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西方各國的嚴厲制裁下,俄羅斯經濟如何呢
從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所面對的除了戰爭方面的軍備消耗還有以美國為首的等西方國家對其進行的經濟制裁。面對西方國家的嚴厲的經濟制裁,俄羅斯的物價開始小范圍的攀升,不少俄羅斯富豪的在歐洲等地的資產被凍結。平民的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面對此種現象俄羅斯總統普京開啟了石油,天然氣的盧布結算令。由於部分西歐國家例如瑞士內儲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不足,以至於他們不得已開始將自己的貨幣兌換為盧布。從俄羅斯購進所必備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俄羅斯的經濟並沒有出像想像中的崩盤。
在美國的制裁之下,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等相繼退出了俄羅斯市場,這也間接促進了俄羅斯本國快餐行業的興起。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真正影響的只有那些無辜的百姓,也霸權主義來面對國際沖突是不合理的行為。用制裁來換取所謂的和平,也只會使沖突加劇。
2. 俄羅斯該怎麼應對原油價格下跌導致的經濟問題
現在不就是在應對而且應對的不錯嘛?用一句話就是開源節流。減少進口商品,多增加出口。
第一條措施叫發展農業。同時限制農產品進口,歐盟土耳其農產品都在此列,2013年到現在俄羅斯經濟乏善可陳,唯獨農業年增長都在5.5%以上,俄羅斯的農業是他潛力最大但又發揮的最差的部門,之前中產階級酷愛進口農產品,現在就坡下驢大力扶持本國農業,持續10年增長5~6%的話產值就快翻番了,到時候俄國經濟的基礎會比現在穩固的多。農業上去了出口也會增加,俄羅斯2016年穀物出口達到3000萬噸,好像是世界第一還是第二忘了,賣食品賺的錢超過了賣武器的,這還是賣的初級產品,如果精加工上來食品出口還能增加,畜牧業增長率更是驚人,肉類奶類俄國都潛力巨大。當然俄國也不傻,水果蔬菜這些還是要進口因為氣候不行,和土耳其恢復農業貿易就是例子。
第二條叫進口替代。鼓勵企業轉型生產以前生產不了的東西替代進口貨。這一條進展比較慢,因為生產線技術經驗都需要積累,但不得不說依然是好策略,因為俄國的薄弱環節就是蘇聯時期畸形發展的重工業,很多人吐槽90年代俄國的去工業化,可是想過沒有不大力瘦身那些畸形發展的重化工和軍工,哪有空間和資金去發展其他的產業呢?這些畸形發展的工業不僅沒有競爭力,而且耗用大量土地資金,需要很多財政補貼維持,還佔有大量優秀勞動力。當然後來的轉型道路很SB但是方向是對的,葉利欽沒那個能力。
扯遠了,俄國工業還比較脆弱,比較初級和原始,但是產權改革已經完成了,進一步的私有化大門也在開啟,這個國家原始的經濟管理模式也在慢慢改變,但恐怕會很慢,人的思想慣性是巨大的,東北轉型的困境和俄羅斯如出一轍。這方面恐怕要20~30年才能有比較好的改觀。第三條,叫鼓勵高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俄羅斯有人才,這在以信息產業為龍頭的現代化高科技產業里是最核心2的資產,高新科技俄羅斯在歐洲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俄羅斯高新企業私營的比較弱小,國營的又過於官僚,所以趁著外國封鎖大力扶持也是很重要,扶持小的壯大,加強國營管理和推動私有化。這裡面的扶持還包括政府簡政放權,改變經濟管理思路等等,是不是很像咱們國家的供給側改革?第四條,叫政府瘦身節約成本。俄羅斯政府規模是比較大的,怎麼辦?裁員唄,沒別的好招,今年減10%明年再減10%,同時再降薪,成本就削下去30%了不是~對比中國,中國的政府能裁員嗎?呵呵。
第五條,叫盧布貶值。對俄國來說可是大大的有利。俄國和我們不同,我國的出口企業一大部分叫做「來料加工」,也就是原材料和市場兩端在國外,所以人民幣貶值雖然降低產品成本,但是會提高原材料價格上漲,比如鐵礦石和各類金屬礦煤炭天然氣石油棉花纖維等等,所以好壞抵消。像華為這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還是太少。我國同時還受到非市場經濟國,各類配額和貿易保護主義的限制等,一旦貨幣貶值外國各類保護措施會立即放大,出口企業很可能反而受損,同時本幣貶值會加速外資逃離。俄國就不存在這些情況了,俄國沒有多餘的勞動力做來料加工,出口賺錢雖然少但基本都是自己賺,不用給母公司匯利潤等等,同時俄國有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對貿易保護措施的應對比我們有利,俄國盧布貶值也是市場交易結果(盧布已經是完全可自
自由兌換的貨幣)。所以盧布貶值工業產成品競爭力一下子放大,最近俄國冰激凌在我國走俏就有這個原因哦~
石油價格上漲對俄國而言其實沒那麼重要了,因為俄國高層的基本判斷是油價將長期低迷,但是希望不要老是維持在30多美元,最好是能在45~50美元/桶,這樣俄國財政的騰挪餘地要大點,改革的陣痛會減輕一些。
綜上所述,俄國經濟有巨大的潛力,是實打實的潛力而不是巴西印度這些被西方吹出來的潛力,制裁和本幣貶值反倒是凝聚改革共識的好機會。所以俄國從上到下幾乎沒有對制裁有過多抱怨的情況,危和機之所以在一起叫做危機,估計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3. 俄羅斯經濟政策分析
2020年7月21日,俄總統普京簽署《關於2030年前俄羅斯聯邦國家發展目標的法令》,確定了為使俄羅斯實現突破性發展、增加國家人口、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創造舒適生活條件以及發掘個人才能的重點任務目標。9月23日,俄政府正式批准《俄國家經濟復甦計劃》草案並已准備開始實施計劃第二階段——採取措施恢復消費需求、提高私人投資,在預算調整的情況下,這將確保俄GDP在2021年增長3.3%。俄政府希望2022-2024年不僅為了恢復經濟,更是為了實現正在更新的國家目標而吸引私人投資。
2019年俄羅斯與中國雙邊貨物貿易額為1106.5億美元,增長2.2%。其中,俄羅斯對中國出口565.3億美元,增長0.9%,占其出口總額的13.4%,提高0.9個百分點;俄羅斯自中國進口541.2億美元,增長3.6%,占其進口總額的22.2%,提高0.3個百分點。俄羅斯對中國貿易順差24.1億美元,下降36.4%。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國是俄羅斯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中俄經貿指數報告(2020)》顯示,2019年,中俄貿易指數總體呈現平穩上升態勢,較2018年上漲12.66%。從中俄經貿指數(月度)來看,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中俄進出口總額出現明顯下降趨勢,在2月份達到低點,隨著疫情的逐步穩定,中俄貿易逐步恢復,進出口總額穩定上升。2020年第一季度,中俄貿易額達到253.5億美元,同比增長3.4%,增速在中方主要貿易夥伴中排第二位。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俄羅斯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紹了俄羅斯基本情況與投資環境,接著深入分析了俄羅斯經貿發展、中國投資合作情況以及俄羅斯重點區域投資機會。隨後,報告對俄羅斯汽車、鋼鐵、機電、農業等領域的投資機會做出細致透析。最後,報告闡述了俄羅斯外商投資的政策法規、稅收制度、外國企業在俄羅斯設立與人員進入程序以及中國企業在俄羅斯投資的風險及注意事項。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於國家商務部、海關總署、俄羅斯聯邦統計局、俄羅斯聯邦駐華大使館、中投產業研究院、中投產業研究院市場調查中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俄羅斯投資環境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
4. 蘇聯解體後,俄國是怎樣進行政治和經濟改
政治改革很簡單,就是仿照美國實行多黨制、議會制和三權分立,這種形式化的東西立桿見影,速見成效。但因積重難返,經濟改革就復雜多了。
1991年8月政變後,葉利欽終於掌權,他批評戈氏的漸進改革,指出蘇聯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改革,零打碎敲、修修補補,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越來越嚴重,結果斷送了蘇聯的前程。俄羅斯要避免重蹈覆轍,應該大刀闊斧,進行深刻變革。1991年秋,在經濟學家蓋達爾的協助下,葉利欽提出一系列「休克療法」對經濟進行改革,他要求到年底放開一切價格,把工廠和土地私有化,大量削減政府支出,實行強硬的貨幣政策,強調了盡快採取這些措施的必要性。葉利欽認為,這些大膽的新政策很快就能見效。
所謂「休克遼法」,就是政府完全不幹預經濟,讓市場按照經濟規律自發建立 起來,這是新自由主義的核心法寶。但是在壟斷資本主義出現後,市場機制幾乎完全失靈,在這樣的情況下要讓市場自發建立和完善,無異於緣木求魚。結果導致通貨膨脹居高不上,財富人才大量流失,人民群眾飢寒交迫,俄羅斯徹底淪為三流國家,葉利欽也因 此由民族英雄淪為民族罪人。
5. 俄羅斯經濟問題及解決辦法
還以為是俄國人提問呢。
俄國的經濟,重工業發達,輕工業前蘇聯時期因為重視重工業軍工等,而在計劃經濟體制和公有制壟斷資本的情況下,輕工業缺少資本,規模和質量不足。這種情況伴隨了農業在公有制下,農民得到的少,按勞分配沒有體現勞動價值和差別。於是,農民沒有積極性,農業水平還不如沙俄時。農業的薄弱,使輕工業在原料和勞動力上也缺少有力支持。這樣,前蘇到俄羅斯聯邦,重工業相對發達和輕工業農業不足,是俄的經濟基本形態。前蘇垮台後,既得利益層即前蘇的有黨員身份的官僚貴族轉化為豪富的壟斷貴族,俄國的經濟形態,沒有根本改變。前蘇上世紀70年代賣石油的經濟為現在賣天然氣的狀態取代,這和加拿大澳大利亞相似。俄國人口少,僅1.4億多人,人均收入因為前蘇倒下後萎縮,目前為7000多美元每人每年,國內市場消費力不足,這與中國不足,而用出口來帶動輕工業及新的信息技術經濟,俄國雖有一定科技積累優勢,但是市場機制的不成熟,讓俄國的市場經濟運營還不如中國,使得科技水平沒能很好的轉化為生產力。俄國人均收入高於其他如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沒有生產成本的低廉優勢,民用科技上又不如歐美日本等,這使俄國的生產製造不能如中國一樣占據優勢,而設計和信息技術方面,俄國在國內整體經濟不強、規模有限的情況下,也缺少市場和技術及資本的支撐。這種種局限,讓俄國目前事實上還是依靠賣能源和礦產資源來度日,事實上,俄國人如普京說的,正是要憑著這一點,以目前能源正緊缺價格上漲的時機,用能源和資源來帶動資本注入和科技轉化,培育完整健康的經濟體系,熬過這一生長階段,再謀求強大。這種做法,與前蘇僵化的計劃體制下迴避實際問題而靠賣石油過日壯大軍備爭霸的勃列日涅夫時期是不同的。但是,培育經濟上的科技、生產、市場體系,是要時日的,想玩什麼休克療法,短期神話般解決所有問題,不過是一些俄國的親西方買辦代理人玩的自欺欺人的乖乖當西方好學生的游戲罷了。像印度那樣,不認認真真地搞好完整的工業生產基礎體系和經濟體系,一味地玩什麼知識經濟,再加上吸毒品一樣地自欺,像詛咒一樣地說印度有民主最後一定是印度成美國、中國成前蘇聯,那不過是我們日常見慣的一些比不上人家又不肯實在做事的庸人愛玩的卑賤把戲。
6. 俄羅斯的努力能削弱美元霸權嗎俄羅斯如何才能「逆風翻盤」
隨著俄烏爭端的加劇,烏克蘭這個國家依靠著北約組織的力量對俄羅斯進行相應的經濟糾紛,對於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的努力能夠削弱美元在市場的主導地位。同時只要俄羅斯加大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那麼就能逆風翻盤。
相信很多朋友都在關注俄烏局勢,畢竟這兩個國家的爭端引起了世界經濟的波動,而俄羅斯作為前蘇聯的承接大國,其中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是非常強悍的,之所以與烏克蘭發生爭端就是因為烏克蘭背信棄義,還要申請進入北約組織,這樣就直接導致這兩個國家的爭端發生。而烏克蘭這個國家雖然是俄羅斯的鄰國,但是這個國家為了獲得北約組織的庇護所以選擇參加北約組織,然而這樣的舉措對於俄羅斯國防安全有著重大影響,自然俄羅斯不會同意烏克蘭參加北約組織,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爭端和相應的經濟問題。
7. 簡析俄羅斯近五年來的經濟政策
俄聯邦近五年的經濟現狀
據「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在11月26日公布的對俄經濟前景的分析結果顯示,俄羅斯在2003年的經濟增長率會達到6%,將超過2002年的4.3%。俄羅斯有這樣的經濟增長表現取決於該國石油工業的迅猛發展,同時與其機械、建築、運輸、交通及零售商業的綜合發展密不可分。家庭消費的增加、投資的增長和多種儲備的成型是帶動內需的關鍵。
「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的專家認為,俄羅斯經濟的良性增長勢頭將在一定時間內將有所保持。但是,這種增勢將會因尤科斯事件的影響而有所停滯。尤科斯事件的後繼問題將導致俄經濟的發展比預期的速度要慢。從今年頭10個月看,俄羅斯的實際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個百分點。另外,目前俄官方統計的失業率佔到了其人口數的8.3%,比9月份的7.7%有所上漲。
俄對其預算政策的憂慮
「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俄羅斯10月份作出的可支配消費額將達到其國內生產總值的0.4%,這顯示出俄羅斯政府一直被動擴大開支,盡管其預算政策顯得很嚴謹。
同時也能看到,俄大選前的競選資金預算也是為數不小,並有其存在的意義。專家估計,俄今年的開支將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0.5%。之所以比計劃的要高,是因為把今年石油價格變動的因素考慮了在內。目前,世界石油價格偏高,如果油價恢復到10年來的平均水平,即20美元一桶的話,將對俄經濟產生一定影響。
俄將加強其在中亞的軍事影響力
繼蘇聯解體後,「獨聯體」於1992年成立,包括俄羅斯、亞美尼亞、卡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等。2003年,「獨聯體」也表現出了新的「沖動」。「獨聯體」通過了「自動軍事援助協定」,即聯盟中某國受外力侵犯時,其他幾國須援手。同時,「獨聯體」還建立了一支快速反應部隊。這支部隊駐扎於吉爾吉斯斯坦的康德軍事基地,距美軍的馬那軍事基地僅50公里。俄總統普京於10月份參加了康德軍事基地的開幕典禮,「獨聯體」其他五國則為基地提供了大批設備與武器。「獨聯體」近期還簽署了一項補充協定,規定其各盟國不得向第三世界國家出售武器。
今年10月份,俄羅斯的新軍事學說(盡管尚未得到克里姆林宮的正式認可)已嶄露頭角,放棄了後蘇聯時代的特點,取而代之以「先發制人」的策略。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10月中旬在北約防長會議上指出,「當處於俄羅斯的利益要求或是俄須對盟國盡義務時」,俄將應用這一軍事打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