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建南安各鎮的經濟排名
南安市水頭鎮,位於福建南安南部沿海,中國石材城,全國百強鎮,其城建水平在福建所有鄉鎮中獨領風騷,是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單位。福建,簡稱「閩」,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面、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面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南北最長為530千米,東西最寬為480千米。福建省現轄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岩、三明、南平、寧德9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平潭縣)。省會為福州。
福建的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九成陸地面積為山地丘陵地帶,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的森林覆蓋率達65.95%,居全國第一。福建的海岸線長度居全國第二位,海岸曲折,陸地海岸線長達3751.5千米。福建以侵蝕海岸為主,島嶼眾多,島嶼星羅棋布,共有島嶼1500多個,海壇島現為全省第一大島。而且由於福建位於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由海路可以到達南亞、西亞、東非,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和中國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內地客家地區是農業文明。
2020年福建9個地級市gdp
福建2020年的gdp總量為43903.89億元,gdp總量在我國大陸31個省級行政區中排名第七位,在國內知名度較高。由上圖可以看出,福建省內gdp總量最高的並不是省會福州市,而是泉州市,泉州市的gdp總量達到了10158.66億元,人口達到了874萬,這兩項數據在省內都排名第一。而gdp總量排名第二名是省會的福州市,福州的gdp總量也超過了萬億元,達到了10020.02億元,泉州和福州市福建省內唯二gdp總量超過萬億的城市,而福州的人口和人均gdp也排在了省內的第二名。
其實福建省內知名度最高的城市應該是廈門市,一度被網友們戲稱為「網紅城市」,廈門大學也被戲稱為網紅大學(其實廈門大學是一所十分優秀的985.211大學),其實廈門也是一座十分有實力的城市,它的人均gdp排名省內第一,達到了148812元。而福建省2020年gdp增長最快的地級市為龍岩市,它的名義增速達到了7.16%。
『貳』 梅山鎮的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五期間,全鎮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奮力爭先,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在扶貧開發、城區建設、招商引資、農業綜合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穩定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至2004年底,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0. 39億元,財政收入922. 6萬元,個私經濟收入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 入2235元。在農業產業結構中,根據全鎮資源分布,本著因地制宜、注重規模、發揮特色工的原則,建成
六大經濟區: 一是栗仔茶經濟區了全鎮板栗面積達8 萬畝,產量4385噸;茶園面積達6325畝,產量132. 4 噸;毛元竹基地面積2000畝,年售竹材達1000噸。 二 是養殖業經濟區。全鎮庫灣養魚600畝,網箱養魚200 畝。 三是無公害蔬菜經濟區。蔬菜種植面積達4000畝, 並建成開順蔬菜批發市場。 四是生態農業經濟區。農業 科技示範園2000畝。 五是畜禽養殖經濟區。年出售熟 食肉豬4000頭,仔豬2000頭。 六是千畝優質糧油經濟 區。 在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主導產業更加突出、農業產業化經營扎實推進也促進了第三產業迅猛發展,全鎮 現有個體工商戶2780戶,個私企業90家,個私年經濟收入8億元。在鎮域經濟健康發展的同時,將軍磁業、德源堂中葯材、興大礦業、世通服飾等一大批招商項目的建成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將為梅山的發展開辟廣闊前景。
『叄』 南安梅山 兩條發展帶指的是什麼
梅山算是南安經濟比較發達的,屬於較高水平。那裡有不少鞋廠、化工企業和紡織針織企業。未來我看好它在泉州的發展潛力。
『肆』 梅山島的交通情況
建區前,因島鄉與大陸江海相隔,又無國道、省道過境,故交通相對落後嚴重困擾梅山社會經濟的發展。民國時期鄉村道路多以原海塘塘基為基幹,大集村內才有寬約1米的卵石小徑。鄉民外出他鄉,須乘小木船擺渡。固定的渡口有里嶴下道頭、梅東、盤峙道頭咀、茶廠下峙頭和碑塔磨頭共5處,設施簡陋。1960年才修築手車路,1972年修築機耕路,寬約4米,砂石鋪面。1973年上梅渡才有機動渡輪,限載重量僅20噸。1984年修築砂石公路,寬約6米,總里程18公里。北侖建區後,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機動車輛逐年急增,公路上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漿飛濺。1997年鄉人民政府為改善海島交通,採用「政府撥一部分,群眾自願捐一部分」的方法,先後集資800萬元,修建下道頭渡輪碼頭原外嶴村的水泥公路3.5公里;1998年修建原外嶴村至霞岸村的梅西公路1.5公里及其公路橋3座,路面寬6米,兩側綠化帶各2米。2002年至2004年又集資1200多萬元,先後修建原里嶴村至盤峙碼頭的梅東公路3.7公里及其公路橋2座;修建碑塔塔村梅東村公路3.6公里;2005年修建原炮台村石塘山至梅東渡口公路1.3公里;修建原外嶴村至梅山鹽場公路1.2公里;修建下道頭渡輪碼頭至梅西鹽場的渡南公路3.2公里。此外又投資100多萬元,在公路兩旁綠化帶種植常綠喬木和紫薇、桂花等花木3萬多棵,同時安裝路燈350多盞。至2006年底,全鄉共建水泥公路18公里,村內水泥巷道76公里,形成了縱橫交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及其道路的硬化、美化、亮化和凈化,鄉容鄉景大為改觀。碼頭歷來是梅山鄉的交通「咽喉」,也是連接大陸的「橋梁」。自建區以來,先後4次對上梅渡碼頭進行行址重建和設備更新,總投資1500萬元。現擁有千噸位固定碼頭2座,500噸位活水碼頭2座,200—600噸車客渡輪8艘,候客廳、辦公樓、倉庫、食堂、寢室等公用建築2400多平方米。梅東渡、盤峙碼頭和磨頭碼頭的設施也得到更新,其中梅東渡於2003年新增200噸車客渡輪1艘。2003年1月建立的「綠島巴士運輸公司」,現有客、貨汽車12輛,其中7輛公交車每天16小時內為往來旅客提供服務。
2010年1月9日,歷時兩年,總投資4.35億元的梅山大橋及接線工程全線貫通。該橋起於沿海中線北侖段K15+525處,向東南跨越梅山水道,止於梅山島梅西鹽場中部,全長2200米。其中,梅山大橋主體長1478米,設計車速每小時60公里。梅山大橋自2008年3月28日正式開工以來,建設、施工、監理、設計、監控等各參建單位通力合作。作為寧波市的重點工程和梅山保稅港區開發建設的基礎性、樞紐性工程,梅山大橋的建成通車,實現了梅山島與北侖後方陸域之間的交通聯接,極大地改善了梅山保稅港區的發展環境,為梅山保稅港區高水平實現首期封關運作提供了支撐性保障,也為以梅山為核心的北侖濱海新城整體開發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梅山大橋的建成通車,進一步增強了梅山保稅港區的區位優勢,對加快梅山保稅港區發揮示範、輻射、倍增效應,推進寧波新一輪對外開放和發展海洋經濟重大戰略平台的建設,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著積極的意義。另外,該橋的建成通車,還將帶動北侖東南片區和舟山六橫諸島的開發建設,將為梅山保稅港區打造我省「港航強省」和發展海洋經濟的先導先行區域做出重要貢獻。
『伍』 梅山鎮的歷史沿革
「梅山」地名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源於芸溪南畔與康美交界的楊梅山,故以山得名;一說站在楊梅山上向西北俯瞰,見其形似五瓣梅花,芙蓉村中一小山,宛如梅蕊。古時因境內一溪的兩岸盛開艷麗的芙蓉花,故該溪稱芙蓉溪,梅山亦稱芙蓉(方言諧音「浮牆」)。梅山開發於晉代,興盛於唐代。唐宋以來,芸溪之畔的芸尾街,乃泉州至永春等地航運貨物集散地,是古代梅山經濟貿易中心。宋為懷德鄉民壽里。元、明、清為十六都。民國17年置梅山鄉,至民國35年期間先後屬第三區、第二區。
解放初屬第七區。1956年在梅山設梅山區,轄今梅山、羅東、樂峰、九都、向陽一帶。1958年在梅山設火箭公社(年底更名為梅山公社)。1959年析出九都公社。1961年置梅山區,轄今梅山、羅東、樂峰一帶。1965年析出羅東公社,成立梅山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改鎮。1997年,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5.7萬,轄鼎誠、格內、埔仔、豐溪、明新、競豐、燈埔、燈光、東垵、詩溪、水口、璞山(林坂)、芸塘、新蘭、蓉中、蓉溪、梅峰、演園18個村委會及梅山居委會。
『陸』 梅山鎮的鄉鎮概況
梅山鎮位於南安市東北部中心位置,境內有大小楊梅山脈,全鎮面積59平方公里,四周峰巒環繞,形成碟形內陸小盆地,交通十分便捷,省道307線貫穿全境,又新辟省道307復線梅山段(後洲-----芸美),半小時內均可達泉州、南安等地。
梅山鎮位於南安市東北部,省道307線貫穿全境,是著名的僑鄉。全鎮面積59平方公里,下轄18個行政村、1個社區,人口8.42萬人,連續九屆被評為省級文明鎮,其中蓉中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梅山鎮還是全國雙擁工作的發源地。
2011年,梅山鎮共梳理計劃實施工業項目區、道路建設、河道治理和綠化景觀整治、教育文化、生態旅遊等投資100萬元以上項目84個,總投資近66億元,完成年度投資12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10.8%。截至2011年12月份,全鎮工商稅收突破2億元(屬地口徑)。
2010年稅收突破2億元
在經濟建設上,梅山鎮既不是人口大鎮,區域面積也相對較小,但梅山人在這樣的條件下,大幅提升綜合實力,在東溪片區14個鄉鎮中率先實現稅收超億元,且2010年稅收突破2億元(屬地口徑),2011年有望達2.35億元(屬地口徑)。
是什麼讓淳樸的梅山人有了這樣的成就?讓我們從地圖上找尋答案,梅山鎮位於南安市東北部,東距泉州市區40公里,南距南安市區30公里。地處大泉州半小時城市群半徑和東西溪兩岸經濟繁榮帶之中,交通四通八達。同時,瀋海高速復線的建設,使梅山原有便捷的橫向交通(德化-泉州)基礎上,又擁有了便捷的縱向交通(莆田-安溪-廈門),從而為梅山接受更大范圍的中心城鎮輻射創造了優越條件。
如此便利的交通,梅山人因勢利導,沿街設鋪。踱步大部分保留了傳統鄉鎮韻味的梅山鎮區,記者看到,道路兩旁,服裝、飲食、休閑娛樂、超市等應有盡有,「別看我們鎮小,群眾的消費能力是十分強大的。」鎮區一家鞋服店陳老闆告訴記者,他在中心市區有一家連鎖店,但梅山店的業績總比中心市區店好。
每年,梅山鎮都堅持召開政企銀座談會。2011年,梅山鎮新注冊1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19家,新增規模工業企業3家。全鎮納稅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32家。
有了錢,梅山鎮把民生保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你瞧這些去年裝的路燈,整條街有800多盞呢!」陳老闆笑道,他的鞋服店生意隨著路燈安裝也是一路「亮」了起來。梅山鎮還致力於環保建設,成立專門環保隊伍,在鎮區設置大量果皮箱等,為群眾營造宜居宜業的鎮區環境。
多彩精神文化生活
群眾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提升。走進夜裡的蓉中村,霓虹燈在居民的房子上流光溢彩,讓人流連忘返,數百名群眾在村委會大樓前翩翩起舞。2009年,村子裡開始有人跳廣場舞,如今這支隊伍已有上百人,還有2名專業老師進行免費指導。「村委會看到人越來越多,就出資購買音箱等設備,還提供活動場地,除了這里,還有一個場地在李成智公眾圖書館門口。」村民陳丹榕說。如此投入,榮譽接踵而至,2011年他們獲得了福建省農村廣場健身舞展演賽的優秀組織獎。
此外,蓉中村還組織了威風鑼鼓隊、紅歌隊、管弦樂隊等。在陳丹榕看來,在這樣的文化環境熏陶下,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僅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更有利於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蓉中村每年還舉辦蓉中文化節,通過品牌建設,帶動區域文化建設。而這,只是梅山鎮的一個縮影,小到一個村子都能舉辦運動會,競豐村每兩年都舉辦村民運動會,大到鎮區的老人連續參加三屆梅山鎮老年人運動會,有了這樣的預熱,在市級老年人運動會上屢奪頭魁也是意料之事。
進一步提升鄉鎮品位
在梅山鎮,當地群眾總能自豪地說:「我們什麼都有。」群眾歡顏,幸福指數持續攀升,梅山所要做的,就是加強小城鎮建設,進一步提升梅山的鄉鎮品位,為群眾增添更為豐實的福祉。
談及品位,當地人第一反應便是位於省道307線旁的錦綉山莊。從遠處望去,錦綉山莊拔地而起,層層翠綠後虛掩的身姿,藍黃紅白的絢麗多彩,穿行其間,與外圍傳統城鎮的容顏相映,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記者看到,一些樓房尚在施工、部分居民入住的錦綉山莊門口,絕大部分店鋪都被知名品牌預定。「看好這里成為梅山的另一個經濟綜合體。」其中一家店鋪的老闆如是說。梅山現正建設錦綉山莊、寶龍花園、裕景園、萊克文化苑、翰林華城等5個住宅小區,總面積近40萬平方米,其中裕景園、錦綉山莊獲得省級優秀住宅小區的稱號。
如今的梅山鎮正沿著「一心、三軸、四片區」的理念規劃鄉鎮的發展。一心,即鎮域中心,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全鎮工業生產、特色農業、市場貿易的龍頭;三軸,即沿東溪產業區發展軸、沿羅東溪南北城鎮發展軸和沿省道307線的橫向城鎮發展軸;四片區,即東北部現代工業物流集中區,西部廣福工業園區,北部、南部觀光農業發展區、東部林果業發展區,中部公共服務業集中區。
『柒』 梅山屬於哪個市
梅山屬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下轄鎮。
六安,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省西部,簡稱英,別稱「皋城」,處於長江與淮河之間,大別山北麓,長江三角洲經濟區西翼,地理意義上的「皖西」特指六安。
六安地處江淮,東銜吳越,西領荊楚,北接中原;地勢西南高峻,東北低平,呈梯形分布;屬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轉換的過渡帶,季風顯著,四季分明。2017年,全市總面積15451平方公里,2017年戶籍人口588.2萬;下轄3區4縣。
(7)南安梅山經濟如何擴展閱讀
梅山鎮轄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5℃,光照2039.4小時,全年無霜期228天,年均降雨量1381.5毫米。全鎮耕地面積30121畝,人均0.45畝。
糧食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板栗、茶葉、蠶桑、毛元竹為主,笑哈哈板栗為全國馳名名牌,遠銷全國各地。寸籽油、食用菌、苦丁茶、山野菜等地方特產深受青睞。飼草資源豐富,水域面積廣闊,畜禽養殖業以豬、牛、羊、雞為主,庫區養殖業發展潛力巨大。
境內礦藏資源豐富,主要有鉛鋅、錳鐵、金、硒等,都在探明考察之中。梅山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環城皆山,梅山水庫大壩屹立南側,史河流水穿城北去,山城青山碧水、竹樹成蔭。
全境屬大別山支脈,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境內著名的九王寨、千階寺、玉指山、飛來石、觀音寺、蓮花石、三島一村、梳妝台等綠色旅遊景點和烈士陵園、博物館等紅色旅遊景點交相輝映,旅遊資源豐富。
『捌』 梅山鎮的發展前景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五期間,全鎮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奮力爭先,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在扶貧開發、城區建設、招商引資、農業綜合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穩定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當前,行政區劃調整強強聯合,給梅山人民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為此,鎮黨委、政府提出了「緊緊圍繞城關開發,打造金寨龍頭,強化(組織和社會治安)兩個保證,主攻三個(招商引資、群眾增收、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創建五強(綜合經濟實力強鎮、工業強鎮、農業強鎮、商貿強鎮、旅遊強鎮)大鎮,構建和諧梅山」的奮斗目標。在區域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下,行政區劃強強聯合、梅山將申報全國紅色旅遊名城、庫區移民遺留問題將得以解決、合武高速公路和滬漢蓉高速鐵路動工興修,這些都為梅山人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梅山人將搶抓機遇,揚長避短,開拓奮進,梅山將會有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
『玖』 南安梅山有什麼工作
梅山有個南泉制衣廠和針織廠,相應梅山地理位置在碼頭九都羅東羅溪輸扭,餐飲,娛樂方面比較集中,九都就是鞋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