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央和省內如何抓數字經濟

中央和省內如何抓數字經濟

發布時間:2022-08-29 23:43:26

1. 我國正在推行的3條主要數字經濟戰略是什麼

各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積極推進國家發展戰略和政策。

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持續轉型的重要力量,引起全球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各國政府正逐步推進「國家數字化戰略」(NDSs),歸納起來,具體措施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在數字應用上率先推動政府服務的數字變革,通過內化ICT工具和提供在線服務等,發揮先行引導作用。一方面,政府通過提供的培訓和津貼等政策,推進電子政務,完成行政請求的在線處理。另一方面,發達國家政府不斷通過文化資源數字化共享和圖書館在線閱覽等措施,拓展數字資源深度應用。

第二,在改善數字創新的政策環境方面,OECD成員國主要對創新網路實施政策支持和提供更便捷的融資渠道。然而,針對波詭雲譎的數字經濟市場,各國政府在推進ICT或知識資本投資的創新政策方面,尚缺乏應有的重視。

第三,大部分OECD國家都已專門制定國家數字安全戰略,加強保護個人隱私和網路安全。政府通過教育提升勞動者的數字素養,推進普及數字經濟的專業化教育,使大眾安全地使用信息技術;同時,政府也通過提高用戶的數字安全風險意識和加強國際合作等措施,多管齊下,切實強化數字化安全。

2. 我國正在推行的數字經濟戰略是哪3條

一、是採取清單制梳理我國數字科技的短板軟肋,短期內尋找可靠的替代源和備份源,使「卡脖子」技術不因外國的封鎖而斷供。與此同時,發起專項研發計劃,集中力量攻克核心電子元器件、高端晶元、操作系統、資料庫、工業軟體等短板,補齊數字科技研發鏈。

二、是面向數字科技前沿領域,設立國家或世界實驗室,牽頭發起全球大科學計劃或工程,更多更好利用全球創新資源,主動嵌入全球數字科技創新鏈條和生態系統,吸引和積聚全球創新人才。

三、是支持數字科技試點應用,積極利用智慧城市、智能工業、智慧醫療等發展契機,推進數字新科技先行應用,為數字科技應用提供試驗平台和應用場景,在應用中不斷完善技術,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2)中央和省內如何抓數字經濟擴展閱讀

我國在發展數字基建方面處於起步階段,相對而言比較滯後。由此,應科學決策、統籌布局,把數據中心、場景中心、區域中心、應用中心有效結合。

一、是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政府要有戰略導向和規劃牽引,前瞻布局數字基礎設施,與此同時,推動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

進一步放開市場准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社會投資的積極性主動性,把「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緊密結合,共同構建數字基礎設施體系。

二、是正確處理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對於中央政府而言,做好數字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通過制定行業規則、設施標准、規劃布局、互聯互通等,引導數字基礎設施的有效投資和有序建設。

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充分考慮本地發展情況和財力承受情況,尤其要根據實際需求開展數字基建,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注意避免一哄而上,形成重復建設、資源浪費。

三、是正確處理好供給和需求之間的關系。以需求為牽引,把應用場景建設置於數字基建的重要位置,鼓勵大型龍頭企業和平台企業依託自身需求參與數字基建,並開放為社會使用,

實現數字基建供給和需求精準匹配。合理跨區域布局數字基建,將數字基建同金融、物流、交易市場等渠道打通,形成產業鏈應用生態。

3. 說明我國應如何挖掘數字經濟發展潛力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12月10日,2019第六屆中國國際大數據大會在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出席並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做主旨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主持開幕式。

王新哲強調,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大數據與5G、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對各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大數據已經成為數字時代重塑國家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成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王新哲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在頂層設計、技術突破、產業集聚、融合應用、國際合作等方面採取一系列舉措,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王新哲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扎實推進國家大數據戰略,全面提升我國大數據的資源掌控能力、技術支撐能力和價值挖掘能力,加快發展壯大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王新哲指出,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突破核心技術,夯實網路基礎。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整合產學研資源優勢,加快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推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的融合創新。推進全光網路建設和4G深度覆蓋,加快推進「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積極推進車聯網、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深挖融合潛力,發展數字經濟。強化政策引導,加快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進一步激活工業數據資源要素的潛力,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發展。深入開展大數據產業試點示範,推廣大數據優秀產品和解決方案。積極推進數據資源的高效匯聚、協同開發和融合應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三是加強數據治理,優化發展環境。推廣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建立企業數據管理能力評估體系。加強數據安全保護技術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規范有序、協同共治、開放共享的發展環境。統籌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建設,引導地方優化產業布局。四是深化國際合作,推動開放發展。加快大數據領域開放進程,鼓勵跨國公司、國外機構等在華設立技術研發機構,建設工業大數據製造示範工廠。支持國內企業與國際優勢企業加強信息化和大數據關鍵技術、產品的研發合作。深化大數據領域的國際合作,為發展大數據產業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4. 面向未來 我國將從哪些方面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四個方面推動:

一是完善激勵數字經濟核心技術開發的基礎制度。中央多次強調,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最大隱患。完善激勵數字經濟核心技術開發的基礎制度,是解決制約數字經濟發展核心技術難題的重要抓手。

二是健全數字經濟時代的法律體系。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對現行基於工業經濟所形成的法律體系帶來了重大挑戰。因此,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健全數字經濟時代的法律體系,著力破解「個人數據與企業產權」的矛盾,平衡「數據安全與數據利用」的沖突。

三是加大數字風險治理。數字經濟的發展,在給人類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安全風險,數字風險已成為世界廣泛關注的重要議題。加大數字風險治理,關鍵是探索形成多主體協同治理的新格局,提升政府管理部門的數字化監管水平,明確平台企業的責任,加大懲處力度。

四是加快彌合數字鴻溝。雖然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但數字鴻溝依然存在。重點應加大對中西部以及廣大農村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投入,加大數字化人才培養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多主體數字素養培育體系,實施老年人數字能力計劃;加快推動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發展的方向: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是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藍皮書分析認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有五大重點方向:即加速數據要素價值化進程、推進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強化數字經濟治理能力、深化數字經濟開放合作。

在數字經濟時代,中國廣闊的消費市場和良好的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共同催生了數字消費領域的蓬勃發展。藍皮書課題組採用大數據分析和微觀問卷調研方法,從場景層級、城市層級、收入層級等不同屬性群體切入,分析了消費型數字經濟的消費頻率和消費規模特徵,繪制了消費型數字經濟圖譜。

5. 因地制宜,看各地在加快數字經濟發展中應在哪些方面加大實施力度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 劉向東:各地加快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類施策,進一步夯實設施平台基礎,培育良好的數字生態。

一是加快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各地發展數字經濟首先要提升數字基礎設施能力,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數字化生態,提升數字基礎設施對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基礎支撐能力。

二是提升數字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發展數字經濟不是鋪攤子、上項目,而是因地制宜地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深化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激活數據要素潛能,促進經濟全面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字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三是完善數字經濟治理機制。既要推進數字產業化發展,又要齊頭並進地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利用數字技術深入改造各行業各領域,促進數字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協調均衡發展;進一步夯實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完善數字經濟市場監管規則規制,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有效規避「贏者通吃」現象的發生,對數字經濟商業模式創新實施包容審慎監管,規范大型平台企業的市場競爭行為;完善數字經濟環境 社會 治理,推動數字化與綠色化深度融合,使其充分體現 社會 責任和可持續性特點;推動數據共享和依法使用,全面釋放數據資產價值。

四是加快促進數字經濟充分發展和均衡發展。鼓勵各地加快數字技術研發應用,充分挖掘全國信息基礎設施網路效應,有針對性地發展與本地相適宜的數字經濟形態,全面融入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高標准數字經濟市場。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火幣大學校長 於佳寧:首先要著力於加速數據要素價值化進程。「數據」一詞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出現了六十次,「數據要素」出現了四次,並在「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篇章中被重點提及。全篇提到,要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路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 社會 、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這足以顯示數據要素價值化對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數據紅利將是繼人口紅利之後第二波要素紅利,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實現數據要素的高效配置,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一環。

其次是加快培育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壯大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網路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尤其是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區塊鏈技術首次被納入國家五年規劃,成為發展數字經濟和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載體。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將在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過程中發揮愈發關鍵的作用,並將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

再次,要推進「產數融合」,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在數字經濟新時代,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正在構建新的產業形態。例如,區塊鏈既是新物種,又是孕育新物種的母體,「區塊鏈+」已經成為創新創業的主戰場。未來,區塊鏈和5G、物聯網等融合而成的「新型基礎設施」,會如同交流電、自來水一樣成為 社會 的基本生產資源,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黃大智:第一,加強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研究。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重要的生產要素,但不斷發生的數據安全問題和個人隱私泄露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和普遍,這嚴重影響了數字經濟的發展,也有違數字經濟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涵。

第二,要照顧老年人等弱勢群體,防止數字鴻溝的擴大。數字化浪潮下,年輕人可以快速適應數字化產品,如移動支付、網路出行、外賣點餐、電子 健康 碼等,但老年人學習適應較慢,要明確政府在彌合數字鴻溝中的作用,而不是使其更加割裂。

第三,加大落後地區的數字經濟建設。中國在不同城市、不同地區、城鄉之間本就存在一定的發展不均,經濟發展落後地區存在數字基礎設施不完善、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等問題。數字經濟具有一定的馬太效應,應該通過政府的協調以及廣泛覆蓋、定向投資等方式彌補這種發展機會的不均衡。( 魏 橋 )

6. 各地在落實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 劉向東:各地落實數字經濟發展不能一哄而上,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不能只注重數量而不注重質量。「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被列入經濟 社會 發展20個指標。這一考核目標凸顯出「十四五」時期要著重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這就要求地方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的質量問題,在數字經濟布局中注意減少重復和低效建設,避免出現產能過剩和高端產業低端化問題,而且對數據基礎質量也要高度重視,避免積累的海量數據要素垃圾化。

二是各地在引入和發展數字化平台經濟時要處理好隱私保護、壟斷和不正當競爭以及數據要素治理問題。隨著數字經濟中數字化平台地位的日益凸顯,部分數字化平台開始利用優勢地位和不對稱的數據信息優勢濫用數據甚至侵犯消費者隱私,實施損害消費者的壟斷性定價行為,如利用大數據「殺熟」,從而造成消費者剩餘損失,扭曲市場公平競爭機制。

三是各地數字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日益加劇。從目前發展來看,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仍是經濟發展較快的東部沿海和一、二線城市。這些地區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而且財力相對雄厚,可以超前布局一批新型基礎設施,逐步培育有競爭力的數字化產業。而相對落後的地區或城市則面臨投入資金有限、人才匱乏、互聯網安全意識不強等問題,難以推動經濟整體實現數字化改造,反而使其發展數字經濟與領先地區的差距越來越大。除此之外,數字服務門檻和成本偏高,城鄉、大中型企業之間的數字鴻溝依然較大。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火幣大學校長 於佳寧:各地在落實數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緊緊抓住發展數字經濟的機遇,針對「十四五」規劃的發展環境、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數字化發展,同時加強對數字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加快制度構建,引領傳統動能向新動能轉換。

首先要加強頂層設計。各地需根據自身特色做好頂層戰略設計,補齊短板,鍛造長板,從而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數字產業生態。

其次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數字經濟發展的節奏與傳統產業不同,過去的法律法規可能不適合目前的產業現狀和技術特徵。若要更好地促進新業態的發展,還需對法律法規、部門規章進行更新和修正。因為只有法律法規逐步完善,數字經濟才能真正實現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最後要注重對數字經濟相關人才的培養。盡管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初具規模,但長期發展數字經濟產業的關鍵在於人才。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區對數字人才的培養極為重視,其他部分地區數字人才則相對匱乏,各地需加強數字化教育的投入,大力培養專業人才,夯實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黃大智:一是數字經濟中的治理問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完善、良好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構建完整的治理體系至關重要。這既包含宏觀層面的制度問題,也包含微觀層面的數據要素治理。例如當前被廣泛重視的壟斷問題、數據信息保護問題、「大數據殺熟」問題等。

二是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網路安全問題。網路安全是數字化的基礎,沒有網路安全就談不上數字經濟安全。而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網路安全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廣泛和龐大。這些網路安全問題還需要前瞻性、系統性地部署研究,也對構建網路安全防護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要避免重復建設。由於各地區的分別規劃和部署,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可能出現大量的資源浪費,因此要從更高層面進行統籌規劃,避免重復建設。

四要重視數字經濟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基礎技術創新,避免出現「重應用、輕基礎」的現象,打造數字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魏 橋 )

7. 我國將從哪些方面推動數字經濟不斷發展

未來應重點從四方面發力:

一是完善激勵數字經濟核心技術開發的基礎制度。中央多次強調,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最大隱患。完善激勵數字經濟核心技術開發的基礎制度,是解決制約數字經濟發展核心技術難題的重要抓手。

重點是建立健全數字化人才培養的激勵制度、加快數字經濟統計與核算制度、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基礎性制度、建立數字經濟知識產權相關制度、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標准制度體系。

二是健全數字經濟時代的法律體系。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對現行基於工業經濟所形成的法律體系帶來了重大挑戰。因此,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健全數字經濟時代的法律體系,著力破解「個人數據與企業產權」的矛盾,平衡「數據安全與數據利用」的沖突。

重點要加快修訂現有相關法律法規,改變不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規定;加快制定出台《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制定與修訂向「信息弱者」傾斜,維護其數字消費權益。

三是加大數字風險治理。數字經濟的發展,在給人類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安全風險,數字風險已成為世界廣泛關注的重要議題。加大數字風險治理。

關鍵是探索形成多主體協同治理的新格局,提升政府管理部門的數字化監管水平,明確平台企業的責任,加大懲處力度;著力構建數字安全新生態,完善數據治理規則,推動形成維護人類共同價值觀的數字經濟文化。

四是加快彌合數字鴻溝。雖然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但數字鴻溝依然存在,不同群體、區域、企業之間,在數字素養、數字化應用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造成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彌合數字鴻溝。

重點應加大對中西部以及廣大農村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投入,加大數字化人才培養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多主體數字素養培育體系,實施老年人數字能力計劃;加快推動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對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須以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為戰略支撐,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

以數字紅利惠及更廣大人民群眾為根本目的,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築牢數字安全屏障,構建數字合作格局,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集中力量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要強化數字技術基礎研發,構建開放協同創新體系,推進創新資源共建共享,推進數字技術成果轉化。

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要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發展融合基礎設施,前瞻布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協同、先進、開放、高效的創新基礎設施體系。

深入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要全面深化大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升級,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推進重點產業全方位、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培育數字化轉型的支撐服務生態。

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要推進數字產業基礎高級化,加快數字產業鏈現代化,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智慧銷售、無人配送、智能製造、反向定製等智能經濟。

有效提升數字經濟治理水平,促進數字經濟規范有序發展。要進一步健全數字經濟治理政策法規體系,健全完善協同監管機制,探索建立適應平台經濟特點的監管機制,開展社會監督、媒體監督、公眾監督,維護公眾利益和社會穩定。

持續增強數字化公共服務效能,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要推動政務信息化共建共用,加快社會服務優化升級,統籌推進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融合發展,形成以城帶鄉、共建共享的數字城鄉融合發展格局。

8. 如何促進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

數字化技術可以穿透國民經濟的各個環節,在供給端拓展生產邊界,在需求端提升消費能力和意願,實現供給和需求的有效匹配。它為經濟發展實現質量、效率、動力變革提供推動力,對助力脫貧攻堅、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具有戰略意義。

發展數字經濟,要積極推進新基建。新基建涵蓋5G、人工智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包含推動民生領域發展、助力消費升級的支撐系統,以及依託數字化對傳統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完善生活服務新基建是破解生活服務業發展瓶頸、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其重點領域包括:服務場所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智能取餐櫃、智能快遞櫃、智能自助服務系統等智能服務終端,以及智能支持設備、多功能智能充電終端等。不過,我國生活服務類企業大都是中小商戶,進行新基建投入的意願不強、能力不足,需要各級政府開展試點示範,加大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

我們可以用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來衡量一個經濟體是否進入了數字經濟時代。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數字經濟總量佔GDP的比重超過34%,我國開始進入數字經濟時代。但短板也很明顯:目前主要解決的是產業數字化問題,數據分析技術、數字科技創新、工業互聯網、AI促進製造業創新等方面還未獲得足夠發展,以5G為代表的基礎設施體系剛剛起步,數字治理體系仍不健全,數字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仍處於探索初期,制度障礙亟待突破。

最近,「網約配送員」(外賣騎手)作為國家認可的新職業被正式納入中國職業大典。根據美團平台大數據顯示,2019年,通過美團外賣平台獲得收入的騎手總數達到398.7萬人,比2018年增長了23.3%。2020年1月20日至3月30日,美團平台新注冊且有收入的騎手共45.78萬人。疫情期間,美團外賣騎手日均有效接單量與2019年相比有所提升。像外賣騎手這種靈活就業形態就是「互聯網+服務業」和「智能+物流」的關鍵環節。

發展靈活就業需要解決一些新問題:平台工作模式改變了傳統勞動關系下的工作基準,勞動收入按單計算、勞動場所不固定、工作時間自主,與當前勞動法律制度存在不匹配問題;就業人員和平台之間的關系不是傳統的強從屬和管理關系,而是一種合作互利關系。從求職到培訓,從就業到社保,皆因勞動關系認定障礙而導致無法同等享受全方位的公共就業服務;目前扶持新業態用工與靈活就業發展的傾斜性政策還比較少,例如培訓補貼、穩崗補貼等無法全覆蓋,不利於提高就業質量。今後,應探索建立適應新業態用工與靈活就業的勞動標准體系,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政策,滿足靈活就業人員享受就業補貼、就業指導、技能發展等訴求,增強就業穩定性。

需注意的是,新崗位、新業態里有就業增量,但更多是存量流動。要解決目前巨大的就業壓力,關鍵不是靠數字產業本身,而是數字經濟發展可讓智能製造業、數字服務業發展空間得到充分釋放,實現產業在空間上的重新布局,從根本上解決就業結構問題。

數字經濟有效發力,關鍵是政府部門對產業規律與經濟增長規律能夠有效把握。為什麼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緊密度需進一步加強?這與國家政策有關,比如不同行業存在稅制差異,地方政府可能更加關注地方財政的問題,而相對忽視製造業與數字服務的整合。至於提高相關產業人才質量,則取決於高校人才培養。我們要培養一大批從事數字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的人才,培養從事數字科技創新的技術人才和創業人才,這方面的缺口還很大。

隨著科技革命的高速發展,數字經濟已經進入從技術探索到產業應用的階段,數字經濟強調培養學員的復合能力,是經濟學、數據科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的結合,是一種跨界培養,是「思辨+管理+賦能」相結合的具體實踐。

UCA—DDE項目旨在締造數字科技獨角獸,成就數字經濟領軍者,培養擁有商業資源同時具有影響力的業界翹楚,提高企業的決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入學標准

#未具備以上條件的管理工作經驗者,請想考項目辦公室提交補充附加材料特殊申請

如果您對DDE項目感興趣,歡迎私信了解獲取更多詳情~~~~

9. 從哪些方面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一是完善激勵數字經濟核心技術開發的基礎制度。

完善激勵數字經濟核心技術開發的基礎制度,是解決制約數字經濟發展核心技術難題的重要抓手。重點是建立健全數字化人才培養的激勵制度、加快數字經濟統計與核算制度、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基礎性制度、建立數字經濟知識產權相關制度、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標准制度體系。

二是健全數字經濟時代的法律體系。

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對現行基於工業經濟所形成的法律體系帶來了重大挑戰。因此,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健全數字經濟時代的法律體系,著力破解「個人數據與企業產權」的矛盾,平衡數據安全與數據利用的沖突。

重點要加快修訂現有相關法律法規,改變不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規定;加快制定出台《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制定與修訂向「信息弱者」傾斜,維護其數字消費權益。

三是加大數字風險治理。

數字經濟的發展,在給人類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安全風險,數字風險已成為世界廣泛關注的重要議題。加大數字風險治理,關鍵是探索形成多主體協同治理的新格局,提升政府管理部門的數字化監管水平,明確平台企業的責任,加大懲處力度;著力構建數字安全新生態,完善數據治理規則,推動形成維護人類共同價值觀的數字經濟文化。

四是加快彌合數字鴻溝。

雖然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但數字鴻溝依然存在,不同群體、區域、企業之間,在數字素養、數字化應用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造成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彌合數字鴻溝,重點應加大對中西部以及廣大農村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投入,加大數字化人才培養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閱讀全文

與中央和省內如何抓數字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都不去想才是幸福 瀏覽:691
什麼叫三金美女 瀏覽:313
江蘇一個月事業單位如何上岸 瀏覽:250
幸福的定義和本質是什麼 瀏覽:873
鱷魚的愛情寓意代表什麼 瀏覽:546
為什麼健身是健康的 瀏覽:691
貓吊墜項鏈在愛情里寓意什麼 瀏覽:53
如何十秒鍾講一個故事 瀏覽:126
小崗村如何實施的集體經濟 瀏覽:108
咸寧婚姻律師有哪些 瀏覽:842
董小美的10段故事第19關怎麼過 瀏覽:896
什麼鍋使用最健康 瀏覽:336
被騙的婚姻有哪些 瀏覽:802
看不到夠不著的愛情怎麼維持 瀏覽:48
2019年新泰經濟房什麼時候分房 瀏覽:397
愛國一生電影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瀏覽:282
用毛筆寫幸福倆字怎麼寫 瀏覽:412
廣東和河南經濟哪個發達 瀏覽:149
青州兩個健康是指什麼內容 瀏覽:583
vivos9怎麼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