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經濟增長
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一定時期內GDP總量或人均量的增長。
Ⅱ 經濟增長什麼意思
經濟增長簡單的說,是國家和國民真實收入的增加。衡量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一般可以用國民生產總值(GDP)和國內生產總值(GNP),還有他們的人均值來衡量(GDP per capita & GNP per capita),以及抵消了通貨膨脹以後的數值,即真實增長(Real ...)
Ⅲ 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非常緊密。在經濟理論界,即認為經濟增長情況主要是由投資決定,投資是經濟增長的基本推動力,是經濟增長的必要前提。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以從要素投入和資源配置來分析。投資對技術進步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投資是技術進步的載體,任何技術成果應用都必須通過某種投資活動來體現,它是技術與經濟之間聯系的紐帶;另一方面,技術本身也是一種投資的結構,任何一項技術成果都是投入一定的人力資本和資源(如試驗設備等)等的產物。技術進步的產生和應用都離不開投資。
如果把投資行為分解,投資取向和投資結構構成了整個投資行為的全部。投資取向以動態變化揭示投資主體的投資意願與投向,而投資結構則以靜態特徵反映投資比例的數量與構成。兩者從不同側面反映經濟增長質和量的變化,對一個經濟體的全面發展和均衡增長具有基礎性的決定作用
Ⅳ 投資與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是什麼
投資、消費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從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經驗來看,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加大。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投資率,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貢獻要大於消費和出口。近年來我國有關GDP的主要成分分析的結論表明,我國消費需求一直相對穩定,而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凈出口對於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有所降低。耿明齋和胡曉鵬(1999)對1979~1997年間我國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作了計量研究,認為投資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過度的投資又會誘發經濟的劇烈波動,因此要確保經濟的穩定增長,就必須保持投資的穩定增長。
(4)投資經濟增長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我國經濟環境下的投資現狀
中國經濟目前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經濟增長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動特徵。經濟發展需要刺激投資需求,最終消費需求的形成也有賴於加大投資力度,投資與消費雙管齊下,投資需先行。因此,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離不開投資的持續增長。從理論上講,投資增長率和經濟增長率具有一種正向的關聯關系。
二、三種投資主體
(一)政府投資
政府投資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促進投資又好又快增長,不僅是落實中央科學發展觀的需要,也是加快經濟發展、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質量的內在要求。政府投資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必要手段,在社會投資和資源配置中起重要宏觀導向作用。政府投資可以彌補市場失靈,協調全社會的重大投資比例關系,進而推動經濟發展和結構優化。
(二)民間投資
民間投資是來自於民營經濟所涵蓋的各類主體的投資,具體包括個體投資(居民個人的生產性投資和住宅投資、城鄉個體工商戶經營性投資)、私營企業投資、私有資本控股的股份制企業投資以及集體企業投資。改革開放以後,民間投資真正迎來了大發展的機遇,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民間投資取得了飛速的發展。
(三)外商投資
是指外國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私人直接投資。 從外商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來看,應該承認外商直接投資是帶來經濟增長的潛在因素,發達國家積累的技術知識無疑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筆可供利用的巨大資源。不過外商投資也是把雙刃劍,在帶來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同時,可能也會對本國的企業產生沖擊,甚至抑制其發展。
Ⅳ 投資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內需,由此投資可以帶動經濟增長!尤其在中國前三十年,投資是帶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當然投資規模是否適度,是影響經濟穩定與增長的一個決定因素。投資規模過小,不利於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物質技術基礎;投資規模安排過大,超出了一定時期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可能,又會造成國民經濟比例的失調,導致經濟大起大落。
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互相制約的內在規律性.一方面投資對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貢獻,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另一方面經濟增長又強烈地影響和決定著投資行為.沒有投資行為,經濟增長就缺乏後勁,沒有經濟增長
(1)投資可以直接增加社會總需求,從而刺激經濟增長;
(2)投資可以帶動生產資料或設備生產的增長;
(3)投資的一部分將轉化為個人消費和社會消費從而刺激消費品生產的增長。
Ⅵ 經濟增長是指什麼
經濟增長,狹義指GDP增長。增長屬於宏觀經濟范疇。
經濟增長通常是指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上,一個國家人均產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續增加。經濟增長率的高低體現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經濟總量的增長速度,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實力增長速度的標志。決定經濟增長的直接因素:投資量、勞動量、生產率水平。用現價計算的GDP,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用不變價計算的GDP可以用來計算經濟增長的速度。
經濟增長(economic growth):通常是指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上,一個國家人均產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續增加。較早的文獻中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總產出與前期相比實現的增長。總產出通常用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衡量。對一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經濟增長率來表示。設△Yt為本年度經濟總量的增量,Yt-1為上年所實現的經濟總量,則經濟增長率(G)就可以用下面公式來表示:
G=△Yt/Yt-1
由於GDP中包含了產品或服務的價格因素,所以在計算GDP時,就可以分為,用現價計算的GDP和用不變價格計算的GDP。用現價計算的GDP,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用不變價計算的GDP可以用來計算經濟增長的速度。
經濟增長是經濟學家和記者常用的表達方式,意思是一個國家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對比往年的增長率。更一般地來探討,經濟增長的涵義是指,在一定時間內,一個經濟體系生產內部成員生活所需要商品與勞務潛在生產力之擴大(亦即生產可能曲線向外擴張)。生產力之成長主要決定於一個國家自然資源稟賦、實質資本累數量累積與質量提升、人力資本累積、技術水準提升以及制度環境改善。因此,經濟增長也意涵決定生產力之諸多因素的擴展與改善。
支持經濟增長的人認為它可以增加一個國家的財富並且增加就業機會。經濟正增長一般被認為是整體經濟景氣的表現。如果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負數,即當年國內生產總值比往年減少就叫做經濟衰退。通常情況下,只有當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個季度持續減少,才被稱為經濟衰退。
Ⅶ 簡述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東北財經大學 | 呂利棟
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互相制約的內在規律性。一方面投資對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貢獻,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另一方面經濟增長又強烈地影響和決定著投資行為。沒有投資行為,經濟增長就缺乏後勁,沒有經濟增長,投資就成為無源之水。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可分為供給效應和需求效應。供給效應主要是指投資能增加有效供給,通過投資實現生產規模和生產能力的增加,從而提高有效供給,促進經濟增長。需求效應是指投資作為三大需求之一對經濟增長具有強大的拉動作用。 投資對經濟增長既有供給效應,又有需求效應,既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又是誘發經濟波動的主要因素,具有「雙刃劍」的作用。投資應服從和服務於消費,消費產生需求,投資產生供給,投資像細線能拉不能推。我們在處理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時,既不能忽視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又不能盲目的依賴於投資:既要重視投資的需求效應,又要重視投資的供給效應。 近年來,投資率指標日益受到經濟理論界和決策層的關注,成為判斷投資形勢和制定經濟計劃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我們認為,投資率指標對於經濟分析和決策而言既有獨特的價值,也有明顯的局限性,只有將投資率和投資增長速度兩個指標結合運用才能互相取長補短,全面、客觀的反映現實,防止經濟分析和決策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失誤。 本文從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出發,著重分析了我國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四次經濟波動形成的原因、特徵及其給經濟運行帶來的影響,力圖找到我國投資和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內在規律,計算出適當的投資率,從而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促使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全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明確了投資及衡量投資的相關指標的概念。第二章、第三章從理論實際兩個方面分析了投資和經濟增長的相互關系。第四章回顧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歷次投資過熱現象。第五章考察我國投資率的變化歷史和趨勢。第六章從以往的實證經驗得出可以避免我國經濟大起大落的適度的投資率。
機構:
東北財經大學
領域:
經濟體制改革; 金融; 投資;
關鍵詞:
投資; 經濟增長; 經濟波動; 投資率;
Ⅷ 什麼是經濟增長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經濟增長的因素有:
一、投資量。一般情況下,投資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二、勞動量。在勞動者同生產資料數量、結構相適應的條件下,勞動者數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三、生產率。生產率是指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產率也對經濟增長直接作出貢獻。
三個因素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大小,在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或不同的階段,是有差別的。一般來說,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或階段,生產率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在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或階段,資本投入和勞動投入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
經濟增長的度量:
度量經濟增長速度快慢的指標是經濟增長率。度量經濟增長除了測算增長總量和總量增長率之外,還應計算人均佔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有三大要素,分別是投資、出口和消費。
經濟增長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統計數據。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總量對比往年的GDP總量,而得出經濟增長的百分比。如果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負數,即當年國內生產總值比往年減少,就叫做經濟衰退。
Ⅸ 經濟學上的投資是指什麼,和字面意思上的投資有什麼區別
在經濟學方面,投資是指購買(和因此生產)資本貨物。資本貨物,亦可以看做經濟學中的資本,主要是指一種儲存性財富或者生產製造模式。是不會被消耗掉而反倒是被使用在未來生產的物品。比如企業增加一筆存貨,建造一座住宅,購買一台計算機。生活中的投資是指實物投資和金融投資,既包括實物投資(購買廠房、設備、住宅、專利)又包括金融投資(購買股票、債券、期貨、期指)。
宏觀經濟學的投資是指物質資本存量的增加或更換,其實就是資源要素轉化為資本的形成過程。具體來講,包括了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固定資產投資中又具體包括了「三房一設備」,也就是新廠房、新住宅、新商業用房,以及新機器設備。需要注意的是,類似於買股票、買債券之類的行為,經濟學上叫做「投機」,只有金融學上才叫做「投資」。
投資的影響
1、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非常緊密。在經濟理論界,西方和我國有一個類似的觀點,即認為經濟增長情況主要是由投資決定,投資是經濟增長的基本推動力,是經濟增長的必要前提。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以從要素投入和資源配置來分析。
2、投資是促進技術進步的主要因素
投資對技術進步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投資是技術進步的載體,任何技術成果應用都必須通過某種投資活動來體現,它是技術與經濟之間聯系的紐帶;另一方面,技術本身也是一種投資的結構,任何一項技術成果都是投入一定的人力資本和資源(如試驗設備等)等的產物。技術進步的產生和應用都離不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