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安徽經濟排名多少

安徽經濟排名多少

發布時間:2022-08-30 05:15:20

❶ 2021年安徽GDP同比增長8.3%,在全國位列第幾

2021年安徽GDP同比增長8.3%,增速居全國第八位。

安徽省發布了2021年財政收入總和,總計42959.2億元,位列全國第十一位。在全國GDP排名上,安徽跟上海市最大的競爭者,兩者都在搶奪第十名的位置,而且只看前三季度的數據,安徽已經超過了上海,可是上海卻在第四季度發力,實現了反超,上海全年GDP總額為43200億,力壓了安徽一頭,安徽還需要在新的一年裡繼續努力。隨著安徽加入長三角經濟帶,在投資、消費還有進出口三駕馬車的拉動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且2021年是安徽GDP首次突破4萬億大關,創造了安徽省自己的歷史,可以說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但是跟上海還是有一些差距,沒能進入前十名,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原因:

一、受到疫情影響,拖累經濟發展

2020年開始的新冠疫情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安徽的經濟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拖累,不過在這種情況下依然實現同比增長8.3%的驕人成績,實屬不易。

你怎麼看待安徽省2021年GDP在全國位列第八位?歡迎留言討論。

❷ 安徽省經濟排名在全國多少名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5

❸ 安徽經濟到底怎麼樣

1.從GDP累計增速看:

2010-2019年,安徽GDP累計增速達到202%,在全國排名第四,僅次於貴州、西藏以及雲南三省;但與這三個省份相比,安徽的GDP總量更大,可以說這樣的增速相當不錯了。

作為對比,近些年經濟表現同樣非常亮眼的省市,比如重慶為199%,福建為195%,湖北為189%,四川為175%,湖南為149%,河南為136%,增速與安徽相比均遜色不少。

2.從GDP規模增量來看:

2010年,安徽GDP為12263億,同年遼寧為18278億、北京為13777億,均高於安徽;但到了2019年,安徽GDP達到37114億,已經超過了遼寧的24909億和北京的35371億。

而十年前與安徽GDP體量處於同一水平的內蒙、黑龍江和陝西等省份,到2019年也都被安徽拉開了一定的差距。

3.從省會城市發展速度來看:

從2009年到2019年,合肥GDP累計增長超過347%,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而近些年崛起勢頭比較強勁的幾個省會城市,比如成都、武漢、鄭州、福州等,過去十年累計增速都沒有達到300%。

在強省會戰略以及都市圈時代,省會城市的發展情況,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所屬省份的發展水平,合肥近些年的快速崛起,也是安徽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整體上看,安徽是我國過去十年發展最快的省份,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我國各省市中,拋開GDP含金量不說,單從規模上看,廣東、江蘇是毫無懸念的Top2,處於第一檔;

而安徽恰好排名全國第十,與湖南、湖北等省份名次接近,處於同一檔次。

無論從GDP規模還是人口體量上看,安徽都算是我國的中等規模省份,往上看與河南、四川在體量上有一定的差距,往下看,又明顯比陝西、江西等省份更大。

傳統習俗上,安徽可以分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板塊,其中皖北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區,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陽、淮南、亳州6市;

皖中指安徽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區,包括合肥、六安 、滁州、安慶4市。

皖南指安徽長江以南地區,包括黃山、蕪湖、馬鞍山、銅陵、宣城、池州6市。

由於地理位置、經濟基礎的不同,各地市的 社會 經濟發展水平也存在明顯的差異。

1.從各地市GDP來看:

截止2019年,除了省會合肥GDP達到9409億之外,其他地市都沒有超過4000億,其中GDP達到3000億的只有蕪湖。

16個地市中,有9個地市GDP低於2000億,佔全省的比例超過一半,其中還有3個市不足一千億。

2.從人均GDP來看:

安徽16個市裡,僅有合肥、蕪湖以及馬鞍山三個市的人均GDP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僅有合肥超過10萬元,另外還有淮南、宿州、六安、亳州、阜陽等五個市的人均GDP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3.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

2019年,馬鞍山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783元,排名安徽省內第一,另外合肥和蕪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超過了3萬元。

如果以全國平均水平衡量,安徽僅有上述三市達到全國水平,剩餘13個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不足3萬元。

可以看出,安徽省內各地市的 社會 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合肥、蕪湖和馬鞍山三市經濟相對更好,而其他各市則需要更加努力,特別是皖北地區,人口眾多,未來提升空間非常大。

安徽屬於中部省份,近些年極力融入長三角,從區位上說,安徽是溝通中西部地區與長三角地區的橋梁。

1.一方面,相比其他中西部省份,安徽近水樓台先得月,可以更好的承接長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從而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的快速發展;

隨著沿江高鐵逐步開工建設,合肥的米字型高鐵將實現最為重要的一步,成為扼守成都、重慶、武漢等中西部城市連接長三角地區的交通節點,而安徽的區位優勢也會逐漸展現。

2.另一方面,相比長三角傳統的江浙滬地區,安徽勞動力豐富而且人力成本更低,並且屬於後發地區,以19年人均GDP為例,長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超過15萬元,江蘇和浙江也都超過了10萬元,而安徽還不到6萬元。

對安徽來說,這是差距,更意味著未來的發展和提升空間,在地區經濟一體化融合過程中,長三角各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整體上會逐漸接近一致,安徽的經濟也必然會迎來一波爆發,從而拉近與江浙滬地區的距離。

綜合來看,安徽近些年經濟發展勢頭非常不錯;但由於底子薄,其GDP總量與其他經濟強省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在全國排名中安徽也只算是中等偏上;未來隨著融入長三角地區的利好的不斷釋放,安徽的經濟有可能進一步提速,發展前景非常好。

安徽省位於長江中下游,淮河貫穿全省。據考證:一六六七年康熙皇帝將江南省劃為安徽江蘇兩省,安徽境內有八府,他靈機一動取安慶府和徽州府的首字,賜名安徽省名,別名又叫江淮。安徽省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人口7059,2萬。全省十六市,分三個區域:淮北,江淮之間,沿江江南。淮北又叫皖北又分皖西如六安市。沿江江南又劃區域叫皖南,如黃山宣城兩市。安慶是安徽省百年省會,一九五二年省會從安慶遷入合肥一直到今。安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境內有黃山,天柱山,九華山,天堂寨著名風景區。各市都有許多 旅遊 景點。安徽沿江有: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五市,皖南有黃山、宣城兩市;淮北有:阜陽、宿州、亳州、淮北、淮南、蚌埠;江淮之間有:六安、合肥。安徽是農業省,多年來定向發展農業,一九八0年大包干農業生產責任制就是從滁州鳳陽小崗村試點推向全國的。一個農業省和周邊輕工業省經濟發展是有距離的。周邊江蘇省浙江省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因地制宜發展鄉鎮企業,經濟發展走在合國前例,而安徽的GDp在全國屬十一位中等水平,比西部省份要強。目前安徽經濟最好的就是省會合肥,其次是港口城市蕪湖,鋼城馬鞍山,銅都銅陵,皖東明珠滁州市。其它市,如宿州,阜陽,六安,淮北,淮南,安慶,黃山,池州經濟略差。現在安徽省傾力發展合肥,藉助合肥 科技 力量交通命脈,帶動全省第三產業的發展,不久的將來安徽會更好!

安徽正處於蝶變前夕,如無意外,安徽將成為中西部第一個追趕上東部經濟強省腳步的省份!

為什麼如此看好安徽?是由於安徽在中西部省份中的地理區位最為優越。現已納入長三角三省一市的范疇。另外安徽還坐擁長江黃金水道的優勢地位。



事實也是如此,在過去十年的時間,全國各省經濟增長排名中,安徽僅次於西部的貴州、西藏和雲南排名全國第四位,但安徽的經濟總量卻遠比這三省區高,總量越高,增長越難,安徽能有如此的成績,殊為可貴。目前,安徽已排名全國各省的第11位,不出大的意外,2020年必入前十。甚至有更高排名的可能。



安徽緊鄰長三角發達經濟區,區位優勢極佳,安徽東部幾市距離長三角更近,更是在南京市的城市群規劃范圍之中,經濟發展水平超過全省平均。如蕪湖、馬鞍山、滁州,人均水平已幾乎追上長三角一般的地級市。



除了東部靠近江蘇的幾市,省會合肥的發展更是迅猛,距離萬億GDP已只有一步之遙,合肥的創新能力在全國城市中都可排的上號。合肥輻射的皖中皖南區域加上南京輻射的皖東諸市,已經成為安徽率先發展起來的地區。



全國任何一個省都是發展不均衡的,包括最為發達的廣東和江蘇。身為中部省份的安徽更是如此。皖北諸市是目前發展較慢的。但隨著高鐵路網的逐漸完善,皖北諸市也各自發揮優勢,展現出了不俗的後勁。

縱觀中西部諸省,安徽區位優勢最佳,是最可能成為追上東部發達省份的一個。

安徽屬於省會獨大型省份,資源集中度過高,雖有馬鞍山、蕪湖兩市經濟尚可,但其城市規模、人口規模都不大。因此安徽真正的大城市只有省會合肥。

安徽目前是外出務工人口第一大省,這也側面說明了安徽目前的經濟與收入狀況。早期河南是第一,之後四川取而代之,而目前這兩個省份的外出人口都呈迴流態勢,而安徽依然在加速流出。雖然這有臨近長三角的因素,但如果省內城市的發展也多點開花,想必不會有越來越的人背井離鄉。

雖然合肥是一城獨大,但也大出了一定水平。合肥成為長三角副中心之後,影響力和競爭力同步飆升,近十年來累計經濟增位列所有地市之首,如今已成為新一線城市的熱門候選。

不過據2018年人均收入數據統計,合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並不是安徽第一,馬鞍山蟬聯安徽各市收入榜榜首。不過除了這兩個城市以外,其他地市在江浙皖區域的排名都明顯滯後,後續還需更加努力。

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安徽省生產總值首次突破3萬億,達到30006.8億元,位居全國第13,同比增長8%,高於全國1.2個百分點。論經濟規模,安徽省目前處於全國中等水平。

安徽是我國中部地區經濟發展較快的省份,尤其是省會合肥,可以說是近年來的一匹黑馬,經濟強勢崛起,其2018年GDP已經達到7822億元,再過三四年,將有望躋身「萬億俱樂部」行列。

近年來安徽的工業發展比較好,大量的世界五百強企業落戶以及製造業產業集群落戶,安徽的礦業、 汽車 、電力、鋼鐵、家電、集成電路等產業蓬勃發展,2018年安徽有12家企業上榜中國500強,數量上位居全國第10,比如有淮南礦業、淮北礦業、奇瑞、江淮 汽車 集團、安徽國貿集團、中科電力集團等。

雖然這些年在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下,安徽經濟發展迅速,但目前安徽的經濟發展水平仍然較低。2018年安徽的人均GDP僅4.8萬元,位居全國第19,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45萬元。


如今國家在政策扶持和財政轉移上逐漸偏向中西部,中部崛起戰略仍在繼續實施,同時國家也正在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而長三角城市群擴容又把安徽的合肥、滁州、馬鞍山、安慶等8市納入其中,展望未來,安徽依然有望保持經濟較快發展,相信其經濟發展水平也會逐漸趕上全國平均水平。

現在的安微經濟總量雖不是很大,但它的工業基礎還是不可小視的,多年來馬鞍山的鐵礦石支撐著安微財政的半壁江山,蕪湖的造船工業也比較發達,新興的 科技 之城合肥更是集 科技 研發為一裁體的希望之城,淮南淮北重工業基地利用現有基礎適當加以投入就可立竿見效,亳州酒業傳承千年,立足自身就可解決就業難題,地方財政也可盆滿缽滿,阜陽可以發揮人力優勢築巢引風,讓本地人才落根興業,安慶池州文化底蘊濃厚,`文化搭台助力經濟騰飛完全可取。實際上經濟墊底的黃山,是安徽的富翁,依靠 旅遊 業讓這里的人民拔除了窮根,彰顯出了無煙工廠的魅力。安微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地域人口大省,有資源有人才,只要全省合理布局,完全可以實現經濟騰飛的夢想。

我們從GDP總量、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個指標看,安徽經濟水平在全國屬於中等。

1、GDP總量

2018年安徽GDP為30006.82億元,全國排名第14(數據包括:31省直轄市、港澳台)。GDP最高的是廣東,2018年廣東GDP為97277.77億元。

2、人均GDP

2018年安徽人均GDP為47972.53元,全國排名第24(數據包括:31省直轄市、港澳台)),人均GDP最高的是澳門,2018年澳門人均GDP達到55.35萬。

3、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8年安徽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3984,全國排名第16(不包括港澳台),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上海人均可支配年收入64183元。

附31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人均可支配年收入。

我11月30號寫了省會合肥市為什麼帶不動安徽省,被很多合肥人跑來罵我一頓。12月8號國家發改委出台江浙滬八市對口幫助皖北8市。

其實說的已經很明顯了,皖北這些城市群,靠近淮河流域的,因為淮河的水運能力低,靠自我發展是很困難的,得有外力拉一把,這不拉一把的大哥們都來了,不然長三角城市群搞成沿邊不富裕地帶也不好看。

皖南城市裡面沿長江黃金水道的基本沒問題,像蕪湖市提出沿長江發展 汽車 產業,利用長江水道的巨大運力,比國家提得還更早了十幾年,只不過當年提的時代還沒有新能源車概念。現在國家的整體戰略是大力發展新能源 汽車 產業,要對原來在燃油車時代,全球市場佔有率太低的情況,進行大逆轉。如果新能源車工廠沿著長江邊,新能源車上船沿著長江出海後運到歐洲,美洲,這比沒法利用水運航道的內陸城市條件要好很多。再加上明清時代的徽商,其實就集中在皖南那一帶,那邊普通人也會做生意,雖然現在比不上浙江人會做生意,但比皖北情況要好點。

中間的合肥市不用說了,安徽省內一家獨大,要經濟資源溢出到周邊城市其實是比較困難。現在肥西縣肥東縣都通了地鐵,廬江縣還沒通地鐵,按說合肥對下面的幾個縣要一碗水端平的。未來應該會在濱湖新區伸一條地鐵線去廬江縣,但建設地鐵一公里要6-7億元左右,廬江縣這個地鐵都沒通,也沒有具體說到哪一年通,說明合肥市現在自身財力都不夠用。

中不溜。不高,不低,處於中間。這就是安徽的經濟水平。

我是安徽人,是愛安徽的,也常常在思考安徽的經濟發展問題。我在很長時間內都有一個疑問:安徽為什麼老是中不溜呢?

對於這個疑問,我自己也在尋找答案。

我查中國地圖,安徽不屬於東部,不屬於西部;也算不上南方,更算不上北方。安徽在中部。安徽始終保持中不溜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否與地緣有關系呢?

但是,中不溜也有中不溜的好處。因為既然能夠保持中不溜,就說明其經濟基礎還是比較雄厚的,因此加快發展,把名次向前推進幾位,安徽是很有底氣的。

中不溜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與經濟發達地區距離最近。那麼,如果與經濟發達地區加強溝通,加強聯系,加強合作,好好地學習學習,安徽趕上經濟發達地區是最有希望的。

安徽gdp常年緊跟北京,一直在13名左右排著,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里也算中上遊了。但是給人的感覺是窮!實際上安徽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窮。我老家臨近大別山區,所以算省內最不發達的地方了,但如今也都是村村水泥路,家家住樓房,新辦工廠遍地都是。那麼為什麼別人覺得安徽窮呢?主要原因我總結如下:1.安徽人出去打工的很多,像我們村年輕人幾乎流失完了。尤其是去上海的非常多,早年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2.安徽地處華東,在所有華東省份里是最窮的,即使與華中省份比,也就比江西好一點。從這個角度來說,安徽省窮也有點道理。3.安徽近幾年得到了一些政策,發展迅猛,但是在這之前的很多年安徽是沒有任何政策照顧的,任憑發展,就連泄洪也都專挑安徽段,可想而知。所以省內發展並不大好,好在地理位置不差,依靠周邊省份也能發展不錯。但這樣給人留下了窮的印象,其實收入不低的。放眼看看,安徽居然比東北三省都好呢。

❹ 安徽省經濟在中國排行第幾如題 謝謝了

17 安徽 794億美元 12.9% 2009年中國各省經濟GDP排名 排名 名稱 地區生產總值 經濟增長率(按可比價格) 1 台灣 3660億美元 4.4% 2 廣東 3355億美元 14.1% 3 山東 2823億美元 14.7% 4 江蘇 2784億美元 14.9% 5 浙江 2022億美元 13.6% 6 香港 1910億美元 6.8% 7 河南 1610億美元 14.1% 8 河北 1502億美元 13.2% 9 上海 1330億美元 12.0% 10 遼寧 1196億美元 13.8% 11 四川 1116億美元 13.3% 12 北京 1001億美元 12.0% 13 福建 970億美元 13.4% 14 湖北 969億美元 12.1% 15 湖南 968億美元 12.1% 16 黑龍江 803億美元 12.0% 17 安徽 794億美元 12.9% 18 廣西 621億美元 13.5% 19 內蒙古 619億美元 18.0% 20 山西 613億美元 11.8% 21 江西 606億美元 12.3% 22 陝西 567億美元 12.7% 23 天津 561億美元 14.4% 24 吉林 551億美元 15.0% 25 雲南 517億美元 11.9% 26 重慶 452億美元 12.2% 27 新疆 388億美元 11.2% 28 甘肅 294億美元 11.4% 29 貴州 292億美元 11.5% 30 澳門 137億美元 12.7% 31 海南 136億美元 12.5% 32 寧夏 92億美元 12.5% 33 青海 83億美元 12.2% 34 西藏 38億美元 12.2%

❺ 安徽在中國經濟排第幾

排名省份GDP(單位:億元人民幣)增速1廣東390829.5%2江蘇3406112.4%3山東3380511.9%4浙江228328.9%5河南1936710.7%6河北1702710%7遼寧1506513.1%8上海149018.2%9四川1415114.1%10湖南1293013.6%11湖北1283213.2%12福建1195012%13北京1186610.1%14安徽1005312.9%安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啊!

❻ 安徽的經濟實力在中國排列第幾

截至2020年初安徽以15664億排名全國第十二位,安徽省不僅在上調的省份中,實現了增量的第一,經濟增速也是比較快的,還在2019年的經濟總量統計數據中,安徽省還憑借自身的實力,沖到了第11位,相比2018年的經濟總量,安徽省經濟增長了7100多億元,經濟增量甚至還超越了江蘇、浙江省份,並僅次於廣東省的經濟增量。
拓展資料
徽省不僅在上調的省份中,實現了增量的第一,經濟增速也是比較快的,還在2019年的經濟總量統計數據中,安徽省還憑借自身的實力,沖到了第11位,相比2018年的經濟總量,安徽省經濟增長了7100多億元,經濟增量甚至還超越了江蘇、浙江省份,並僅次於廣東省的經濟增量。
安徽省之所以能夠實現經濟增量的大幅增長,主要是由於安徽省在深度融入長三角地區,同時在科技創新領域,也實現了快速的增長,2019年安徽省新增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了1200家以上,並且高技術產業的增長還超過了18.8%,這些都是安徽省能夠在2019年取得亮眼成績的主要原因。
綜合來說南方省份的經濟增速比較高,尤其是以中南和西南地區省份增速領跑,其中,雲南上半年GDP增速為9.2%,位居全國第一位,貴州以9.0%的增速位列第二名。而這15個跑贏全國的省份中北方只有4個,在經濟增速排名前十的省份只有河南和山西兩個省。
國內的經濟發展區域性差異比較大,並呈現出了南強北弱、東強西弱的格局,同時,南北經濟的差距還遠遠高於東西差距,而在經濟增速上,則呈現出了「南快北慢」的狀態,但此次統計數據顯示,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還是非常明顯的,相比其它地區,經濟增速還是排在前列的。
從2019年GDP總量的排名中,也能直觀的看出這個城市的發展情況,而2020年,還是國內經濟的關鍵之年,雖然在年初遭遇了疫情的「襲擊」;
但不少省份陸續都出台了一些政策,支持地方經濟的持續增長,也就是說2020年,不僅發展要求比較高,挑戰也比較多,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壓力也是比較大的
1.中國的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得到極大緩解。
2.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GDP換算成美元為1.415萬億美元。中國由此連續第二個季度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3.事實上,中國經濟規模從今年第二季度起就超過日本。數據顯示,日本第二季度的GDP總值為1.28萬億美元,而中國的二季度GDP為1.33萬億美元。
4.國內經濟學者昨天再次強調,中國仍然是一個人均GDP排在世界百名之後的「窮國」,第二大經濟體的座次不宜被盲目誇大,以避免國際輿論借機再度炒作「中國經濟威脅論」。

❼ 安徽省經濟排名在全國多少名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2

❽ 安微省的經濟在全國排名第幾

2020年初安徽以15664億排名全國第十二位。安徽,簡稱「皖」,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合肥。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 ,中國華東地區,介於東經114°54′—119°37′,北緯29°41′—34°38′之間,東連江蘇,西接河南、湖北,東南接浙江,南鄰江西,北靠山東,總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
安徽瀕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經濟帶,內擁長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區經濟輻射。地勢由平原、丘陵、山地構成;地跨淮河、長江、新安江三大水系。安徽省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南北兼容 安徽省是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處於全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要沖和國內幾大經濟板塊的對接地帶,經濟、文化和長江三角洲其他地區有著歷史和天然的聯系。安徽文化發展源遠流長,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廬州文化四個文化圈組成。 截至2020年7月,安徽省下轄16個省轄市,有9個縣級市,50個縣,45個市轄區。
2020年,安徽省全年地區生產總值38680.6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84.7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15671.7億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19824.2億元,增長2.8%
地名由來
乾隆年間,《清會典》從法律層面確定了順治末、康熙初江南等三省分省的結果,乾隆《清一統志》將江蘇與安徽兩省分開,目錄中已經全部為「以上某某省」。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因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期有古皖國而簡稱皖。
建制沿革
安徽十六市風貌合集安徽省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的距今約250萬年的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
新石器時代(1萬年到4000年以前),安徽是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青蓮崗文化和印紋釉陶文化影響的區域。
商代,亳州曾為成湯之都。
戰國時,古壽春(今壽縣)曾為楚國後期的首都。
秦朝實行郡縣制,安徽境內淮北地區屬碭郡、泗水郡,江淮之間屬九江郡,皖南屬鄣郡。
兩漢時期,安徽地屬揚、豫、徐三州。
三國時期,安徽分屬吳、魏,安徽境內曾發生多次戰爭。
兩晉、南北朝和隋朝,安徽分屬揚、徐、豫三州。
宋時,徽商崛起,徽州的經濟和文化開始對全國產生重要影響。
元朝,安徽地屬河南、江浙兩行省。
明時,安徽由南京直接管轄。
清朝安徽建省時,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等7個府及滁州、和州、廣德等3個直隸州,疆域格局基本定型,安慶府作為臨時省會的地位已經確立。
民國初期,安徽省分為蕪湖道、安慶道、淮泗道。
抗日戰爭時,中國共產黨領導安徽人民建立了淮北抗日根據地,淮南抗日根據地,皖江抗日根據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安徽分為皖北、皖南兩行署,皖北行署駐合肥市,皖南行署駐蕪湖市。
1952年,合並皖南、皖北行署,恢復安徽省,省會設於合肥市 更多歷史內容詳見《安徽省志》

❾ 安徽的經濟在全國能排到大致多少名啊安徽的各個城市的大體經濟排名是怎樣的

中安在線7月27日訊 記者今天從省發改委獲悉,第五屆全國各省市區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已經出爐。安徽省的位次由第四屆的第15位上升至第12位。
安徽十七市經濟實力排名(2005年)05年GDP(億)--人均GDP(元)
馬鞍山----325.00-----26000
銅陵市----182.10-----25648
合肥市----853.00-----18764
蕪湖市----400.00-----17778
淮南市----261.00-----11154
宣城市----265.00-----10076
黃山市----147.40-----10068
淮北市----200.00-----9569
蚌埠市----312.00-----8991
滁州市----328.00-----7558
池州市----110.00-----7096
安慶市----420.00-----6942
巢湖市----301.90-----6652
宿州市----313.00-----5216
亳州市----265.00-----4853
六安市----312.80-----4634
阜陽市----324.60-----3529
城市知名度排名:
1、黃山市(兩處世界文化遺產,全國十大最美山之一,中國十大名山,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知名度高於省會合肥,安徽的發展口號為:打好黃山牌,做好徽文章)
2、合肥市(省會,在中部六省無論人口數量還是人均GDP都在末位,這兩年環境發展還好,科技,家電產業現發展很快)
3、蕪湖市(奇瑞提升了城市形像,可見品牌形像重要,另一趙薇)
4、馬鞍山(有馬鋼,一直是全國衛生城市,特別是這兩年馬鋼股市給股民的回報)
5、安慶(在清末為沿江重鎮,安徽一字來源此,又有「黃梅戲」,有大美女馬蘭)
6、淮南市(煤礦,中國資源短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領導要求唱響「黃煤戲」)
7、阜陽市(知名度應排在淮南之前,因出王懷忠大大提升城市知名度,但苦了老百姓)
8、淮北市(有煤資源)
9、銅陵市(銅都,排第九有點委屈)
10、亳州市(葯材之鄉,出了曹操,華佗)
11、宣城市(宣紙,宣筆)
12、蚌埠市(80,90年代時鐵路建設還可以)
13、巢湖市(出了盧榮景)
14、池州市(沿江能沾點光)
15、六安市
16、滁州市
17、宿州市
發展潛力排名:
1、蕪湖(自主產業發展迅速,城市品牌建設有力度,積極向長三角靠攏)
2、合肥(不必多說)
3、銅陵(產業結構合理,在省規劃中有重要地位)
4、馬鞍山(現安徽人均第一,融入長三角有地理優勢)
5、黃山(安徽的門面,沒理由發展不好,與杭州相鄰)
6、淮南(資源豐富)
7、准北(同理)
8、安慶(沿江城市群規劃中有很重要地位,招商引資搞得不錯)
9、宣城市(縣域經濟發展很好,寧國、廣德就是很好例子)
10、蚌埠市(有一定的工業基礎)
11、池州市(沿江城市)
12、巢湖市(引資不錯)
13、滁州市(靠近江蘇,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地緣優勢)
14、六安市(礦資源比較豐富)
15、亳州市(只能靠葯材了)
16、宿州市(沒什麼優勢)
17、阜陽市(王懷忠的泡沫經濟將要影響阜陽人很長一段時間,加上最近穎上縣官員腐敗,只能排在安徽末位了)

❿ 安徽省城市經濟排名

第一名:六安市

六安市素有「白鵝王國、羽絨之都」美譽,是全國重要的優質羽絨原產地和集散地。佔地面積14990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白馬尖、九公寨、天堂寨、萬佛湖、橫排頭。

閱讀全文

與安徽經濟排名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叫三金美女 瀏覽:313
江蘇一個月事業單位如何上岸 瀏覽:250
幸福的定義和本質是什麼 瀏覽:873
鱷魚的愛情寓意代表什麼 瀏覽:546
為什麼健身是健康的 瀏覽:691
貓吊墜項鏈在愛情里寓意什麼 瀏覽:53
如何十秒鍾講一個故事 瀏覽:126
小崗村如何實施的集體經濟 瀏覽:108
咸寧婚姻律師有哪些 瀏覽:842
董小美的10段故事第19關怎麼過 瀏覽:896
什麼鍋使用最健康 瀏覽:336
被騙的婚姻有哪些 瀏覽:802
看不到夠不著的愛情怎麼維持 瀏覽:48
2019年新泰經濟房什麼時候分房 瀏覽:397
愛國一生電影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瀏覽:282
用毛筆寫幸福倆字怎麼寫 瀏覽:412
廣東和河南經濟哪個發達 瀏覽:149
青州兩個健康是指什麼內容 瀏覽:583
vivos9怎麼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203
獲得什麼會幸福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