之福地,故郴州又別稱為「福城」。位於中國南部,湖南省東南部,地處南嶺山脈與羅霄山脈交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帶。
東界江西贛州,南鄰廣東韶關,西接湖南永州,北連湖南衡陽、株洲,素稱湖南的「南大門」;全市總面積19387平方千米。地處亞熱帶氣候帶中,地勢自東南向西北方向傾斜。下轄2區、1縣級市、8縣。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郴州市常住人口為4667134人。]郴州交通便利,京廣鐵路、京廣高速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廈蓉高速公路、107國道、106國道、省道1806線、1803線和郴資桂高等級公路等縱橫境內。北上長沙,南下廣州,可以朝發午至。郴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出現了李思聰等文化名人,也是鄧中夏、黃克誠、曾中生的故鄉,還是湘南起義所在地;同時,擁有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跡和東江湖、蘇仙嶺、萬華岩、莽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名勝風光。
2020年,郴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03.07億元,比2019年增長3.6%。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數據,2014年世界各國GDP排名最高的仍為頭號經濟強國美國,其經濟總量將達174979.6億美元;中國位居第二,GDP總量為103856.6億美元;日本48175.2億美元,排在第三。
之後是德國、法國、英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和義大利。GDP總量超過萬億美元的國家總共16個。年末將至,2014年全球gdp排名即將公布。據雅虎財經等外媒報道,對比近年實際gdp排名數據,今年的排名將呈現兩大顯著走勢——俄羅斯受西方夾擊,排名已呈現跌出前八的趨勢,世界第八大經濟體的地位不保;而日本gdp總量與中國差距也正在不斷擴大,甚至不足中國的一半。

㈩ 宜章縣的地理環境

宜章縣境南北兩端高,中間低,地面坡度基本上由南北西三個方向向中部和東部傾斜。東面長策鄉仙鵝抱蛋海拔1842米,北面騎田嶺二尖峰海拔1654米,南面莽山主峰猛坑石海拔1902.3米,為境內最高點。境內最低點是東面的栗源鎮老坪山村高車,海拔155米。最高與最低點相比,高差1747.3米,全縣地形平均比降44.2%。
宜章縣內山地面積共185.38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57.68%;丘陵面積共80.52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25.04%;崗地面積共17.37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5.41%;平原面積共32.95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10.26%;水域面積共5.18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1.61%。 宜章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區。氣候介於嶺南、嶺北之間,冬季雖受北方冷空氣影響,氣溫較嶺南低,但因縣北部有騎田嶺等大山作為屏障,削弱了北方冷空氣的強度。以騎田嶺為界,往往南晴北雨,南熱北寒,嶺北大雪,嶺南微雪,冬季氣溫明顯高於湘中湘北。
宜章縣總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早多變,夏熱期長,秋短溫冬,冬無嚴寒,霜雪不多;熱量豐富,降水集中,但雨量分布不均,夏秋易澇易旱。晴久則隆冬亦暖,雨久則盛夏生寒。宜章縣的春季要早於湖南大部分地區。夏季氣溫高,但無酷暑。 2010年,宜章縣財政總收入達到74448萬元,相較於2009年增長35.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41832萬元,同比增長37.3%。在財政收入構成中,稅收入29029萬元,同比增長36%,佔一般預算收入的69.39%。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為10.91%。財政總支出131329萬元,同比增長21%。
2010年,宜章縣生產總值682347萬元,相較於2009年增長15.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50477萬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85818萬元,同比增長23.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6053萬元,同比增長11.8%;。三大產業分別占宜章縣生產總值的22.05%,56.54%,21.41%。
2011年,宜章縣生產總值109.56億元,相較於2010年增長16.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1.4億元,比2010年增長37.6%;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接近100億,達95.76億元,比2010年增長22.4%,各項貸款余額29.48億元,比2010年增長24.7%;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10.42億元,相較於2010年增長40.0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15億元,同比增長47.05%。
2014年宜章縣生產總值166.66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39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75.61億元,增長11.8%;第三產業增加值72.66億元,增長13.4%。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1:45.4:43.6。 概況
2010年,宜章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5269萬元,相較於2009年增長16.2%,其中:種植業產值128190萬元,同比增長21.2%;林業產值5838萬元,同比增長13.1%;牧業產值103675萬元,同比增長11.4%;漁業產值4521萬元,同比增長4%。全縣農作物總播面積77.93千公頃,同比增長1.2%。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8.48千公頃,同比增長1.7%;油料種植面積3.89千公頃,同比增長36%;蔬菜種植面積13.05千公頃,同比增長8.8%。2010年宜章縣被評為湖南省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高標准農田建設示範縣。
農業
2010年,宜章全縣實現糧食總產量240077噸,相較於2009年增長0.8%.其中:稻穀產量166064噸,同比增長2.2%;油料產量9102噸,同比增長29.7%;烤煙產量3241噸,同比增長10%;蔬菜產量313592噸,同比增長8.9%;水果產量12401噸,同比增長0.8%。全縣經工商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62個,其中省級3個,市級5個,縣級14個。
2011年,宜章縣糧食播種總面積達到75.52萬畝,總產量為25.54萬噸。農業龍頭企業實現總產值5.73億元,同比增長34.6%。梅田「新元福」豬肉、宜章臍橙分別獲得中國(湖南)第五屆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中國中部(湖南)國際農博會金獎。2011年,宜章縣引進臍橙新品種16個,新增種植面積5000畝,舉辦首屆臍橙節。
2014年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86.04千公頃,下降1.5%;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8.23千公頃,增長1.6%;油料種植面積6.04千公頃,增長0.2%;蔬菜種植面積12.67千公頃,增長1.5%;玉米種植面積11.18千公頃,增長4.2%;烤煙種植面積2.58千公頃,增長1.4%;水果種植面積8.72千公頃,增長0.6%。全縣糧食總產量24.21萬噸,增長2.5%;稻穀產量16.75萬噸,增長2.4%;油料產量1.12萬噸,增長7.5%;玉米產量4.45萬噸,增長3.1%;蔬菜產量31.6萬噸,增長9.3%;水果產量7.22萬噸,增長4.3%;烤煙產量0.67萬噸,增長1.5%;肉類總產量5.83萬噸,增長1.9%;禽蛋產量0.42萬噸,下降0.2%。水產品養殖面積0.99千公頃,增長6.5%;水產品產量0.68萬噸,增長4.6%。全縣出欄生豬68.35萬頭,增長2%;出欄牛2.66萬頭,增長2.7%;出欄羊2.57萬頭,增長4%;出籠家禽431.54萬羽,下降3.5%。
林業
2010年,宜章縣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積2516公頃,人工造林2002公頃,育苗面積9公頃,年末實有自然保護區面積19833公頃;森林蓄積量170.97萬立方米,增長4.2%,森林覆蓋率53.19%。全縣完成各類水利工程2912處,投入資金1036.萬元,投工投勞101萬個,完成土石方121萬立方米。解決飲用水3萬人。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76.11萬午瓦,增長5.7%;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16282噸,0.5%。
牧業
2010年,宜章縣生豬預計存欄45萬頭、出欄74萬頭,分別比2005年增長18.11%、21.58%;牛預計存欄5.9萬頭、出欄2.56萬頭,分別比2005年增長0.17%、0.79%;家禽預計出籠419萬羽、比2005年增長15.86%;水產品產量預計5582噸,比2005年增長11.8%。養殖業總產值預計達到10.33億元,比2005年增長21.52%。養殖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將達到49%,比2005年增加3個百分點。全縣農民人均收入有30%來自養殖業。 2010年,宜章縣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372479萬元,同比24.3%,佔GDP比重為54.59%,比上年增加4.8個百分點點 拉動經濟增長11.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2.13%。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53.5%。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2.3億元,增長43.1%。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7%,重工業蜀中無大將值24.2%。
宜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48億元,增長44.6%。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58.8%,雙上年提高50.37個百分點,規模工業產品銷售率99.8%,虧損面為2.7%。
2011年,宜章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172.29億元,增長38.9%;完成增加值65.84億元,增長22.8%;規模工業企業達167家,其中產值過億元企業67家。投入1.65億元基本完成了31個煤礦安全質量標准化建設;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9.7%,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4.48%,主要污染物COD減排總量976噸。
2014年全縣全部工業增加值73.09億元,增長11.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3%。規模以上工業中,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5.4%,重工業增加值增長8.9%;按行業分,采礦業增加值下降0.1%,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9.3%,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增加值下降2.2%。
工業產品產量中,鉛精礦含量6.73萬噸,增長2.3%;鋅精礦含量3.36萬噸,下降2.2%;錫精礦含量0.46萬噸,增長24.2%;鎢精礦含量0.66萬噸,增長19.4%;水泥149萬噸,增長36.8%。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40.8億元,下降6%;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25.4億元,下降4.4%;24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利潤增長的行業9個。
全縣年末資質建築企業4個,建築業總產值4.81億元,增長10.3%。全年房屋施工面積20.66萬平方米,下降8.5%;房屋竣工面積18.23萬平方米,下降3.4%;商品房銷售面積17.72萬平方米,增長30.4%;商品房銷售額6.09億元,增長52.9%。 旅遊
2010年,宜章縣成功舉辦2010年中國(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暨「紅色湘鄂粵、高鐵一線牽」郴州宜章大型主題活動、中國湖南第二屆杜鵑花節暨郴州莽山第三屆高山杜鵑花節。宜章湘南起義紀念館提質改造、南關街改造、鄧中夏故居修復、莽山景區提質、旅遊服務中心建設、美食一條街等節會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旅遊產業鏈得到有效拉升。全年接待加內外遊客221.7萬人次,增長37.9%;實現旅遊總收入15億元,增長34.5%。
2011年,宜章縣舉辦中國(郴州)「林中之城、休閑之都」國際旅遊文化節閉幕式和第四屆莽山高山杜鵑花節,接待各類遊客298.5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7.8億元,增長18.6%。被評為全國、全省紅色旅遊工作先進集體和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十佳縣。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08億元,增長20%。
金融
截至2010年末,宜章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782213萬元,比年初增加97377萬元,增長14.2%。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96387萬元,比年初增加82127萬元,增長16%;企業存款余額85310萬元,比年初增加1651萬元,增長1.4%。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全額236361萬元,比年初增加22482萬元,增長10.5%。其中,短期貸款105606萬元,減少31.3%;中長期貸款130755萬元,增長118%。
保險
截至2010年末,宜章縣共有保險業務機構有24家,共實現保費收入13834萬元,增長3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883萬元,增長51%;壽險保費收入9952萬元,增長33%。全年賠款和給付支出合計3284萬元,增長2%。其中:財產險賠款1763萬元,增長9%;壽險給付1521萬元,減少5%。

閱讀全文

與宜章縣哪個縣城經濟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判斷幸福樹傷口是否腐爛 瀏覽:715
故事中有哪些經典名句 瀏覽:362
事業單位補發總額怎麼求 瀏覽:581
大連幸福社區包括哪些小區 瀏覽:414
阿里健康付款了怎麼找不到了 瀏覽:966
為什麼護士大部分都是美女 瀏覽:301
女生對愛情嚮往的階段是什麼階段 瀏覽:797
工作和愛情你會怎麼選擇未完待續 瀏覽:757
我什麼故事 瀏覽:353
如何做企事業單位體檢項目 瀏覽:727
叫什麼愛情緣 瀏覽:263
全國哪個地方國營經濟發達 瀏覽:145
體彩有多少錢用於體育事業 瀏覽:270
上海哪些藝校美女多 瀏覽:998
美女用什麼手機好 瀏覽:605
愛情小金庫怎麼開通 瀏覽:768
二次婚姻如何協議 瀏覽:1003
三圈排查表的身體健康狀況寫什麼 瀏覽:927
中國導盲犬事業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854
事業單位社保都交哪些 瀏覽: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