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慈溪有幾個鎮
截至2020年年底,慈溪市轄5個街道、14個鎮,即:滸山街道、古塘街道、白沙路街道、宗漢街道、坎墩街道、龍山鎮、掌起鎮、觀海衛鎮、附海鎮、橋頭鎮、匡堰鎮、逍林鎮、新浦鎮、勝山鎮、橫河鎮、崇壽鎮、庵東鎮、長河鎮、周巷鎮。
共有68個社區、27個居委會、294個村委會(2020年年底)。市人民政府駐白沙路街道三北大街655號。
氣候特徵
慈溪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長,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時數2038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氣溫16.0℃,7月最高,平均28.2℃,1月最低,平均3.8℃。歷史極端最高氣溫38.5℃,最低-9.3℃。
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均年徑流總量5.122億立方米,降水高峰月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
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風,夏季盛行東到東南風,全年以東風為主,年平均風速3米/秒,年平均大風日數9.6天。夏秋間多熱帶風暴。境內災害性氣候以水、旱、風、潮為主,另有氣溫異常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慈溪
『貳』 慈溪有哪些工業區
慈溪工業區實在太多,每個鎮都有,而且規模都非常大。最大的當屬杭州灣工業區和慈東工業區。當然最富有的還是周巷鎮工業區。
1、浙江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
浙江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是國家發改委核準的省級開發區,規劃控制面積275平方公里。園區地處杭州灣南岸,位於上海、杭州、寧波三大城市圈中心地帶,交通十分便捷。
特別是園區以東30公里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通車及穿越園區的杭州灣嘉紹跨江大橋的開工建設,使園區納入了上海1.5小時經濟圈,成為名副其實接軌大上海的「橋頭堡」。
2、慈東工業區
慈東工業區位於慈溪東部龍山鎮的沿海圍墾之地。東臨杭州灣,北至淞浦河,南抵寧波化工園區,距離慈溪城區30公里,距離寧波中心區25公里,距離上海160公里,是慈溪沿杭州灣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慈東工業區規劃用地總面積42.17平方公里,總體分為三期建設(近期:2004~2007年;中期:2008~2010年;遠期:2011~2020年)。工業區完全建成後,工業從業人口約12~15萬人,區內全部就業人口將達到14~17萬人。
『叄』 慈溪有那幾個鎮
15個鎮:周巷鎮,天元鎮,長河鎮,庵東鎮,崇壽鎮,勝山鎮,逍林鎮,新浦鎮,附海鎮,觀海衛鎮,掌起鎮,龍山鎮,橫河鎮,匡堰鎮,橋頭鎮
5個街道:滸山街道、古塘街道、白沙路街道、宗漢街道、坎墩街道
(行政區劃今年7月有變更,其中合並三鎮為一新鎮,拆分一街道為三新街道)
『肆』 慈溪市下各城鎮人口具體數據
慈溪市面積1154平方千米,人口101.54萬人。轄3個街道、17個鎮,47個社區、28個居民區、297個行政村。市政府駐三北大街655號。 滸山街道辦事處駐峙山路65號。 白沙路街道 辦事處駐三北大街2358號。面積22.566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郵編315300。轄18個村、3個社區、1個居委。 古塘街道 辦事處駐三北大街518號。 宗漢街道辦事處駐西二環北路559號。面積33.2平方千米,人口6.23萬人。郵編:315301。轄1個社區、1個居民區、18個行政村。 坎墩街道辦事處駐坎墩西路118號。面積30.3平方千米,人口4.78萬人。郵編:315303。轄1個居民區、12個行政村。 橫河鎮鎮政府駐龍泉東路41號。面積88.4平方千米,人口6.34萬人。郵編:315318。轄1個居民區、24個行政村。 匡堰鎮鎮政府駐匡興路89號。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郵編:315333。轄1個居民區、9個行政村。 崇壽鎮鎮政府駐崇興街51號。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3.45萬人。郵編:315334。轄1個居民區、11個行政村。 周巷鎮鎮政府駐環城北路428號。面積75.4平方千米,人口9.45萬人。郵編:315324。轄6個社區、25個行政村。 長河鎮鎮政府駐寧豐北路338號。面積27.3平方千米,人口4.42萬人。郵編:315326。轄1個居民區、11個行政村。 天元鎮鎮政府駐天潭路40號。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郵編:315325。轄1個居民區、12個行政村。 庵東鎮鎮政府駐郵電路8號。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4.64萬人。郵編:315327。轄3個居民區、15個行政村。 逍林鎮鎮政府駐園丁路58號。面積26平方千米,人口6.87萬人。郵編:315321。轄1個居民區、10個行政村。 勝山鎮鎮政府駐勝山大道518號。面積23.2平方千米,人口5.9萬人。郵編:315323。轄1個居民區、11個行政村。 新浦鎮鎮政府駐新勝路88號。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8.34萬人。郵編:315322。轄1個居民區、20個行政村。 附海鎮鎮政府駐花塘路3號。面積21.2平方千米,人口4.69萬人。郵編:315332。轄1個居民區、7個行政村。 橋頭鎮鎮政府駐鎮前路。面積41.6平方千米,人口5.59萬人。郵編:315317。轄1個居民區、8個行政村。 觀海衛鎮鎮政府駐振觀路6號。面積153平方千米,人口20.369萬人。郵編:315315。轄2個社區、8個居民區、40個行政村。 掌起鎮鎮政府駐橫街509號。面積63.6平方千米,人口9.09萬人。郵編:315313。轄1個居民區、15個行政村。 龍山鎮鎮政府駐湖濱路1號。面積140.86平方千米,人口11.79萬人。郵編:315311。轄28個行政村,3個居委和1個農墾場。
『伍』 浙江省慈溪市多少個鎮 都有什麼鎮
截至2019年5月,寧波市下轄75個鎮,具體如下:
1、江北區:慈城鎮
2、海曙區:集士港鎮、古林鎮、高橋鎮、橫街鎮、鄞江鎮、洞橋鎮、章水鎮
3、鎮海區:澥浦鎮、九龍湖鎮
4、鄞州區:瞻岐鎮、咸祥鎮、東吳鎮、塘溪鎮、東錢湖鎮、邱隘鎮、五鄉鎮、雲龍鎮、橫溪鎮、姜山鎮
5、奉化區:溪口鎮、尚田鎮、蒓湖鎮、裘村鎮、大堰鎮、松嶴鎮
6、象山縣:石浦鎮、西周鎮、鶴浦鎮、賢庠鎮、牆頭鎮、泗洲頭鎮、定塘鎮、塗茨鎮、大徐鎮、新橋鎮
7、寧海縣:長街鎮、力洋鎮、一市鎮、岔路鎮、前童鎮、桑洲鎮、黃壇鎮、大佳何鎮、強蛟鎮、西店鎮、深甽鎮
8、餘姚市:臨山鎮、四明山鎮、黃家埠鎮、小曹娥鎮、泗門鎮、馬渚鎮、牟山鎮、丈亭鎮、河姆渡鎮、三七市鎮、梁弄鎮、陸埠鎮、大隱鎮、大嵐鎮
9、慈溪市:掌起鎮、觀海衛鎮、附海鎮、橋頭鎮、匡堰鎮、逍林鎮、新浦鎮、勝山鎮、橫河鎮、崇壽鎮、庵東鎮、長河鎮、周巷鎮、龍山鎮
(5)慈溪匡堰鎮經濟如何擴展閱讀
寧波市的簡稱由來及歷史沿革:
寧波簡稱「甬」,早在周朝已有此稱。「甬」字是古代大鍾的一個象形字,在鄞、奉兩縣的縣境上,山的峰巒很像古代的覆鍾,故叫甬山,這條江就叫甬江,這一帶地方就稱為「甬」地。
寧波的歷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以前,河姆渡遺址的發掘,證明寧波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地區之一。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寧波的名稱為「鄞」,春秋時為越國境地,秦時屬會稽郡的鄞、鄮、句章三縣,唐時稱明州。
公元821年,明州州治遷到三江口,並築內城,標志著寧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海定則波寧」之義,改稱寧波,一直沿用至今。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設寧紹台道,駐寧波。
『陸』 慈溪市的經濟結構、人口及其就業狀況、教學條件、基礎設施情況
一·基本概況
市名
慈溪市(英語:CIXI city,漢語拼音:CíXī,英文簡稱CIXI) 別稱 橋城
經緯度
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1°14′、北緯30°10′。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所屬
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寧波市
轄區
轄15個鎮、5個街道,共297個行政村、27個居委會、48個社區,市政府駐地白沙路街道三北大街655號。
政府
市政府駐地白沙路街道
面積
全市行政區域面積1520平方公里。
海拔
最高點 老鴉山塌腦崗海拔446米
人口
戶籍總人口103.12萬人(2008年)
民族
慈溪全市現有28個少數民族,10929人,約占慈溪總人口的1.1%。這些人大多數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湧入慈溪打工,在安家落戶後,又親幫親、鄰帶鄰,吸引更多的老鄉前來,逐漸在慈溪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
時間
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
郵政編碼
315300
電話區號
0574(+86)
汽車牌照
浙B.B,浙BK,浙BJ,浙Br,浙BU 浙BS 浙BBA BJA 等
方言
慈溪話(吳語臨紹小片)
國內生產總值
2008年GDP 601.44億元 (同比2007增長8.8%)
市花市樹
市花是月季
市樹是樟樹
[編輯本段]二·歷史沿革
慈溪由來
因治南有溪,東漢董黯「母慈子孝」傳說而得名。
唐開元以前
慈溪歷史悠久。
據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文物測定,遠在公元前約5000年前之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活動。
春秋時屬越,並吳後置句章城,為句章地。戰國時楚滅越,又屬楚。秦滅六國,推行郡縣制,置句章縣,屬會稽郡,縣治在城山渡(今餘姚市河姆渡東5里),歷兩漢、三國不變。東漢並曾為會稽東部都尉治。東晉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孫恩起義軍由海道入浹口,句章城為所殘破,遂遷治小溪(今鄞縣鄞江橋)。隋開皇九年(589),省餘姚、鄞、3縣入句章縣。
唐武德四(621),廢句章縣,析置鄞州、姚州。七年,廢姚州仍為餘姚縣。八年,廢鄞州,復縣,屬越州。
自秦始皇二十六年置句章縣至唐武德四年廢,凡842年,慈溪地域歸其屬。
此後百餘年,先後屬鄞州和縣。現境姚北部分,自秦漢至唐初,先後屬餘姚縣、姚州、餘姚縣。
春秋時屬越,秦代設縣,古稱「句章」,至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稱慈溪,縣治在今之慈城。
1954年行政區域調整,現市境為原慈溪、餘姚、鎮海三縣的北部組成(俗稱「三北」)。
唐開元至解放初
唐開元二十六年(738),經唐初百餘年之休養生息,浙東州縣戶口日繁,江南東道采訪使齊浣奏請分縣為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縣4縣,並分越州別立明州以轄之,明、越均隸江南東道。此為慈溪設縣之始。縣治設今寧波市之慈城鎮。縣名據《延四明志》載:「漢句章董黯,母嘗嬰疾,喜大隱溪水,不以時得。於是築室溪旁,以便日汲。溪在今縣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縣」。天寶元年(742),改明州為餘姚郡。乾元元年(758),復為明州,慈溪縣歷為所屬。同年,江南東道下分置浙江東道、浙江西道,慈溪縣隸浙江東道。五代梁開平三年(909),明州刺史黃晟卒,錢�奄有其地,置節度使,設明州望海軍,慈溪屬明州望海軍,隸吳越國。
北宋建隆元年(960),改明州望海軍為明州奉國軍。太平興國三年(978),吳越歸宋,國除。太宗平諸國後,因唐之舊置13道,慈溪縣隸屬江南東道明州奉國軍。淳化五年(994)罷道。至道三年(997)分天下為15路。天聖八年(1030)增為18路。元豐中(1078~1085)又析為23路。慈溪縣歷屬明州,隸兩浙東路。南宋紹興二年(1132),復分兩浙路為兩浙東路、兩浙西路,慈溪屬明州,隸兩浙東路。紹熙五年(1194),寧宗即位。明年,改元慶元,以明州為寧宗潛邸,遂以年號為名,升明州為慶元府,慈溪縣屬之,仍隸兩浙東路。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於慶元府置宣慰司。十四年改慶元路總管府。大德六年(1302),浙東道宣慰司都元帥府自婺州(今金華)移慶元,慈溪縣屬江浙行省浙東道宣慰司。元末,慶元路為方國珍所據。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降方國珍,改慶元路為明州府,隸浙江行中書省。明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十四年,避「明」國號諱,改明州府為寧波府。永樂十六年(1418),慈溪失縣印,恐為歹徒所得,請於朝,詔更鑄,改溪從谷,遂改慈溪為慈溪,仍屬寧波府,隸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清初,改浙江布政使司為浙江省,省縣之間設4道。慈溪縣屬寧波府,隸浙江省寧紹台道。咸豐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軍李世賢部攻佔寧波,曾一度改寧波府為寧波署。
民國元年(1912),廢府,慈溪直屬浙江省軍政府。3年,於清寧紹台道範圍置會稽道,道尹行政公署駐鄞縣,慈溪縣隸屬浙江省會稽道。16年,國民政府遷都南京,廢道制,慈溪直屬浙江省政府。21年,浙江省設行政督察區,慈溪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鄞縣。24年後,又歷屬第六行政督察區(24~35年,專員公署駐鄞縣)、第三行政督察區(36~37年,專員公署駐餘姚)、第二行政督察區(37年4月以後,專員公署駐餘姚)。
1949年5月24日,慈溪縣治孝中鎮(今寧波慈城鎮)解放。6月5日,浙江省第二區專員公署在寧波成立。10月改稱寧波專員公署,慈溪屬寧波專員公署。
1954年以後
1954年10月,為建立商品棉基地,調整縣域,將慈溪的丈亭、陸埠、城關、雲山4個區和慈城鎮劃歸餘姚縣,庄橋區分別劃歸寧波市和鎮海縣,餘姚縣周朝區、逍林區、滸山區、周巷區、泗門區、臨山區等5個區的部分和鎮海縣龍山區的北部劃歸慈溪縣。縣治從慈城鎮遷至滸山鎮。
1956年6月,原直屬寧波專署管轄的庵東鹽區歸屬慈溪縣。
1956年,國務院公布《漢字簡化方案》,復慈溪為慈溪。1970年改專區為地區,慈溪縣屬寧波地區。1983年,寧波地區撤銷,並入寧波市,實行市管縣體制,慈溪縣屬寧波市。
1979年9月,為完善水利條件,縣境再度調整,以泗門區劃歸餘姚縣,餘姚縣以龍南區(今橫河區)劃入慈溪縣,形成現有境域。
1988年10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慈溪縣建制,改設慈溪市(縣級),仍屬寧波市,區、鄉(鎮)行政區劃不變。
1997年11月16日,浙江省民政廳(浙民行字[1997]13號)批復同意慈溪市小安鄉撤鄉建鎮,並更名為杭州灣鎮。
2001年10月,慈溪市調整部分鎮行政區劃。滸山、宗漢、坎墩3個鎮分別改為滸山、宗漢、坎墩3個街道辦事處,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行政村的體制,辦事處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觀城、師橋、鳴鶴三鎮合並設立觀海衛鎮。周巷、杭州灣兩鎮合並設立新的周巷鎮。
2008年7月,調整部分鎮街道行政區劃。龍山,范市,三北三個鎮合並設立新的龍山鎮;滸山街道以新城大道和三北大街為分界線,設立三個街道辦事處,新城大道以東為白沙路街道,三北大街以南為滸山街道,以北為古塘街道。
[編輯本段]三·詳細介紹
慈溪位於東海之濱,東離寧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南翼環杭州灣地區上海、杭州、寧波三大都市經濟金三角的中心,區位和交通優勢十分明顯。特別是隨著2008年5月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通車,給慈溪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這座比舊金山金門跨海大橋長15倍的雙塔鋼筋混凝土斜拉橋將橫跨廣袤而洶涌的杭州灣海域,從此慈溪將一躍成為連接上海、寧波兩大都市的「黃金節點」,融入滬、杭、甬2小時交通圈,這將極大提升慈溪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戰略地位。全市行政區域面積1154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積65.2萬畝 戶籍總人口101.03萬人,轄15個鎮、5個街道,共297個行政村、27個居委會、28個社區,市政府駐地滸山街道。
慈溪歷史悠久。春秋時屬越,秦代設縣,古稱「句章」,至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稱慈溪,縣治在今之慈城。因治南有溪,東漢董黯「母慈子孝」傳說而得名。1954年行政區域調整,現市境為原慈溪、餘姚、鎮海三縣的北部組成(俗稱「三北」),1988年10月撤縣設市。
慈溪自然條件優越,氣候常年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市境東南部為低山丘陵區,林木果品繁多;中西部為遼闊平原,土壤肥沃,特產豐富,盛產果蔬等農特產品;北部為杭州灣,擁有長達77公里的海岸線,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海塗資源,近期可圍墾開發的海塗近10餘萬畝,是全省土地後備資源最豐足的地區之一。
慈溪擁有三大傳統的區域特色文化:青瓷文化、圍墾文化、移民文化。在晉唐時期,慈溪上林湖青瓷遠銷海外,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慈溪又有「唐塗宋地」之稱,悠久的海塗圍墾歷史,塑造了慈溪人開拓進取的性格,慈溪的移民文化源遠流長。慈溪更有對外交流合作的傳統,早在秦代,名士徐福在慈溪達蓬山啟航,東渡日本,拉開了對外交流的序幕。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三大文化已交織融匯在一起,善於兼容並蓄,注重務實開拓,崇尚合作共贏,講求開放、誠信,不排他、重吸收,海納百川的人文精神,已成為慈溪新時期無可比擬的人文競爭力。
自然地理
慈溪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灘塗三級台階狀朝杭州灣展開。南部丘陵屬翠屏山丘陵區,系四明山余脈,東西走向,綿延40餘公里 ,約佔全境面積的十分之二。東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間;至石堰鄉,地層下陷為東橫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鴉山、東栲栳山,最高峰 老鴉山塌腦崗海拔446米。地層成因單一,屬侵蝕剝蝕地貌。平原為 寧紹平原之一部,東西長55公里,面積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七。地勢自西向東緩緩傾斜,西部地區北高南低,東部地區南高北低,以大古塘河為界分南北二部分,兩者面積之比為2:8。南部近山平原成陸於900~2500年前,由全新世晚期湖海相沉積物淤積而成,組成物質多 為粘土及亞粘土,局部夾有泥炭。北部濱海平原,系900年以來新成 陸土地,組成物質為亞粘土、亞沙土和粉砂。平原以北為凸入杭州灣 的扇形三北淺灘,1986年圖版量標以理論基準面零米線計算,達433. 5平方公里,灘塗沉積物以粉細砂和沙質泥等細顆粒物質為主,東部 地區顆粒較粗。海岸帶升降有明顯的周期性,全岸線正繼續向北推移 ,土地資源在不斷增加中。
慈溪南部丘陵屬翠屏山丘陵區,系四明山余脈,東西走向,綿延40餘公里 ,約佔全境面積的十分之二。東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間;至石堰鄉,地層下陷為東橫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鴉山、東栲栳山,最高峰 老鴉山塌腦崗海拔446米。地層成因單一,屬侵蝕剝蝕地貌。平原為寧紹平原之一部,東西長55公里,面積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七。
慈溪雨量充足,但因人口眾多,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攔蓄能力弱,年人均水佔有量僅578立方米,為浙江全省人均佔有量的24%, 系嚴重缺水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慈溪內陸水域計61.75平方 公里,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一。有較長河道73條,長770公里,河床 坡降平緩,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 淞浦、古窯浦、淹浦、水雲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東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橫河、東橫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 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總長5400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萬立 方米。現有庫容100萬立方米以上的湖庫13座,即鳳浦湖、靈湖、窯湖、長溪水庫、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嶴湖以 及3座海塗水庫,現有總庫容7653萬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庫5座、山塘 154處,合計庫容185.56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貧乏,可開采淡水資源僅782萬立方米/年。
慈溪海面居杭州灣主流隱蔽區,水層淺薄,海水鹹度低於外海,含沙量高且變幅大。海岸地貌形態變化和泥沙搬運的主動力為潮汐和潮流。潮汛屬不規則半日潮,歷年平均潮位2.1米,歷史最高潮位5.33米 ,最低潮位-0.55米。杭州灣為我國潮差最大的海灣,灣頂潮差8.93 米,慈溪海域年平均潮差:海黃山2.53米,新慈溪市地處浙東杭州灣南岸,東、東南接鎮海區、江北區,西、西南連餘姚市,介於北緯30°02』~30°24』和東經121°02』~121° 42』之間,為滬、杭、甬三角地區結合部。市境總面積1154平方公里 (不含海域,未計入1954年後新成陸土地),海岸線北凸成弧形,長66公里(1986年圖版量標為77.56公里)。
慈溪處北亞熱帶南緣,屬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長,春秋略 短。平均年日照時數2038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氣溫16.0 ℃,7月最高,平均28.2℃,1月最低,平均3.8℃。歷史極端最高氣 溫38.5℃,最低-9.3℃。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 均年徑流總量5.122億立方米,降水高峰月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 %。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風,夏季盛行東到東南風,全年以東風為主, 年平均風速3米/秒,年平均大風日數9.6天。夏秋間多熱帶風暴。境 內災害性氣候以水、旱、風、潮為主,另有氣溫異常等。
慈溪土壤為典型的組合型平原土壤,類型單一,成土年代晚近,分布 規則,土層深厚,肥力穩長,生產利用率高。近山平原母質復雜,多 屬水稻土,結構層次分明,稜柱狀結構發育,潛育性現象普遍,土層 深厚、土質均細、粘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質地以重壤為主,丘陵區 多為自然土壤,正逐步紅壤化中,有紅壤、潮土、水稻土3個土類, 多石礫,粘粒含量高,質地為中壤至輕粘,酸性重,養分貧乏,保肥 保水性能差。濱海平原地區,母質均為海積物,自海邊向內依次有鹽 土、潮土、水稻土3個土類,顆粒勻細,質地均一,粉砂含量高,含 可溶性鹽類,呈中性至微鹼性。七塘以南,多為中壤,耕層結構良好 ,蓄水保肥能力和耕性均好,七塘以北為新墾土地,成土歷史短,富 含石灰質,土質中壤至輕壤,團粒結構發育差,保肥保水能力弱。
[編輯本段]四·人口民族
目前,慈溪全市現有28個少數民族,10929人,約占慈溪總人口的1.1%。這些人大多數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湧入慈溪打工,在安家落戶後,又親幫親、鄰帶鄰,吸引更多的老鄉前來,逐漸在慈溪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
[編輯本段]五·風土人情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慈溪,人們卻普遍這個節日叫「冬紅節」,而不叫端午節。
有關冬紅節的民間俗語: 一、冬紅花糕夏至面,吃之象格牛介健。二、冬紅楊梅掛籃頭,夏至楊梅滿山紅。三、啦螄蛤蟆避冬紅。四、吃過冬紅粽,還要凍三凍。
冬紅節這一天,慈溪民間一直有許多習俗,至今還在流行,有的還有很多科學依據。家家要裹糯米棕子和做花糕吃,現在大家為了貪方便,這一天都到市場上去買了吃,因此,冬紅節這一天街上買粽子花糕的特別多,俗語「冬紅花糕夏至面,吃之象格牛介健」也是這么產生的。門上要掛真艾和菖蒲(做艾青麥果艾青餃的艾是野艾,長不高的),小孩子胸前和床前蚊帳上要掛香袋,內貯雄黃和香料,目的是去惡避邪,(借鑒《白蛇傳》老法海教許仙讓白娘子喝雄黃酒,顯蛇妖的方法),早晨把粽子、花糕代替早飯吃。中午在房屋內燃燒白菖術、艾葉和麥冬須,把所有房屋內的蚊子熏死掉。據老年人講,麥冬須和艾葉都是中葯材,燃燒生濃煙後,蚊子的腳都會掉下來的。過去,我母親年年這樣熏的,這氣味是很香的。每人還吃一點雄黃老酒、糯米粉來金團,以消毒、殺菌、健身、滅蚊蠅。這一天,膽子大的人,還要從池河中捉來十幾個小蚪蚪(是蛤蟆生的),生吞入肚。小時候,年年看見鄰居老太太生吞蝌蚪的。還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只有這一天人們才吃大的蛤蟆肉,說是可解除百毒,夏天不會再生瘡疤了。因此,這一天很難找到啦螄蛤蟆,民間「啦螄蛤蟆避冬紅」的俗語就是這么來的,只要躲過了冬紅這一天,蛤蟆們萬事大吉了。好多老年人非尋到一隻啦螄蛤蟆不可,即使不把它殺了吃,至少也該把它放在廚房間灶頭上,讓它來回爬幾次,大人們說,冬紅這一天灶頭上啦螄蛤蟆爬過後,這灶頭上就清潔了,蝸牛螞蟻等一年四季不會再來灶上了。
冬紅節來臨之前,慈溪民間至今還有這么一個很流行而又沒改變的風俗習慣,這就是毛腳女婿必須在這冬紅節之前,去丈人丈姆家送一個大禮,其送禮物品跟送年節一樣多,如果丈人的父母還在,這禮物還要增加一點,給太丈人也要送的。與這個節日一樣重要的還有一個是重陽節。結婚二年之後,這冬紅節送不送禮則隨你女婿客氣了,可送可不送。不過現在人們生活富裕了,普遍仍然在送。
[編輯本段]六·經濟概況
蓬勃發展的慈溪國內生產總值245億元;預算內財政收入35億元;自營出口18億美元;區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全國同級城市排名第十一位,是長江三角洲南翼的工商名城,是具有國際影響國內一流的生產和製造基地,諸多行業已經形成產業集群。
近幾年來慈溪工業取得突破性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49.45億元,比上年增長25.2%。初步形成富有特色的五金機械、家用電器及電氣器材製造、紡織服裝及化纖製造、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塑料製品、食品加工等支柱產業,生產3000多種產品的工業體系。三A撲克、打火機、絨促性素原料葯(HCG)的產銷量高居全球第一;錦綸簾子布產銷量為世界第二;飲水器、高性能特種纖維、電子銅帶、輸紗器產銷量居全國之冠;慈溪是全國最大的精密微小型軸承出口基地;慈溪是歐式插座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占歐洲70%市場份額;慈溪是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崛起了星火企業群和一系列的產業帶。為提升產業層次,慈溪創立十二大行業創新中心;浙江大學產品創新設計中心慈溪分中心落戶慈溪高新技術創新服務中心。為高起點構築產業新優勢,慈溪每4天就上馬一個千萬元人民幣的技術改造項目。
慈溪個私企業發達,現有2.35萬家個私工業企業,佔全市工業總量的六成以上。萬余名個私業主在西部創業,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6個一村一品、一鎮一名品的塊狀經濟已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0%,並在國際市場找到定位。
工業向園區集聚。各鎮都建有工業園區,主工業園區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小城鎮試點鎮、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周巷鎮的工業園區;列入國家計委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項目的觀城鎮工業園區;位於慈溪東部,並與寧波城區接壤的慈東工業園區。
[編輯本段]七·行政區劃
慈溪市位於浙江省東部,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1°14′、北緯30°10′。總面積1154平方千米。
慈溪市轄5個街道、15個鎮,即:滸山街道、古塘街道、白沙路街道、宗漢街道、坎墩街道、龍山鎮、掌起鎮、觀海衛鎮、附海鎮、橋頭鎮、匡堰鎮、逍林鎮、新浦鎮、勝山鎮、橫河鎮、崇壽鎮、庵東鎮、天元鎮、長河鎮、周巷鎮。共有48個社區、27個居委會、297個村委會(2007年4月)。市人民政府駐滸山街道三北大街655號。
2006年底,慈溪市面積1154平方千米,人口101.54萬人。轄3個街道、17個鎮,47個社區、28個居民區、297個行政村。市政府駐三北大街655號。
滸山街道 辦事處駐三北大街518號。面積44.3平方千米,人口14.61萬人。郵編:315300。轄38個社區、1個居民區、21個行政村。
宗漢街道 辦事處駐西二環北路559號。面積33.2平方千米,人口6.23萬人。郵編:315301。轄1個社區、1個居民區、18個行政村。
坎墩街道 辦事處駐坎墩西路118號。面積30.3平方千米,人口4.78萬人。郵編:315303。轄1個居民區、12個行政村。
橫河鎮 鎮政府駐龍泉東路41號。面積88.4平方千米,人口6.34萬人。郵編:315318。轄1個居民區、24個行政村。
匡堰鎮 鎮政府駐匡興路89號。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郵編:315333。轄1個居民區、9個行政村。
崇壽鎮 鎮政府駐崇興街51號。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3.45萬人。郵編:315334。轄1個居民區、11個行政村。
周巷鎮 鎮政府駐環城北路428號。面積75.4平方千米,人口9.45萬人。郵編:315324。轄6個社區、25個行政村。
長河鎮 鎮政府駐寧豐北路338號。面積27.3平方千米,人口4.42萬人。郵編:315326。轄1個居民區、11個行政村。
天元鎮 鎮政府駐天潭路40號。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郵編:315325。轄1個居民區、12個行政村。
庵東鎮 鎮政府駐郵電路8號。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4.64萬人。郵編:315327。轄3個居民區、15個行政村。
逍林鎮 鎮政府駐園丁路58號。面積26平方千米,人口6.87萬人。郵編:315321。轄1個居民區、10個行政村。
勝山鎮 鎮政府駐勝山大道518號。面積23.2平方千米,人口5.9萬人。郵編:315323。轄1個居民區、11個行政村。
新浦鎮 鎮政府駐新勝路88號。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8.34萬人。郵編:315322。轄1個居民區、20個行政村。
附海鎮 鎮政府駐花塘路3號。面積21.2平方千米,人口4.69萬人。郵編:315332。轄1個居民區、7個行政村。
橋頭鎮 鎮政府駐鎮前路。面積41.6平方千米,人口5.59萬人。郵編:315317。轄1個居民區、8個行政村。
觀海衛鎮 鎮政府駐振觀路6號。面積150平方千米,人口18.80萬人。郵編:315315。轄2個社區、8個居民區、40個行政村。
掌起鎮 鎮政府駐橫街509號。面積63.6平方千米,人口9.09萬人。郵編:315313。轄1個居民區、15個行政村。
龍山鎮 鎮政府駐龍城路1號。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3.31萬人。郵編:315311。轄1個居民區、9個行政村。
[編輯本段]八·名勝古跡
杜白二湖區
如果說上林湖是以其清秀的風光和旅遊資源豐富而著稱,那麼杜湖、白洋湖則以其鍾毓神秀和眾多歷史文化遺跡而聞名。慈溪人對杜白二湖情有獨鍾,稱為三北大地兩顆熠熠閃輝的明珠。
杜湖與白洋湖,其實相距僅200米之遙,杜湖在東,白洋湖在西,因此也有人稱其為「姊妹湖」。如果沿著白洋湖往西而行,就會發現原來上林湖同杜白兩湖相距也不過隔了幾道山巒,真是湖光靈氣,遙相呼應。
杜湖:作為慈溪市的第一大湖,它的面積有3700多畝,初來乍到的遊客一定不相信有這么大。如果有興去游一番,那原來的看法就會大大改觀。其實,杜湖跟杭州西湖一樣,也分里湖與外湖兩個部分,只是因為兩湖中間有條5公里長堤相隔才會產生杜湖並不大的錯覺,可是,如果放眼遠眺,依然渾然一體。沿著湖堤西行,湖的南邊是連綿的群山,北邊是十里長堤,樹木蔥蘢,山峰掩映,煙波浩渺,水天一色。但遇到陰霾密布的天氣,則一掃平常的美麗景緻,那陰陰的山風,滾滾濁浪,令人不寒而慄。湖堤北面高田村,有座磚木結構的晚清建築;湖南面的解家村有定水寺遺址,是唐初名臣、書法家虞世南的故居;南宋越國公袁韶也安葬於此,實在為杜湖添色不少。
『柒』 慈溪哪個鄉鎮做服裝的最多
慈溪匡堰鎮做童裝的最多,那邊做拖鞋的也很多,羊絨大衣和毛料勝山最多。
『捌』 慈溪有哪幾個鎮啊
摘要 慈溪(Cixi),隸屬浙江省寧波市,號稱「海上陶瓷之路」發祥地,也被稱為「家電之都」。
『玖』 慈溪人口最多的鎮
滸山街道 辦事處駐峙山路65號。 白沙路街道 辦事處駐三北大街2358號。面積22.566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郵編315300。轄18個村、3個社區、1個居委。 古塘街道 辦事處駐三北大街518號。 宗漢街道 辦事處駐西二環北路559號。面積33.2平方千米,人口6.23萬人。郵編:315301。轄1個社區、1個居民區、18個行政村。 坎墩街道 辦事處駐坎墩西路118號。面積30.3平方千米,人口4.78萬人。郵編:315303。轄1個居民區、12個行政村。 橫河鎮 鎮政府駐龍泉東路41號。面積88.4平方千米,人口6.34萬人。郵編:315318。轄1個居民區、24個行政村。 匡堰鎮 鎮政府駐匡興路89號。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郵編:315333。轄1個居民區、9個行政村。 崇壽鎮 鎮政府駐崇興街51號。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3.45萬人。郵編:315334。轄1個居民區、11個行政村。 周巷鎮 鎮政府駐環城北路428號。面積75.4平方千米,人口9.45萬人。郵編:315324。轄6個社區、25個行政村。 長河鎮 鎮政府駐寧豐北路338號。面積27.3平方千米,人口4.42萬人。郵編:315326。轄1個居民區、11個行政村。 天元鎮 鎮政府駐天潭路40號。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郵編:315325。轄1個居民區、12個行政村。 庵東鎮 鎮政府駐郵電路8號。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4.64萬人。郵編:315327。轄3個居民區、15個行政村。 逍林鎮 鎮政府駐園丁路58號。面積26平方千米,人口6.87萬人。郵編:315321。轄1個居民區、10個行政村。 勝山鎮 鎮政府駐勝山大道518號。面積23.2平方千米,人口5.9萬人。郵編:315323。轄1個居民區、11個行政村。 新浦鎮 鎮政府駐新勝路88號。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8.34萬人。郵編:315322。轄1個居民區、20個行政村。 附海鎮 鎮政府駐花塘路3號。面積21.2平方千米,人口4.69萬人。郵編:315332。轄1個居民區、7個行政村。 橋頭鎮 鎮政府駐鎮前路。面積41.6平方千米,人口5.59萬人。郵編:315317。轄1個居民區、8個行政村。 觀海衛鎮 鎮政府駐振觀路6號。面積153平方千米,人口20.369萬人。郵編:315315。轄2個社區、8個居民區、40個行政村。 掌起鎮 鎮政府駐橫街509號。面積63.6平方千米,人口9.09萬人。郵編:315313。轄1個居民區、15個行政村。 龍山鎮 鎮政府駐龍城路1號。面積140.86平方千米,人口11.79萬人。郵編:315311。轄128個行政村,3個居委和1個農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