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利潤的大小如何算

經濟利潤的大小如何算

發布時間:2022-08-31 21:22:36

A. 財務管理中的經濟利潤是怎樣計算的

你好,海眾財務軟體為你解答

經濟利潤計算的困難在於期初和期末凈資產的計量上。主要有以下幾種計價方法:

1、企業存在期間預計所可收到的未來現金流量的資本化價值;
2、企業各種資產的售價總額減去各種負債的總額;
3、企業發行在外的股份數乘以交換市場上所確定的股票市價;
4、企業非貨幣性資產的投入價值(原始成本或現行成本),加上貨幣性資產的現金現值,減去負債。以上各種方法,都有其合理和可行之處,但同時也都伴有相應的缺陷。由於對期初和期末凈資產的計量方法不同,經濟利潤的數額也不相同。
經濟收入不同於會計收入
經濟收入是指期末和期初同樣富有的情況下,一定期間的最大花費。這里的收入是按財產法計量的。即:本期收入=期末財產-期初財產。
例:某企業年初資產10萬元,年末升值為12萬元,本年營業收入5萬元,則經濟收入為7萬元,而會計師認為總收入為5萬元,2萬元資產升值不算收入。理由是:它沒有通過銷售實現,缺乏客觀的收入證據。所以很多企業利用會計的這一缺點,通過虛假交易可以改變收入的做法,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

B. 利潤是怎麼計算的

投入1萬元,到手後是15000元,那麼利潤是15000-10000=5000元,

利潤佔比為5000/10000*100%=50%。

各種利潤計算方法

一、毛利

毛利是商品實現的不含稅收入剔除其不含稅成本的差額,因為增值稅是價稅分開的,所以特別強調的是不含稅,現有進銷存系統中叫稅後毛利。

1.毛利計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稅率)

3.不含稅進價=含稅進價÷(1+稅率)

4.從一般納稅人購入非農產品,收購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17%進項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5.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其從稅務局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4%進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6.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時按 17%交納銷項稅額。

7.總的來說,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它本身並不影響毛利率,影響毛利率的是不含稅的進價和售價。要正確計算毛利率,只要根據其商品的屬性,按公式換算成不含稅進價和售價就可以了。

二、凈利

凈利指毛利減掉所有的費用及稅額所剩下的利潤。

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它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利潤。其內容為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扣除期間費用之後的余額。

其中主營業務利潤等於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應負擔的流轉稅,通常也稱為毛利。其他業務利潤是其他業務收入減去其他業務支出後的差額。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2)經濟利潤的大小如何算擴展閱讀:

利潤的特性:

1、商業利潤的神秘性,利潤是資本的生命,加快商品生產、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

剩餘價值是僱傭勞動者在直接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但必須經過流通過程把商品轉化為貨幣後才能實現。至於商品能否賣掉,以及按什麼樣的價格出售,從而利潤能否實現以及實現到什麼程度,將取決於供求關系和市場競爭的具體狀況。

特別是,商品資本從產業資本的運動中獨立化出來成為商業資本,專門執行實現商品價值和剩餘價值的職能,並相應地取得商業利潤,使關系更為錯綜復雜,更易造成神秘化。

2、分割性

利潤分割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

隨著資本主義信用制度的發展,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不僅使用自有資本,而且大量使用借入資本。借貸資本對職能資本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由於使用借入資本必須支付利息,於是產業利潤或商業利潤又會在量上再分割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兩個部分。

3、再轉化性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先從工業發展起來並取得統治地位,再逐步向農業擴展。由於在農業中存在著兩種壟斷,即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的壟斷以及土地私有權的壟斷,因而它不具備如象在工業中那種自由競爭的條件,從而阻礙著利潤率的平均化。

C. 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的計算

1、張三的會計利潤是46000元。

會計利潤=銷售收入-會計成本

=總的咨詢收入-(廣告費+保險費+秘書薪酬+其他支出)

=70000元-(3000元+2000元+12000元+7000元)=46000元

2、張三的經濟利潤是-14000元。

經濟利潤=銷售收入-(會計成本+機會成本)

=總的咨詢收入-(廣告費+保險費+秘書薪酬+其他支出+張三原來的工作年薪)

=70000-(3000元+2000元+12000元+7000元)-60000

=-14000元

會計利潤與經濟利潤的關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經濟利潤=總收益-經濟成本=總收益-(會計成本+機會成本)=(總收益-會計成本)-機會成本=會計利潤-機會成本

由公式可以看出,經濟利潤還可以表述為公司或個人生產經營產生的會計利潤減去機會成本後的利潤。

(3)經濟利潤的大小如何算擴展閱讀

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的計算口徑:

1、會計利潤是企業一段時期內收入、成本、費用即經營成果的綜合反映,即:會計利潤=收入-成本-期間費用(含:財務費用)。

2、經濟利潤是企業投資資本收益超過加權平均資金成本部分的價值,即:經濟利潤=收入-成本(含:投入資本成本)-期間費用,也可以理解為經濟利潤=會計利潤-機會成本。在企業投入資本大於零時,經濟利潤永遠小於會計利潤。



D. 利潤公式怎麼算

1、銷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計算公式為: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它反映了企業產品銷售的初始獲利能力,是企業凈利潤的起點,沒有足夠高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較大的盈利。與同行業比較,如果公司的毛利率顯著高於同業水平,說明公司產品附加值高,產品定價高,或與同行比較公司存在成本上的優勢,有競爭力。與歷史比較,如果公司的毛利率顯著提高,則可能是公司所在行業處於復甦時期,產品價格大幅上升,2003年的鋼鐵行業就是典型的例子。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需考慮這種價格的上升是否能持續,公司將來的盈利能力是否有保證。相反,如果公司毛利率顯著降低,則可能是公司所在行業競爭激烈,在發生價格戰的情況下往往是兩敗俱傷的結局,這時投資者就要警覺了,我國上世紀90年代的彩電業就是這樣的例子。2、銷售凈利率,是凈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計算公式為: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它與凈利潤成正比關系,與銷售收入成反比關系,企業在增加銷售收入額的同時,必須相應地獲得更多的凈利潤,才能使銷售凈利率保持不變或有所提高。通過分析銷售凈利率的升降變動,可以促使企業在擴大銷售的同時,注意改進經營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3、營業利潤率,是營業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計算公式為: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銷售收入)×100%。它比銷售凈利率能更好地刻畫公司主營業務對盈利的貢獻情況,因為凈利潤是以營業利潤為基礎加上投資收益,補貼收入及營業外支出凈額後得到的,而這些收入或損失的持續性較差,排除這些影響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變化及不同公司盈利能力的差別。

4、資產凈利率,是凈利潤除以平均總資產的比率

計算公式為: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資產凈利率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凈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的乘積,這樣可以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資產凈利率的增加或減少

E. 微觀經濟學中的經濟利潤和正常利潤的區別分別怎麼算

一、性質不同

1、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是指廠商的收益與它的成本之差,後者包括從最有利的另外一種廠商資源的使用中可以獲得的收益。

2、正常利潤(normal profit)是指企業主如果把資源用於其它相同風險的事業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它屬於機會成本性質。

二、產生原因不同

1、產生經濟利潤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1)其一是風險,風險是指某種事件尤其是不利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當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越大,則風險越大。由於大多數人傾向於迴避風險,在預期收益給定的情況下,

人們比較願意接受較為穩定的收益。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決策效果是充滿風險的,因此為了促進人們願意承擔一定的風險,必須有一定的經濟利潤對之進行補償。

(2)第二個原因是創新,創新是指廠商提供新產品、引入新的生產方法和新工藝、採用新原料、開辟新市場、建立新的銷售方式和組織等等,由此獲得了經濟利潤。事實上正是人們追逐經濟利潤,才使得新產品等創新層出不窮,整個經濟向前發展。

(3)第三個原因則是壟斷或者不完全競爭,即一個市場上少數幾家廠商獨佔了某種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這時壟斷者就可以通過限制產量,提高價格,獲得經濟利潤。

2、正常利潤

(1)正常利潤作為企業家才能的報酬,鼓勵企業家更好地管理企業,

(2)由創新而產生的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大膽創新,

(3)由風險而產生的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勇於承擔風險,

(4)追求利潤的目的使企業按社會的需求進行生產,

(5)整個社會以利潤來引導投資,使投資與資源的配置符合社會的需要。

計算

經濟利潤=(投入資本回報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投入資本額

正常利潤:廠商對自己所提供的企業家才能的報酬及支付,正常利潤是隱性成本的一部分 。

(5)經濟利潤的大小如何算擴展閱讀

特點

1、經濟利潤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2、經濟利潤是對廠商投資所承擔風險的必要補償;

3、高於正常水平的利潤是對成功革新的報償;

4、高於正常水平的利潤是產生於良好管理中的特別技能;

5、某些行業的個別廠商由於有效地支配市場,在一定時間內會賺取高於正常收益率的利潤;

6、存在著一個所有廠商都能賺取的長期均衡的正常利潤率;不過,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某一具體行業的每一廠商可能賺取的利潤總是高於或低於這一正常水平。

F. 經濟學中如何評估正常利潤的大小

正常利潤(normal profit)是指企業主如果把資源用於其它相同風險的事業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它屬於機會成本性質。
在西方經濟學中,正常利潤指廠商對自己所提供的企業家才能的報酬及支付,正常利潤是隱性成本的一部分 。
正常利潤通常是指廠商對自己所提供的企業家才能的報酬支付。從機會成本的角度說,它是廠商生產成本的一部分,以隱成本計入成本。

G. 關於經濟利潤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兩種表現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資產減值損失: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損失):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投資收益(或損失):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收入: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得利。
營業外支出: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稅務機關計繳的所得稅和費用。
利潤也稱凈利潤或凈收益。從狹義的收入、費用來講,利潤包括收入和費用的差額,以及其他直接計入損益的利得、損失。從廣義的收入、費用來講,利潤是收入和費用的差額。利潤按其形成過程,分為稅前利潤和稅後利潤。稅前利潤也稱利潤總額;稅前利潤減去所得稅費用,即為稅後利潤,也稱凈利潤。

閱讀全文

與經濟利潤的大小如何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vivos9怎麼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200
獲得什麼會幸福 瀏覽:262
鄭州健康體檢去哪裡 瀏覽:894
談婚姻費用多少錢 瀏覽:762
處在後疫情時代對幸福有什麼感覺 瀏覽:22
愛情在發酵下一句是什麼 瀏覽:251
達州發生了哪些紅色故事 瀏覽:388
教師的事業編制一般怎麼查 瀏覽:377
出省後健康碼如何出示 瀏覽:533
哪些城市單身美女多 瀏覽:231
中核地礦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219
中國投資多少錢給體育事業 瀏覽:1002
事業單位中人過渡退休金怎麼算 瀏覽:83
三國美女有多少人 瀏覽:659
如何健康增胖增高 瀏覽:938
幸福樹的枝條發軟怎麼辦 瀏覽:499
幸福男科在哪裡 瀏覽:963
朱自清的哪些故事打動你 瀏覽:387
遇到愛情危機怎麼辦 瀏覽:732
康德的幸福概念是什麼簡述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