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濟成熟是什麼
(economical maturity)
(於政中)
樹木或林分生長達到經濟收益最高時的狀態。這時的年齡,叫經濟成熟齡。計算經濟成熟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森林總收益
以年平均收入最多的年齡作為成熟齡。這種方法不考慮費用開支。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 E為平均貨幣總收入;Au為主伐收入,ΣD為各次間伐收入合計;u為年齡。
②森林純收益
由森林總收入中減去支出的費用,就是森林純收入(純收益)。當純收入最大時的年齡就是森林純收益最高的成熟齡。計算森林純收益公式如下:
式中 rw為森林純收入;C為造林費;v為管理費。由於計算過程中不論收入或支出,都沒有考慮到利息;林業的培育時期特別長,收入和支出的時期雖然不同,但都看成是同一時間的貨幣價值。因此,根據這個公式計算結果,往往形成高伐期。
③土地純收益
又叫土地期望價。當土地永遠作為林地,並在永續作業的前提下,按下列公式計算,以其結果最大的年齡作為成熟齡。
換算成連年收益形式時為Bu×0.0p。
式中 Bu為土地期望價;p為復利率;a,b…為間伐年度;其他符號同前。此法從無林地造林開始,故林地的純收益假定每個輪伐期(u)都相同。為資本主義國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經濟成熟齡。又稱理財成熟齡。但往往形成短伐期。
④收益率
以地價(B)和法正蓄積價(N)的合計作為森林資本,按下式計算結果最大時的年齡為成熟齡。過去也曾叫做林利最高的成熟齡。
式中 r為收益率;uB+N為一個法正林包括u個年齡(或齡級)及u公頃地價和整個法正蓄積價。但確定方法很多,也比較困難,所得結果往往是過短的輪伐期。
⑤社會公益經濟成熟齡
把森林的公益作用的無形價值(ΣS)對成熟齡的影響考慮進去,當按下式計算結果最大時為社會公益經濟成熟齡。
其中森林的各種無形價值(ΣS)要單獨進行公益作用的計量評價。但是,森林的公益價值的計量,目前學術界無論是其理論基礎的認識和研究方法都還莫衷一是。
⑥勞動生產率
以投入每單位勞動量的純收益最大的年齡作為成熟齡。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 Au為用市場價表示的主伐收益;ΣD′為用市場價表示的間伐收獲量合計;V1為材料設備購置費用;A為林道、集材機等固定設備的折舊費;T(u)為純勞動時間總和;Nt為單位時間內所生產的純收益。本法是以每單位勞動時間所創造的最大價值為基礎。由於林業勞動力主要集中在幼齡林,勞動量並不隨伐期年數按比例增加,故結果往往偏高。
⑦指率
即連年森林利率(一年價值生長與生產資本相比的百分率)。設m年生林木價為Am,1年後的林木價為Am+1,地價為B,管理資本為V,則其連年森林利率即指率(w)為
它的變化性質,與連年生長量相似,隨著年齡而增大,到達高峰後又下降。指率(w)與林業利率(P)相比,可以判斷林分是否到達成熟齡。從下圖看出:當w>p時未到成熟齡;w<P時已過成熟齡w=p時到成熟齡。以往,林分經濟法中確定某林分是否到達成熟齡即以此為准。
林業利率與指率關系圖
⑧增值指數
是指率的變型,用下式求算:
式中 g為增值指數;Am為現在林分的價值;Am+n為未來林分的價值;Mm為m年時的單位面積林分蓄積量;p為n年的貼現率。當g>0時,不能採伐,繼續培育有盈利;g<0時,應及時採伐,若繼續經營會造成虧損,並從負值最大的林分開始採伐;g=0時,採伐與不採均可。此法適於中期採伐規劃,為當今一些資本家如美國惠好公司所採用。
⑨凈現值(NPV/或PNW)
它不僅考慮資金的時間,而且還考慮將來的成本和收入。公式如下:
式中 Ct為在周期t內凈(純)現金流量;n為年數;p為利率。以凈現值最大時的年齡為成熟齡。與土地期望價相同,利率越高,成熟齡愈短。
⑩內部收益率(IRR)
即當能使一次工程項目的凈現值等於零時的貼現率(%)。以內部收益率最大時為成熟。
p*為當凈現值等於零時的利率。找到能滿足此方程的p*值即可確定內部收益率,X=1/(1+p*)。p*通過迭代法求得。計算結果往往形成短伐期。
B. 你覺得大多數正常人,平生最賺錢的年齡段是在什麼時候
個人認為是在25歲左右。經濟狀況比較糟糕,這個數字需要減少,反之,則適當增加。
C. 喬砧密植蘋果一生中劃分幾個經濟年齡階段各個階段的任務要求是什麼
根據蘋果一生的生長發育特點,可將其劃分為擴冠期、壓冠期和豐產期3個經濟年齡階段。
(1)擴冠期一般將栽植後至三年生左右的時期定為擴冠期。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縮短緩苗期,促進旺盛生長,並在擴冠期的最後一年形成一定數量的花芽。此期要建成一個具有一定枝葉量及花芽的群體。因此,這段時間以促進生長為主,通過採用綜合管理技術,使之健壯生長,多出分枝,增加枝葉量,為選擇和培養骨幹枝打好基礎,並在此階段的最後一年採用長放、環刻、拉枝、環剝等成花措施,使之形成一定數量的花芽,為進入壓冠期做好准備。(2)壓冠期從四、五年生開始,直到葉幕布滿有效空間,幼樹的貪長習性減弱,生長與結果相適應為止,一般延續至十年生左右。這個階段幼樹貪長習性較強,影響幼樹的成花和坐果,樹冠擴展迅速,易出現全園郁閉現象。據此特點,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控制生長,並使之多成花多結果,以果控制幼樹的貪長習性,使生長和結果相協調,以果壓冠;並通過修剪的方法使樹冠保持一定的高度和大小。同時,此期還要逐年清理輔養枝,並繼續完成樹體的整形。
壓冠期是蘋果密植栽培早果、豐產的關鍵時期。壓冠過早、過重,易形成「小老樹」,不易豐產;壓冠過晚,樹體生長過大,造成全園郁閉。因此,適時採用壓冠的管理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據試驗分析,喬砧密植蘋果,3米3×5米3株行距,當大於50厘米3的枝量超過10個以上時,第二年即可開始進入壓冠期。(3)豐產期到十年生左右經「以果壓冠」,幼樹的貪長習性減弱,樹勢趨於緩和,進入豐產期。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調整生長與結果的關系,使之相互適應,達到連年優質高產的目的。此期應加強以土肥水為中心的綜合管理,使之合理負載,延長豐產期的年限,以便獲得較高的產量和收入。
以上各個年齡階段不能截然分開,相鄰的兩個年齡階段相互交錯。另外,由於栽植距離、採用的品種與砧木、栽培管理技術不同,也能導致進入不同年齡階段的樹齡差異。
D. 什麼是經濟活動人口
經濟活動人口
指在一定年齡以上,有勞動能力,參加或要求參加社會經濟活動的人口。包括就業人員和失業人員。
就業人員 指16歲及以上以上,有勞動能力,從事一定社會勞動並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人員。包括:
⑴為取得報酬或經營利潤,調查周內從事了1小時以上(含1小時)勞動的人員;
⑵由於學習、休假等原因在調查周內暫時處於未工作狀態,但有工作單位或場所的人員。
失業人員 指16歲及以上,有勞動能力,在調查期間無工作,當前有就業的可能並以某種方式尋找工作的人員。失業人員須同時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⑴在調查周內未從事為取得報酬或經營利潤的勞動,也沒有處於就業定義中的暫時未工作狀態;
⑵在某一特定期間內採取了某種方式尋找工作;
⑶當前如有工作機會可以在一個特定期間內應聘就業或從事自營職業。
非經濟活動人口 指在一定年齡以上,有勞動能力,未參加或不要求參社會經濟活動的人口。包括16歲及以上在校學生、離退不再要求就業的人員、家務勞動者、無就業願望的其他人員。
城鎮失業率: 指城鎮失業人員數除以城鎮就業人數與城鎮失業人數之和。計算公式為:
城鎮失業率 = 城鎮失業人員/(城鎮就業人員+城鎮失業人員)×100%
E. 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最新劃分標準是什麼
最新劃分標准如下:
1、少年。指十歲左右至十七歲這一時期的孩子,相當於初中教育階段。
2、青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新的年齡分段,青年的年齡上限提高到44歲,也就是17-44歲為青年。
3、中年。介於「青年」和「老年」之間的年齡,沒有明確的年齡劃分,一般是指45至64歲的年齡。
4、老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及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對老年人的定義為65周歲以上的人群。中國古代曾將50歲作為劃分,世衛規定為66歲。
(5)什麼是經濟年齡擴展閱讀:
少年是一個人的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促進兒童「文明化,成為社會的個體」的時期。少年期是從童年期向青年期發展的過渡時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轉變期。其主要特徵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獨立性和依賴性、沖動性和自覺性等交錯發展著,因而在生理和心理社會化方面都有巨大的變化。教師、家長必須深入了解這一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因勢利導地加強教育,促使他們的心理順利發展。
青年一詞的含義在全世界不同的社會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義隨著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幻一直在變化。聯合國於1985年國際青年,首次將青年定為15至24歲之間的人,而又無損於會員國的其它定義。現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新的年齡分段,青年的年齡上限提高到44歲 。
不同的文化圈對於老年人有著不同的定義。由於生命的周期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壯年到老年的分界線往往是很模糊的。有些人認為做了祖父祖母就是進入了老年,有的人認為退休是進入老年的一個標志。
F. 16歲經濟獨立 有什麼方法
16歲確實是可以工作的年齡,但是你是要想經濟獨立恐怕很困難,都不要說是16歲了,就是三四十歲的人在社會上也有大量沒有辦法經濟獨立的情況。16歲嘗試的做一些兼職,積累社會經驗和一些技術。我認為是首要目的,賺錢與否應該看以後的發展,16歲不是你著急賺錢的年紀。如果你家庭比較特殊,16歲就到時候上去賺錢了,我也希望你去找一些能夠養得起自己,並且能真正給你的未來一口飯吃的工作,而不是單純的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進行簡單而重復的體力勞動。
G. 經濟法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最低年齡是多少8周歲以上還是10周歲以上
我國的經濟法並沒有規定行為能力人的規定,行為能力人的相關規定是在民法總則里有明確的規定,8歲以上為限制行為能力人,8歲以下為無行為能力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7)什麼是經濟年齡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四條:
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
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屬於一心智健全,有兩種判斷標准:
1、依據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認知能力)來判斷。
這一標准主要是針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設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理解並能預見其後果的精神能力,意思能力是確認和劃分民事行為能力的基礎。
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取決於其意思能力的狀況。自然人能否合理地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後果,是判斷其是否心智健康的關鍵。如果他在行為的那一刻不能理解自己行為的法律後果。
即使其行為是適當並公平的,而且即使對方也沒有理由認為他精神上有什麼障礙,那麼他的行為也是依法可以撤銷的。
自然人意思能力的有無、高低,主要受自然人的生理條件的影響。如年齡、智力發育程度和精神狀態這些先天或應然的生理條件,對自然人的意思能力的水平產生直接影響。
2、依據自然人的意志能力來判斷。
這一標准主要是針對成年而設立的。盡管成年的自然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後果有所了解,也要看他是否能合理地、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如果一個成年人因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而難以自製,那麼,他所為的某些自損其利、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是可以被宣告無效的。
如,一個吸毒的成年人,當他毒癮發作時,自行做主把他的房屋以相當低廉的價格出賣了,這一民事行為應允許被撤銷,使其行為歸屬無效。
當然,只有當對方了解他的這一境況,而又故意與他為這種買賣行為時,該買賣行為才是可以撤銷的。
自然人意志能力的有無、高低,除了受自然人生理條件的影響之外,還受諸多社會性因素影響,包括自然人的財力狀況、品德修養、生活自製能力等後天或實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