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哪裡論文

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哪裡論文

發布時間:2022-09-01 17:04:18

『壹』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哪裡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以下幾點:

1、一是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2、二是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

3、三是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

4、四是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1)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哪裡論文擴展閱讀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春召開座談會,就中國當前經濟形勢作出四個「沒有變」的科學歸納,為我們應對挑戰,把握未來確立了信心。

1、隨著中國經濟體量不斷增大,7%左右的經濟增量已相當可觀,在目前世界上仍屬較高增長水平。

同時,伴隨著7%經濟增長率的是物價基本穩定,居民收入增長略高於經濟增長,就業保持在5%左右。

經濟增速適度放緩有利於改善市場供求關系,緩解資源環境和物價上漲壓力,把工作著力點放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保持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

由此顯示,中國經濟正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大格局。

2、經濟韌性好是因為經過改革發展,我國已經建立起了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奠定了較為厚實的物質和技術基礎,形成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潛力足是因為我國經濟有著龐大的內需市場和投資前景,在外部環境持續疲軟情況下,內需將繼續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迴旋空間大是由中國人口眾多、地域面積廣、區域差異大、消費層次多等因素決定的。

3、一是新型經濟彰顯市場動力,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仍處於加快發展過程之中,並與信息化高度融合,創造出新動力。

二是國家戰略增添市場活力,「一帶一路」戰略全面推進,將帶動沿線地區經濟全面布局,實現區域經濟高層次、高起點開放發展。

三是創新驅動激發市場潛力,我國經濟正由勞動力、資本、資源三大要素投入,轉變為創新驅動,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4、從三大產業分析,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從需求結構分析,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提升。

由此可見,產業轉型、結構優化、層次提升,都將使中國經濟持續保持穩中求進的態。

『貳』 1.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化危為機的動力是什麼

一、是要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運行秩序。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在確保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

二、是要推動相關新興產業發展。充分利用信息網路技術改造升級旅遊業、餐飲業等傳統產業,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出台相關措施推動培育壯大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引領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三、是要保障相關重點群體就業。有序組織農民工返崗復工,優先做好貧困地區農民工返崗就業工作,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和個體工商戶營業,注重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2)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哪裡論文擴展閱讀

有的放矢,為保持經濟長期向好趨勢創造條件。

一、是要激發市場活力,釋放內需潛能。在保證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盡快復工復產,既有利於提供豐富多樣的消費場景和商品供給,又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的經濟收入和消費需求。

二、是要加強國際合作,擴大對外開放。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穩定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三、是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發揮好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的發展;加大新投資項目的開工力度,加快在建項目的建設進度,發揮投資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

『叄』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原因

在全球疫情走勢和經濟走勢趨於復雜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巨輪將駛向何方,舉世關注。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京舉行,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吹響了奮勇前進的嘹亮號角。一年來,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引領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邁出穩健步伐。總體保持恢復態勢10月18日18:45,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90後小伙兒沈鑽專在朋友圈發了一條狀態:「送貨小沈,晚間靈芝萌芽送貨。」近一段時間,沈鑽專每天都連軸轉,忙著接訂單、給消費者送靈芝等產品。從浙江農林大學畢業後,沈鑽專回到家鄉織里種起了靈芝等作物,一干就是3年。如今,他經營的生態農業已「有模有樣」,訂單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在他的帶動下,周邊900多個農戶有了穩定就業和收入。就業是經濟的「晴雨表」。得益於經濟復甦,直播帶貨、平台經濟等蓬勃發展,以及就業優先政策持續發力等因素,我國就業形勢總體平穩。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45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的95%,新增就業目標完成情況良好。近期,記者在北京、浙江等多地調研采訪中發現,不少企業資金狀況好轉,利潤較快增長,創新投入不斷增加;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活躍,我國經濟發展顯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潛力。最新出爐的經濟成績單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8231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4.9%。「我們看到,我國主要宏觀指標處於合理區間,無論是供給側,還是需求側,都呈現出平穩恢復的態勢。」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說。發展動能穩步增強10月20日20時,一些電商平台啟動「雙十一」預售活動,不少消費者又忍不住「買買買」了起來。今年以來,我國消費有所回暖。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8057億元,同比增長16.4%;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4.8%,比上半年提高3.1個百分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消費有所回暖說明我國穩住大宗和重點消費、促進新型消費等政策效果初步顯現。徐洪才介紹,前三季度,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產量增長都保持較高水平,高科技產品產量大幅度上升,反映出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同時,投資實現穩定增長。此外,我國經濟發展動能穩步增強。前三季度,製造業增加值比重為27.4%,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1%;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72.5%和57.8%。「新動能是支撐中國經濟持續穩健恢復的重要力量,中國加大對創新領域的投入,向世界前沿國家追趕,未來必將在相應產業鏈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承健說。長期向好基本面未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持續復甦,但勢頭趨緩,預計全年增長率為5.9%,中國經濟將增長8%。在全球疫情反復等背景下,中國外貿表現出強大韌性。前三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2.7%。專家認為,中國經濟持續穩健恢復,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依然是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的穩定力量。與此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挑戰更趨復雜嚴峻。比如,全球疫情仍充滿變數,主要經濟體通脹水平持續升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國內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凸顯等。「我國經濟在平穩恢復的過程中,也存在基礎不牢靠等情況,比如從季度經濟增長速度來看,回落比較明顯,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須引起關注。」徐洪才說。專家表示,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初,要保持清醒頭腦,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如期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為「十四五」開好局、邁好步。

『肆』 1.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化危為機的動力是什麼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化危為機的動力是:

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迴旋餘地大是客觀實在的,我國已擁有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能、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應對這次疫情,又充分展示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完全可以相信,疫情撼動不了中國經濟,短期影響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的大邏輯大趨勢。當前我們可以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

疫情過後,從中長期著眼,更需要加大力度把我國的消費潛力、產業成長、投資空間、創新後勁、人力資本紅利等更有力地釋放出來。

(4)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哪裡論文擴展閱讀:

應對策略:

1、要充分發揮擴大消費的基礎作用

擴大消費是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之一,也是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去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這為消費進一步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提供了保障。

疫情對一些傳統行業受沖擊較大,而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促進新舊動能轉化,實現疫情後的消費回補和釋放新興消費潛力。

2、要積極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

要聚焦「新基建」等重點投資領域,加快推動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

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加大試劑、葯品、疫苗研發支持力度,推動生物醫葯、醫療設備、5G網路、工業互聯網等實體經濟加快發展。還要聚焦攻克脫貧攻堅戰最後堡壘,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釋放廣大農村地區的消費潛能。

3、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補短板強弱項中釋放發展潛力

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國在城市公共環境治理、國家公共衛生投資、傳染病防治、重大物資儲備等諸方面制度性供給還存在明顯欠缺和不足。補足這方面短板,既是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之緊迫,也是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必須,更是推動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伍』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有定力的主要原因是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有定力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的制度優勢、經濟基礎、發展潛力。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國制度優勢、經濟基礎、發展潛力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是長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回顧歷史,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經風歷雨中發展起來、在應對挑戰中成長起來的。

進入新發展階段,保持定力、堅定信心,乘勢而上、開拓進取,中國經濟將始終充滿活力,奔湧向前。



我國的經濟制度: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符合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本質,這是一項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經濟制度。確立這一制度,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在我國,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實踐證明,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促進了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

『陸』 2017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是6.9%,當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哪裡

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新的消費增長點成為經濟增長動力。近年來,我國採取了一系列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政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信息消費、養老消費、健康消費,以及新型電子產品、智能家電、節能汽車等熱點商品消費等新消費新業態和消費熱點方興未艾。
二是產業結構升級加快成為經濟發展新載體。產業發展是經濟發展的最主要承載之一,推動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是實現我國經濟優化升級的主攻方向。近年來國家實施了創新驅動戰略和一系列振興新興產業、促進產業升級的支持政策,積極推動了我國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我國經濟正在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加快轉變。工業內部結構也不斷優化,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加快,結構優化出現升級現象。
三是新的區域發展格局打開國內發展新空間。中國的區域發展條件差異特徵突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是實現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全方位深化改革開放,充分挖掘區域潛力,也能夠為經濟發展釋放出更為長期、持久的動力。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全新的區域戰略構想和戰略舉措,為傳統區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賦予了全新的內涵,形成了我國區域發展的新戰略,打開了國內發展的新空間。
四是創新驅動成為經濟發展新戰略。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的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低於20%。相比之下,30多年來我國主要依靠要素驅動、投資驅動推動了經濟高增長。但也應該看到,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積累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有持續創新的系列成果,有總量穩居世界第一的科技隊伍,有4200萬工程技術人才。通過幾代科技人員的艱苦奮斗,我國科技整體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某些領域正由「跟跑者」向「並行者」甚至「領跑者」轉變。
五是新型城鎮化走出經濟發展新路徑。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國家近年作出了新型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新要求。「四化」同步必將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城鎮化發展與產業支撐、就業轉移和人口集聚相統一,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等配置,形成一共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六是全面深化改革釋放改革新紅利。30多年的改革開放,破除了阻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釋放了巨大的改革紅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改革仍將釋放新的紅利。
七是對外開放格局呈現新局面。隨著全球一體化不斷加強和綜合國力不斷上升,我國開辟了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一是「走出去」開辟了對外開放的新局面。金融危機之後,不少國家面臨資金匱乏,在一些領域對我國放開了投資的限制,我國對外開放領域正在消除部分「玻璃門」、「彈簧門」,是多元、全方位開放格局正在形成。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正在統籌推進,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快實施。

『柒』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哪裡 的大學生論文範文2000字

一系列深層變化正在匯聚成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1、從供給側來看,我國完整的產業體系還在、強大的生產能力還在,生產體系的完備性本身就彰顯出獨特的優勢。

2、從需求側來看,前期壓抑的一些消費行為後階段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補,線上新型消費方興未艾,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消費潛力會逐步釋放。

3、從經濟結構來看,以新產業、新產品和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新動能逆勢增長,以電子商務、在線學習、遠程問診等為代表的線上經濟表現活躍,產業升級持續發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7)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哪裡論文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的沖擊,中國經濟仍然具有資源潛力巨大、內生動力充足、發展活力強勁的特徵,具有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大勢。中國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比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這為恢復經濟增長創造了條件。

面向未來,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凝聚奮發有為、攻堅克難的精神力量,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一定能夠推動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捌』 結合實際分析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原因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意味著過去相當長時間內的年均超過10%的高速增長將進入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這一增速應該是下一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相對理想的增速,一方面因為按照規劃,我國在2020年左右將實現經濟總量比2010年翻一番並建成全面小康社會,這一目標需要在「十三五」期間保持這一增速;另一方面社會經濟發展正處於轉型期,只有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速才能讓相關利益群體在轉型帶來的利益調整中保持相對的平衡,從而實現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的協調。

為保持經濟的中高速增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是必然之舉,也是經濟發展由粗放型、外延式增長向集約型、內涵式增長的必由之路。但新市場的開辟、新要素的獲取以及市場效率的提高對於經濟增長的推動則更加直接。近年來,「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自貿區」等區域性概念與規劃的提出,加上配套政策的逐步出台、體制性障礙的制度性削減、「亞投行」等開發性金融支持的逐步到位,這些區域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帶,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階段的動力之源。

具體來說,有以下兩點原因:

第一,這些新的經濟區域首先是一個新的市場范疇。就地理概念而言,這些區域原本存在,但新的區域經濟帶概念的提出,將其在規劃上催生為一個具有某一特定特徵或者同一主導產業領域的統一市場。為此達成統一市場的目標,必然在市場體系、交易便利性等方面從硬體和軟體上都將進行較大的提升,由此引發貿易與投資的大幅增長,這些新的需求使得潛在資源和閑置資源轉化為生產要素進入市場發揮效能,進而推動消費市場的進一步擴大,這樣一個新的市場增量就開辟出來了。市場的擴大自然帶來要素配置范圍的擴大和配置效率的提升,自然就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發展經濟學上的增長極理論對此是一個很好的解釋。

而隨著市場范圍的擴大和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圍繞著某一領域或者某一產業,在市場的牽動下形成了更具有發展優勢的城市帶和經濟帶,如北美的五大湖經濟帶、矽谷高科技產業區、日本的瀨戶內海經濟帶、中國的珠三角、長三角經濟帶等。而目前我國這些區域性概念與規劃的提出也必將形成新的區域性市場需求,發掘出潛在的生產要素,進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帶。

第二,新經濟區域的發展將會推動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與生產效率的提高。經濟帶的形成是市場推動和市場選擇的結果,政府及政府間的合作與協調只是其中的推動因素之一。市場力量推動的產業聚集必然是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和市場交易成本節省的結果,而產業聚集引發的行業內交流的便利與頻繁又推動了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的快速推廣應用,反過來又提升了區域內生產效率的提升,進而提升了區域經濟競爭力,進一步吸引了相關要素與資源的聚集並推動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這便是區域經濟增長的實質內容。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競爭力的提升,必然推動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和生產效率的提高,成為全社會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這是發展經濟學上的所說的增長極理論的另一個維度。

總的來說,「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自貿區」等規劃,試圖在人口紅利逐步消失、國際化紅利逐步消退、改革紅利衰減帶來的傳統增長方式乏力的新常態下,以升級版的改革開放來擴大市場、提升效率,釋放新一輪的制度紅利,推動新常態下有質量的中高速增長。坊間對此的解讀未必准確,卻也非常直觀地反映了相關規劃的訴求:把更多優質的生產能力,通過「一帶一路」釋放到國外去;把如飢似渴的消費能力,通過「自貿區」回吸到國內來;把無處可用的外匯儲備,通過「亞投行」投資到同盟國去。

如此一來,生產、消費與投資皆可獲得新的增長空間,經濟增長便是水到渠成之事,至少為保證未來的中高速經濟增長創造了可提升空間。為此,打破行政藩籬,破除要素流動的制度障礙,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加強政府間協調,以政府之手對區域統一市場的形成進行產業政策、金融政策、財稅政策的系統性支持,是促進以上所規劃的經濟帶盡快形成並提升產業聚集度,形成區域經濟競爭力,打造經濟增長極的應有之舉。

閱讀全文

與經濟長期向好的動力來自哪裡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廂記源於唐代元稹的哪個故事 瀏覽:155
手機幸福卡怎麼取消 瀏覽:60
物業如何發展經濟 瀏覽:285
美女為什麼笑得這么可愛 瀏覽:795
夜鶯講什麼故事 瀏覽:803
夫妻的婚姻如何保持良好的關系 瀏覽:146
自相矛盾是一件什麼體裁故事 瀏覽:319
如何避免眼睛健康 瀏覽:511
愛情中隔閡是什麼 瀏覽:543
經濟學中rs表示什麼 瀏覽:186
鎮政府事業編人員如何改制 瀏覽:788
虎男猴女婚姻會克什麼 瀏覽:16
健康保險價格多少 瀏覽:97
有哪些愛情養成游戲 瀏覽:452
廈門人叫美女叫什麼 瀏覽:990
長春大學哪個美女多 瀏覽:151
大連人美女哪裡最多 瀏覽:768
廣西健康碼怎麼弄場所碼 瀏覽:821
為革命事業壯烈犧牲的人有哪些 瀏覽:439
如何引導企業更好的投資實體經濟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