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紅色景區怎樣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淺談周山紅色旅遊發展經濟效益;一、背景;周山,全稱周佳山或周家山,位於福鼎市東北部的佳陽;周山鄉村旅遊區核心區是周山村和西坑村為核心的區塊;二、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三、原則;1、體現特色;以保護好現存風景資源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突;2、休閑體驗;景區建設緊扣休閑度假的發展方向,在景觀營造和服務;3、就地取材;開發
淺談周山紅色旅遊發展經濟效益
一、背景
周山,全稱周佳山或周家山,位於福鼎市東北部的佳陽鄉,距城關28公里,坐落於閩浙交界的天湖山下,西北與「世界礬都」浙江蒼南礬山鎮接壤,東北與蒼南馬站鎮為鄰。周佳山因周姓族人聚居於此而得名,系閩浙邊界千年歷史文化名村,素有「進士村、秀才村」、「邊界延安」、邊界「紅色堡壘」、「南國牡丹之鄉」等美譽,是「福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小記者福鼎實踐基地」。
周山鄉村旅遊區核心區是周山村和西坑村為核心的區塊。景區距縣城車程28公里,交通較為便利,旅遊資源相對豐富,是福鼎市鄉村旅遊發展的優先開發項目,是福鼎市環太姥山旅遊帶的重要節點。
二、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方針,貫徹休閑度假與觀光相結合的規劃理念,通過對景點的整理修繕和重新設計以及旅遊活動項目和服務設施的建設,讓遊人多方位、多層面地接觸周佳山,體驗牡丹文化、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獲得愉悅身心的旅遊體驗,把周山鄉村游打造成為閩浙交界地區的鄉村旅遊知名品牌。同時,充分考慮投資方企業經營的機會和風險,以費用——效益理念為基點,讓投資方的投入產出比達到最佳,幫助政府達到招商引資的目標,促進周山鄉村游迅速啟動,快速發展。
三、原則
1、體現特色
以保護好現存風景資源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突出「鄉村旅遊」的個性特色。在尊重歷史傳統的基礎上,以概括性、藝術性的手法,加工提煉牡丹特色文化,再賦予時代的新內容,創造一個富有個性魅力的文化鄉村窗口的形象。
2、休閑體驗
景區建設緊扣休閑度假的發展方向,在景觀營造和服務設施配置中,以鄉村休閑度假為主導功能,融入鄉村旅遊活動的開展和旅遊項目的體驗。
3、就地取材
開發中充分利用當地建材,不求華麗,不求排場,但求質朴、韻味、自然。廣場、園路、坡坎的鋪砌、美化亦提倡逐步完善。以地方化和低成本原則為核心,由骨至肉有序開發,滾動發展。
4、美化環境
堅持綠化先行,加強自然生態、水土保護和環境保護的原則,盡量依山就勢進行景觀設計。同時,重點做好周山村和西坑村的環境整理,把旅遊區建成一個旅遊功能設施較為完善的旅遊村。
四、范圍與期限
1、范圍
工作范圍集中於近期開發目標中的「周佳山古村落旅遊核心區和西坑古村落生態休閑區」,具體為周山行政村管轄的周山自然村和西坑自然村所轄范圍,面積約31.04公頃。
2、期限
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5-2018年;遠期2019-2020年。
五、依據
《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農家樂經營服務規范》、《旅遊規劃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旅遊發展規劃管理辦法》;《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等指導文件和法律法規。
《太姥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福鼎市旅遊發展規劃》、《福鼎市城市總體規劃》、《周山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等和其它有關規劃等。
六、目標
規劃區以「歷史文化、牡丹文化、紅色文化」為靈魂,實施旅遊扶貧戰略,調整鄉村產業結構,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功能,延長遊客的逗留時間,提升整體經濟效益,把周山鄉村旅遊區建設成環太姥山旅遊帶上的一顆新星、在閩浙邊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紅、綠、古」相融合的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和國家3A級旅遊區。近期2015年遊客量達到8萬人次,遠期2020年遊客量達到20萬人次。
⑵ 從經濟角度說明,西湖風景區的免費開放為什麼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就在國內景區門票紛紛漲價的同時,杭州市從2002年10月新西湖第1次推出到2005年10月新西湖第4次推出,免費開放西湖風景區的公園景點、博物館、紀念館達55處。沒有圍牆的西湖將自己的每一寸綠地和每一處景觀向市民和遊客敞開,在全國景區門票制度改革中邁出了重要一步,走出了一條綜合利用景區資源的新路子。西湖景區公園免費開放,看似政府的收益減少了,但杭州的客源卻源源不斷地來了,在細品西湖文化韻味的同時老百姓可以更好地休閑,周邊的商家迎來了更多的商機,實為一個多贏的好做法。這一做法體現了民本理念,不僅社會反響好,而且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了杭州的城市形象和美譽度,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西湖風景區公園景點免費開放,是西湖風景資源價值從有價零售到無價饋贈的轉變,真正的受益者毫無疑問是全體對西湖嚮往的人們,這使他們真切感受到:這是我們自己的西湖!
它使人們意識到杭州城市管理者先進的執政理念,感受到我們這座城市的風景資源經營策略,從「謀西湖一子」,到「謀一城之勢」的變化。使無數傾倒於西湖絕色景緻的人們,同時也愛上了這座城市,將對於一個湖的熱愛充盈至對一座城市的敬意!
當我們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將西湖當作自己家裡的花園,隨意地漫步湖畔柳暗花明的公園時,他們對於政府情感回饋的方式就是腳下安詳的步履和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驕傲之情。
西湖風景區公園景點的免費開放真實而鮮明地反映出杭州城市文明的進步。
⑶ 旅遊景區如果不收門票如何實現經濟效益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5
⑷ 廣州白雲山景區的經濟效益怎麼樣
效益很好
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始於1992年,1993年4月開園迎客,經歷十年的發展,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知名度不斷提高,經濟效益日益凸現。
⑸ 旅遊的經濟效益表現在哪些方面
旅遊經濟活動通常由旅行、餐飲、住宿、交通、觀賞、娛樂等多種活動所組成,因而旅遊經濟效益實質上是食、住、行、游、購、娛等多種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各種要素作用發揮的好壞,最終也必須體現在經濟效益上。
同時,旅遊經濟效益不僅體現旅遊企業的經濟效益,使旅遊經濟活動的主體及其組織得以生存和發展;而且還要體現整個旅遊產業的宏觀經濟效益。
(5)景區經濟效益怎麼樣擴展閱讀:
發展旅遊業對國民經濟中其他相關行業和部門乃至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形成全社會的間接經濟效益。由於旅遊業是具有較強的關聯帶動性的產業。
旅遊業的發展對其相關行業或部門乃至對整個國民經濟都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我們在研究旅遊經濟效益時,不僅僅要考慮直接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要考慮間接的經濟效益。
⑹ 旅遊景區如果不收門票,如何實現經濟效益
摘要 親,隨著我國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都有所提高,出門旅遊、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人越來越多,旅遊景區、景點也遍布祖國的大好河山。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有許多地區有名的景點響應國家的號召取消了景點門票收費,那如何引導遊客消費呢?我想應該從以下幾點說說:
⑺ 全域旅遊建設效益有哪些
全域旅遊建設效益非常之多。下面就給你詳細的科普下。
管理效益,通過多樣技術手段為管理層提供管理支撐,從而增強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創造管理效益。
服務效益,全域旅遊建設為遊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後全方位多環節立體化服務,有效提升旅遊服務品質。
社會效益,加深遊客的感受度和認可度,促進經濟、文化、科技、投資環境的傳播,創造巨大社會效益。
生態效益,使管理部門實時了解域內重點旅遊資源狀況,制定相應措施,促進域內旅遊良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經濟效益,有效提升域內景區及旅業傳播力、體驗度。同時通過遊客數據為宣傳營銷提供決策支撐,獲得直接經濟。
⑻ 綠色旅遊能帶來什麼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綠色旅遊能讓人們了解我國各地的風土人情、民族文化,更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天津為例說明:薊縣牢固樹立「大旅遊」觀念,充分利用開發本地的旅遊資源,大力發展京東名勝游、自然生態游、山鄉風情游、素質之旅等特色旅遊,走出了一條農旅結合、商旅結合,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兼顧的新路。
念活「秀美經」,唱活「文明戲」,拓寬發展路,是薊縣「大旅遊」觀念給我們的啟示,值得借鑒學習。
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歷史悠久的天津薊縣,本著「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牢固樹立「大旅遊」觀念,促進了旅遊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在去年實現旅遊業綜合收入2.1億元的基礎上,今年更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僅「五一」旅遊「黃金周」就接待中外遊客15.18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852.5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8%和100.4%,創歷史新高。
薊縣位於天津北部,古稱漁陽,居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境內公路、鐵路縱橫交錯,交通快捷、便利。經過多年的生態環境建設,薊縣山區林木覆蓋率達到69%,宜林荒山全部得到了綠化,形成了冬青、春花、夏綠、秋果的綠化美化格局,被譽為天津市的後花園。近年來,薊縣在發展經濟過程中注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先後成為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全國首家綠色食品示範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國家生態環境建設重點縣。目前,全縣已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八仙山及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中上元古界國家自然保護區和被列為津門十景之首的黃崖關長城以及獨具特色的石趣園、九山頂等風景區。
為把旅遊業做大、做強、做出特色,薊縣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優化完善景區軟、硬環境建設。今年,投巨資開發建設長城龍台、九龍山梨木台景點,恢復乾隆行宮,建設天池山莊、青山嶺旅遊度假區等系列工程,積極培植旅遊名牌,提高景區、景點的載體功能,相繼推出了京東名勝游、自然生態游、山鄉風情游、素質之旅四條旅遊精品線。採取農旅結合、商旅結合的形式,開闢田園風光游,建成6個果品採摘超市,以及融參觀購物於一體的長城旅遊紀念品商店。與此同時,舉辦第三屆長城國際馬拉松旅遊活動、盤山登山大賽、長城國際書畫展、飛車跨長城等豐富多彩的旅遊活動。在開通京、津、唐至薊縣旅遊專線的基礎上,開通了馬來西亞、日本、丹麥到薊縣的旅遊專線。
圍繞唱活「文明戲」,念活「秀美經」,不斷提高景區管理服務人員的自身素質,實行持證上崗、掛牌服務,廣泛開展爭先創優活動,大力推行標准化服務、微笑服務和文明服務,積極為遊客創造安全、清新、整潔的旅遊環境。
眾多遊客到薊縣旅遊,不僅給薊縣帶來大量的財流、物流和信息流,而且大大加快了薊縣對外開放的進程,促進了薊縣經濟的發展。今年1至6月,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8.2億元,同比增長16.3%,三級財政收入達到3.17億元,同比增長35.4%,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2941元,同比增長14.8%。
⑼ 旅遊給當地的經濟帶來了哪些影響
對當地經濟影響:
發展旅遊產業推動了投資軟環境的改善,加快了當地對外開放的步伐,促進了一、二、三產業的增值增效,通過發展旅遊業,更加有效的帶動種植業,養殖業,物農業,特色工業的發展。
農民通過參與旅遊,迅速的提高了市場經濟意識,為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奠定了思想基礎,實現了一、二產業資源的再利用。
游業所需的人才類型是多樣的,大多數從業人員的技術要求較低,培訓掌握難度比較容易。因此,就能為一部分文化水平較低的失業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促進了商業消費,加速了經濟增長;合理和優化了產業結構部門,作為非生產性行業,帶動了其它的相關產業;跨國旅遊的飛速發展對本國的外匯收入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旅遊業和旅遊活動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保存和發揚了當地特有的文化,對本地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要對本地文化內質、純粹性注意保護防止遭到破壞和退步;促進了各地區間的文化交流,相互學習,達到共同進步;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改善。由於旅遊者來自於各種文化地域、旅遊者素質高低不同,要防止破壞了當地的社會風氣和安定。發展旅遊能帶來相當大的經濟首入、社會影響,對資源合理、充分的利用,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系,能使自然資源與生存條件共同有利的發展。只有兩者相統一,才能達到和諧共建的發展。
⑽ 疫情過後景區該如何快速引爆增加客流提高收入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提高每個遊客消費的客單價。比如開發更多遊玩 項目,增加一些旅遊文創產品的售賣。不一定要高價賣,可以平價走量。
2.延長景區運營時間,有條件的景區可以考慮夜場。畢竟現在是夏季。
3.有旅遊農副產品的景區,可以考慮線上電商或者直播帶貨方式。
4.其他待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