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湖北省內有哪些經濟技術開發區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始建於1991年,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管理范圍192.7平方公里,其中102平方公里為新開發區域。開發區建成區已達40平方公里。2000年4月,國務院批准同意在開發區內設立湖北武漢出口加工區,規劃面積2.7平方公里,首期已開發0.7平方公里。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原名為武漢市黃陂灄口經濟發展區,成立於1992年12月,原轄區為灄口鎮,國土范圍157.5平方公里,1993年,黃陂縣成立灄口經濟發展區管理委員會,屬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2000年4月,黃陂縣改區後,劃出42平方公里交發展區管委會封閉託管。2003年5月,經市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同意,更名為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履行職能不變。同年9月,區人民政府將岱黃高速公路以西另外7個村劃入開發區託管,區域行政區劃范圍為88平方公里2005年,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重新審核批准為省級開發區,核定規劃建設面積20平方公里。
武漢陽邏經濟開發區
武漢陽邏經濟開發區是湖北省級開發區,位於武漢東部重鎮――陽邏,西距武漢中心城區20公里,是武漢的「東大門」
武漢青山經濟開發區
湖北省武漢市市轄區冶金大道
武漢蔡甸經濟開發區
屬省級開發區,規劃控制面積197平方公里,其中169平方公里為武漢新區規劃范圍,占武漢新區規劃面積368平方公里的45.92%。開發區位於武漢市西南部,緊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距武漢市中心 10公里 ,距漢口火車站、武漢港各 20公里 ,距天河國際機場20多公里,距連接京廣線和京九線通往武漢新區的專用鐵路和貨站僅 3公里 ,距離年吞吐能力1000萬噸的長江滾裝碼頭 7公里 。
武漢漢南經濟開發區
省級經濟發展區,緊鄰京珠、滬蓉高速交匯口和長江,建設於1997年,是漢南區政府按照產業「集中連片、合理布局、資源共享、高起點高標准」的原則,以武漢至洪湖高速公路為走廊,依託武漢汽車及機電產業聚集區建設的工業園區
武漢江夏經濟開發區
(原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廟山小區)是武漢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成立的區級開發小區,2004年國家對開發區清理,保留為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核減到12.93平方公里,並更名為武漢江夏經濟開發區。開發區位於武漢市東南部湯遜湖畔,北靠享有「華中矽谷」之稱的東湖開發區,南接武漢衛星城江夏紙坊街,周鄰23所大專院校、56個科研所。原總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一期開發建設的11.2平方公里小區於2001年被拓為武漢科技新城的重要一冀,是武漢「中國光谷」的主要發展區。
武漢洪山經濟開發區
2006年,武漢洪山經濟開發區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意,並經由國家法改委公告,正式升格為升級開發區,成為武漢市7個中心城區中率先通過國家開發區清理整頓的省級開發區,這為洪山開發區的後續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空間。
答案補充
湖北樊城經濟開發區
湖北樊城經濟開發區位於襄樊市樊城區太平店鎮,該鎮系「中國鄉鎮之星」、「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開發區2003年元月被省政府開發辦、體改委批准為省管開發區,控制面積17平方公里,規劃面積5.4平方公里,距襄樊市中心35公里,臨近孝襄、襄渝高速、方圓有襄樊、武當山兩個飛機場,襄渝鐵路、316國道,漢江均穿過開發區,並設有陳家湖火車站一個,漢江30噸級碼頭兩座,交通便利。
湖北荊門沙洋經濟開發區
沙洋經濟開發區位於沙洋城區西北部,規劃面積433公頃。2002年12月經荊門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5月正式掛牌運作。2006年4月經國家發改委批准升格為省級經濟開發區。
荊門鍾祥經濟開發區
鍾祥經濟開發區地處鍾祥市城區西南,成立於1994年7月,1996年1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05年12月經國家發改委審核為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4.1平方公里。 開發區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完善。自開發區建設啟動以來,已投入9200萬元,配套完善了園區供排水、供電、道路、通訊、天然氣等基礎設施。
答案補充
十堰東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十堰市東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十堰城區東部,成立於1992年,屬省管開發區,行政區劃面積18平方公里,規劃用地面積7平方公里,與正在修建的"漢十"高速公路出口緊連。襄渝鐵路、207國道及市區北環路橫貫東西,黑龍江路南北聯接。
十堰西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湖北省十堰市西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一九九二年,是全國百家"國家級鄉鎮工業東西部合作示範區"之一,是省管"台商投資區",西城開發區規劃面積4.8平方公里,現有面積1.8平方公里,國土總面積15706畝,
答案補充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
湖北省和長江沿岸的重點開發區,位於沿江對外開放城市-黃石市四個城區的中心部位,坐落在風光秀麗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磁湖風景區內。區域面積30平方公里,自南向北分為出口加工園區、磁湖高新技術產業區和花湖商貿綜合區三個功能區。
鄂州經濟開發區
鄂州經濟開發區位於湖北省東部,西鄰省會武漢。地處市中部,北望長江,東靠長港,南接武黃高速公路,西臨武漢輕軌,市級公路環區而行,區道路四通八達,各類企業數千家,轄原樊口轄區,杜山鎮杜山村,蒲團鄉。
湖北黃岡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黃岡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 2000 年 7 月 6 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省級高新區,面積為 5 平方公里,位於黃州科技經濟開發區內,東起明珠大道,南至沿江大道,北起 106 國道,西至沿湖路。
『貳』 荊州開發區的介紹
荊州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2011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現管轄聯合街辦、灘橋鎮、沙市農場和岑河農場,轄區面積約209平方公里,人口約18萬。國家級荊州開發區是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核心區、湖北省實施「壯腰工程」的主戰場、荊州「工業興市」的主平台。
『叄』 湖北荊州市有哪些縣
截至2019年6月,荊州市下轄2個區、3個縣、3個縣級市,分別是: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公安縣、監利縣、松滋市、石首市、洪湖市。
1、江陵縣
江陵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荊江河段北岸。全縣版圖呈馬鞍形,東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積103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6月,轄7個鎮、2個鄉。共有13個居委會、203個村委會。省管江北監獄、三湖、六合垸農場在轄區之內。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
2、公安縣
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南岸。東經111°48′—112°25′,北緯29°37′—30°19′。南鄰湖南省安鄉縣和澧縣。南北長75千米,東西長51千米。面積2257.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6月,轄14個鎮、2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公安經濟開發區)。共有60個居委會、326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斗湖堤鎮。
3、監利縣
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北岸,隔江與湖南省岳陽、華容縣相鄰。面積311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6月,轄18個鎮、3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監利經濟開發區)。共有65個居委會、767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容城鎮。
4、石首市
位於湖北省南部。東經112°13′—112°48′,北緯29°30′—29°57′。南鄰湖南南縣、安鄉、華容、北抵江陵、東靠監利、西接公安。面積1427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6月,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石首經濟開發區)。共有29個居委會、274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綉林街道辦事處。
5、洪湖市
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與東荊河之間,西南隔長江與湖南省臨湘縣相鄰。東經113°07′—114°05′,北緯29°39′—30°02′。面積251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6月,轄2個街道、14個鎮、1個鄉、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洪湖經濟開發區、洪湖府場經濟開發區)。共有40個居委會、448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新堤街道辦事處。
『肆』 荊州開發區的概 況
荊州開發區是荊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荊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規范化簡稱,於1992年5月掛牌成立,並於同年8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
1994年12月,沙市區聯合鄉整體劃歸荊州開發區管轄。
1997年8月,鹽卡新港區納入荊州開發區管轄。
2000年7月,沙市農場整體劃入荊州開發區管轄。
2011年6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荊州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荊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荊州開發區。荊州開發區成為湖北省第八個國家級開發區。
2011年12月,隨著荊州成為全國第五個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荊州開發區成為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核心區。
2012年4月,荊州開發區再次擴容,託管江陵縣灘橋鎮、岑河原種場以及沙市區岑河鎮四個村、資市鎮三個村等區域,由此成為全省同類城市中區域面積最大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面向沿海招園區,面向世界招園區,以外資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為基礎,興辦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工業園。(深圳電子工業園、佳海浙商工業園、台灣工業園、美國工業園、德國工業園、法國工業園、英國工業園、日本工業園等)
『伍』 荊州各縣市城區人口准確的數字
荊州市下轄荊州、沙市兩區,江陵、公安、監利三縣和松滋、石首、洪湖三市,還有一個經濟開發區——荊州經濟開發區。2015年荊州總人口為658萬,所轄各區、縣、市的人口數量如下:
荊州區:588,141
沙市區:566,120
江陵縣:383,518
公安縣:1,055,776
監利縣:1,417,740
松滋市:893,777
石首市:631,378
洪湖市:922,419
荊州開發區:102,813
『陸』 荊州市一共有哪幾個工業園,分別分布在哪裡,每個工業園重點是什麼行業
兩個,荊州區九陽工業園,學校辦學洲工業園,南方城市的紡織產業園,拍馬工業園和四川店紫荊工業區,太湖小工業園「四園區,沙市區發展區,關雎」江陵市江陵工業園區,工業園區,以下城市和縣不知道
『柒』 湖北荊州有哪些區
荊州市下轄2個區,分別是荊州區和沙市區。
荊州市位於東經111°15°—114°05°,北緯29°26°—31°37°。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市,全長483公里。荊州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荊門、襄陽。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區佔78.7%,丘陵低山區佔21.1%。
截至2012年10月,荊州市下轄荊州、沙市兩區,江陵、公安、監利三縣和松滋、石首、洪湖三市,和一個經濟開發區荊州經濟開發區,總人口640萬,其中中心城區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75萬。
『捌』 荊州有哪些縣市
截至2016年,荊州市下轄2個市轄區,3個縣和3個縣級市。
2個市轄區:荊州區、沙市區;
3個縣:江陵縣、公安縣、監利縣;
3個縣級市:松滋市、石首市、洪湖市。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
荊州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
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從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荊州吟詩作賦。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
『玖』 湖北荊州都有哪些縣誰能告訴我
· 荊州區 荊州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東經111°54′—112°19′,北緯30°6′—30°39′。面積1046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572052人。轄3個街道、7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荊州城南經濟開發區)。共有36個居委會、119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荊州市荊州中路80號。郵編:434020。行政區劃代碼:421003。
· 沙市區 沙市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面積469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540633人。轄5個街道、3個鎮、3個鄉。共有87個居委會、91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荊州市文化宮路。郵編:434000。行政區劃代碼:421002。
· 江陵縣 江陵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荊江河段北岸。全縣版圖呈馬鞍形,東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積1032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373027人。轄7個鎮、2個鄉。共有13個居委會、203個村委會。省管江北監獄、三湖、六合垸農場在轄區之內。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郵編:434101。行政區劃代碼:421024。
· 公安縣 公安縣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南岸。東徑111°48′—112°25′,北緯29°37′—30°19′。南鄰湖南省安鄉縣和澧縣。南北長75千米,東西長51千米。面積2257.5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1026895人。轄14個鎮、2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公安經濟開發區)。共有60個居委會、326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斗湖堤鎮。郵編:434300。行政區劃代碼:421022。
· 松滋市 松滋市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南岸。南鄰湖南省石門縣和澧縣。面積2235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869327人。轄14個鎮、2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松滋經濟開發區)。共有31個居委會、243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新江口鎮。郵編:434200。行政區劃代碼:421087。
· 石首市 石首市位於湖北省南部。東經112°13′—112°48′,北緯29°30′—29°57′。南鄰湖南南縣、安鄉、華容、北抵江陵、東靠監利、西接公安。面積1427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614106人。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石首經濟開發區)。共有29個居委會、274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綉林街道辦事處。郵編:434400。行政區劃代碼:421081。
· 監利縣 監利縣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北岸,隔江與湖南省岳陽、華容縣相鄰。面積3118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1378957人。轄18個鎮、3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監利經濟開發區)。共有65個居委會、767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容城鎮。郵編:433300。行政區劃代碼:421023。
· 洪湖市 洪湖市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與東荊河之間,西南隔長江與湖南省臨湘縣相鄰。東經113°07′—114°05′,北緯29°39′—30°02′。面積2519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897186人。轄2個街道、14個鎮、1個鄉、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洪湖經濟開發區、洪湖府場經濟開發區)。共有40個居委會、448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新堤街道辦事處。郵編:433200。行政區劃代碼:42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