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南陽的經濟實力在中國能排第幾
53年以前南陽綜合實力第一,
54-2003年南陽綜合實力河南第二。
2004年至今,南陽綜合實力被洛陽超過,次於鄭州洛陽,屈居河南第三位。
目前在中國排名50-60名,建國以後南陽經濟實力最高時曾排全國三十多名。
Ⅱ 為什麼南陽發展不起來
其實南陽市這個城市還是比較另類的,說實話南陽市的經濟總量在河南省內能夠排到第三位,像2017年南陽市的經濟總量就達到了3377億,但是這對於南陽市來說只是經濟總量,要知道南陽市可是擁有1009萬人口的大市,所以說人均的話南陽市還是倒數的。
還有南陽市的交通條件也是非常的好,地處我國焦柳鐵路、寧西鐵路兩大鐵路干線大動脈的核心十字樞紐中心,同時南陽市火車站也是我國的一個一等站,所以說從交通上來看,南陽市也是一點都不差,而且南陽市的高速公路也是四通八達。
Ⅲ 河南南陽現在發展的怎麼樣了
都是南陽人知道的,可是第一次見有人總結這么好^_^這里的氣候好。北方蘋果在南陽可以結果,到襄樊就不行,南方的橘子在南陽可以成活到平頂山就種不活。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寶天曼的物種是國家級物種自然庫。 這里的水質好。南水北調源頭的水可以直接飲用。 這里的的礦藏品種最豐富。南召待開發的煤海.河南油田.萬溝金礦.桐柏鹼礦.銀礦.石英.西峽鐵礦.銅礦.目。內鄉米黃大理石...... 這里的旅遊自然資源最豐富。兩衙.寶天曼.石人山南麓.西峽漂流.世界級地質公園.恐龍化石群。亞洲最大淡水湖丹江。 這里是中國最適宜人居住的地方(從氣候.水質)要不每年從這里選拔的空軍飛行員是全國之首,河南每選10個飛行員7個是南陽藉.2001年被國防部.空軍授予飛行員的搖籃。 這里經濟不很發達。是因為她離省會太遠,得不公平對待... 這里人已經覺醒。正在趕超,她用自己的錢重繪了寧西鐵路走向圖紙,免費邀請專家實地考察,讓原本從襄樊的鐵路從這里經過。她用自己的錢全資修建了河南第一條屬於自己的高速,並積極爭取的了4條高速的立項開工。這里正在建設鴨電2期.蒲電2期.方城風電1期以及核電前期准備,在不久將來她是中國電力商品基地之一。 這里人胸懷最寬廣。南水北調梯壩架高,讓河南的沿途8個地市(包括鄭州)吃上甘甜水使南陽幾十萬百姓背井離鄉親戚分離,搬遷到外地,每走一批無不抱頭痛哭。南陽為了讓沿途喝上干凈水。先後忍痛關閉轉產300多家企業。相反1000多萬南陽人,每人還給國家交納建設基金。 這里是漢水流域,黃河文化與這里無干,但她是河南的一部分,他們每當重大節日仍唱贊美黃河贊美河南的歌......她不是河南自己圈定的中原城市群范圍,但她沒有埋怨,仍把自投自產的國稅上繳給國家和省里.......... 朋友,你認識真正南陽,認識真正南陽人嗎??????? 地處豫西南的南陽是一座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物產豐富、物華天寶的城市。由於地處盆地,南陽地貌狀如大碗,因稱宛,位處河南省西南部,北挖汝洛,南襟荊襄,西通武關,東連江淮,自古為四方交通要沖,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早在五六十萬年前,南召猿人生活於此,春秋戰國時為全國著名冶鐵中心,成為全國八大都會之一。秦始皇統一天下分全國為36郡,南陽郡為其一。西漢時,南陽由於水陸交通發達,農業發達,形成了南船北馬、生意興隆的全國五大都市之一。西漢末年,劉秀起兵南陽,奪取天下建立東漢,其28位大將多來自南陽,定都洛陽,南陽為陪都,因在洛陽之南,有「南都、帝鄉」之稱。成為全國第2大城市,郡城周長36里,其規模比1990年的南陽還大。至唐宋朝後,逐漸衰落。李白曾在南陽留下很多詩篇,如:此地多英豪,貿然不可攀「。 1948年,毛主席為慶祝南陽解放親筆寫下了《中原我軍佔領南陽》的電訊稿。 南陽自古人才輩出,先秦名相百里奚、吳國名相范蠡、東漢科學家張衡、醫聖張仲景、軍事家諸葛亮、漢光武帝劉秀,蜀國大將黃忠、魏延、鄧艾等,唐朝詩人岑參,近代哲學家馮友蘭、軍事家彭雪楓、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著名作家二月河、原國家經委主任袁寶華等。在全國兩院院士中,河南籍46人,其中南陽籍14人。現有南陽作家群,全國作協會員7人,省作協會員54名。 目前,南陽轄11縣(市)兩區,人口1060萬,面積2.66萬平方公里。市區建成區面積60平方公里,非農業人口70萬。全市經濟總量724億,全省第2,全國城市第50名。市區經濟總量全省第3,人均6800元、去年人均收入增長量全省第一。03年經濟增長15.8%,預計2005年突破千億。全省工業100強南陽有8家。南陽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生產基地。糧食總產量佔全國1.1%棉花產量佔全國4%。南陽交通便利,焦柳鐵路縱貫南北,2004年通車的寧西(南京-西安)鐵路橫穿東西,在南陽形成了鐵路樞紐。加上未來幾年將建成的8條高速公路,將使南陽形成「長」字形的高速網,環城將形成400平方公里的外環。加上原有的207、209、311、312四條國道和大量省道,將形成南陽龐大的交通網。南陽機場是河南省三大機場之一,現已開通廣州、北京、鄭州等航班,廣州航班每天一班,並擬開通新的航線。南陽先後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省級園林城市」。同時被列為全國「21世紀議程示範城市」(可持續發展)。現全市有世界級自然保護區一處(寶天曼),國家級3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64處。南陽玉為全國四大名玉之一。盛產葯材2347種。
麻煩採納,謝謝!
Ⅳ 河南南陽經濟狀況如何,生活經濟與消費水平如何
南陽古稱宛,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處,為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盆地,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全市現轄2區、10縣、1個縣級市。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85.4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31.44萬人,在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 改革開放以來,南陽的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總量位居河南省前列, 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95.8億元,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636.4億元、比上年增長12.1%,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7%、16.3%和14.5%,實現了產業結構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演變,新興工業大市地位確立,第三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51.29億元,增長14.4%;工業經濟提速增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利稅分別是2003年的3.6倍和4.8倍,12個優勢產業完成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80%以上,一批特色產業園區發展壯大,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企業達17家,新創中國馳名商標2個、中國名牌5個。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我市被確定為新能源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河南省光電產業基地、河南省生物產業高技術產業基地。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五年累計接待遊客3367萬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79.4億元。南陽伏牛山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加大,礦產企業整合和節約集約用地取得明顯成效,我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南陽的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對外形象明顯提升,先後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市和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
Ⅳ 請問河南省鄧州的經濟如何有什麼特產
2005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25億元,同比增長14%,人均生產總值達到8150;地方財政收入2.12億元,增長32.6%,增輻為8年來最高水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億元,同比增長70%;農民人均純收入3130元,同比增長17.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94元,同比增長14.8%;金融儲蓄存款余額42億元,凈增8.2億元,綜合實力位居全省第40位。 2008年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0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8億元。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鄧州經濟一季度處於低谷,自二季度開始,隨著中央一系列保增長政策的實施,鄧州經濟出現企穩回升苗頭,至三、四季度,回升態勢更加明顯,經濟增速呈現逐步加快趨勢。一、二、三季度GDP增速分別為8.9 %、8.3%和9.3%,預計全年GDP有望達到225億元,增長9.7%,其中一產增加值62.4億元,增長4.3%;二產增加值100億元,增長13.2%;三產增加值62.6億元,增長11%。預計全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有望達到4.2億元,比上年增長10.5%。三次產業結構為27.7:44.5:27.8,首次由「二一三」轉變為「二三一」,人均GDP達到16000元。初步預計,2010年GDP將達到250億元,增幅在10.5%左右[2]。
鄧州物產豐富,資源雄厚.盛產小麥、棉花、煙草、小辣椒、花生、豆類,被國家確定為商品糧、優質棉基地縣(市), 是河南省油料生產和優質煙出口重要縣(市)。年糧食總產10 億公斤以上,棉花總產3500 萬公斤,煙葉總產2000 萬公斤,花生1000 萬公斤;畜產品資源豐富,是南陽黃牛中心產區,年存欄45 萬頭,生豬存欄70 萬頭,家禽1500 萬只。鄧州素有「糧倉」之稱,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和糧食生產先進縣、河南省油料生產和優質煙葉出口重點市。鄧州礦藏資源得天獨厚,水泥灰岩儲藏量13 億噸,溶劑灰岩2 億噸,黑墨大理石1100 萬立方米,花崗岩儲量600 萬立方米[1]。
Ⅵ 河南南陽窮不窮
挺好的,地理位置優越,水土好,不然南水北調中線怎麼設在這里,有的人就愛拿人均GDP說事,人均GDP就是虛的,人均收入才是王道。中國就是人均GDP趕上美國,中國人還是比美國人窮。南陽是因為地大人多,縣城多,發展肯定不統一,就像是一個國家一樣各個部分地區肯定不穩定,而且人均GDP就不一定涵蓋什麼,河南高考應該南陽考生最多,這說明少年青年多,可創造價值可能性少,自然人均就要把總的數多分點。加之老齡化嚴重,南陽地區在河南地理位置挺尷尬的,明明是個大地區,自古以來名人群聚,可少說近二十年來,河南發展重心都在鄭州,洛陽與南陽發展都嚴重發展拉低速度,現在好不容易鄭州越身一線,洛陽起碼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因為有歷史沉積的老工業基地和鋼鐵產業等還有旅遊業),下滑不是很大,而南陽是河南西南部,如今鄭州要發展輻射周邊地區,可能輻射到南陽的可能性不大吧,畢竟他周邊的小老弟那麼多,所以南陽很委屈。與臨近的湖北襄陽比,人家曾經南陽甩他幾條街,現如今人家都是湖北第二大城市,而南陽河南省第三,GDP低襄陽很多。說了這么多,其實每個地方都有窮富,南陽也在規劃未來高新區,建立三館一院,還有大學城規劃……而且河南首富也是南陽人,南陽還有很多文化產業,工業園,物流園,制葯廠等……人家也在發展,請不要用局限的眼光看問題,如果你覺得窮,請去鎮平轉一轉,到石佛寺看看,到牧原集團看看,逛逛萬德隆和紅都、大統百貨,參觀一下三館一院,游一游西峽寶天曼峽谷漂流,光武大橋兜兜風,瀏一圈360廣場再做評價……在這里希望每個南陽人都要有點地域榮譽感,不要被別人的狹隘思想帶偏,你要驕傲!你走到哪裡你就不只是代表了你自己的排面……
Ⅶ 河南的南陽經濟怎麼樣啊,是不適合去工作,居住有個工作機會在那邊,正在糾結去不去呢
有個南陽機場,破死了,連一般地方的火車站都比不上。。
Ⅷ 河南南陽這個城市怎麼樣。
泉漳是不是南陽人 不時地話也不要誣蔑南陽
歷史文化上南陽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
經濟上可能不是很發達,但是南陽發展潛力很大,而且在飛速發展
歷史文化
南陽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東漢時期為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故有「南都」、「帝鄉」之稱。城西卧龍崗是諸葛亮輔佐劉備前的躬耕地。
南陽歷史上曾孕育出「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 范蠡及「智聖」諸葛亮,更滋養了哲學家馮友蘭、軍事家彭雪楓、文學家姚雪垠、科技發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當代名人。 南陽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荊紫關鎮躋身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南陽板頭曲、內鄉宛梆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然資源
南陽地處北緯32017`-33048`,東經110058-113049,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 渡地帶,屬典型的季風大陸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 南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內河流眾多,分屬長江、淮河兩 大水系,長度在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條。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水資源總量70.35億立方米,水儲量、畝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全市林地面積145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4.3%,擁有植物資源1500多種,森林野生動物50多種。南陽是全國中葯材的主產區之一,葯用植物資源豐富,具有種植、加工中草葯的自然條件優勢和傳統習慣,盛產中葯材2340種,產量達2.5億公斤,其中地道名優葯材30餘種,山茱萸產量約佔全國的80%,居全國之冠;辛夷花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杜仲有2000多萬株。 南陽是中國礦產品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已探明各類礦產80餘種、452處。其中天然鹼、紅柱石儲量為亞洲之冠,藍晶石、金紅石居全國第一。南陽以玉雕業而聞名海內外,是我國三大玉器加工基地之一,1995年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玉雕之鄉」。南陽獨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素有「東方翡翠」之稱。黃金、石油儲量居全省第二,且分布集中,組合良好,具有較高的開采價值。目前已開發利用46種,礦業總產值28.6億元。
基礎設施
南陽地處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優越地理位置。焦枝鐵路縱貫南北,寧西鐵路橫穿7個縣市 個縣市區;國道312線、207線、209線和省道豫01線、豫02線分別從全市縱橫穿過;許平南、南鄧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實現了2957個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信南高速公路有望2006年底前建成通車,宛坪、嶺南、驛(駐馬店)宛高速南正在加緊建設。南陽將成為鐵路、高速公路雙「十」字架交叉的交通樞紐。南陽飛機場為河南三大民用飛機場之一。 南陽處在華中電網覆蓋之下,境內裝機70萬千瓦的鴨河口火電廠、裝機25萬千瓦的蒲山電廠已經建成發電,鴨電二期工程2×60萬千瓦、熱電廠一期2×21萬千瓦項目開工建設。固定電話號碼升至8位。
南陽中心城區現有人口70萬,建成區面積70平方公里。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供 水、供電、道路建設及園林綠化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猛,城市服務功能明顯增強,中心城區的白河游覽區擁有萬畝水面,形成北方內陸城市少有的水城、綠城景觀。先後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
經濟社會
農業南陽素有「中州糧倉」之稱,是全國糧、棉、油、煙集中產地。正常年景,糧食總產約佔全省11%、全國1%;棉花佔全省20%、全國4%;油料佔全省13%、全國2%。有6個縣市區是國家商品糧、棉基地,3個縣市區為國家優質基地。南陽黃牛居全國5大優良品系之首。
工業全市工業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三位。現已初步形成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紡織、
醫葯和輕工食品等主要行業,擁有各類工業企業13萬多家,天冠酒精集團、金冠電氣集團、普康制葯集團、南陽紡織集團、新野棉紡集團、河南油田、樂凱膠片廠等企業已進入全國520家主要企業行列。酒精、石油、膠片、中西葯、紡織品、防爆電機、卷煙、水泥、天然鹼、汽車配件等產品在全省乃至全國佔有重要位置。燃料乙醇被列為國家「十五」試點推廣項目。
科技教育南陽科技教育事業比較發達,擁有八所高等學校、十四所中等專業學校,勞動力素質較高;南陽是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的科技示範市。南陽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
綜合實力
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050億元,比去年增長13.3%,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16.8%、13.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13億元,增長54.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8.8億元,增長30%.糧食總產466萬噸,糧、油總產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1元,增長13.2%,農民人均純收入2894元,增長16%。
旅遊資源
南陽歷史悠久,山川秀麗,擁有眾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和引 人入勝的自然景觀。 南陽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歷史文化名城,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處,省級64處,不同專題的博物院館14處。其中南陽府衙、內鄉縣衙是中國封建社會官衙建築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兩級衙門。南陽境內發現的大面積恐龍蛋化石群轟動世界,楚始都丹陽春秋墓群出土的稀世珍寶聞名遐邇,被譽為「中國長城之父」的楚長城遺址引人關注。 現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國家森林公園1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其中,寶天曼和老界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地貌獨特,植被良好,風景如畫;2001年寶天曼被列入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保護區;丹江口水庫風景區以亞洲第一大水庫和南水北調的渠首源頭為世人關注;正在興建的西峽恐龍蛋生物遺跡博物館將成為不可多得的科普教育基地。內鄉縣衙、鸛河漂流躋身4A級景點行列,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通過國家評審,葉家大庄桐柏英雄紀念館列入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距南召縣雲陽鎮北3公里處的杏花山「南召猿人」遺址,是中原人類的發祥之地。1978年,科學工作者在此採集一顆猿人牙齒化石及大量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鑒定,定名為「南召猿人」,為距今約50萬年前更新世中期的古人類遺址,與北京周口店猿人的時代大體相當。南召猿人的化石地點,是國內發現的重要的古人類遺址,它填補了中原地區舊石器文化的歷史空白,擴大了猿人在秦嶺地區的分布范圍,為進一步研究人類起源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材料.
對外開放
南陽是全國出口商品綜合基地之一,全市出口產品24大類近百個品種,銷往7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創匯總量多年來一直居河南省前列。南陽先後與日本國南陽市、以色列國加特市、瑞典烏姆蘭省結成友好城市,同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和技術交流關系。南陽海關、商檢、口岸機構齊全,並設立了南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陽生態工業園區和各類縣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了外商投資服務中心,能夠為海內外朋友來南陽投資興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當前,南陽正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努力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市、生態大市。為此,全市上下把擴大開放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略,採取一系列措施,優化投資環境,擴大開放,大力招商引資。連續成功舉辦四屆「兩節一會」,組織了赴蘇、浙、滬、港等地招商引資活動,南陽經濟開放度和知名度不斷提高。「十五」時期累計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33家,實際利用外資1.67億美元,完成外貿出口7.2億美元.
南陽民歌
在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民間歌曲有著極其輝煌的成就,它深刻而生動地表現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思想、感情,意志和願望。反映了各個民族、各個時代的社會實踐,南陽地區民歌,是南陽地區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並經過千錘百煉,不斷推陳出新而形成的一種音樂藝術體裁,
千百年來,它體現著南陽地區人民的精神世界。表達了他們的思想感情和願望。同時,也創造了抒發人民喜怒哀樂之情的各種藝術表達方法。不僅對研究我國民族間音樂具有重大價值,而且,對研究社會、民族、地理、歷史、語言、文學以及風俗習慣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南陽地區,在民族民間音樂整理、研究、編輯、出版等方面,在各級有關領導和全體編輯人員共同努力下,成績卓著。《南陽民間歌曲集成》問世,在民歌采風史上是空前的,它一方面把民歌的社會風情,音樂風格以及歌詞的完整性溶為一體。並根據南陽地區民歌體裁和形式發展完善,把南陽地區民歌分為:號子類、山歌、田歌類、燈歌類、小調類、叫賣類。敘事類及其它,共八類,這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另一方面,以內容和題材,又較全面的反映本地區的歷史、社會、民族、文化、生產斗爭和生活、風俗等各個側面的人民生活風貌。它不僅是研究本地區社會、文化、歷史、民眾、文學、美學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音樂家,作曲家、歌唱家、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珍貴的案頭工具書。
南陽,位於豫西南鄂、豫、陝三省交界處,地位特殊,民間歌曲又有數千年的積蘊,又分布在寬約110公里,長約150公里的十三個縣(市),有山歌、號子、田歌、小調、燈歌、兒歌、以及風俗歌、叫賣調等,品種繁多,風格多樣,各異,其區劃自然呈現出紛雜多變的局面。所以,在探討分析南陽地區民歌的色彩區劃分區、流傳以及風格特徵等,拙意在開拓以往研究領域,不單把民歌視為孤立的文化,更著眼於同本民族(南陽地區主要是漢族)的歷史文化、自然、社會間的多方聯系,特別是把它根植於它的土壤,即文化背景,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並吸收廣泛的地理、文化、考古學、民族學、民俗學以及語言、宗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整體研究和綜合分析,從而提示出南陽地區民歌的流布、風格特點及其全貌。從中吸取陳述樂思的科學方法,學到表達中國人民思想感情的民族音樂語言的思維方法和表現手段,這無疑對宏揚民族音樂文化優秀傳統,振興民族音樂,使中華民族音樂走向世界,也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工作。
一、地理、背景
特定的地理自然環境,是人類自下而上並進而發展生產的先決條件,也是不同種族,不同地區的文化傳統、文化面貌產生和形成的基礎。正由於自然條件、物質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千差萬別,才深刻的影響到傳統文化面貌的千姿百態,五彩紛呈,民間歌曲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類別,因受地理自然條件的影響,在體裁、歌種、風格等方面也呈現著明顯的地區差別。在西北黃土高原這一特殊環境下形成的民歌----腳夫歌,音調高亢、奔放、激憤、感慨,甚有凄苦之情。但在江南水鄉,可以聽到稻區普遍流傳的各類婉轉秀碩的秧田歌曲。南陽亦然。西部山區浙川縣的那種歌調激越、高亢而又朴實「淅川鑼鼓曲」與東南部桐柏縣月河的那種歌調悠揚節奏舒緩而自由的桐柏山歌、秧田歌形成鮮明的對照。可見,地理環境、自然條件因素,對民歌風格特徵的影響是多麼深刻。這正是要研究南陽地區民歌的流布及全貌,就必須首先研究、分析南陽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的主要原因。
構成地理環境的主要因素是山脈、河流、地形和氣候。山脈對於文化的形成與傳播常常起著阻礙和分割作用,在很多情況下,自然區域與音樂(民歌)區域相符合,還可以說這一自然障礙,影響著音樂文化(民歌)的界線。南陽西部的秦嶺,與北部的伏牛山脈以及東南部的桐柏山和淮河,在「中原氏族文化中心」與「江漢氏族文化中心」之間,劃分了一條天然界限。使我國南北在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上,顯示出明顯的差異。使陝南民歌,豫西北民歌,豫西南(南陽)民歌,鄂西北部民歌都有著自己獨特風格特徵。河流,對我國文化影響最深的莫過於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它自然的把我國文化分為南北兩大系統。南陽雖地處中原,但境內的丹江、白河、唐河三條水系入湖北在襄樊注入漢水,屬於長江水系。淮河源頭在桐柏山下,東流經信陽入安徽。以上,因山脈走向使南北水系不同,氣候不同,植被不同。反映在人們的生產、生活、習俗、語言以及氣質、風格特徵也不相同。但還應看到,水,作為一種背景,它對文化形成的影響卻不相同,往往不是天然界限,相反,在民族民間文化流傳過程中,它倒成為一種自然交流的渠道。漢水支流丹江號子的風格特點與漢水船工號有著許多共性,就是例證。
南陽的這種復雜多樣的地理結構,古來如是,它對南陽這一區域的古代文化、社會經濟、風俗、民情等都起著決定性影響,使它們產生了區域性差異。因南陽地處種稻區與種粟區南北之間的一個交插過渡地帶。所以,它有南北兩類特點共存的特徵,在民歌的流布上南北兼有,這就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形成的不同生產方式,對南陽民歌的形成流布產生的直接影響。因此,研究南陽民歌流布的地理背景,就成為這方面首要課題。
二、歷史、文化背景
民間歌曲,是古代原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產生歷史十分久遠,關於我國古文化發展的面貌,有學者提出:在新石器晚期,我國已形成了八個氏族文化中心,南陽地區正處在其中「中原氏族文化中心」與「江漢氏族文化中心」這兩大「中心」之間的南北結合交叉地帶。「仰韶文化」是中原氏族文化中心,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距今已有六千餘年,這一文化區,是我國最古老而且民歌保存最多的地區之一,《詩經》就是證明,南陽當時就是屬於《詩經》地域中的《周南》江漢氏族文化區也包括豫南豫西南(即今南陽地區)廣大地區,它的古代文化以「屈家嶺文化」為代表,也包括了後來發展為有較高水平的「楚文化區」,它不僅對南陽而且對我國後世文化的驚慌,具有深遠影響。
近年來,通過考古,在南陽淅川一帶發現有許多新石器時期的遺址,其文化明顯的包含著「仰韶龍山」、「屈家嶺」文化層次的特徵,再從湖北隨縣和淅川下寺一帶出土的編鍾、銅鼎、戈、矛等大量文物看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兩個毗鄰地區就有著共同的冶煉技術。文學上的「楚辭」,音樂上的「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就是我國南部文化的光輝代表,楚歌就是這一帶最流傳的歌曲,所以有「楚人善讓」的習俗。及南北朝時,在長江中上游的荊、郢、樊、鄧(信南陽鄧州一帶)等地又是當時最滸的、最有名氣「西曲」傳播地帶。「西曲」的出現與淬,對南陽乃至中原民歌也有親密的血緣關系。
我國近現代漢族民歌的頒格局約在明、清之際即已形成。南陽地區民歌本身也是數千年來逐漸積累、流變、發展的結果。其色彩區劃體裁分布、風格特徵,應是維系於南北間的過渡性特徵。它深受楚 聲、楚俗古老的地域傳統影響,又與相鄰地區長期交流融合,使桐柏與大別山之間的民歌、淅川、西峽與陝南民歌之間、豫西與豫西南民歌之間有著一定的近親關系,這也說明了南陽地區的風格特徵並非單一。而呈多樣性特點。特別東漢時期,這里又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大量出土的南陽漢畫象石中,繁多的、神采奕奕的音樂、百戲、舞樂圖,又充分的反映出南陽音樂文化,特別是舞樂、百戲的絢麗多姿。
千百年來,南陽民歌伴隨著民間歌舞,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演變發展著。民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伴侶,婀娜多姿,繁榮昌盛。每逢佳日,於是「齊僮唱分列趙女;坐面歌兮起鄭舞」、「春日司牧,迎春於東郊,社民管弦前導,官民皆簪彩花,兒女鮮衣,競觀土牛,老農察形色以占牧,元宵沿戶張燈為樂「。不虧」歌舞之鄉「之美稱。以上均為南陽民歌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深遠的基礎。
三、民歌體裁與分布
由於地形地貌的影響,本區的農業種植,同樣兼有南北特點,多以小麥、棉花、玉米為主,東南部桐柏多為稻區。本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生活、人們的心理、性格、氣質以及藝術品種等,因受地理地貌直接的強烈影響,各類民歌體裁首先得以發展的是山歌、田歌、勞動號子、其次是燈歌、小調等。
(1)號子:由於南陽所處地位特殊,境內自西向東有丹江、白河、唐河、淮河四條水系,古來,西接秦嶺,南連荊襄,上接西北,下扼東南。便決定了它在我國古代交通運輸史上所起的作用,成為溝通南北水陸聯運的天然橋梁。昔日的賒店、源潭、荊關眾多碼頭上「百艇接牆,千蹄接踵」,異常繁忙。但廣大船民卻日夜掙扎在死亡線上,終年以船為家,以水為命,有首童謠:「船家胸前三把刀,河霸、土匪、和暗礁,船家面前三條路,挨餓、水淹、坐監牢是對舊社會的控訴,也是廣大船民悲慘生活的寫照。
號子,這類勞動歌曲,就是廣大船工在沉重持續勞動過程中,為減輕疲勞,鼓舞情緒,調劑精神,觸景生情,抒發胸懷,唱出了一支支船工的歌,它是勞動人民偉大力量的一種藝術表現,它在勞動中產生,又直接服務於過去生產。
丹江、白河、唐河的船工號子,雖不如川江號子那樣系統完整,就丹江號子而言,也有它自己的《水上拖號》、《下水搖櫓號》、《灣船拋錨子號》、《穿檔號子》、《過街號子》、《扛船號子》等一整套歌調。
船工號子音樂的基本表現方法和典型性格特徵是直截了當,明確易懂,表情十分淳樸自然,生動朴實,如淅川《上水拖號》他們雖然不唱正詞,只有一些呼號式襯詞,襯腔,但在高亢有力的音調中,充滿了磅礴氣概,音樂性格緊毅、精獷。
號子音樂形成的特徵是勞動節奏賦予號子節奏特點的律動性。一般為2/4、4/4的節拍單位。節拍感強,強音突出,效果強烈。但淅川《灣船拋錨號子》、《下搖櫓號》中,出現3/4節拍,音樂氣息寬長,律較起伏,有明顯的頓逗感。音調高亢嘹亮,有些山歌特點。
此外,丹江號子多年採用領、和相結合的唱形式,相互結合,前後互應,組成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完成藝術使命,其曲式結構上的特點是:結構比較簡單,樂段結構的獨立性不強,段落感較弱。打夯歌,硪號子則是例外情況。
(2)山歌、田歌:山歌是在山野勞動生活中直接產生的,其聲調高亢,嘹亮,節奏較自由,是具有質朴而自由抒發感情特點的民歌體裁,它的內容十分廣泛,有反映階級壓迫和愛情生活的,有敘事的,還有借山歌傳播知識的等。本區山歌多分布在桐柏、西峽、淅川等山區,有代表性的如:桐柏的《石榴開花葉兒稀》、《一輪紅日照山河》、西峽、淅川的《山歌帶滾》等。前者音調高亢、悠長,大多節奏較自由,未形成規整節拍,感情質朴、暢爽。後者,音調「上揚」婉轉、優美、節奏節拍較規整,《山歌滾》更是形式單純,演唱較自由,即興性強,生動活潑,別具一格。
田歌:產生在農田勞動之中,它主要是為了激勵勞動情緒,舒心解悶,驅散疲勞而唱用的。如:桐柏的《車水歌》、《哈哈調》淅川的《打嘍吼》和西峽的田歌《打燈謎》等,都是農民在農事勞動中唱用的。演唱形式,多為一人領眾人和,在農忙季節,往往歌聲從早唱到晚,此起彼伏,熱烈紅火。這種領合演唱形式,以及結構上的特點,很象勞動號子。
(3) 燈歌:燈歌,是南陽民間習俗的產物,漢族普遍性習俗主要有正月十五燈節,三月清明節,五月端陽節,八月仲秋節。其中,正月十五燈節是南陽人民一年中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沿戶張燈為樂」成為辭舊迎新的佳期,人民盼望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迎來一個好收成,很多民歌是專為它而唱的。
南陽古代已有玩花燈的傳統習慣,燈歌流傳廣泛,遍及十三個縣市,尤以南陽縣(市)、鎮平、淅川為甚。這部分民歌實際是歌、舞、樂三者溶為一體的民間歌舞形式。主要有《九蓮燈》、《雲彩舞》、《旱船》、《高蹺》、《小車》、《竹馬》等,演唱歌曲稱《旱船調》或叫《竹馬調》等。也是他們的基本曲調。此外還吸收眾多的民間小調作為燈歌,如:《十想》、《十足》、《雙疊翠》、《開門調》、《趕會》、《賣扁食》等。常當作旱船,竹馬的曲牌使用。
在燈歌流傳的城鎮,許多人都善於自編自唱,即興高歌,歌詞語會通俗朴實,風趣幽默,平仄押韻,善用比興手法。採用「聯想語」「雙關語」等手法。編制手段獨特,或以時間或以數字,或以方向等為序列,依次引發,如春、夏、秋、冬,正月,二月,三月……,天上、地下,社旗的《十二個月》、內鄉的《牛郎觀燈》、淅川的《十字歌》、鎮平的《十盞燈》、《大對花》等等。在《集成中》比比皆是。這些歌舞曲的曲調活潑,節奏明快,再配以具有民間特色的鼓伴奏,時歌,時舞,情緒熱烈歡騰,也更加渲染了節日氣氛。
燈歌,在有400首民歌的《集成》中,就有124首,佔百分之三十一。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在南陽民歌中居有重要位置。
(4)小調:它是南陽民間流傳最廣、結構形式較規整、短小精悍的小型民歌。它產生在群眾生活的休息、娛樂、集慶等場合中,具有表現手法多樣、曲調曲折、細微等特點,內容、體裁也十分廣泛,除反映社會矛盾和愛情生活外,不定期有大量表現家庭生活、傳說故事、嬉戲逗趣、風俗人情等體裁。對人們的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影響較深,具有突出的宣傳、教育作用和娛樂作用。
小調的音樂形式,在民歌中最為豐富多樣,節奏的規整性、靈活性多變為其主要特點。如新野的《賣貨郎》、淅川的《十勸郎》等。南陽民歌小調的旋律起伏、多以激進為主,但旋律進行中的四度、五度、七度乃至八度大跳,也屢見不鮮,它體現著南陽民歌旋律中的某些地方特色。如《下楊州》和《石榴燒火》等。
南陽小調的歌詞編制手段,與山歌、田歌大致相同,也多採用數字序列,如四季、五五更,十二月等,襯詞、襯腔的運用,特點獨特,襯詞,語匯不象號子那樣多呼號式的「嗨喲」、「呀哩嗨」之類的長音,而是北朝鮮襯詞旋律化或襯成為長腔,,如南陽縣《綉荷包》中「依呀兒喲哇喲」,西峽《喜事多》中的「哎嗨哎嗨喲」以及淅川《觀花》中的「哎哎嗨喲哎哎嗨喲哎哎嗨!喲噢!」等。這些旋律多變的襯腔 普遍應用,使民歌小調的表現功能,更大於號子和山歌,不僅能起補充、陪襯作用,而且又能深化內容,豐富形象,有時,更可起反襯和對比作用。
小調,在南陽諸多體裁的民歌中,數量最大,內容最多,流行最廣。在《集成》400首民歌中,有小調178首,佔百分之四十五。
四、民歌中的調式
我國各民族的傳統音樂所用的調式,是多種多樣的,但以五聲音階或以五聲為骨幹構成的五聲性旋律的調式,在民間音樂中是普遍存在和應用的,南陽地區民歌的調式應用亦然。
近來,通過對《集成》中400首民歌的統計結果發現,本地區民歌中官、商、角、征(讀止)羽,五種調式具多,各種調式的歌曲詳細數目如下:
官調式歌曲:125首,約占總數的31%
商調式歌曲:16首,約占總數的4%
角調式歌曲:6首,約占總數的1。5%
征調式歌曲:245首,約占總數的41%
羽調式歌曲:9首,約占總數的2%
其它:1首
以上統計表明,在五種調式中,其中征調式占首位。官調式次之。這兩種調式,是南陽民歌中最基本的調式。多流布在本地區的中心地帶。其它三種調式,數量少,多流布在與湖北、陝西毗鄰的邊緣地帶。如商調式多分布在新野,唐河和淅川。
Ⅸ 想知道: 南陽市 鄧州市經濟形勢如何 在哪
現在已經升級為地級市了,公檢法也在慢慢的向省里接軌呢直接歸省里領導,總體來看經濟發展還是挺不錯的。
Ⅹ 河南南陽民風怎麼樣南陽人對外地人好嗎,另外,南陽經濟發展怎麼樣
南陽民風不錯,不過哪裡都有挫人。。看你rp了、、對外地人這個看是誰了。。
給你舉個例子:你要找小商小販10塊換個零錢什麼的肯定不行,你得買他們東西才換。
南陽人喝酒符合河南人的習慣。、。
南陽經濟發展早兩年是河南第三,但是就我們自身感覺不咋地。。低收入高消費,吃飯什麼的頂上鄭州還有好多地方的物價。
南陽旅遊景點以縣里居多,而且有轉頭,多為山水,所以旅遊業算不上很發達。而且旅遊上的投入本身並不多。
如果你來南陽做客,可以私信我,想知道什麼單獨聊。
若無問題,請採納最佳,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