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滿洲里經濟發展的劣勢
滿洲里的本地人口比較少。在10萬人以下。指戶口等級人數。
滿洲里的位置中俄蒙交界的口岸。地理位置占優勢。
滿洲里的產業分為三大塊。貿易進出口,旅遊業。畜牧業。
基本上大部分是圍繞這三個產業運營的。
滿洲里的劣勢就是人口少。城市的內需消費很低。而且冬天比較冷。冷的時間比較長。
因此活躍度只在每年5-9月份。也是旅遊和畜牧業的旺季。其它時間就都只是靠進出口。
但是滿洲里的優勢是唯一沒有房產泡沫的城市。城市漂亮,夏天宜居合適。周圍旅行地方特別多。唯一的缺點就是和內地的交通上比較不方便。無論是火車還是公路運輸都是成本比較高的。坐飛機也很少有直達的地方。一般都需要中轉。
一個城市的發展不要只看劣勢,還要注重優勢。滿洲里優勢大於劣勢。城市人口基本福利比其它地區都很高。生活壓力基本忽略不計。
Ⅱ 滿洲里是個怎樣的地方
滿洲里是一個邊境口岸城市,與俄羅斯和蒙古國相毗鄰,面積92平方公里,人口30萬,分為四大區:合作區、互貿區、扎區和東湖區。合作區以木材加工為主,轄區內多是木材加工廠;互貿區以貿易為主,轄區內多有俄羅斯人來此批貨;扎區以重化工業為主,電廠和煤礦在這里;東湖區以農業為主,大多是果菜種植。滿洲里屬於北方嚴寒地區,四季區分明顯,春季風大,夏季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這個地區取暖期較長,大約半年。氣溫最熱達到36、7度,最低達到40度,不過近年來氣溫升高,冬季一般在30度左右。滿洲里的建築大多數在7層左右,近幾年隨著寸土寸金的發展,滿洲里也逐漸建了高層,大多在10多層,20層以內。不過滿洲里由於地理因素的影響,俄羅斯人較多,因此滿洲里的建築風格大多以歐式為主,即色彩艷麗,圓屋頂。滿洲里市區被分為道南、道北,即鐵道南、鐵道北,具有俄羅斯風情木刻楞現在道北已經看不到了,不過在道南還可以看到一些。滿洲里的經濟發展大多以貿易為主,但是近年來隨著俄羅斯的不穩定,貿易逐漸降溫,發展速度大不如從前,不過依然屬於典型的北風特色小城。這里的旅遊資源屬於天然的,沒有刻意的人工製作,還是可以領略到大草原、大湖泊的美景,只是這些年有些乾旱,原本2000多平方公里的達賚湖(中國第四大淡水湖)現在已經縮水了,但是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出現的這一汪湖水依舊能夠彰顯出它獨有的魅力,不知道我的介紹是否詳細,我所知道的就是這些了,僅供參考。
Ⅲ 內蒙古各市的經濟排名
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位於自治區的西南部,下設2個區、7個旗。境內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使得鄂爾多斯似乎一夜間暴富起來,2017年GDP總量為4716億元,排名國內第43,省內第1。境內的成吉思汗陵園、庫布齊沙漠、鄂爾多斯草原等非常出名。
2、包頭
包頭市是內蒙古的工業和製造中心城市,更是全球輕稀土產業基地,因此有「草原鋼城」的美譽。這里是自治區對外開放的重點地區,連接著我國華北和西北地區。作為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包蘭鐵路、包西鐵路等鐵路干線經過這里。境內的希拉穆仁草原、九峰山景區等較為著名。2017年GDP總量為3448億元,排名國內第64。
3、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的首府,又稱為「青城」。地處歐亞大陸的深處,是我國北方重要的中心城市,又被稱為「中國乳都」,擁有國內最著名的兩大乳業巨頭。境內的五塔寺、大昭寺、蒙古風情園等景區較為有名。2017年經濟總量達到3179億元,排名國內第73。
4、通遼
通遼地處自治區與我國東北地區的交接地帶,屬於副中心城市。通遼有名的特產有蒙古族白食、菜包、草原山杏等。在旅遊資源上,扎魯特草原旅遊區、大青溝等較為著名。
5、赤峰
赤峰地處內蒙古東部,是自治區的區域中心城市,人口數量位居省內第1。全市經濟農作物耕種面積廣闊,產量逐年增加,經濟增加值穩步提升。綜合經濟實力排名省內第5。沙地風光、第四紀冰川遺跡是境內較著名的旅遊景點。
6、呼倫貝爾市
呼倫貝爾地處中俄蒙的交接地區,土地面積相當於江蘇、山東兩省的總和。境內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甚至很多國外專家稱這里是最好草原。旅遊產業是這里的一大亮點,國際遊客數量連年攀升,極大刺激當地經濟增長。
7、錫林郭勒
錫林郭勒市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更是我國重要的畜產品基地。其中農畜、能源、冶金是是錫林郭勒的優勢產業,占工業比重的半壁江山,同時使得綜合經濟實力在自治區排名第7。
8、烏蘭察布市
烏蘭察布地處內蒙古的中部地帶,與河北省接壤,下設11個縣區,常住人口280萬。烏蘭察布占據戰略要地,是自治區連接東北地區、華北地區、中部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境內工業發展勢頭良好,規模以上企業達到400多家。
9、巴彥淖爾市
巴彥淖爾屬於自治區地級市,與包頭、鄂爾多斯接壤。下轄1個區、2個縣、4個旗,總人口數170萬。在經濟發展中,乳品產業、肉類產業、羊絨產業為重要支柱產業,極大拉動經濟增長,使其2017年綜合經濟實力排名第9。納林湖生態旅遊區、黃河河套文化旅遊區是境內有名的4A級景區。
10、烏海
烏海位於黃河上游地帶,是自治區新型工業城市,一直有「黃河明珠」的稱謂。烏海境內資源豐富,能源儲備量大,地方發展主要依靠建材、冶金等產業,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經濟城市,經濟總量排名第10。
11、興安盟
興安盟地處內蒙古的東部地區,同時也屬於我國東北地區。下設2個市,1個縣,3個旗,總人口170萬左右。興安盟第一產業較為發達,農產品數量連年增長,為地方經濟起到之稱作用。這里曾是內蒙古的首府所在地,烏蘭夫辦公舊址、阿爾山等是較為出名的景點。
12、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地處內蒙古的最西部,位於呼包銀經濟帶上,與鄂爾多斯接壤。近些年阿拉善盟工業增加值逐步提升,其中原鹽產量大幅提高,為拉動經濟增長起到較大作用。境內有名的景點有:騰格里通湖草原、南寺、巴丹吉林沙漠等。
(3)滿洲里有多少經濟擴展閱讀
內蒙古自治區工業經濟發展取得輝煌成就
2018年12月12日,自治區政府組織召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由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李仲開作主題發布,介紹改革開放40年來內蒙古工業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和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Ⅳ 滿洲里的面積有多大啊
滿洲里原稱「霍勒津布拉格」,蒙語意為「旺盛的泉水」。 1901年因東清鐵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語為「滿洲里亞」,音譯成漢語變成了「滿洲里」,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素有「亞洲之窗」的美譽。滿洲里是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背靠我國東北和華北經濟區,北鄰俄羅斯,西連蒙古國。全市總面積730平方公里,人口23萬。居住著蒙、漢、回、朝鮮、鄂溫克、鄂倫春、俄羅斯等20多個民族。下轄國家級的中俄互市貿易區、邊境經濟技術合作區、國家大型煤炭能源基地扎賚諾爾礦區和自治區級東湖創匯農業區。
滿洲里口岸地處亞歐第一大陸橋的交通要沖,是我國環渤海港口通往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和歐洲的最便捷、最經濟、最重要的陸海聯運大通道,承擔著中俄貿易60%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2002年喜獲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城市殊榮,2003年,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三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市,榮獲自治區七星級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
滿洲里市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魅力無窮,被譽為「北疆明珠」。綠草如茵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遼遠無際;碧波盪漾的呼倫湖,纖塵不染;巍峨聳立的國門,庄嚴肅穆;熱情奔放的蒙古風情,雄渾厚重;承繼遠古文明的扎賚諾爾文化,源遠流長;中西交融的城市風格,獨具魅力。這一切編織成一幅幅自然生態與現代景觀、遠古文化與現代文明、民族文化與異域風情交融和諧的優美畫面,令無數海內外遊人心馳神往。
經過百年風雨洗禮和十年開放磨礪,滿洲里市已經成為一個蜚聲中外的口岸名城。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滿洲里是我黨與共產國際的紅色通道;四十年代,蘇聯紅軍從這里打響了歐洲戰場支援太平洋戰場的第一槍;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滿洲里口岸曾把大批蘇聯軍援物資運往前線;建國初期,面對帝國主義的海上封鎖,滿洲里作為共和國的主要外貿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全國的經濟建設。
1992年滿洲里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後,滿洲里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邊境貿易持續健康發展,與俄羅斯、波蘭、匈牙利、日本、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貿易關系;形成了貿易、金融、運輸、倉儲等綜合發展的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體系;構建起了易貨貿易、現匯貿易、旅遊貿易、轉口貿易並存的對外貿易格局。口岸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鐵路、公路、管道和航空並舉的立體化運輸體系日臻完善。旅遊產業獨具特色,異域風情游、跨國商務游、自然生態游並重的旅遊產業框架正在形成。10年來,滿洲里口岸共疏運進出口物資5500多萬噸,上繳關稅、代征稅120多億元,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今日的滿洲里正以中國改革的縮影、向北開放的窗口、亞歐陸橋的樞紐的嶄新形象屹立於祖國北疆。
Ⅳ 滿洲里的經濟
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滿洲里是中共與共產國際的紅色通道;四十年代,蘇聯紅軍從這里打響了歐洲戰場支援太平洋戰場的第一槍;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滿洲里口岸曾把大批蘇聯軍援物資運往前線;建國初期,面對帝國主義的海上封鎖,滿洲里作為共和國的主要外貿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全國的經濟建設。
1988年,滿洲里被國家設立為經濟體制改革開放試驗區。
2002年,滿洲里和深圳一起被確定為「十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的兩個陸路口岸。
1992年滿洲里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後,滿洲里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邊境貿易持續健康發展,與日本、俄羅斯、波蘭、匈牙利、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貿易關系
2007年滿洲里口岸進出口貨物達2200萬噸。 滿洲里市擁有國家級開發區2個——邊境經濟技術合作區(進口資源加工園區)、中俄互市貿易區(對俄出口加工區)和扎賚諾爾重化工業基地。
2013年滿洲里生產總值達195億元,增長9.5%(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3.6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53.9億元,增長12.3%;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37.5億元,增長8.5%。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29:69(總體為100,下同)。滿洲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7.8萬元,增長11%。萬元GDP能耗下降3.4%。 2012年,農業增加值完成3.3億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182公頃;菜薯總產量3.6萬噸、瓜類0.4萬噸。
2012年末牲畜總頭數5.9萬頭(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合計3.6萬頭(只);生豬存欄2.3萬口。貂、狐等特種經濟飼養量5.5萬只,其中貂2.5萬只、狐2.1萬只、獺兔1萬只。
2013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182公頃;菜薯總產量3.7萬噸、瓜類0.5萬噸。年末牲畜總頭數5.9萬頭(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合計3.6萬頭(只);生豬存欄2.3萬口。 2013年,滿洲里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35億元,同比增長17.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0億元,同比增長18%。
主要規模工業生產情況:(1)煤炭行業:煤炭產量完成1406萬噸,與去年同期持平,實現產值23億元,同比降低1.5%。(2)木材行業:2013年木材企業深加工增多,木材企業用電量650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8.7%,木材落地加工量505萬立方米,同比增長5.0%。實現產值93.2億元,同比增長21.7%。(3)熱電行業:實現產值8億元,同比增長28%。 2008年,滿洲里貨運量完成3383萬噸,增長0.4%。口岸過貨量達2411萬噸,增長0.4%(鐵路口岸2335萬噸,增長0.3%;公路口岸76萬噸,增長2.7%),其中,進口1914萬噸,下降9.1%;出口265萬噸,增長29.2%;轉口232萬噸,增長45.6%。
2013年,口岸外貿進出口總值51.3億美元,下降9.4%。上繳關稅及代征稅33.5億元,下降8%。市外貿進出口總值42億美元,增長10.5%。
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2億元,增長12.9%。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仍據首位,全年實現零售額93.7億元,增長12.7%,占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5%;其次為餐飲業,全年實現零售額16.5億元,增長13.8%,占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從企業經營規模看,規模以下及個體商業仍是商品流通領域的主力軍,全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81.5億元,增長12.7%,占滿洲里批發零售貿易業消費品零售總額的73.9%。
2013年,滿洲里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70億元,增長11.8%;貸款余額91.2億元,增長37%;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13億元,增長10.9%。全年保險行業實現保費收入3.6億元。其中,財險收入1.0億元,增長7.3%;人險2.6億元,下降7.7%。
2013年邊境旅遊人數64.3萬人,增長2.6%。其中,中方出境10萬人,與上年持平;俄方入境54.3萬人,增長3.2%(全年出入境旅遊人數129萬人次,增長3.4%)。國內旅遊人數492萬人次,增長2.2%。旅遊總收入43.9億元,增長4.9%(含一日游);旅遊創匯2.9億美元。
Ⅵ 內蒙古滿洲里主要支撐的經濟是什麼
1988年,滿洲里被國家設立為經濟體制改革開放試驗區。2002年,滿洲里和深圳一起被確定為「十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的兩個陸路口岸。1992年滿洲里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後,滿洲里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邊境貿易持續健康發展,與俄羅斯、波蘭、匈牙利、日本、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貿易關系;形成了貿易、金融、運輸、倉儲等綜合發展的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體系;構建起了易貨貿易、現匯貿易、旅遊貿易、轉口貿易並存的對外貿易格局。口岸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鐵路、公路、管道和航空並舉的立體化運輸體系日臻完善。旅遊產業獨具特色,異域風情游、跨國商務游、自然生態游並重的旅遊產業框架正在形成。10年來,滿洲里口岸共疏運進出口物資5500多萬噸,上繳關稅、代征稅120多億元,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Ⅶ 滿洲里有多少人口
172371人(2018年戶籍),滿洲里西臨蒙古國,北接俄羅斯,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總面積45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172371人(2018年),居住著蒙、漢、回、朝、俄羅斯等20多個民族。設有邊境經濟合作區、中俄互市貿易區、東湖區、國際物流產業園區、敖爾金區5個管理區。
滿洲里曾連續三次獲得「全國文明口岸」稱號,六次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殊榮,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普示範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和CCTV十佳魅力城市。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7)滿洲里有多少經濟擴展閱讀
1992年滿洲里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與日本、俄羅斯、波蘭、匈牙利、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貿易關系。
2002年,滿洲里和深圳一起被確定為「十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的兩個陸路口岸。2010年國務院確定滿洲里為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2015年簽署《絲綢之路口岸區域協作滿洲里宣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滿洲里
Ⅷ 想去滿洲里發展
那就要看你是想自己干還是給人家打工了,
要是自己做的話,就要看你對你的貨源了,只要有好的貨源就可以啊,不過那裡好地段的房租是很高,
要是打工的話,我想做什麼都不要緊了
Ⅸ 海拉爾與滿洲里,哪個是呼倫貝爾地區經濟最好的城市
海拉爾,呼倫貝爾相當於省會的城市;滿洲里一丁點地方,金融危機都沒什麼人了。
Ⅹ 滿洲里廠子多嗎
多。滿洲里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3戶,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40.7億元;滿洲里邊境經濟合作區有木業加工企業93家。廠子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