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什麼是經濟補償金2倍

什麼是經濟補償金2倍

發布時間:2022-08-28 10:21:51

Ⅰ 2倍賠償金的適用范圍

法律分析:1、2n是指二倍的賠償金,適用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2、n+1(+2)是指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適用於未履行提前一個月通知的即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通常情況下需額外支付一個月(或兩個月)工資的代通知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七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Ⅱ 雙倍經濟補償金的規定

雙倍經濟補償金的規定

雙倍經濟補償金的規定,我們作為工作者都應該明白,如果我們直接被公司辭退,通常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可以得到一筆經濟上的補償金的,以下為大家分享雙倍經濟補償金的規定。

雙倍經濟補償金的規定1

雙倍經濟補償金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雙倍經濟補償金的規定2

一、雙倍經濟補償金的規定是怎樣的

勞動者依據《勞動合同法》38條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應該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也就是一倍。除勞動合同法38條之外的理由,勞動者提出解除,無經濟補償金。只有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才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經濟賠償金的計算方法是合同解除前勞動者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乘以勞動者工齡的雙倍,也就是經濟補償金的雙倍。

例如,農村的老張在城裡某物業公司工作,月工資固定是4000元,在物業公司幹了10年,如果單位無故辭退老張的話,就需要支付給老張經濟賠償金,計算方法是4000元*10*2=80000元,老張一次性可以拿到8萬元的經濟賠償金。

二、勞動者拿到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法律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賠償金。具體下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單位在勞動合同期限未滿時,解除勞動合同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被解僱;如果說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是五年,在第三年的時候,單位就解僱員工,那麼就需要支付經濟賠償金

2、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如果勞動者被診斷為職業病,單位是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一旦解除,就需要支付經濟賠償金,主要特殊是勞動者患職業病。如果只是普通的病,在醫療期滿之後,單位還是可以正常解除。

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這是對女職工的特殊保護,此時不管勞動合同期限是不是已經屆滿,只要在這期間解除勞動合同,單位都要支付經濟賠償金的。

4、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這裡面,只要勞動者在醫療期內,也不論勞動合同期限是不是屆滿,單位都不能單方解除合同,否則就要支付經濟賠償金。

三、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願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於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於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並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雙倍經濟補償金的.規定3

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麼

解除勞動關系違反法律規定的,要支付雙倍經濟補償金,即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勞動法》第二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Ⅲ 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是:
1、用人單位在勞務關系建立一個月內沒有訂立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且經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用人單位拒絕繼續履行或不能履行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Ⅳ 能獲得2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勞動者沒有過錯,用人單位以下列情形之一解除勞動合同的,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支付2倍經濟補償金:

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4、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5、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4)什麼是經濟補償金2倍擴展閱讀

依據《勞動合同法》獲得經濟補償標准如下: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Ⅳ 什麼情況可以賠2倍賠償金

法律分析:勞動者沒有過錯,用人單位以下列情形之一解除勞動合同的,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支付兩倍經濟補償金: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Ⅵ 什麼情況下要雙倍經濟補償金

法律分析:1、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2、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Ⅶ 雙倍賠償金的計算方法

雙倍補償金即正常經濟補償金的2倍,一般用於單位違法解除合同的情況。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違章指揮或者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勞動者的;
(四)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

Ⅷ 什麼情況下賠償雙倍經濟補償金

什麼情況下賠償雙倍經濟補償金

什麼情況下賠償雙倍經濟補償金,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就會給予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那麼什麼情況下賠償雙倍經濟補償金?一起來看看。

什麼情況下賠償雙倍經濟補償金1

一、什麼是經濟補償金

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我國法律一般稱作「經濟補償」,法國《勞動法典》稱為「辭退補償金」,俄羅斯《勞動法典》則稱為「解職金」。

我國勞動法、19XX年勞動部發布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以下簡稱《經濟補償辦法》)等規定了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該按照一定標准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額的經濟補償金。

二、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1、經雙方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或者職工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用人單位因此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應根據職工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但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2、職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3、勞動合同簽訂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雙方又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按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4、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三、用人單位什麼情況下支付雙倍經濟補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1、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2、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簡單地說就是開除三種人:職業病及工傷者,孕婦,無固定期限合同者

什麼情況下賠償雙倍經濟補償金2

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

1、經濟補償金計算的時間起點:一般從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時開始起算,如果用人單位發生合並等情況,之前的工作依然計算在內;

2、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方式:一般情況下,工作滿一年給付一個月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金,不足六個月支付半個月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金,但如果工資過高,最多按照當地三倍職工工資計算經濟補償金且計算不超過12年;

3、經濟補償金計算的基數:工資有很多種,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了,經濟補償金計算基數包括了一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

那麼已經很明確了:經濟補償金(大體數額)=工作時間/年×工資。

經濟補償金什麼時候給?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也就是說,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時間,應當是勞動者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辦理完所有的工作交接時支付。

所以,經常有用人單位在發放經濟補償金時依據單位的工資發放制度在下月發放,這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因為即使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動者最後一個月的工資也應當在雙方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支付,而不是依據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來支付。

但是,如果員工未辦結工作交接的,公司可以暫時不支付經濟補償金,待員工按約定辦理完工作交接手續時支付。

因此,在實務操作中,公司可以在規章制度或勞動合同解除協議中規定員工離職時的工作交接內容,從而對員工的工作交接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

哪些情況下可以領取經濟補償?

實際上,經濟補償金在《勞動合同法》中並沒有提出這一概念,《勞動合同法》說的是經濟補償。依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該條文羅列了七類情況。主要是:

(1)勞動者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也叫做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這種情況,一般是指用人單位有違反勞動法的行為,侵害勞動者利益的,讓勞動者不得不解除勞動合同。這也是為了保障勞動者的利益不受侵犯。比如說沒有正常發工資、交保險、提供勞動保護、強制勞動等等。

(2)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也就是說,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也是用人單位要支付經濟補償的,協商不支付經濟補償不算數。當然,除非是民不告、官不究。

(3)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主要指的是勞動者無過失性辭退。反過來說,勞動者如果有過失性辭退,就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了。

(4)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41條第1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指的是經濟性裁員,實際上包含了四類情況,比如說破產重整、生產經營困難、轉產裁員、客觀情形變化等情況。比如說今年的新冠肺炎疫 情,很多企業出現了裁員的情況,一般指的就是生產經營困難裁員。

(5)除用人單位維持或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1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基本原則還是說單位不同意,則單位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不同意,則無需支付經濟補償。

(6)依照《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4項、第5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一般指的是單位破產、解散等情況。

(7)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況。

什麼情況下賠償雙倍經濟補償金3

一、在什麼情況下,辭退員工要付雙倍補償金

用人單位與你解除勞動關系,無任何理由,也未支付任何經濟補償的,你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過錯情形,可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於《勞動合同法》87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支付你每工作一年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2N。

二、相關法律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需要明確一點,目前在我國勞動方面的規定中,並不存在2倍補償的情況,但是有賠償金的說法。根據《勞動合同法》中的規定,需要單位向員工支付賠償金的時候,這個賠償金是經濟補償金的二倍,因而導致有些人理解的不全面,認為這個二倍經濟補償金就是2倍補償,但其實這里的性質應該是賠償,並非是補償。至於這個經濟補償金怎麼確定,《勞動合同法》第47條中有相關的規定。

Ⅸ 勞動法中的2n就是2倍賠償的意思的意思

n——指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n——指2倍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如果單位正常解除勞動合同,按n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按2n支付賠償金。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經濟補償金2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貝的故事來源是什麼意思 瀏覽:393
什麼叫龍鳳婚姻 瀏覽:582
入閩健康申報怎麼弄 瀏覽:239
60年女鼠佩戴什麼能保健康 瀏覽:230
南昌事業單位退休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424
東北美女怎麼去黑頭 瀏覽:960
事業編入職體檢做哪些項目 瀏覽:113
華夏幸福樓盤哪些 瀏覽:925
事業單位都有哪些具體分類 瀏覽:161
日本美女僵屍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974
安慶美女明星有哪些 瀏覽:769
兔年與虎年婚姻如何 瀏覽:404
什麼是縣機動事業編 瀏覽:846
如何讓心裡一直感到幸福 瀏覽:763
哪個城市是紅色健康碼 瀏覽:70
愛情中的你們都有哪些樂趣 瀏覽:67
2020年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包括哪些 瀏覽:856
名結婚姻為兄弟是什麼意思 瀏覽:844
婚姻邀請函是什麼功能 瀏覽:370
什麼都不去想才是幸福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