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控制的關鍵是對什麼的控制
經濟控制的關鍵是對媒介的所有權的控制。
控制在管理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逐漸地被人們所認知和發現,控制也一直是經濟學者深入研究的對象,合理的控制對與整個社會的發展起著正確的引導作用。
經濟控制的特性:
內部控制目的為達成財務報告可靠性、法規遵循、營運效果及效率三項目標,此三項目標可能會有重迭之處。內部控制主要指內部管理控制和內部會計控制,內部控制系統有助於企業達到自身規定的經營目標。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內部控制的作用會不斷擴展。
2. 公有制經濟控制企業管理崗位是什麼意思
你央企(中央直屬)和集體企業(地方)是公有制企業中的崗位就是公有制經濟控制企業管理崗位。
3. 「公有經濟控制單位工勤人員」是指什麼
公有經濟控制單位職工是指具有正式編制的職工,分為行政職工和事業單位職工。行政機構工作人員為公務員制度服務,不能轉為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為事業單位服務,可以通過競爭獲得幹部身份。然而,傳統工人占據了機構,並且是工人。
拓展資料
1、國有企業職工是指國有企業中的「工人」和「雜工」,也可以專門指具有工人身份的職工。以前和企業里的工人一樣,因為不在企業里,所以不直接叫「工人」而是叫「工人」。對應的是具有「幹部」身份的工作人員,其檔案由當地人事局管理或在人事局備案。
目前,有兩種工人:
一類是正式招聘的,檔案由當地勞動局管理或在勞動局備案,享受財政撥款。
另一種是用人單位聘用的臨時工,由用人單位自行支付工資。服務員經常從事一些輔助工作,如打字員、司機等。
2、事業單位的組織設置主要體現在崗位設置上。崗位分為三類:管理類崗位、專業技術類崗位和地勤技能類崗位。管理職位為職員級別,共有十個級別。從辦事員到正部級正職,不存在職稱問題。專業技術職務在高中三年級有三個職稱,共八個級別。根據規定,管理崗位是指負責領導或管理任務的崗位。該崗位的設置應滿足提高單位運行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專業技術崗位是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並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崗位。本崗位的設置應符合專業技術工作的規律和特點,適應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和提高專業水平的需要。
公有制經濟的基本內涵:
1.在我國社會主義現階段,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2.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指社會全體成員共同分享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經濟形式,是與基礎工業、基礎設施等高度社會化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3.集體經濟:一部分勞動者共同分享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是適合於農業、手工業、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商業、服務業等部門社會化程度較低的生產經營活動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4.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指在生產社會化、專業化分工進一步發展的條件下,各種不同所有制經濟主要以股份方式組織生產要素,實行統一管理,按股分紅,承擔有限責任的所有制經濟形式。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個體成分不會改變其公有制經濟的性質。
4. 控制是什麼意思
控制是一個漢語詞彙,解釋為掌握住對象不使任意活動或超出范圍;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願活動。
一、拼音
控制[ kòng zhì ]
二、出處
宋 ·蘇洵《衡論上·重遠》:「其地控制東南夷、氐 、蠻最為要害,土之所產又極富。」
釋義:
他們掌握著東南夷、氐 、蠻最為要害的地方,土地的產出非常的富饒。
三、例句
1、我覺得自己的耐心已經到了極限,有些控制不住地想發火。
2、警察很快就無法控制這來勢洶洶的人群。
一、近義詞:
統制[ tǒng zhì ]
釋義:統領制約。
出處:唐·李德裕 《授張仲武招撫回鶻使制》:「委其統制之權,當竭一心。」
翻譯:給他委任統領制約的權利,(他)必定竭盡全力。
二、反義詞:
掌管[ zhǎng guǎn ]
釋義:負責管理;主持。
出處:清·李漁 《玉搔頭·呼嵩》:「但不知宮中之事,付與何人掌管?」
翻譯:但是不知道宮廷中的事物,交予誰來管理?
5. 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是什麼意思
是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中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國民經濟起主導作用。
1、 充分發揮國有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主導地位,關繫到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體現在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引導和帶動上。黨的十六大強調,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於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中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關鍵性作用。十六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更多地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
2、 國有經濟控制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是國有經濟發揮主導作用的根本要求,也是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客觀需要。按銷售收入計算,目前,國有經濟在一些行業和領域所佔比重分別為:石油92.1%、石化 69.3%、電力90.6%、汽車72.0%、冶金64.4%、鐵路83.1%,在軍工、金融、民航、通信等領域均佔90%以上。這些行業和領域都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今後相當一個時期,國有經濟在這些行業和領域應繼續處於支配地位。
3、 另據國家統計局有關專家的研究,按營業收入計算,東部沿海地區國有經濟的比重為43.5%,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這一比重分別為66.1%和 64.9%。國有經濟比重超過70%的省區有9個,最高的是吉林省,為76.9%,其他8個從高到低依次為西藏自治區、貴州省、甘肅省、黑龍江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江西省和雲南省;國有經濟比重低於50%的有7個省市,最低的是浙江省,為28%,其他6個從低到高依次為江蘇省、廣東省、福建省、山東省、天津和上海。
1、 國有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的一種經濟類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成分。國有經濟是又稱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2、 它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國有資產投資舉辦的企業,也包括實行企業化經營,國家不再核撥經費或核撥部分經費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經營性活動的社會團體,以及上述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國有資金投資舉辦的企業。
6. 「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是什麼意思
社會各個部門經濟的總和,比如農業、工業、各個第三產業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