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兩者的區別和聯系
一、市場經濟
自市場經濟產生以來,西方國家經歷了由市場經濟和現代市場經濟兩個發展階段。
1、自由市場經濟
在自由市場經濟階段,資本主義經濟是在價格、供求、競爭等市場機制的引導下運行的,西方國家幾乎都把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奉為圭臬,篤信自由競爭能夠「自動推動社會發展」,強調「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然而「看不見的手」並不能調節日趨尖銳的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與市場實際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
2、現代市場經濟
面對資本主義制度「如何生存的問題」,資產階級國家強化了經濟干預,力圖藉助於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來彌補市場缺陷,克服市場失靈,保持國民經濟穩定。於是,政府從市場經濟的「守夜人」逐漸轉變為經濟活動的干預者,開始運用計劃指標、經濟政策和經濟杠桿等手段來調節經濟。由此,現代市場經濟也就逐漸取代了自由市場經濟。
二、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始於社會主義國家。這種經濟體制是與社會主義初始階段比較落後的生產力狀況和不發達的商品經濟相適應的,在需求比較簡單、生產和供給能力相對有限、技術進步比較緩慢的工業化起步階段,它有利於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礎上,集中有限的經濟資源保證經濟發展預期目標的實現。但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存在著所有制結構和經營方式過於單一、統得過多過死,完全排斥市場調節的嚴重缺陷。
歷史實踐表明,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都可以運用市場和計劃這兩種資源配置方式。把市場與計劃兩種調節經濟的手段結合起來,是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現代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共同趨勢。
2. 國民經濟和市場經濟有什麼區別
區別在於市場經濟是一個體制,是經濟運行的模式,和計劃經濟相對應。而國民經濟是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水平,是一系列數據。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說白了是適應國民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的一個資源配置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場活動的主體,是市場機制運行的微觀基礎。而公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
因此,國民經濟的范圍更大。
2。國民經濟是一個國家范圍內各部門各地區經濟的總和。包括工業、農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服務業等部門。科學、文化、教育和衛生保健事業本身不屬於經濟部門,但它們的存在和發展同國民經濟有密切關系,因此也包括在社會主義國家制定的經濟發展計劃中。
拓展資料: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鄧小平理論體系中極具創新意義的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發展。依據這一理論,我們黨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進行了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前無古人的探索。
1.市場經濟是承認並維護個別利益的經濟。什麼叫市場經濟呢?大概一百個經濟學家可以提出一百零一種以上的說法。有人說,市場經濟就是私有制的經濟;有人說,市場經濟就是價值經濟。還有說是自發性的經濟、競爭的經濟、優勝劣汰的經濟、信用經濟、法制經濟等等。 應當說,這些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包括「私有制」的說法。但是這些說法都像是「盲人摸象」,都只觸及一個局部,都沒有總體的概括力。 什麼是市場經濟?其實很簡單。市場經濟就是按等價原則進行交換的經濟。
2.國民經濟的性質是由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決定了資本主義國民經濟受著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即剩餘價值規律的制約,受著競爭和資本主義生產無政府狀態規律的支配,資本主義國民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所要求的各種比例關系,是在價值規律盲目而又自發的作用下,伴隨著生產的混亂、生產力的極大破壞和經濟危機的爆發強制地得到實現的。
3. 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區別有哪些
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市場經濟區別在經濟形態、分工歷史結果等方面不同。
1,經濟形態不同 自然經濟是一種以自給自足為特徵的經濟形式。它是與較低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經濟形態。 商品經濟是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以直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態,它包括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
2,分工不同 在自然經濟條件下,社會分工不發展;生產規模狹小;勞動生產率低下,社會生產力發展十分緩慢。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社會分工不斷深化和細化;生產規模日益擴大;勞動生產率日益提高,社會生產力發展迅速。
3,歷史結果不同 封建社會末期,隨著社會生產力和商品貨幣關系的迅速發展,自然經濟逐漸瓦解,最後為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所代替。 商品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生產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
4,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和就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是社會化的商品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商品經濟側重指的是一種經濟形態,反映的是人們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種產品交換方式,與它相對應的是自然經濟;市場經濟側重指的是一種經濟運行機制,是經濟資源通過市場機制來配置的一種經濟運行方式,與它相對應的是計劃經濟。出現的時間不同。商品經濟出現在前,市場經濟出現在後,只有在商品經濟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才形成市場經濟。
拓展資料:
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必然結果。市場經濟是社會化的商品經濟,是社會化大生產階段的商品經濟客觀要求的資源配置方式。
4. 市場經濟和商品經濟的區別是什麼
轉參考:①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區別。商品經濟是在社會分工條件下,具有不同經濟利益的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勞動和進行經濟聯系的一種經濟形式。作為勞動交換和經濟聯系的經濟形式,商品經濟是與自然經濟和產品交換經濟相對應的。而市場經濟是社會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它是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將社會資源配置到社會需要的部門。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是現代社會的兩種資料配置方式。
②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聯系。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商品經濟就沒有市場經濟。但是,市場經濟不能與商品經濟及市場簡單地相等同,因為市場經濟的存在意味著市場對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起著基礎作用,這要以商品經濟發展為普遍的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形式為前提條件。概括地說,商品經濟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才能產生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
5. 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有什麼區別
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實質不同:
1、市場經濟的實質:指通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經濟形式。簡單地說,市場就是商品或勞務交換的場所或接觸點。市場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
2、計劃經濟的實質:是根據政府計劃調節經濟活動的經濟運行體制。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計劃,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計劃地安排重大經濟活動,引導和調節經濟運行方向。資源的分配,包括生產什麼、生產多少都由政府計劃決定。
二、兩者的特點不同:
1、市場經濟的特點:自主性、平等性、競爭性、開放性、有序性。
2、計劃經濟的特點:在集中統一的原則下,強調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的結合;以計劃管理為主,同時重視市場管理;在計劃管理上實行多種計劃類型;比較注重宏觀調控,綜合平衡。
三、兩者的應用領域不同:
1、市場經濟的應用領域:社會科學。
2、計劃經濟的應用領域:經濟生產。
6. 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區別
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區別:
1、含義不同: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和就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是社會化的商品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2、側重不同:商品經濟側重指的是一種經濟形態,反映的是人們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種產品交換方式,與它相對應的是自然經濟;市場經濟側重指的是一種經濟運行機制,是經濟資源通過市場機制來配置的一種經濟運行方式,與它相對應的是計劃經濟。
3、出現的時間不同:商品經濟出現在前,市場經濟出現在後,只有在商品經濟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才形成市場經濟。
4、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商品經濟的未來就是市場經濟,或者說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過渡階段,因此二者在最終形態上是存在差異的。在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商品經濟是在經濟發展初步具備了一定規模時產生的,這從商品經濟出現的時間點就可以看出來。而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有經濟規模和經濟條件達到一定的水平,才會產生市場資源配置的需求,在經濟規模較小的時候,是不會產生這一需求的。
7. 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區別有哪些
區別如下:
(1)目的
自然經濟:自給自足
商品經濟:交換
市場經濟:資源配置
(2)社會形態
自然經濟:原始、奴隸、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
商品經濟:原始末期出現,資本主義社會主導
社會分工出現,
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
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
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發達商品經濟的表現形式和現代形態。
市場經濟是在市場得以發展之後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商品經濟。
市場經濟是社會化、貨幣化、開放化的商品經濟。
(3)生產力
自然經濟:低
生產力水平很低,生產規模狹小,社會分工極不發達
商品經濟:比較高
社會生產力比較高和社會分工比較發達
市場經濟:高
社會化大生產。
經濟關系貨幣化,金融市場、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經濟運行。
(4)對應范疇
自然經濟——商品經濟
市場經濟——計劃經濟
什麼是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商品經濟。
商品經濟是一種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式,包括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社會分工和私有制是商品經濟產生的兩個基本條件。
自然經濟簡單地講就是自給自足的經濟,沒有商品交換。它指生產是為了直接滿足生產者個人或經濟單位的需要,而不是為了交換的經濟形式。 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的對立面,私有制經濟的一種表現。 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是兩種總的經濟形態,是兩種對立的形態,而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則是市場經濟中的形態
8. 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區別是什麼
(一)市場形式的差異
不論是市場經濟還是商品經濟,市場都是最為核心的載體,沒有了市場,經濟模式也就不復存在了。對比市場經濟和商品經濟來看,市場形式之間的差異是二者最為顯著的一個差別。具體而言,在市場經濟形式下,市場的形式是一種多層次多線條的球狀化結構,即不同行業之間相互聯系,而每個行業內部又會朝縱向和橫向不斷拓展,最終形成一個龐大、復雜的市場形式。
而商品經濟的市場,是一種單層次的多線條結構,不同行業之間的經濟交互是比較淺的,聯系並不是很緊密,而且存在差異化的行業經濟區別。所以對比來看,在市場的形式上,市場經濟和商品經濟就存在差異。
(二)市場類型的差異
除去市場形式上的差異,在市場的類型上,市場經濟和商品經濟之間也存在差異。具體來說,商品經濟是以商品交換為目的的一種經濟形式,所以在市場類型上,其只有一種類型,也就是商品交換市場,一切經濟活動都是建立在商品交換的基礎上的。
而市場經濟除了商品交換市場之外,還具有生產要素市場,這就是和商品經濟存在的最大區別。市場經濟是通過市場實現的資源配置,即可以通過一定的經濟形式來獲得資源。而商品經濟的市場不存在資源配置,只有通過勞動成果才能交換得到。
換句話說,在商品市場中,經濟活動的雙方是一種交易關系,也可以說是交換關系。而在市場經濟中,尤其是在生產要素市場中,經濟活動雙方是一種契約關系,通過一份契約達成當前的經濟交易活動,而不是商品經濟中的交換,這是一種本質性的區別。
(三)經濟發展的差異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商品經濟的未來就是市場經濟,或者說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過渡階段,因此二者在最終形態上是存在差異的。在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商品經濟是在經濟發展初步具備了一定規模時產生的,這從商品經濟出現的時間點就可以看出來。
而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有經濟規模和經濟條件達到一定的水平,才會產生市場資源配置的需求,在經濟規模較小的時候,是不會產生這一需求的。因此,市場經濟和商品經濟的區別就是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
9. 什麼是商品經濟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有何不同
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關系
(1)區別:
①含義不同。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和就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是社會化的商品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②商品經濟側重指的是一種經濟形態,反映的是人們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種產品交換方式,與它相對應的是自然經濟;市場經濟側重指的是一種經濟運行機制,是經濟資源通過市場機制來配置的一種經濟運行方式,與它相對應的是計劃經濟。
③出現的時間不同。商品經濟出現在前,市場經濟出現在後,只有在商品經濟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才形成市場經濟。
(2)聯系:
①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必然結果。
②市場經濟是社會化的商品經濟,是社會化大生產階段的商品經濟客觀要求的資源配置方式。
10. 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區別和聯系是:商品經濟是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活動方式,商品生產者之間的關系要通過等價交換來實現。商品經濟是相對於自然經濟、產品經濟而言的。
市場經濟是通過市場或市場機制來配置資源的一種經濟運行方式。資源配置中,市場機制起基礎性作用,通過市場機制〈競爭機制、供求機制、價格機制〉來引導和調節企業和居民的行為。市場經濟是相對於計劃經濟而言的。
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的商品經濟;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必然過渡到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市場經濟是發達的商品經濟。
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一般條件有兩個:一是社會分工;二是生產資料和產品屬於不同的物質利益主體所有。
社會分工是商品經濟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產的一般基礎。在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社會初期,曾有過的三次社會大分工,使生產具有單一性,生產的單一性與需求的多樣性發生了矛盾,為了解決矛盾,互通有無成為必要。但社會分工並不能決定相互交換的產品必須採取商品形式,因而也不能決定商品經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