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經濟區與行政區的含義,聯系與區別,並舉出五個以上我國現有的經濟區組織形式
含義:
經濟區:以城市為經濟中心,以專門化生產為主體,將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方向大體一致的行政區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地域。經濟區是在生產社會化,商品經濟發展的條件下,社會勞動地域分工的表現形式,是由多種生產要素組合的地域經濟組織形式。
行政區:行政區劃是行政區域劃分的簡稱,是國家為了進行分級管理而實行的區域劃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分為省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三個級別;中國行政區劃分為省、縣、鄉三級。
聯系:
經濟區是以城市為經濟中心,以專門化生產為主體,將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方向大體一致的行政區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地域。
區別:
經濟區是在生產社會化,商品經濟發展的條件下,社會勞動地域分工的表現形式,是由多種生產要素組合的地域經濟組織形式。
國家在一級政權內部,為了實現某一單項職能的管理而劃分的區域,作為一種行政區劃。
經濟區組織形式:
1、由省、市、自治區聯合而成的經濟協作區,如上海經濟協作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
2、由跨省市的毗鄰地區聯合而成的經濟協作區,如淮海經濟協作區,包括蘇魯豫皖接壤的徐洲,棗庄、臨沂、商丘、淮北、宿州、阜陰、蚌埠等15個地市。
3、由省內地、市、縣組成的經濟協作區,如長、株、潭經濟區,包括 長沙、株州、湘潭。
4、島、廊房、保定、承德、張家口。
5、由分散在一個地區的城市群組成的城市經濟協作網路,如長江沿岸 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包括從四川省的渡口市起經重慶、武漢、南京、直至上海、在沿江 3590 多公里地帶內的 23 座城市。
(1)地域經濟組織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分為省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三個級別;中國行政區劃分為省、縣、鄉三級,詳細實行如下原則: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
中國現行行政區劃分為省級行政區、地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
⑵ 中國加入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有哪些
中國加入的區域經濟組織主要有:APEC(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 、中國--香港、澳門經貿合作、
中泰蔬菜水果免關稅協議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沒有加入東盟,只是和東盟有廣泛的合作關系,中國和東盟的經貿合作已經不如0關稅時代)、中國-南非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 、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區、 中國-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區、 中國-印度自由貿易區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 、中國-韓國自由貿易區。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經濟組織是APEC(以上所有的經濟合作組織中),其後的那些組織還不能稱得上完整意義上的區域經濟組織,多半是一種契約的形式加以合作的框架結構。加入以上合作組織的最大益處就是擴大國際經濟交易的數量與提高交易的水平,為國家的對外經濟聯系、發展、深化打下很好的基礎,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⑶ 我國加入的地區經濟組織有哪些
現在的話是4個。
亞太經合組織APEC
東盟10+3經濟組織(10代表東南亞10個國家,3代表中韓日三國)
東亞經濟組織聯盟(中韓日朝蒙5國)
上海合作組織
還有一個,非洲貿易聯盟,這個中國作為觀察國,並非正式成員國。
⑷ 列舉四個地區性或世界性的經濟組織
就初中而言,區域性經濟組織主要講了兩個:亞太經合組織、歐盟。
⑸ 地域經濟組織包括幾大類它們各自的特徵是什麼
(一)部門經濟區,國民經濟的每一個部門都有可以根
據其特有的勞動地域分工規律,結合各區域的具體條件進行
部門經濟區劃,如工業區劃、農業區劃、交通運輸區劃、商
業區劃。如農業區還可劃分為糧食作物區、林業區、畜牧業、
油料作物區,等等。
(二)綜合經濟區通常稱為經濟區。綜合經濟區是一個動態的地域經濟綜合體,它本身永遠處於不斷發展和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應當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內容:1、一個體現著社會化大生產物質術
2、應具有一定數量的、在全國勞動地域分工中執行著專門化職能的生產部門和產品。3、應當以專門化部門為中心而綜合發展經濟。
⑹ 區域經濟組織有哪些
世界區域經濟組織世界區域經濟組織包括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區獨聯體奸計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歐洲自貿易聯盟澳新自由貿易黑海經濟合作區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阿拉伯合作委員會
⑺ 世界有哪三大區域性經濟組織
全球目前大大小小有近300個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然而有規模、有影響、成熟的只有歐盟(EU)。至於北美自由貿易區 (NAFTA)、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亞太經合組織(APEC)等,雖然規模、影響都不小,但是按照「定義」還不能真正算作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在讓渡國家主權、管轄打破國界、組織共同機構等方面,目前還只有歐盟(EU)真正做到了。其中的APEC,情況就更加特殊了,直到目前,在該組織的內部關於「內外有別,還是內外無別」的爭議都還在討論之中。
⑻ 中國所加入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有哪些
中國加入的區域經濟組織主要有:APEC(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 、中國—香港/澳門經貿合作、 中泰蔬菜水果免關稅協議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沒有加入東盟,只是和東盟有廣泛的合作關系,中國和東盟的經貿合作已經步入0關稅時代)、中國—南非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 、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區、 中國—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區、 中國—印度自由貿易區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 、中國—韓國自由貿易區。
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經濟組織是APEC(以上所有的經濟合作組織中),其後的那些組織,還不能稱得上完整意義上的區域經濟組織,多半是一種契約的形式加以合作的框架結構。
加入以上合作組織的最大益處就是擴大國際經濟交易的數量與提高交易的水平,為國家的對外經濟聯系、發展、深化打下很好的基礎,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紐西蘭和東盟6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著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中華台北和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目前,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成員。
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sco)。其前身為「上海五國」。1996年4月26日,由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五國在上海舉行會晤發起成立。
中國—東盟自由**區,縮寫cafta,是中國與東盟十國組建的自由**區。2010年1月1日**區正式全面啟動,它是人口最多的自貿區,也是發展中國家間最大的自貿區。
世界區域經濟組織包括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獨聯體經濟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澳新自由貿易、黑海經濟合作區、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阿拉伯合作委員會、阿拉伯馬格裡布聯盟、經濟合作組織、安第斯集團、維謝格拉德集團、中美洲自由貿易區、南錐體共同市場、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非經濟共同體、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上海合作組織等22個組織。
⑼ 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有哪些類型
國際性組織:
1、聯合國
1945年春天,中、美、蘇等50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開會,籌劃建立聯合國。10月,聯合國成立。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主要機構有聯合國大會和安全理事會等。聯合國的主要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發展各國間的平等友好關系,促進國際合作,協調各國行動。
2、世界貿易組織(WTO)
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運轉,標志著一個以貿易自由化為中心,囊括當今世界經濟各領域的多邊貿易體制建立起來。
區域性組織:
1、歐洲共同體
1967年,「歐洲共同體」正式成立。歐洲共同體的主要目標是爭取在成員國之間逐步實現商品、人員、勞務和資本的自由交流,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發展。
1951年,法國、義大利、聯邦德國。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六國決定把各自的煤鋼工業置於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歐洲煤鋼聯營。1958年,六國有組成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聯營。1967年,三個機構正式合並,統稱為歐洲共同體。
2、歐洲聯盟
3、北美自由貿易區
4、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
⑽ 三大區域經濟合作組織
三大經濟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分別是:
1)歐洲聯盟(EU--European Union ;93年成立,至今27個成員國):
政治經濟實體(合作程度最高),設超國家機構(有歐洲理事會及歐盟理事會、歐洲議會、歐洲執行委員會、歐洲法院歐洲審計院等);
具有相似的歷史文化傳統,世界上重要的經濟力量中心,總體實力超過美國;歐洲最重要的板塊力量和大歐洲建設的核心;
2)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North Amarican Free Trade Area 94年成立,3個成員國):
通過協定而結成的貿易夥伴關系,其協定具有強制性(合作程度次於歐盟);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組織機構體系,包括了自由貿易委員會、秘書處、專門委員會、工作組、專家組、環境合作委員、勞工合作委員會、各國行政辦事處、北美發展銀行和邊境環境委員會。
南北合作,大國主導;減免關稅的不同步性;戰略的過渡性(前景是美洲自由貿易區);典型的南北雙方為共同發展與繁榮而組建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3)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89年成立,至今21個成員國):
亞太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其協定不具有強制性(合作程度最低);
共有5個層次的運作機制: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級會議,高官會,委員會和工作組,秘書處。